中国城市化路径与城市规模的经济学研究
2018-11-25杨茜婷
杨茜婷
摘 要 当下,我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已经进入了新时代,中国城市化水平已经达到了一定程度。回顾我国城市化发展的路径,结合城市规模的研究,发现其中的经济学联系,可以为我国今后的城市化发展提供借鉴价值,促进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合理化和科学化。
关键词 城市化;路径;规模;经济学
引言:
从改革而开放至今,国家为了给人民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水平,不断的推进城市化进程的发展。但是在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化路径以及城市规模都会带来相应的经济学影响。下文将针对这两者进行经济学研究,探索出这二者与城市经济发展的关系。
一、城市化路径的经济学分析
我国建国近70年来,城市化路径经历了三个阶段的转变:
(一)第一阶段(1949-1978年):优先发展工业,城市化路径缺乏规划
建国初期,国家整体发展战略就是优先发展工业,导致我国的城市化程度严重落后于国家的工业化,这一现象至今仍然是世界各国城市化建设的反常现象。选择优先发展工业的城市化路径,就导致了在城市化建设过程中缺乏相应的规划,城市化是要为工业化服务的。这一阶段,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着城市资源配置不合理,城市街区规划混乱,城乡之间存在着严重的隔阂,城乡之间的经济差距较大,使得城市建设中劳动力资源不足,而农村劳动力资源得不到有效的利用。
从发展经济学角度看,这一阶段的城市化路径不利于城市经济集聚化发展;从区域经济学角度看,这一阶段的城市化路径不利于城乡之间的劳动力资源流动,城市化的经济辐射范围过于狭窄,没有惠及周边地区经济的发展,是较为低端的城市化路径。
(二)第二阶段(改革开放-20世纪90年代):优先发展中小城市
在这一阶段,城市化路径是选择优先发展中小城市,对大城市的发展采取限制发展的方式。在短短二十多年的时间里,我国大量中小城市崛起,中小城镇数量大量增加,城镇企业的规模和经济效益也获得了大幅度的增长。但是这一阶段的城市化路径也造成了我国大城市数量较少,我国城市的平均规模较小的问题。
从经济学角度出发,大城市具有良好的经济辐射作用,限制大城市的发展并不会为中小城市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反而影响了中小城市受大城市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大城市数量不足,也会影响我国城市资源配置以及相关服务行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从本质上来说,这一城市化路径不利于实现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
(三)第三阶段(20世纪90年代末至今):鼓励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
当下,城市化建设的目的是实现共同富裕,鼓励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这是一种较为成熟的城市化发展路径。从经济学角度出发,这一城市化路径有助于增加农村以及不同地域之间劳动力的流动,进而促进经济文化的流动。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也为城市建设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有助于城乡差距缩小。但是另一方面,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也造成了城市化建设的负效应,增加了政府的社会管理费用基础设施建设费用等。
二、城市规模的经济学分析
(一)中小规模城市的经济学分析
在我国城市化建设的第二阶段,乘着市场化建设的春风,大量城镇“摇身一变”成为了中小规模的城市。
中小规模的城市,首先其经济实力不足,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引进人才以及先进的机械设备。一方面,中小规模城市会存在严重的人才流失问题,城市化发展没有足够的人才资源做支撑,就会导致城市发展缺乏科学性,导致城市發展方向偏离。另一方面,中小规模城市中的工厂等因为受经济实力限制,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机械设备落后,无法满足现代化生产的需要,导致生产效率低下,进而导致工厂的经济效益低下,这个城市的经济不景气。
其次是,中小规模城市缺乏足够的经济集聚效应,在城市规划过程中存在严重的资源浪费。中小规模的城市大多是由城镇演化而来,是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发展起来的。中小规模城市因为其城市化路径的关系,缺乏科学合理的城区规划,在城市中也可能出现工厂,没有根据不同的区位进行合理的功能区划分,导致对土地资源的极大浪费。同时,受城市规模的限制,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招商引资方面的困难,这也导致在中小城市发展过程中难以实现规模经济发展,无法享受规模经济带来的集群效应。
最后,中小规模城市生活压力较小,生活节奏较慢,也是很多老年人养老的最佳选择。中小城市与农村的地理距离较近,也为农村劳动力提高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有效带动了周边农村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实现我国当前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缩小城乡差距的目标。
(二)大城市的经济学分析
大城市是在我国城市化第三阶段中得到极大发展的一类城市类型,其在城市化进程中凭借自身的辐射能力,带动了一大批中小规模城市的发展。
首先,大城市辐射范围广,经济带动力较强,经济实力强,容易形成规模经济的集聚效应。大城市凭借雄厚的经济实力,可以加强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服务设施建设,各个方面都相对较为完善,这也为许多人才留在大城市发展提供了条件。大城市城市功能分区较为清晰,在不同的区域可以形成规模化系统化的经济集群,有助于提高生产企业的生产效率以及经济效益。除此之外,大城市还具有极强的经济辐射能力,能够有力地带动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例如上海、北京等大城市。
其次,大城市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社会管理成本过高,贫富差距过大等问题。由于大量外来务工人员的涌入,大城市的安全风险较大,无形中也就增加了政府的社会管理成本。在大城市中,社会底层民众与管理层人士之间存在着较大的贫富差距,也容易加剧社会矛盾。
三、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城市化建设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在每一个阶段都有不同的发展侧重点。通过对城市化发展路径以及城市化规模的经济学分析,可以得出城市规模与经济发展以及人口流动之间的经济学关系,对于日后我国城市化建设的科学发展具有重要现实价值。
参考文献:
[1]沈怀林.中国城市化路径与城市规模的经济学分析[J].全国商情,2016(19):104.
[2]张引.中国城市社会空间再生产与城市化路径——一种空间政治经济学视角[A].中国地理学会(The Geographical Society of Chin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中国地理学会(The Geographical Society of China):,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