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武举中的文试
2018-11-25景明,郑崴
景 明,郑 崴
武举,是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专门为选拔武备人才而设置的考试。起始于唐武则天长安二年(702年),至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废止,历经唐、宋、明、清四朝,约一千二百年。历代武举考试均以弓马刀枪等武试为主,但同时也非常看重兵书策略的考核,尤其是宋、明两朝,兵书策问等文试成为了武举考核的重要内容,只有武勇,不通文墨,是难以得中的。
1 宋代武举首开文试,并在考试中占重要地位
武举始于唐武则天长安二年,《新唐书·选举志》记载“又有武举,盖其起于武后之时。长安二年,始置武举。”当时的武举考试只考核武艺,设置的考试项目有长垛、马射、步射、平射、筒射、马枪、翘关、负重等,虽然不进行笔试,但是对材貌和言语等方面要进行考察,其中言语要求有神采,堪统领,相当于现代的面试。较之唐朝,宋代的武举考试制度更为完善,设立了层次清晰、职责明确的比试、解试、省试和殿试四级考试制度。因为宋人重文,认为统帅最重要的能力不在于个人的武勇,而取决于兵法谋略。因此,在武举考试中增加了程文考试,包括策问和兵书大义等项。
宋仁宗天圣七年(1029年),宋朝首开武举。《宋史·选举志》记载:翌年,宋仁宗“亲试武举十二人,先阅其骑射而试之,以策为去留,弓马为高下。”即根据武举考生策问的优劣来确定考生能否考中,考中者再根据弓马的成绩来决定名次的高低。此时的策问虽与军事相关,但缺少出题依据和答题范围,尚不规范。庆历七年(1047年),规定武举策问不允许考阴阳等禁书中的内容。宋英宗治平元年(1064年),将武举文试出题范围限定于《六韬》《黄石公三略》《孙子兵法》《吴子兵法》《司马法》以及经史中涉及到兵机的内容。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年),规定武举内场考试先考孙吴兵法和《六韬》大义,共十道,为两场,然后再考时务边防策一道,要求七百字以上。后又因《六韬》本不是全书,兵书大义仅从《孙子》《吴子》两本兵书中出题。宋神宗元丰元年(1078年),创立《大小使臣试弓马艺业出官法》,明确武举文试考《孙子》《吴子》义十通、时务边防策五道、律令义十通。三年,诏命国子监司业朱服、武学博士何去非等人校定了《孙子》《吴子》《六韬》《司马法》《三略》《尉缭子》和《李靖问对》等书,统称为《武经七书》,供武生们学习。四年,规定文试中不再考律令义。七年,再次精简文试科目,取消了时务边防策考试,只试《孙子》《吴子》书大义一场,第一等取四通、次二等三通、三等二通为中格。宋哲宗元祐四年(1089年),武解试、省试又增考策问一道。至南宋时,武举仍然沿用北宋旧制,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年),诏武举人先经兵部验视弓马于殿前司,尔后在淮南转运司别场考试《五经七书》义五道,兵机策二首。策论获得优等的,可以授保义郎、承节郎,平等承信郎等职。
在宋代武举文试中,兵书策问考试综合性和针对性较强,难度较大,题型也较多。据现存试题,其考试题型有兵书理论考核,即针对《武经七书》中某一部兵书的不同注解或多部兵书中对同一军事问题的不同论述进行提问,从而考察考生对兵书的综合理解能力;或根据兵书中的军事原则,结合历史上的战例,就如何灵活运用战术原则让考生发表见解;或通过古今对比,就现实中的政治、军事问题要求考生提出意见和建议等。尤其是最后一种题型,要求考生熟知古今情况,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宋代武举考试中,即使弓力不及,甚至是武艺不及格,但只要学业卓然,晓术数,知阵法,智略可用或策问优等,都能得中。尤其是在武举殿试中,策问更是考试的主要内容,直接决定了考生名次的高低。因此,在整个宋代,策问对武举考生能否取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 明代武举中的文试延续了宋代的做法,地位仍然十分重要
元灭宋后,统治者实行承袭制,只任用蒙古人、色目人作为恩荫世袭的武官,不设武举考试。而明代的武举考试也是几经波折,时断时续。洪武二十年(1387年),朱元璋“从俞礼部请,立武学,用武举”。但一直是议而未决,并未正式实施。明英宗天顺八年(1464年),令天下文武百官推举通晓兵法、谋勇出众的人选,由各省抚、按、三司,直隶巡按御史先行考试选拔。合格的再由兵部同总兵官在帅府进行策略考核,在教场进行弓马考核。此时的文试仍以策问为主,要求回答策问二道方为合格。至明孝宗弘治六年(1493年),正式确定武举每六年举行一次,十七年,又改为三年一考。考试时首先进行策问考核,然后考核弓马,如果策问不合格的则不许参加下场骑射考核。相反如果策问考核优良、弓马合格的,可以升署职二级,策问考核稍次、弓马合格的,则升署职一级。这一考试方法延续了宋代武举考试“以策为去留,弓马为高下”的做法,文试在武举中仍然起着重要的作用。至明武宗正德十四年(1519年),对这一考试方法进行了改革,改两场考试为三场考试,前两场为马上箭和步下箭考核,最后一场为文试,考核策问一道。
较之宋代,明中后期的武举考试文武并重,“其答策有洞识韬略,作论有能精通义理,参加弓马俱优者,中式。其策论虽优而弓马不及,或弓马偏长而策论不通,俱发回,候开科再考。”不管文试还是武试,二者有一项不合格都不能取中。因此很多官员都认为武举应以技勇为重,文试在武举中地位过高。万历末年,有大臣上书请特设将材武科,初场试马步箭及枪、刀、剑、戟、拳搏、击刺等法,二场试营阵、地雷、火药、战车等项,三场各就其兵法、天文、地理所熟知者言之。崇祯十四年(1641年),又准备开设奇谋异勇科。可惜这些改革措施均未能实施,至明末,武举考试仍然没能超出弓马、策问的范畴。
3 清代武举考试中的文试逐步弱化,直至清末武举终结
清入关以后,各种战事不断,因此比明朝更为重视对武官战将的选拔,清朝也是唯一一个文武科举考试并行设置的朝代,其武举的级别、考试过程和要求均参照文举设定,同样分为武童试、乡试、会试和殿试四级,三年一考,基本没有中断。顺治二年(1645年),清代武举正式实施,“顺治二年夏四月辛巳,初行武乡试”(《清史稿本纪四》)。清初的武举共分三场,头场试马箭,二场试步射、技勇,第三场为内场文试,考策问二篇、论一篇,论题沿用明旧制,仍出自《武经七书》。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太原总兵马见伯上疏,认为五经七书版本众多,注解各异,应选定一部版本刊行。康熙也认为“其书(《武经七书》)甚杂,未必皆合于正。”让九卿议奏。九卿等议复:《武经七书》惟《孙子》《吴子》及《司马法》议论近正,嗣后乡会试三场,作论二篇,时务策一篇,其论一篇以《论语》《孟子》出题,第二篇以《孙子》《吴子》《司马法》出题。至考试生童,亦照此出论题,只令作论二篇。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湖广道监察御史戈涛上奏,武科乡、会试用《四书》出题,不是习武之人所能领会的。乾隆以“武场原以选取将才、讲明韬略,自当以武经为重。”为由,将《四书》论一篇减去,只考武经论一篇和策问一篇。到嘉庆年间,又因为武人多不能文,所考论和策多不合格,再次改革文试内容,将论和策全部减去,改为默写武经。由主考从《武经七书》中抽出百余字的一段文字,让考生默写,考生有不能书写,或涂写错乱及卷子倒写者,不能中举。这种文试方法虽然使武举考试的难度大大降低,但同样降低了武举的含金量,使得武举考试在科举中的地位较清前期大大降低。
清光绪二十一年(1901年)七月,因“武科一途,本因前明旧制,相沿既久,流弊滋多,而所习硬弓刀石及马步射,皆与兵事无涉,施之今日,亦无所用。”所以“武生童考试及武科乡会试着即一律永远停止。”光绪二十三年,清政府又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癸卯学制),科举制度被新式学校教育所替代,但是武举考试中文武兼备的传统在新式学校教育中仍然得以传承。军事、体育类院校必须进行人文课目的教学,普通学校学生则要进行身体素质的训练,科学人文素质和身体素质并重仍然是现代学校教育培养人才的重要目标。
参考文献:
[1] 脱脱,等.《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2] 张廷玉,等.《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3] 赵尔巽,等.《清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77.
[4] 张希清.《中国科举制度通史·宋代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
[5] 胡平,李世愉.《中国科举制度通史·清代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
[6] 《体育史》,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编[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
[7] 周兴涛,黄亮.《宋明武举比较研究》[J].《西昌学院学报》,2011.12.
[8] 黄群昂.《明代武举制度研究综述》[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5.10.
[9] 王树宏,刘建平.《中国历代武举制度述略》[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