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课堂”对体育专业学生“从师从教”能力提升的适用性研究
——以宁夏师范学院为例
2018-11-25杨学贵
杨学贵
前言
宁夏师范学院是宁夏基层中小学师资力量培养的重要基地,体育专业学生毕业后绝大部分在各自家乡走上教师岗位,从事一线教学工作。宁夏大部分农村地区师资缺乏、要求多学科化的教学工作是较为普遍的现象。因此,“从师从教”技能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基层教育质量。为此,结合教育部2012年2月的《教师专业标准》,紧跟前沿教育动态,体育专业课程教学中尝试使用“雨课堂”教学平台,以有效促进、提高实践教学能力。[1]
因为体育专业学生普遍不喜欢理论课,课堂中出现大量“低头族”等现象,影响上课秩序;教师管教又使得学生容易产生抵触情绪,要求微低又达不到教学效果是一个需要反思的问题。在以往的教学中曾呼吁并组织过手机不进课堂,设置没收手机的“督学”等活动,但收效甚微。因此,体育专业理论课在课程教学中引进清华大学的“雨课堂”教学平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把学生的“低头习惯”有效引导到课堂和学习过程中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提高其师范性,对“雨课堂”实践活动进行教学尝试,是一个对学生很有益的教学方式。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宁夏师范学院体育学院2014级体育教育和社会体育专业班。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针对“雨课堂”和教学能力提升的研究主题,从中国知网上收集该领域的研究资料。
1.2.2 实地观察法
在宁夏师范学院从教的这九年中,细致观察,总结宁夏师范学院体育专业学生,在理论课、实践课学习的特点,以及课堂中使用手机的习惯。
1.2.3 对比法
在雨课堂官网下载电脑版软件。邀请2014、2015级两个班学生,以微信平台添加关注并创建班级进行学习,制作与课件相匹配的讲解语音和习题集,推送到学生手机微信客户端。[2]随机挑选其一为理论课实验班,另外一个为对照班;在课前要求实验学生进行任务分配,针对预习率、到课(考勤)率、抬头率、课堂活跃率、作业完成率、提问率、留言率指标,对学习效果进行对比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宁夏师范学院体育专业“从师从教”能力的培养措施
基于个人知识框架体,加强学生“从师从教”能力提升,注重第二课堂的实践,体育学院近年来本着综合提高学生师范能力,开展说课比赛,课件制作,三笔字比赛,教案设计制作比赛,演讲比赛,讲课比赛,才艺展示比赛,辩论赛等主题活动,活动获得了师生一致好评。[4]以“雨课堂”为平台,初次尝试课程的教学方法改革的方式进行从教技能提升的研究。在以往的教学发现,在理论教学课堂中出现了很多问题,比如学生上课不专心听讲、打瞌睡、看闲书、吃东西、不拿课本笔记本、老师提问全班没人回答,课堂中不自觉的不停翻看手机等现象,间接的影响教学秩序。
在14级两个班的体育教学论课程中发现,孩子们整体的理论知识不完备,受外界环境中各种浮躁的因素影响,又缺乏相应的学习耐心,尤其是手机不离身,一节课里面不拿两三次手机就很不自在,争分夺秒浏览各种网络信息,对课堂学习不专心,老师得花很多精力去维持课堂学习“秩序”。因此,也发生过很多次师生间小矛盾,导致局部关系紧张。为此,体育理论课还成立课堂的“督学”,以同学们能接受的方式,专门委派同学对上课看手机不专心上课的同学进行“收缴”。为解决这个问题,开始尝试使用“雨课堂”在体育理论课和实践课中进行教学,利用手机来普及课堂的教学内容以及练习题的作答,这样能让老师和学生之间有个有效的沟通桥梁和教学信息的反馈途径。雨课堂的出现,成功地将课堂上的手机问题转变为了用于学习的有利工具。
2.2 宁夏师范学院体育学院第二课堂“雨课堂”的使用情况
2.2.1 “雨课堂”基本功能介绍
“雨课堂”是2016年6月由学堂在线与清华大学在线教育办公室共同研发的智慧教学工具,是学堂在线的一个分支产品,连接师生的智能终端。通过将信息技术手段融入到PowerPoint和微信,可以实时动态分享教师的PPT课件内容,并能及时提问,完成作业,课上扫码签到、实时答题、答疑弹幕、数据分析;课前可以把教师带有MOOC视频、习题、语音的课前预习课件推送到学生手机,进行提前预习;课后为师生提供完整立体的数据支持,个性化报表、自动任务提醒,可以随时随地向老师提问,进行答疑解惑和交流。该平台把在课外预习与课堂教学间建立沟通桥梁,让课堂互动永不下线,使得课前-课上-课后的每一个环节都被科学管理,赋予了师生全新的体验,最大限度地释放教与学过程中每一个环节的能量,增强了师生互动,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推动教学改革,旨在通过混合式教学模式创新方面进行探索来提高教学质量。[2]
2.2.2 “雨课堂”试用实施情况
选择体育学院体育教学论课程开设班2014级(大三)两个班作为教学研究课。学生通过老师发布的课程邀请码,进入微信,登陆雨课堂主页,注册姓名、学号等信息就可以使用。找到自己的课程,在课件库里可以看到老师发布的PPT课件,可以横向和纵向阅读浏览,每一页有老师做好的录音,完全可以边听边看完成自学,每个学习者学习过程中是否浏览和预习均有记录,学习结束在作业库里可以去完成习题,每一题都有即时的正误、得分、做题时间记录。这些信息在教师操作终端可以通过邮件活动全部详细统计数据。教师管理终端的课程里有全班同学的学习概况,还有每一个同学的学习体会,即时反馈了学习效果,教师能根据反馈做出实时的调整和应对。
2.2.2.1 注册参加学习情况
2016年10中旬开始筹备关于“雨课堂”的相关资料平台,2016年11月在14级社会体育和体育教育班的体育教学论。课前通过微信群发送二维码通知自主加入,截至上课前注册率为31.8%和28.9%。“雨课堂”课中在老师安排下,在两到三个个学习周期后,注册率均达到了100%。说明大家对网络授课工具还是陌生的,但对于新生事物的接纳度和学习任务的执行力还是较高。
2.2.2.2 作业完成情况
在体育专业理论课中,雨课堂作业以选择题形式出现,课前完成率63.6%,课中老师提醒后,完成度95.5%,存在课堂补作业的情况。但是各个同学完成作业的时间都有“雨课堂”平台记录,这样有利于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引导。对比相同主题、同一进度下、同一工作量传统的纸质版作业收交情况,第一次收交作业率48.8%,下一次课后上交91%,第三次课才能基本收齐。虽然有交作业不及时、课中补作业的问题,但能把这个点落实到学生本人,经过发酵消化一遍还是非常有益的。效果最明显的是有些概念性知识点以选择题答题,教师不用阅卷,学习结束系统自动给出得分,这一点非常有利于学习积极性的提高。
2.2.2.3 对课件内容学习提问及反馈情况
如何将课堂的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过程中使得学生将知识点能入脑、入心,产生并组成自己的知识框架,是将来做一名合格的体育老师的关键因素。通过全班同学的无记名小纸条对课堂的学习目标、教学方法、课堂教学管理、课堂学习秩序、课后学习效果、对教师的建议等等指标进行小纸条反馈,本着真实的原则,不做任何限定。可是每次上交率也就85%左右,课堂提问也是多采用先自愿,后点名的方式,教学效率相对不高。“雨课堂”的教学中,每一次的作业完成后学生都能及时与教师就该主题知识进行沟通,多次学习任务后,学生留言率在45-80%之间。教师有针对性的对某一类问题做全班解答,以及个别解答。
2.2.2.4 课内外使用的时间范围
在课程课件发布后,通知学习委员给同学通知开始预习,到上课前,多次任务后,参与预习的人数范围在32%-75%之间,参与学习的时间早中晚都有,范围较大,针对答题的思考时间长短,可以看出是否用心去做,在教师预计的用时内都是认真做的,多于预计答题用时的就是有敷衍了事之心,可以对该同学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这个功能太过于精细、强大,目前还不知道怎么用在教学中做好因势利导。对照班则是布置作业没有及时监督,反馈效果一般。为了作业而作业,缺乏及时的沟通和反馈,没有学生通过电话、邮件、即时通讯工具等向老师提问和交流等等,收交作业时,只有老师布置的练习题,在没有其他形式的信息反馈。
2.3 “雨课堂”对体育专业学生“从师从教”中多科化教学能力的提升分析
在走访中发现,宁夏农村的教学点每位老师都身兼多门课程,体育专业的老师也得兼任其他课程,很多老师都是上岗后经过简单培训就任课了,多科化教学现状尤为突出。“从师从教”能力中专业化教学和多科化教学是并存的能力,专科化和多科化教学目标无法兼得一直以来是一个主要的突出矛盾。为解决宁夏基础中小学师资严重缺乏的问题,师范类教育在源头上应该加强多科化的教学能力培养。“雨课堂”的学习过程需要多门学科知识和网络多媒体设备的接入和使用,给体育专业的学生学习师范技能提供了多样的体验,同时为今后从事中小学师范教育的岗位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学习和管理平台。[6]
2.3.1 “雨课堂”制作和学习过程需要多学科知识,有助于体育专业学生学习理论课和自身知识树的形成
设计一堂好的雨课堂课程,要有广泛的兴趣爱好,得收集多媒体资料,包括视频、图片、文字、典故等。还要有较好的计算机使用、PPT制作、网络使用、普通话的能力等等。第一次雨课堂课授课后有几个学生就咨询如何使用,他们有课外的辅导班是否可以用,用新平台以便于更加高效的管理,以便获得家长和学生的认可。这些事例都充分说明了获得多学科的知识以及教学方法是受广大教师欢迎的。
2.3.2 利用MOOC平台学习形式多样化,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学习过程更富有创新力
利用MOOC平台,学生们根据学习目标可以延伸学习范围,间接和直接的接触到其他学科的知识和课件制作。在本专业的学习中不再是一贯的纸质版作业,利用课余时间,在任何一处地方用手机就可以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并根据老师的课件可以提前完成预习和思考。
2.3.3 改变了以往的课堂管理形式,有利于教师教学
以前的教学活动中,但凡见到学生拿手机,一警告、二没收,三责骂。而事实上是无论怎样,都约束不了他们拿手机。为此,引导孩子们有效利用手机,能把他们拿手机的部分时间用在课堂教学当中来,这就是一个进步。在“雨课堂”教学中,制度好像比以往活了,无论孩子们低头干什么,也不会被老师顶住,学习心理状态放松,师生关系比以往融洽了,反而有利于教学管理,一定程度上摆脱了因为管而消耗教师教学中过多的精力。[5]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3.1.1 体育专业学生对多样化教学手段的学习兴趣更浓厚,有掌握和扩充多学科教学的知识和能力的意愿。
3.1.2 有效的提高了师生沟通率,尤其是宁夏山区的孩子比较害羞胆小,以往多年养成的“被动”型学习经验和习惯导致不善于跟老师沟通和提问。
3.1.3 “雨课堂”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三率”问题,即抬头率、入脑率,学习效果反馈率。有利于课堂优良学风的积极形成。
3.2 建议
3.2.1 学校应配备了多媒体教学设备的校园网宽带接入,学生的弹幕功能和多媒体课件没有实施条件,“雨课堂”的教学效果相应的打了折扣。
3.2.2 针对体育专业学生“从师从教”能力的提高,“雨课堂”还需要广大教师投入热情和精力进一步开发和、实践和分享。
参考文献:
[1] 张赫,唐炎.体育教育专业教师教育类课程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建议[J].体育学刊,2017,24(1):110-114.
[2] http://news.tsinghua.edu.cn/publish/thunews/9660/2016/201606 17101758935397134/20160617101758935397134_.html.
[3] 董翠香,党林秀,白永芳,季浏.体育教育专业“学科教学类”课程群建设与优化[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6,39(3):95-99.
[4] 杨学贵.宁夏特岗制度下师范类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从师技能”实践体系的建立与探讨[J].辽宁体育科技,2013,35(5):88-90.
[5] 徐盛夏.教学方式与时俱进:“雨课堂”教学[J].教育现代化,2016(35):191-192.
[6] 臧晶晶,郭丽文.滴水成雨—走进雨课堂[J].信息与电脑,2016(8):235-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