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体育与健康教育整合研究

2018-11-25隋广富

少年体育训练 2018年9期
关键词:师资体育运动阶段

隋广富

(浙江省德清县第三中学,浙江 湖州 313201)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和需求已越来越高。对健康的高度关注同样在教育领域得到了体现。从以往的高度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转变为开始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从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的健康为中心。因此,健康教育变得越来越重要。健康教育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教育活动让学生掌握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树立健康意识,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从而提高生活质量,消除或减少影响健康的不利因素,促进学生形成身体健康、人格健全、心理健康的完整社会人。高中阶段是青少年身心发生剧烈变化和快速成长的阶段,也是青少年生活习惯养成和心理发展的关键阶段,加强健康教育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通过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习惯、知识及能力来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道德和品质,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体育与健康教育在教育目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上存在本质的交叉与重合,因此将两者内在进行整合,有利于两者相互渗透、相得益彰,发挥1+1大于2的效应,进一步提高高中体育与健康教育质量,为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挥更大的作用。

1 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融合的背景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在1947年所提出的关于健康的定义,“健康”不仅仅指没有疾病和虚弱,而是包含在身体、精神及社会适应方面保持良好的状态。20世纪90年代,世界卫生组织将健康拓展为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因此,健康的概念从身体健康延伸开来,成为一个包含多方面、多角度的大健康概念,健康已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以及目标。1990年颁布的《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明确提出学校要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教育整体计划。教育部在2008年颁布的《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制定了中小学阶段健康教育的指导思想、目标、基本原则、实施途径及保障机制,明确提出学校健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一部分,并且要求与其他科学内容相结合,综合利用实践活动和地方课程向学生传授健康知识和技能。体育作为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虽然以体育运动意识和习惯的培养为主要方向,但也是以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为主要目的,是增进健康最积极的手段。在实际教学中,将两者进行融合,是当前学校体育及健康教育的发展趋势。

2 当前高中阶段健康教育所存在的问题

2.1 健康教育课程设置不合理,教育效果不佳

健康教育包含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疾病预防、心理健康、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安全应急与避险五个方面的内容,并且每个阶段有每个阶段的教育任务和目标,需要相互衔接、相互联系。在当前的高中阶段健康教育中,碎片化、离散化比较严重,缺乏统一的教材和考核体系,对当前高中健康教育的质量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在教学内容中,对健康知识的传授较为全面,但缺乏对相关健康技能的传授,如急救知识、自我保健的能力等,同时缺乏对健康意识和习惯的培养,从而造成学生健康意识淡薄,健康习惯没有得到有效培养,使健康教育流于形式、效果不佳。

2.2 健康教育内容单一,理论与实践分离

在学校体育中蕴含着丰富的健康教育内容,这种非直接的健康方式,最大的特点就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在高中阶段的体育教学中,其蕴含的健康教育的独特作用是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首先,体育运动本身就是一项健康的技能。在体育运动中,能提高身体的机能,促进体质健康,加强心理平衡,保持良好的心态。生命在于运动,运动是健康必不可少的。在体育运动中,教师还可以传授其他与健康相关的知识,如运动损伤的预防和处理、养生保健等知识。其次,在体育运动中,其所蕴含的向上、拼搏、坚强的体育精神能潜移默化地对学生产生影响,促进学生的精神和人格健康。在体育运动中,学生可以学会与他人合作,并在合作的基础上进行竞争,在合作与竞争中培养自己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同时提高自己的竞争意识和能力。在健康教育与体育呈现相对分离状态的现状下,健康教育内容单一,其广度和深度远远不能满足当前学生对健康知识和技能的需求,学生所学到的健康知识离应用还有很大的距离。

2.3 忽视因材施教,教育缺乏针对性

教育的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因材施教”。因材施教即根据学生的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方式。因材施教符合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要求教育是一切为了学生。教育要一切为了学生就不得不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在当前的高中阶段学校健康教育中,采取的往往是统一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缺乏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关注,导致学校健康教育的实用性大打折扣。例如,当前出现的学生营养过剩问题、心理脆弱问题、网络手机过度依赖等问题,对这些普遍出现的问题缺乏足够的关注,导致学校健康教育缺乏针对性。

2.4 健康教育师资缺乏

当前高中健康教育面临一个最严重的问题就是健康教育师资的缺乏。虽然教育部为高中阶段健康教育制定了指导纲要,明确了课时要求,但是健康教育师资的严重匮乏使高中阶段开足开齐健康教育课程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健康教育师资的缺乏有必要利用其他具备开展健康教育能力的教师进行补位,其中体育教师就是一个重要的补充。体育教师往往具备了一定的体育运动和保健知识,只需要进行一定的培训就可以胜任当前的健康教育工作。因此,将高中阶段的健康教育与体育进行整合,除了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教育资源的整合之外,还包含教育师资的整合。

3 高中体育与健康教育整合的途径探索

3.1 坚持健康第一的理念,在教学目标上进行整合

关注健康是当前21世纪人类共同的主题,关注学生健康成为全社会一致的目标。在中小学阶段,我国已将体育课改为体育与健康课。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应该坚持健康第一的教学思想和理念,将“健康”融入到所有的教育政策、教学实施和教学环境中,依据学生的身心发育特点设置相应的健康教育内容,一切的教学都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终极目标。通过对《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进行分析发现,高中阶段健康教育的目标都能够与体育教学目标对应起来,能够将其在目标层面进行整合,从而加强对高中体育和健康教育课程的顶层设计。

3.2 坚持以学生为本,在教学内容上进行整合

《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制定了健康的5个水平,每个水平都包含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疾病预防、心理健康、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安全应急与避险等5 个方面的教育内容。在实际的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本,根据学生的发展需要灵活地选取教学内容。例如,将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与体育课程教学内容相结合,让学生学会通过运动来缓解学习压力和考试焦虑,在体育比赛中认识竞争的积极意义,学会正确地应对失败和挫折,并通过集体体育运动帮助学生掌握人际交往中的原则和方法。通过教学内容的整合来实现课程的健康教育和体育功能。

3.3 加强师资队伍和健康教育教材建设

教师是教学的主导,是教学理念、教学目的能够得以贯彻或实现的决定性因素。在当前的学校健康教育中,健康师资的缺乏已成为限制学校健康教育开展的突出问题。在当前基础教育阶段体育与健康教育课程整合的大背景下,一是要加强对现有体育教师的再教育工作,帮助他们树立健康教育的理念,拓宽健康教育知识,掌握开展健康教育的技能,让他们符合开展健康教育的需要。二是高校要加强对健康教育师资的培养,在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中应该充分考虑到学校健康教育对教师的要求,在专业课程设置上要与《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相衔接,与健康教育的要求相适应。另外,教材作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工具,是教学大纲和教学目的的直接体现,将体育与健康教育进行整合应该体现在教材层面上,通过对两者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地设计,科学地编制教材。

3.4 创新教学方式,推进高中体育与健康教育教学方式的整合

高中体育和健康教育在教学目标、教学师资、教学内容上可以进行整合,这决定了在教学方式上整合的必要性。在体育教学中,一是可以适时地穿插与体育课堂教学内容关联度较高的健康教育内容。二是可以考虑到天气与气候条件,在天气情况不好的时候,将室内体育课与健康教育相结合。三是可以通过将体育教学作为健康教育的载体,体育运动中能够发泄学生的不良情绪、获得他人的支持、释放自身的心理压力及掌握一定的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教育方式的整合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原来体育课内容单调、形式单一的问题,更能弥补现阶段健康教育师资的不足,从而增强体育教师综合对体育与健康的把握能力,有利于其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的全面提升。

4 结 语

高中阶段体育与健康教育的整合对于“以学生健康为本”教育理念的落实、提高体育和健康教育质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并能在很大程度上解决当前高中健康教育所面临的问题。因此,应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师资和教学方式上对高中体育与健康教育进行深度整合,发挥出更大的效用。

猜你喜欢

师资体育运动阶段
重庆市乡村体育师资配置现状及培养路径研究
决策权动态流转:国民政府初期华侨教育师资政策考察及当代启示
Open science:The science paradigm of the new era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体育运动
在学前教育阶段,提前抢跑,只能跑得快一时,却跑不快一生。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不同的阶段 不同的方法
呆呆和朵朵(13)
《职教师资本科专业培养标准、培养方案、核心课程和特色教材开发项目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