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财融合视域下高职院校财务管理创新思考
2018-11-25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南宁530008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南宁530008)
我国各行政事业单位普遍缺乏部门联动,存在一定的单打独斗,相互合作不足,业务和财务部门缺少浓厚的融合氛围,财务工作基本以财务部门为主,其他业务部门参与财务工作较少,因此,如何将业务与财务融合是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创新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对此,国内也有较多学者对业务与财务融合进行研究,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郭永清(2017)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从财会人员视角与高校教师视角两方面研究业务与财务融合实施情况,认为企业业务与财务融合仍需要进一步提升。马贵兰(2016)分析财务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和影响因素,提出通过业财融合加强财务会计信息质量,提升管理会计信息质量和价值。王娜(2016)阐述业财融合之间的关系,提出业财融合对财务管理的五个切入点。
虽然业财融合研究成果较多,但是业财融合视角下针对高职院校财务管理创新影响研究仍未成熟,本文将以高职院校为切入点,解析业务与财务二权分离问题,探讨业务与财务融合关联耦合的实现路径以及业务与财务融合面临的新挑战,为高职院校财务管理提供一个新思路。
一、高职院校业财分离问题的解析
(一)业务和财务工作内容不一致。高职院校业务是以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为主,更多的是研究如何“更好地教”和“更好地学”,如何以更有效的教学方式把知识传递给学生,如何全面提升学生德智体美劳综合能力,为学生毕业后的工作与生活奠定基础。而财务工作主要是负责管理学校资金,做好年度预算决算,提供学校正常开支,做好报账销账等。两者工作内容差异较大,要做到业财融合,财务管理工作需要进一步创新。
(二)业务和财务工作目标不一致。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活动以培养更多优秀学生、取得满意教学效果为目标,为了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要想方设法加大必要的软硬件设施投入,这必定会增加资金投入,相应带来财务收支核算工作的增加。而高职院校财务工作更多是按照财务制度规范财务收支行为,防范财务风险,确保学校资金安全有效运作。目前高职院校基本以二级院系为单位进行考核,院系之间相对较为独立,互相联系较少,“单打独斗”现象较为明显,由于缺少相应的考核制度,没有设置专门的业务和财务共同考核目标,目标不一致情况下两者融合的路径有待探究。
(三)业财融合意识不强。高职院校教师平时专研教学业务较多,对如何提高教育教学以及教学改革有更多的实践经验,提高教学水平意识较强,但对于财务工作了解较少,也无法将自身业务与财务部门工作联系在一起,业务与财务融合意识明显不足。
二、高职院校业财融合基本原则
(一)因地制宜原则。高职院校应该结合自身情况,研究学校内部现有业务与财务实际,分析实施业财融合可能的条件,创造业财融合环境,从实际情况出发,有针对性地开展业财融合管理创新,提高业财融合的实践性。
(二)实操性原则。高校业财融合不能急于求成,要特别注重可操作性,要通过调研,在广泛征求广大教师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操作性较强的方案,通过分步骤有序实施,让广大教师理解业财融合内容,意识到业财融合可以贯穿于教育教学活动每一个环节,增强广大教师和财务人员的交流、合作,在实践中逐步修改完善业财融合的各项措施。
三、高职院校业财融合关联耦合实现路径
(一)合理设置内部管理机构。在学校现有的教务、科研、基建等机构基础上增设专门的预算管理委员会和预算执行委员会,专门研究教学、科研和基本建设决策、执行过程中涉及的财务问题,加强业务决策执行与财务开支的融合,保障各项业务开展有序进行,确保业务开展与学校经济实力相吻合。
(二)加强预算管理。学校各院系必须严格遵守预算计划,执行过程中不得随意更改,确需修改时必须按相应的程序进行调整。同时经费执行要保持一定的均衡性,符合财政部门要求的均衡比例,杜绝突击花钱,规范财务报账。学校要对重点项目进行全面绩效管理,有条件的情况下结合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三大职能以及年度工作计划等对重点项目和部门整体支出进行充分的绩效管理,确保财政资金支持项目有较好的产出。
(三)优化报账业务流程,促进业财融合。高职院校财务报账大多要先审批其事权,在项目实施完成后再对其财权进行审批,因此,一项业务从开始到完成支付耗时较长,领导签字存在重复,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高职院校要创新财务管理,认真研究校内报销审核工作,优化单据审批流程,研究在报销单据中同时设置事权与财权审批的可行性,缩短审批时间,避免重复签字,从报账业务流程中实现业财真正融合。
(四)加大财务信息化建设力度。学校业务量增大,财务人员短缺,必须借助信息化管理手段提高财务工作管理水平,同时通过信息系统记录业务的运行时间和其他事项,以便分清责任。鉴于高职院校财务信息化水平不高,财务人员在基础核算上耗费的时间和精力过多,工作重心无法转移,无法参与学校其他业务工作的现实情况,在业财融合建设中可以考虑在信息系统中增加网上审批功能,做到办公不受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影响。
(五)积极转变财务人员定位。传统财务人员定位是财务会计,主要记录经济活动,对经济事项合规性进行审核控制,而如今财务人员已经逐步转向管理会计方向,管理会计要求在具备财务会计能力的同时又要具备决策、管理能力,财务人员要克服畏难情绪,积极主动参与业财融合改革中,在不断提升财务会计业务的同时多参加管理、决策能力培训和系统管理培训,提升自身的管理能力,适应新常态下财务人员的定位要求。
四、高职院校业财融合的新挑战
财务部门在对业务实施指导的同时,也要向业务部门提供服务。新时期财务人员的工作不再是业务的事后核算和监督,已经从价值角度对业务活动进行事前预测,管控业务活动绩效,并把这些重要的财务信息反馈给广大教师,从而为其教学科研提供参考,事实上扮演了策略咨询专家的角色。教师开展教学科研业务时要及时了解财务相关规定,加强对专项经费用途的研究,遇到问题时及时咨询财务人员,保证项目经费使用规范、合理合规。
(一)更新理财观念。财务人员的认知领域必须要拓展,要更新理财观念,满足精细化管理要求。财务人员要认真学习法律法规,增强自身的法律法规意识,审慎审核单据,按规按章办事,杜绝人情办事,努力将财务工作节点前移,使得财务工作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活动,规避业务与财务风险。同时不能有畏难、抵触情绪,要真正负起责任,对一些特殊问题可否办理、如何办理等,提出既符合法规又合乎情理的意见。广大教师也应该有一定的理财观念,在开展教学科研业务时,按规定用途使用资金,节约成本,使有限的资金产出更大的效益,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
(二)提升专业技能。财务人员不但要熟悉会计基本内容,还要熟悉高职院校业务情况与信息化平台管理技术。互联网技术与大数据时代要求财务人员具备一定的互联网操作能力及大数据分析能力,因此财务人员要提升自己的互联网技术能力,努力适应信息化平台管理,提升数据挖掘技能、数据转化技能,学会把数字变成数据,然后从大数据中提取信息,为决策者提供依据,要刻苦钻研本职工作,精通财务工作,提高工作效率,要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抽出更多空余时间参与到学校教学、科研当中,在具体工作中熟悉高等学校教育教学业务和技术,为业财融合打好基础,避免生硬执行会计政策,难以开展财务工作。广大教师在提升教学能力的同时也要认真学习和使用财务信息化管理平台,通过信息化手段,扩充自己的财务知识,努力在教育教学业务中融入必要的财务知识,夯实业财融合的基础。
(三)增强价值判断力。人们对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的价值鉴别能力即为价值判断力。财务人员具有较强的价值判断力,就能够自觉地求真抑假,保持高度的职业道德责任感,确保在业务活动中不徇私舞弊,坚决抵制不合规、不合法的财务支出,最大限度地控制财务风险,做好财务工作。因此业财融合需要财务人员积极参加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廉政教育、财经法规教育和财务能力提升教育,增强职业道德责任感,提高自身的价值判断能力。广大教师要提升自身素质,在开展业务时做好有关经济业务内容的记录,事后在单位报销时据实向财务人员反映真实的经济业务,追求真善美,抵制假恶丑,不歪曲经济业务内容,套取学校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