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文学导论》研究性教学改革探索
2018-11-24王天红
王天红
摘要:根据现代教育改革的需要,从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探索《比较文学导论》课程研究性教学改革的方向和路径。实践表明,开放的教学观念、丰富的教学内容、多元的教学方法、综合的考核方式,能有效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开阔学生视野、促进创新思维、培养分析能力,获得满意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比较文学;研究性教学改革;探索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学生有越来越多的途径获取新知识、新思想,甚至有些内容比教师了解得更充分更深入,这使人文学科领域传统教学的知识传授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适应时代的发展、面对环境的变化、组织有活力的课堂、培养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使得课程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然而,如何改革才能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就《比较文学导论》课程而言,其内容涉及古今中外的理论和文本,内容庞杂,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如何才能把这门课上好?本文从《比较文学导论》课程出发,根据研究性教学的理论,就如何更新教学观念、优化教学内容、完善教学方法及探索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探索与实践。
一、研究性教学的内涵
何为研究性教学?“研究性教学既是一种教学理念,又是一种教学模式,还是一种教学方法。它是一种将教师研究性教授与学生研究性学习、课内讲授与课外实践、依靠教材与广泛阅读、教师引导与学生自学有机结合并达到完整、和谐、统一的教学。”
从理论上,研究性教学不同于传统的灌输式、接受式教学,而是以问题为中心,增强师生间的互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敢于质疑、勤于思考、勇于创新的能力,把知识的传授与能力的培养统一起来,使学生不仅获得知识,更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实践上,研究性教学的实施过程比传统式教学丰富和多元,教师要事先做好充分准备,组织研究性教学的各个环节,还要及时反馈同学的信息,体会同学的感受和遇到的各种实际困难,适时为同学提供必要的帮助,并对同学的研究成果进行客观的分析与评价。这对教师的责任心、业务水平、科研能力和沟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说传统式教学中,教师是给予者,学生是接受者,教师在一种相对封闭的环境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那么在研究性教学中,教师和同学成为共同的合作者、研究者,共同构建一种更开放的学习环境,师生更加平等,一起面对各种问题和局面,一起研讨科学的解决方案。
简言之,研究性教学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以问题为中心,以探究为方式,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开阔学生视野、促进创新思维、培养分析能力、推动学生素质的提高和全面发展。不过,在研究性教学实践中,仍然面临一些问题,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探索与思考。
二、他者的研究性教学
目前国内网络共享的“比较文学”课视频与慕课,从始至终由国内专家学者一人主讲。在西方国家,他们是怎样讲授这门课的?带着这个疑问,借助2015年9月-2016年9月在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访学的机会,学习那里的Theory and Techniques ofComparative Literature即《比较文学理论和方法》课程,发现其在课程设置、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各方面均体现为研究性教学。
伦敦大学亚非学院的CCLPS即文学文化后殖民研究中心,只有硕士和博士课程,没有本科生和本科教学。《比较文学理论和方法》与国内相关课程安排完全不同:
日程为l学年3学期,前两个学期各11周課(中间第6周为非授课的阅读周),第3个学期授课为辅、检验和考试为主。规模为20人以内的小班授课。授课形式为每周上午2节(教师讲1节、学生做陈述1节)共20次课,加上当日下午每次3节的师生讨论课也是20次课,共100学时。
授课内容分两类,一是两学期20次课由主讲老师KeyaAniaria讲授7次课:“课程简介”“西方文学理论与批评”“什么是比较文学”“后殖民主义”“东方主义”“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年终圆桌讨论”等;二是另外9位老师讲授14次课:系主任印度文学专家Francesca Orsini的“新的文学类型”与“文学和身份”,中国文学专家Michel Hockx的“文学社会学”与“网络文学”,Grace Koh的“东亚文艺美学与传统批评”与“跨文化语境下的文学形式类型”,Ale-na Rettova的“坦桑尼亚文学”与“斯瓦西里诗学”,Karima Laachir的“语言、性别与诗学”,StephenDodd的“空间的诗学”,Stefan Sped的“阿拉伯文学”,Mulaika Hijias的“东南亚文学美学和批评传统”,Ben Murtagh的“酷儿理论的文学和身份”等。
教学方式多样化10位教师各具特色,相同的是课堂上都留时间回答学生的提问。而学生的陈述也各不相同,有的制作精美的PPT,有的只手写发言大纲,有的引发全班大讨论。
课程考核多元化,每堂课同学出勤的记录,每学期师生一对一交流,每学期一次课堂陈述,分3次上交3500字、3500字和4000字的学术论文,最后由主讲教师给出综合的分数。
值得一提的是,每次上课前,老师的讲授内容和参考资料包括部分PPT课件都会直接传到校园内网,让同学提前下载和预习。
访学归来总结亚非学院的《比较文学理论和方法》课确实属于研究性教学,那么如何在自己的课上加以吸收和采用呢?完全照搬不可取,其课程设置、小班授课(吉大文学院本科《比较文学导论》课程上课人数最多曾达253人,通常两个班70-90人)、10位教师共同讲授、3篇长论文加面试考核都难以实行。可以借鉴的主要是这三方面:一是补充《比较文学理论和方法》课程的部分内容,包括相关理论和各国文学实例;二是借鉴同学陈述及讨论的方式,授课时所限需适当采用;三是考虑将授课课件提前发给同学利于同学预习和准备,在课堂上有更多时间深入研讨。
三、研究性教学改革实践
(一)更新教学观念
《比较文学导论》是一门文学专业课,包括相关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研究方法,属于一门内容广泛、理论和基本知识丰富又零散的课程,涉及范围包括古今中外各种文学作品、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在以往的传统式教学中,学生被动接受教师“满堂灌输”的大量知识,应接不暇,学得虽多忘得也快。课程教学改革首先要立足于观念上的更新,改变“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把学生引入参与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之中。做到既注重专业知识的衔接与融合,加强知识的有机联系,又唤醒运用理论分析作品的内化体验,提高主动参与、自我学习、自我反思的习惯和能力。例如,在2017-2018第一学期伊始,进行了同学的问卷调查,了解同学对这门课的内容和教学方面的认知与期望,之后不断进行师生互动,吸纳同学心声,改变传统教学观念,围绕问题深入探索。例如,在《比较文学的定义》这堂课,包含中外学者给出的20个定义,逐一详细讲授单调枯燥。探索运用研究性教学的课堂,在上课前即将本次所用课件内容拷贝给同学,上课时简略阐述后即让同学挑选自己最赞成的定义及理由,之后是相互支持或反驳,最后教师总结归纳。原本枯燥乏味的各种定义,在研究性教学课堂上变得新鲜有活力,同学们兴致勃勃,课间和课后都继续和教师讨论,晚上和教师互通邮件阐述和辩论,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优化教学内容
《比较文学导论》这门课涉及内容多而杂,以往的传统式教学如填鸭一样努力往学生大脑中灌输相关知识,学生容易消化不良,既食古不化,又食洋不化,既未懂理论,又未通方法,考完试内容很快遗忘。研究性教学强调为同学拓展思考的空间、搭建创新的平台。因此,作为主讲教师,根据课程的特点和教学内容,采取专题精讲的原则,突破知识体系的束缚,注重知识的横向联系,从强调基础和提高学生能力的角度,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提炼出重点、难点,讲清要点,讲透原理,然后让同学积极参与,最后总结归纳。例如,在实行改革的2017-2018学期伊始,将十九世纪英国作家狄更斯的《远大前程》电子书拷贝给学生阅读,之后在讲到影响研究时让同学了解《远大前程》对中国的影响;在讲到接受研究时让同学查阅《远大前程》在中国的接受度;在讲到平行研究时,让同学了解美国学者莱昂内尔·特里林的“来自外省的年轻人”;讲解相关的美国学者A·K·羌达的论文《“外省来的年轻人”》,并讨论《远大前程》主人公匹普与法国司汤达《红与黑》的于连、法国巴尔扎克《高老头》的拉斯蒂涅,以及与中国路遥《人生》的高加林等人物的同中之异和异中之同。同学在熟悉《远大前程》这部作品的基础上,饶有兴致地查阅各种相关资料,并提出了更多相近和相似的此人物,对比较文学平行研究这一重要研究方法有了确实和真切的认知,对相关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知识获得了透彻的了解。
(三)完善教学方法
进入21世纪,由于信息的广泛传播,“怎么教”变得越来越重要。《比较文学导论》包含文学的内部研究和外部研究,包含多种多样的文学理论,要使学生学懂、学通,关键是如何把枯燥理论转化为生动实例。这就需要完善教学方法和手段,赋予课堂生机和活力。除利用多媒体工具辅助提供素材,利用生动实例增强感性认识、课堂提问和主动发问、写作课堂小论文等方式外,还尝试了对分教学的教学方法。
“对分课堂的核心理念是把一半课堂时间分配给教师进行讲授,另一半分配给学生以讨论的形式进行交互式学习。类似传统课堂,对分课堂强调先教后学,教师讲授在先,学生学習在后。类似讨论式课堂,对分课堂强调生生、师生互动,鼓励自主性学习。对分课堂的关键创新在于把讲授和讨论时间错开,让学生在课后有一周时间自主安排学习,进行个性化的内化吸收……对分课堂把教学分为在时间上清晰分离的3个过程,分别为讲授(Presenta.tion)、内化吸收(Assimilation)和讨论(Discussion),因此对分课堂也可简称为PAD课堂。”
在与同学进行沟通之后,尝试在2017-2018第一学期16次课采用混合对分的形式,“囿于国情,对分课堂还包括当堂对分和混合对分的形式。混合对分是‘隔堂对分加‘当堂对分。”已有相关论文介绍对分课堂广受欢迎,倡导者的课堂满意率达到86.4%,在自己尝试一次隔堂对分、两次当堂对分后,82份同学的问卷结果却让人出乎意料:1份无效、12份支持完全对分,27份支持偶尔对分,42份不支持对分:“也许讨论能获益,但效率太低”“不断的互动打破了授课的连续性”“其他方式思维不太好转换,有些缺乏中心”“同学文化背景差异太大了,讨论不起来”“希望上课的方式简单点”“倾向于老师讲述的方式”……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查阅大量教学研究文献后总结有3点:
一是对有效的课堂教学策略的把握还不够。“有效教学策略可以分为对教学全局发生作用的宏观策略和由教学方法和技能构成的微观教学策略。”微观教学策略中的课堂教学策略分为3类10种:主要教学策略(讲授、组织、讨论、提问)、辅助教学策略(适应性教学、创建课堂环境、激励、运用非语言手段)和管理策略(管理课堂、管理教学时间、管理课堂作业和家庭作业)。
二是运用教学策略的灵活性和变化性还有待提高。“教学研究和教学实践都证明,单一的教学策略或措施并不能导致教学有效,教师必须掌握多种教学策略或措施……另一方面,教师有了教学方法、策略,还不能保证能进行有效教学,他们还必须具有运用教学方法、策略的灵活性、变化性。”
三是课程还受到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比较文学导论》这门课一共16周32学时,每周一次课2学时,相比其涉及内容的广度和深度,课时明显不够,在这种情况下,讨论时间增多自然让讲授时间缩短,一旦讨论效果不够理想就会使同学担心浪费时间。可自由搬动桌椅的小教室装不下两个班,只能安排到阶梯教室,桌椅无法搬动,就无法让同学围成圆形、椭圆形或者是面对面交流,这样难以组成小组进行讨论,虽然尽量安排4-5人一组,讨论效果还是不尽人意。
总结了经验教训,决定采用偶尔对分的教学方式,其后12次课穿插1次隔堂对分,2次当堂对分,同学对这种安排表示满意,教学效果良好。
(四)探索考核方式
传统教学模式对教学效果和学生能力的评价通过标准化试卷来进行规范性考核,这对衡量基础知识的获得很有必要,但不足之处是重视死记硬背难以了解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动性和创造力,并且容易产生抄袭的虚假结果。研究性教学强调多元性考核。在2017-2018《比较文学导论》的具体实践中,采用如下方式:对可标准化的理论知识采用课堂小作业的当堂小卷,考核同学的认知情况;对技能方面的考核,平时采用课后小论文的形式,给同学留不同难易程度的课题,由同学课下查阅资料进行研究并完成上交,以此考察同学接受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在学期结束时采用开卷考试的形式,出开放性的试题让同学自由发挥,展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学可携带教材、参考书、参考资料,可以用手机和电脑上网查阅。不过,一定不会出直接能在网上查到答案的考题,而是既重视理论运用又吸纳国际上最新科研成果中富有争议性的论题,让同学拥有深入思考后自由抒发的考试体验。例如有一道题是大卫·达姆罗什对世界文学下了3个定义:“第一,世界文学是民族文学间的椭圆形折射;第二,世界文学是从翻译中获益的文学;第三,世界文学不是指一套经典文本,而是指一种阅读模式——种以超然的态度进入与我们自身时空不同的世界的形式。”请同学挑选其中一点阐发其与比较文学的关系。同学在考试时充满激情,无暇四顾,查找资料,认真思索,交出了很多独特而优秀的答卷。
四、结语
在2017~2018《比较文学导论》从准备——教学——结课的一系列过程中,通过引入研究性教学理念,更新教学观念、优化教学内容、完善教学方法、改进考核方式,加强师生间的互动,积极探索符合课程特点的研究性教学改革的新策略、新方法和新模式。实践表明,所采取的改革措施对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极大的帮助和引导作用,同学提高了学习兴趣、增强了自信,获得了进步,增进了师生感情,在2018年1月16日78名同学匿名提交了吉林大学教师课程教学效果评价反馈结果,《比较文学导论》满意率93.59%,基本满意6.41%,没有一般和不满意,同学评论:“认真细致”“与时俱进”“课堂互动好,文献资料充足”“教学方法的创新,值得肯定”“喜欢对分的教学模式”“课堂很精彩,既有基础理论,又有创新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研究性教学改革实施的过程中,也遇到一些问题,如:“老师,您少布置些作业就完美了!”“課堂作业和讨论安排的太频繁,影响教学进度”……这就要求我们今后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随时进行调整和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