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档案工作改革的几点分析

2018-11-23阿里古丽吐尔德

卷宗 2018年31期
关键词:改革建议具体分析档案工作

阿里古丽?吐尔德

摘 要:经济水平快速提高,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互联网+”时代已经到来,给各个行业档案工作的改革创造了好的条件。以互联网为媒介的新兴产业数不胜数,创新档案工作模式,更换档案工作思路,必须引起各个单位管理人员的高度重视。档案工作属于基础工作,加强档案管理,能为其他部门工作的高效开展起到一定的保障作用。本文主要针对“互联网+”时代中的档案工作改革进行了具体研究,希望能为其他业内人士档案工作想法的更换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档案工作;改革建议;具体分析;研究;思考

档案工作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做好档案工作,其他工作才能有序的进行下去。任何单位的内部工作,都需要档案有效管理的支持,这一点毋庸置疑,不容忽视。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物质需求也得到了充分满足。网络已经融入了千家万户,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在社会生产、教育教学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我们必须深化改革档案工作,用心搞好基础建设,在工作模式上、工作思路上、工作方法上做出调整,开创出属于现代档案管理事业的全新格局。

1 “互联网+”时代档案工作的概述

1.1 档案管理的目标

现代化理念与信息化理念的融合,重新确立了档案工作目标,以此为基础,实现档案管理的数字化发展,有利于各单位内部工作的相互协调、整体改革。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档案管理数字化,是把各项数据录入了电脑系统,有效信息存入了电子介质,比传统的档案管理工作更具高效性特征,形式上十分丰富,效果上非常理想。将文字、图像、声音组织起来,还原真实情况,清晰工作内容,数字化的档案管理在人力、财力的资金投入将会随之减少。在“互联网+”时代下改革档案工作,我们必须学会借助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找出“数字化”档案管理的最大优势,把所有资料进行长久保存,方便其他人员的查阅与研究。档案服务质量越高,管理工作进行起来会更有动力。

1.2 档案管理的内涵

在档案工作实现网络化之后,其管理体系便具备了综合性,而这一点也成为了档案管理工作的主要特征[1]。与办公自动化系统、人事系统、层级文件审批系统等多种系统进行融合,促使档案管理人员能够从单位内部办公文件的归档管理,转变为单位之间人员流动文件审批的所有环节都能够方便的在网络平台中进行处理。另外,文件的处理与审批以及交换等流程都能够在系统中进行完整的存储,在文档整体组织框架之中也能够对档案数据库进行分层次的管理,借由此保障各个部门能够实现分别的管理与适当的汇总。

1.3 档案管理的作用

将互联网与档案工作进行合理的融合,能够有效的提升档案管理与档案服务效率,同时也有助于对成本进行控制。将档案工作与互联网进行融合发展之后,能够快速且方便的进行需求信息的收集,并将其归入到单位内部局域网的建设过程中,促使需求信息能够在整个网络环境中快速的实现共享。互联网+档案工作最终实現的价值是,促使工作流程能够得到简化、节约人力资源、财力资源等,实现资源的高度共享。

2 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2.1 创新意识不足

档案工作由于受到传统管理思维的影响,在创新意识方面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之处。在过去长时间的工作过程中积累出诸多的经验,但是更多的企业仅仅将档案管理工作作为档案存储与应用模式,导致更多时候忽视了档案自身对企业发展的核心价值。多数企业都没能够将综合档案的内容思想融入到企事业单位的整体管理思想中去,同时也没能够将档案的信息化建设视为一个综合性的工程进行建设,仅仅是单一的存储方法的改革,并不能够符合现代互联网+时代对档案综合应用与深度挖掘的实际需求。

2.2 工作方式单一

在网络化的档案管理工作中,对应的工作模式需要是多元化的,且具有开放向的,各类资源应该能够实现共享。网络平台中所有管理人员与基层工作人员均需要成为档案工作的参与者,有责任对档案管理工作提出建议。但是,就对现阶段普遍档案事业的开展情况来看,多数企业的工作人员,当然也包括部分档案工作人员的眼中,对于档案工作的认知多是归属于档案管理部门的工作任务范畴中,认为档案管理部门才具有对档案工作负责的义务。

2.3 人员素质偏低

在互联网+的背景下,档案的信息化与网络化管理需要管理人员一方面具备较高程度的档案管理能力,另一个方面还需要具备较高的计算机网络管理能力以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而更为重要的是需要对企业工作流程具有较为深入的了解[2]。但是,就当前档案工作开展情况来看,普遍工作人员都不具备这种综合素质,仅仅是单一或是某两个方向的素质较高,不能够符合档案工作信息化改革的实际需求。

3 “互联网+”时代档案工作的几点建议

3.1 要求创新发展

就档案工作的创新方面而言,最需做出的工作便是深入的认知互联网+档案工作与传统档案工作之间所存在的差异性,网络化档案的目标是以服务为导向,而非是传统的以简单收录与保存作为导向。另外,需要在企事业单位发展改革的过程中,更为充分的发挥出档案的作用。在创新工作中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在不能够确定创新具体方向时,或是没有经验可借鉴的情况之下,可对原有档案进行深度的挖掘与探究,借由此形成更为科学合理的行动方案。

3.2 明确工作职能

在网络环境下,需要将档案工作视为规范化的系统化的工程,经由合理的分工与协调,实现档案工作的信息化。例如,在管理层方面,需要具有独立的档案管理部门,此部门的职责是处理传统意义上档案的事务性工作以及服务型工作等。同时,需要制定符合全新目标的档案工作制度,促使档案工作的所有流程开展都能够有标准可寻。

3.3 重视基础建设

针对当前部分企业档案事业开展中基础建设不足的问题,需要增加资金的投入,全面落实档案网络化基础建设工作,确保档案管理工作信息化的基础建设能够符合后期工作开展的实际需求[3]。结合当前档案事业开展的实际情况,各部门之间需要制定出合理的有助于推动档案工作网络化实现的方案。虽然互联网+档案工作需要经由深入的改革才能够实现,但是在具体实现过程中必须首先考虑到基础建设是否合理,这是决定各项工作是否能够顺利开展的前提。

3.4 提高人员素质

就人员素质不足问题而言,可经由两个方面做出调整:第一,提升工作人员的意识,也就是在企业中树立一个创新发展的文化,促使所有工作人员都能够意识到,网络环境下档案工作实现信息化方向发展的必要性,从而提升其自主学习的积极性。第二,提升工作人员的技术。所有企事业单位无论是管理层还是基层工作人员,均需要不断的进行业务与技术方面的学习,确保能够为档案工作网络化改革做出贡献。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既然“互联网+”时代已经来到了我们身边,那么我们就要利用好它,在档案工作上做出改革、创新,切实提升管理水平,不断优化服务效果。档案管理部门工作人员要建立起一种全局意识,对档案工作深化改革产生准确认识后,重新确立管理目标,正确定位工作要点,及时扭转传统思维,研究更多先进手段,给单位的日常工作提供强大助力,发挥档案服务大众作用,促进档案工作长远规划目标的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1]孙立新.“互联网+”时代档案管理改进的几点思考[J].赤子(上中旬),2015(23)240-241.

[2]任洪展.自媒体网络信息归档初探[J].档案与建设,2015(10)14-17.

[3]兰祝刚,惠英,李刚.大数据时代下的档案工作[J].中国档案,2013(9)74-75.

猜你喜欢

改革建议具体分析档案工作
浅析海外税务筹划
石油化工工艺及废水处理分析
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PPP模式的分析探究
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舞蹈普及教育之我见
浅谈实现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的路径
探析全程管理视角下如何贯彻落实“344”制度
试析机关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