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人才队伍建设研究与思考

2018-11-21尹君

创新科技 2018年7期
关键词:人才队伍建设

尹君

摘 要:2016年4月5日,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同意郑洛新国家高新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批复》。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继粮食生产核心区、中原经济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之后,党中央、国务院赋予河南省的又一重大战略。建设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部署,也是新时期河南省创新发展的重要实践。本文从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完善人才发展机制、提升人力资源市场化水平、完善政策体系建设4个方面重点介绍在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中对人才队伍建设的研究与思考。

关键词:郑洛新;自主创新示范区;人才队伍建设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037(2018)7-60-3

DOI:10.19345/j.cxkj.1671-0037.2018.07.016

Abstract: On April 5, 2016, the State Council issued the "Reply on Agreeing to Establish National Independent Innovation Demonstration Zone in Zhengluoxin National High-tech Zone". Zhengluoxin National Independent Innovation Demonstration Zone is another major strategy given to Henan Province by the Party Central Committee and the State Council after the core area of grain production, the Central Plains Economic Zone, and the Zhengzhou Airport Economic Comprehensive Experimental Zone. The construction of Zhengluoxin National Independent Innovation Demonstration Zone is an important deployment for implementing the innovation-driven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an innovative country. It is also an important practice for the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Henan Province in the new era.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focused on the research and thinking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alent team in the construction of Zhengluoxin National Independent Demonstration Zone from four aspects: increasing talent introduction and training, improving talent development mechanism, improving human resources marketization level and improving policy system construction.

Key words: Zhengluoxin; independent innovation demonstration zone; talent team construction

鄭州、洛阳、新乡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引领和支撑河南省创新发展的重要引擎。2016年4月5日,国务院下发《关于同意郑洛新国家高新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批复》(国函〔2016〕63号)(以下简称“郑洛新示范区”)。国务院的批复是对河南省发展的肯定,更是对河南省下一步发展的要求。

按照国务院批复精神,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总体定位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原创新创业中心,有效支撑和引领河南省进入全国第一方阵和创新型省份建设,全力建设开放创新先导区、技术转移集聚区、转型升级引领区、创新创业生态区。发展目标是实现一流的自主创新能力、一流的创新创业生态、一流的产业发展格局、一流的高端人才集聚地、一流的开放发展水平、一流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1]。

当前,河南省正处于蓄势崛起、跨越发展、爬坡过坎、攻坚转型的紧要关口和关键时期,郑洛新示范区是继粮食生产核心区、中原经济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之后,党中央、国务院赋予河南省的又一重大战略。建设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部署,也是新时期河南省创新发展的重要实践。

目前,建设郑洛新示范区,不管是从基础条件还是外部形势分析,河南省均有其自身优势和成熟发展经验。本文从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完善人才发展机制、提升人力资源市场化水平、完善政策体系建设4个方面重点介绍在郑洛新示范区建设中对人才队伍建设的研究与思考。

1 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

1.1 重点引进高层次人才

瞄准海内外顶尖科研领军人物和一流团队,着力引进和培养符合国家“千人计划”“万人计划”,河南省“中原学者”及郑洛新三市人才计划入选条件的“高精尖缺”创新创业人才。截至2017年底,河南省两院院士、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原学者等高端人才突破百名,杰出人才和杰出青年近千名,创新型科技团队超过600个;新设立院士工作站41家,引进院士43位、科研团队307人。郑洛新三市聚集了河南省最知名的高等院校、最具实力的科研院所以及较好的高新技术产业基础,是引领和支撑河南省创新发展的重要战略性力量。依托示范区高校和科研院所建设一批科学家工作室,吸引以两院院士等为代表的科学大师。加大对中小型高科技企业特别是民营中小型高科技企业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支持力度。围绕示范区主导产业,建设科技领军人才创新驱动郑洛新中心,集聚一批能够解决产业共性问题、企业实际技术需求的高层次科技领军人才和团队。依托产业研发平台,建设郑洛新创新型人才培养基地,引进培养一批科研基础好、创新能力强的青年创新型科技人才。

1.2 着重引进豫籍海外人才

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实施意见,完善海外人才引进工作机制。围绕示范区主导产业领域,搭建豫籍海外高层次人才数据库,有效整合豫籍海外科技人才和留学生信息。积极与国际知名猎头、高端人才服务中介机构合作,探索在欧美等创新创业高地建立一批市场化的海外人才联络处和海外高层次人才交流平台,打通海外人才回流通道[2]。

1.3 积极培养创新创业人才

郑洛新三市是河南省创新资源最集中、创新体系最完备、创新活动最丰富、创新成果最显著的区域。拥有全省唯一的国家“211工程”郑州大学、“军中清华”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以及中铁隧道“盾构及掘进技术”等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鼓励示范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中的科研人员在岗或离职创业,对带技术、带项目到示范区领办企业的科研人员按照相关规定给予奖励。发挥郑州、洛阳留学人员创业园等平台作用,建设郑洛新海外人才离岸创业基地,探索离岸创业模式,集聚海内外顶尖科研领军人物和团队。加大对示范区孵化载体和创业政策的宣传力度,支持高校开设创业课程,强化对大学生创业的辅导和支持,全面释放在豫大学生创业活力。建立省外豫籍大学生人才库,发挥各地豫籍同学会的渠道作用,着重吸引省外豫籍大学生回豫创业。激活龙头企业“孵化源头”作用,支持技术人才围绕企业发展战略开展创新创业活动,融入“大企业创业生态圈”。

1.4 大力培养“大工匠”人才

围绕示范区产业转型升级发展需求,建立产业人才培养体制机制,培养以高技能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为代表的“金蓝领”群体。鼓励骨干龙头企业加快建设“大工匠”工作室,培养一批以“大工匠”为引领的高技能人才队伍,打造国家大工匠师承基地。根据示范区各园区产业发展方向,紧密结合园区科技企业专业需求,以高度灵活的方式建立新型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充分整合职业学院、人才培训机构等资源,探索建设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制度,优化技能培训和技能鉴定服务,培养一批专业技术人才。

2 完善人才发展机制

2.1 健全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

完善人才評价制度,推进人才分类评价,探索突出品德、能力和业绩的人才评价机制。围绕建设一支规模宏大、富有创新精神、敢于承担风险的创新型人才队伍,按照创新规律培养和吸引人才,按照市场规律让人才自由流动,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有所成。改革职称和职业资格制度、突出用人主体在职称评审中的主导作用,推进水平类职业资格评价科学化、市场化、社会化。保障人才以知识、管理、技能等创新要素参与利益分配和分红,以市场价值评价和回报人才价值,强化对人才的物质和精神激励,鼓励各类企业通过股权、期权、分红等激励方式,调动科研人员创新积极性,引导科研人员把课题做到企业里、论文写在产品上、成果转化产业中。

2.2 促进创新创业人才双向流动

制定示范区创新人才双向流动管理办法,打破户籍、地域、身份、人事关系等制约,探索科研人员在科研单位和企业之间柔性流动机制。允许和鼓励科技人员离岗创业,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和国有企事业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经所在单位同意,可带科研项目和成果领办、创办企业,一定年限内保留编制、人事关系,职级、档案工资正常晋升,并保留原聘专业技术职务。允许科研院所、高等学校科研人员,经所在单位同意,到企业兼职从事科技成果转化、技术攻关,并取得报酬。开展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设立特设岗位吸引有创新实践经验的企业家和企业科技人才兼职的试点工作。

2.3 强化创新人才服务保障

建立健全示范区人才发展投入保障机制,把人才发展支出作为财政支出的重点领域纳入预算,予以优先保障。改善高层次人才居住环境,支持示范区所在市统一建设人才周转公寓或购买商品房出租给高层次人才;支持高校院所给予引进人才一定的住房补贴或租房补贴。对由省政府或以省政府名义发给高层次人才的奖金,依法免纳个人所得税。对经认定的高层次人才和科技创业领军人才的创业团队核心成员,由当地财政给予适当奖励。建立示范区人才综合服务平台,对国内外优秀人才在社会保障、户籍办理、子女入学、配偶随迁、签证居留、工商注册、创业扶持等方面,提供便利化、一站式服务。

3 提升人力资源市场化水平

3.1 建立人力资源服务产业集聚区

注重发挥市场在人力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推动人力资源市场专业化、产业化、国际化发展,助推实现人口优势向人力资源优势转变。积极引进国际化知名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大力培育本土人力资源服务业龙头,为用人单位提供多元、便捷、规范的人力资源服务。加大示范区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的整合、改革力度,推动人力资源市场的管办分离、政企分开、事企分开、公共服务和经营性服务分开。围绕示范区主导产业,细分人才市场,提升专业人才的重新配置效率。

3.2 完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

大力引进知名职业教育培训机构,引导社会资本进入职业技能培训品牌基地和职业教育品牌示范院校。深度融入河南省全民技能振兴工程、职业教育攻坚二期工程,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构建劳动者终身职业培训体系。注重提高职业教育与示范区发展需求的契合度,加强培养智能制造、电子信息等领域的专业支柱人才。

3.3 打造人力资源服务品牌

郑洛新三市要加大对人力资源产业发展的投入力度,支持相关机构加快制定示范区人力资源服务标准,鼓励企业开展人力资源服务外包,提升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规模化发展水平。加快行业协会和非营利服务机构的转型步伐,推进产业联盟建设,更好地发挥行业组织在行业自律、服务会员、技术服务、沟通企业等方面的作用。评选星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加强对人力资源市场的日常监管,营造良好的市场发展环境。

4 完善政策体系建设

4.1 创新外籍高层次人才引进和管理机制

允许示范区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事业单位招聘外籍人才,不受用人单位编制限制。外籍人才依据《劳动合同法》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后,实行协议工资制,并在其他福利和社会保障等方面享受与国内事业单位在编人员同等待遇。简化外籍高层次人才居留证件、人才签证和外国专家证的办理程序。对符合条件的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及科技创新业绩突出、成果显著的外籍人才,开辟高级职称评审绿色通道,帮助其落实国民待遇和倾斜政策。深化人事制度改革,释放人才活力,鼓励人才创新创业。

4.2 实施示范区发展财税激励政策

组织实施高层次科技人才引进工程,对引进的高层次科技人才,省财政统筹相关奖金给予科研资助,符合省特设岗位的聘用人才,由政府提供津贴。落实高层次人才薪金及奖金个人所得税减免政策。对由省政府或以省政府名义发展高层次人才的奖金,依法免纳个人所得税,对经认定的高层次人才和科技创业领军人才的创业团队核心成员,三年内由当地财政给予适当奖励。

参考文献:

[1] 谷建全.关于河南省建设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重要认识[J].河南科技,2017(22):13-17.

[2] 李奇修.河南省推进开放式创新模式及对策研究[J].创新科技,2017(10):75-78.

猜你喜欢

人才队伍建设
阅读推广人才队伍建设研究
精益管理理念下的人才队伍结构优化实证研究
浅论加强政工干部建设的重要性
国有建筑施工企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探讨
高新技术企业人才队伍建设研究
公共图书馆古籍工作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