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柱壶”的雅俗共赏

2018-11-21李敏敏

山东陶瓷 2018年1期
关键词:光货光器天柱

李敏敏

图1 天柱壶

纵观紫砂壶的发展历史,许多陶艺前辈们以制作光器而闻名于世,比如时大彬的浑朴、供春的精巧、顾景舟的灵秀等等,无不讲究线与线、线与面之间的起伏节奏,宛若“高山流水”般的神韵令世人赞叹。紫砂光货不但材质古朴素雅,而且造型简练概括,用线也十分流畅,令人惊叹陶器的神来之笔。现以紫砂“天柱壶”为例(见图1),谈谈紫砂光货的华丽与素净之美。

1 紫砂“天柱壶”的造型

紫砂“天柱壶”总体造型简练浑朴,寓刚挺于巧丽之中。壶嘴为弯流,长短粗细比例恰当,与壶身的结合处过渡自然;壶把为耳状,把柄中部内凹,使得把柄的形状如一人耳,蜿蜒滚动,形象生动;平盖工整,壶钮如桥梁;卷沿壶盖线条细腻流利,矮颈削肩,如一端庄女子之温雅。遥望紫砂“天柱壶”,壶身为圆柱筒,别无它饰,上下一体,犹如天柱,浑然天成。对于真正的饮茶者来说,简约而不简单的紫砂“天柱壶”恰如甘醇的甜酒,符合中国文人的淡泊情志。

2 紫砂“天柱壶”的华丽与素净之美

紫砂“天柱壶”借助简洁的几何形体与线条用于设计造型,壶身及其它部件基本上没有装饰,整体给人感觉低调却暗合天道。庄子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采用曲面流线等几何元素制成的紫砂“天柱壶”,周身不刻一刀,却呈现出无以复加的极致之美,诠释着“无极之外,复无极”的中国古典文化哲思。这种理念透露出的正是中华文明中独有的中庸文化,故而更被文人雅士所喜爱。中华文化讲求儒、释、道合一,推崇以仁德治天下。故此,紫砂“天柱壶”所蕴含的简约极致且富于几何之美的造型理念,传递出的正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精髓与主流。

然而,紫砂“天柱壶”又是华丽的,从桥形壶钮、耳形壶把,再到弯曲的壶流,无一处不精致,正如孔子所言:“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这句话用来形容紫砂“天柱壶”所具有的繁复华丽与简约素净这两种不同形制的美学表象,以及二者的对立统一关系亦可适用。

不同的境地与心情对于品茶时的体会是不尽相同的,紫砂“天柱壶”既有如天柱一般的顶天立地,又有桥形壶钮、耳形壶把、弯形壶流一样的婉约动人,透射出来的是“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中庸与禅韵。华丽与素净这两种不同形式的美感分别展现于紫砂“天柱壶”之上,既和谐也不相违悖,这是华夏民族先民的智慧结晶,更代表着中华文明有容乃大的文化精髓,是我们民族不可或缺的宝贵物质与精神财富。

3 结论

紫砂光器造型历史悠久,其艺术博大而精深。若要细细论述它的特色,也非三言两语就可以概括,因此需要紫砂艺人前仆后继地钻研与品味。21世纪的社会,使得人们的生活日趋于快节奏、高强度,由此,人们开始渴望回归自然,并崇尚简单,其品位也变得简约、轻松、趣味起来了。当今时代潮流崇尚简约,“简约而不简单”,紫砂光器也将引领新时代的紫砂造型艺术的美学法则。就像这款紫砂“天柱壶”,它于繁华之中寻求素净,又不失华丽的造型。就像壶器名称“天柱”一样,高大而不失局部的华丽,雅俗共赏,这也许是紫砂壶共同的宿命。

猜你喜欢

光货光器天柱
紫砂光器的素朴智慧
——浅谈《春华壶》的创作感悟
《修真秘要》导引系列之十七 “摇天柱”“吕祖救疾法”导引法
秦天柱:艺术需要慢慢“养”
秦天柱
浅谈紫砂光货的美感
浅谈紫砂光货
浅谈紫砂光器的造型特点
浅谈紫砂《方山组》壶的创作意趣
浅谈紫砂之光器
唐末五代杭州天柱观与江南道教发展论考——以钱镠所撰《天柱观记》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