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秋韵桂香壶”的气韵
2018-11-21崔雯竹
崔雯竹
图1 秋韵桂香壶
紫砂壶不仅仅是我们泡茶的工具,更加是一种文化的沉积,是中国艺术的发展。对于紫砂壶的审美,人们大多是先看它的形状观察外形美,然后才是喝茶,最后才是鉴赏它的艺术水平。现以紫砂“秋韵桂香壶”为例(见图1),谈谈壶器的造型以及气韵。
1 紫砂“秋韵桂香壶”的造型
紫砂“秋韵桂香壶”的造型以几何线条为主,成型规范有致,线条流畅准确。此壶为上宽下窄的圆筒形,耳形壶把,握拿顺手;壶流直,出水顺畅;壶盖圆而平,上有圆筒形壶钮,与壶身相呼应。
此款紫砂“秋韵桂香壶”不但造型精美,而且泥料细,调砂十分独特。此泥料浅棕色,调砂后颗粒分明、色泽温润讨喜,属于矿中极品。此泥料黏性佳,云母、石英、赤铁矿的含量特别多,所生产的茶壶明显成双气孔结构,空气对流顺畅,气孔对流较好,此种泥料非常难得。
紫砂“秋韵桂香壶”泥质圆润、做工细腻、造型大气,捧在手中韵味十足。壶身中间饱满往两边收缩,整体精细而优雅。紫砂“秋韵桂香壶”具有沉稳而含蓄的色彩,挺括而丰富的壶身表面,这些因素构成造型的表现力,使壶器使用起来极其顺手方便,韵味无穷。欣赏此壶,容易使人沉迷于紫砂的艺术之中。
2 紫砂“秋韵桂香壶”的气韵
紫砂“秋韵桂香壶”采用独特的原矿泥料制成,此泥料浅棕色,含淡黄色颗粒,远远望去,就好像是秋日里的果实累累,令人万分惊喜,呈现出一幅“秋韵桂香”的好秋景。桂树长在泥土里,桂花开在桂树上,她不迎合春的骚弄,与桃李们争宠;她不随便夏的挑拨,与荷花们比高下,她独自忍耐凉意、寒气,独自绽放在秋的天空下,敢和金菊对垒夺魁,她质朴、淳厚、低调、稳健,她的风姿、风格不同于那些依靠华丽外表、妩媚姿态的花朵,取悦于人的视觉。她的优雅和含蓄不是用双眼能够享受的,而是只能用鼻腔呼吸,只用真心真情体验、感知的,她的魅力独特而悠远、绵长。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紫砂“秋韵桂香壶”就如这秋风中的桂树,只要有了土壤、水分、阳光,就不再苛求什么、奢望什么,待到时机来临时就尽情地展示自己,实现自我,给人以芬芳、凝炼,给大地以气质。由此使人感触到了人生之旅,什么是坚守,什么是历练,什么是成熟,什么是稳重,什么是成功后的喜悦。春夏秋冬,花开花落几番晴,人生百年,朝出朝入多少味。桂花开了,秋天深了,庄稼熟了,在这个风景美如画的金色季节,我们开始收获希望和梦想,我们的魂灵也在紫砂“秋韵桂香壶”所暗示的桂香中纯真、洁净、空灵、美好、荡漾、飞翔起来。
3 结论
紫砂从发端于北宋的羊角山古窑址上走过喧闹,也走过了寂寞,始终没有被冷落江湖。紫砂壶以东方特有的形式融于茶客们的生活里,创造出诗意的空间、艺术的家园。紫砂壶承载的是古老的文明和当代的荣耀,就像这款紫砂“秋韵桂香壶”,因拥有悠远、绵长的气韵而魅力独特,于是苏东坡就有了“铜腥铁涩不宜泉,爱此苍然深切宽”的吟唱。紫砂壶是宜兴的一个文化驿站,也是艺术领域的一个亮点。紫砂壶从此根植于人们的思绪,化作了美妙,变化了幽韵,成为修身正行的载体,传统文化的化身,散发着超乎物外的悟性与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