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芪五虫散辅治慢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临床观察
2018-11-21宋顺福
宋顺福
(广东省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病案室,广东 广州 510800)
笔者用参芪五虫散加减辅治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效果较好,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60例,均为2013年11月至2014年11月本院收治的慢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随机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女12例,男18例;年龄46~72岁,平均(59.06±12.27)岁;病程3~9个月,平均(6.03±2.86)个月;其中颈内动脉系统梗死11例、椎-基底动脉系统梗死19例。对照组女11例,男19例;年龄45~71岁,平均(58.02±12.96)岁;病程3~8个月,平均(5.56±2.57)个月;其中颈内动脉系统梗死12例、椎-基底动脉系统梗死18例。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均经MRI、CT确诊为慢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②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①对所用药物过敏;②肾功能、肝功能不全;③合并其他脑部疾病;④存在沟通障碍、精神疾病、意识不清醒;⑤依从性较差。
2 治疗方法
两组均以改善脑部循环活血抗凝为主,早期均进行抗凝治疗。口服波立维75mg,日1次,再配以阿司匹林等。合并糖尿病予以格列吡嗪(Pfizer Pharmaceuticals LLC生产,国药准字J20100129)口服,每次1片,每日1次;合并高血压予以吲达帕胺(河南天方华中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19993532)口服,每次2.5mg,每日1次。
对照组另用血栓通(丽珠集团利民制药厂生产,国药准字Z44020285)450mg溶于0.9%的氯化钠溶液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低分子肝素钙5000u,皮下注射,每日2次;拜阿司匹林口服,每次100mg,每日1次,共治疗1个月。
观察组另用参芪五虫散。药用蜈蚣20g,水蛭20g,全蝎20g,土鳖虫40g,地龙40g,党参10g,黄芪20g,药物剂量随症加减。日1剂,水煎,分2次服用,共治疗1个月[1]。
3 观察指标
治疗效果、不良反应、血液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CSS评分、肾功能、肝功能。
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乏力、皮疹等发生率。
血液指标:包括AP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PT(凝血酶原时间)、TT(凝血酶时间)、PLT(血小板计数)。
血液流变学指标:抽取空腹静脉血,用全自动流式血细胞计数仪检测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
CSS评分:采用CSS评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表)评定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包括步行能力、下肢肌力、手肌力、上肢肌力、言语、面肌、水平凝视、意识几方面,分值越高,表明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2]。
肾功能:抽取空腹静脉血5mL,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CRP(C反应蛋白)、Hb(血红蛋白)、TG(甘油三酯 )、BUN(尿素氮)、Scr(肌酐)、mALB(尿微量蛋白)。
肝功能:包括GGT(谷氨酰基转移酶)、ALP(碱性磷酸酶)、AST(谷草磷酸酶)、ALT(丙氨酸转氨酶),检测方法与肾功能。
4 疗效标准
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CSS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5%以上。有效:临床症状可见显著好转,CSS评分减少18%~45%。无效:临床症状无变化,甚至存在加重迹象,CSS评分减少小于18%。
用SPSS24.0软件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5 治疗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例(%)
两组血液指标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血液指标比较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s)
表4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s)
组别 例全血低切黏度(m Pa·s) 血浆黏度(m Pa·s) 红细胞聚集指数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3014.75±0.439.15±0.221.76±0.341.06±0.241.76±0.261.26±0.14对照组 3014.81±0.3712.09±1.761.81±0.291.24±0.161.74±0.311.59±0.27 t 0.5793 9.0788 0.6128 0.4179 0.2707 5.9429 P 0.5646 0.0000 0.5424 0.0012 0.7875 0.0000
两组治疗前后CSS评分比较见表5。
表5 两组治疗前后CSS评分比较 (分,±s)
表5 两组治疗前后CSS评分比较 (分,±s)
组别 例 治疗前 治疗后第7天 治疗后第14天观察组 30 0.31±0.09 0.25±0.09 0.09±0.03对照组 30 0.30±0.10 0.19±0.08 0.06±0.02 t 0.4071 2.7291 4.5573 P 0.6854 0.0084 0.0000
两组治疗前后肾功能比较见表6。
表6 两组治疗前后肾功能比较 (±s)
表6 两组治疗前后肾功能比较 (±s)
组别 例 CRP(mg/L) TG(mmol/L) BUN(mmol/L) Scr(umol/L) mALB(mg/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30 3.85±0.67 2.11±0.12 2.86±0.311.86±0.12 15.62±3.2910.07±2.04 762.25±92.05688.28±73.2536.92±8.17 10.29±2.11对照组 30 3.82±0.57 3.57±0.85 2.84±0.292.57±0.34 15.88±4.1113.68±2.86 765.08±91.77728.25±81.2536.08±8.06 18.92±3.94 t 0.1867 10.0619 0.2580 11.6498 0.2704 6.0794 0.1192 2.1615 0.4008 10.5759 P 0.8525 0.0000 0.7973 0.0000 0.7877 0.0000 0.9055 0.0342 0.6900 0.0000
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比较见表7。
表7 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比较 (U/L,±s)
表7 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比较 (U/L,±s)
组别 例 GGT ALP AST ALT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30 49.62±19.08 31.26±10.25 98.62±28.26 72.26±15.24 59.62±10.64 21.26±9.14 77.69±11.28 19.52±7.14对照组 30 50.01±18.96 45.76±16.25 98.57±26.77 94.32±21.25 59.55±9.88 51.14±10.14 77.09±10.64 69.26±10.25 t 0.0794 4.4649 0.0070 4.9907 0.2664 12.9470 0.2119 23.5569 P 0.9370 <0.01 0.9944 <0.01 0.9790 <0.01 0.8329 <0.01
6 讨 论
脑梗死、脑缺血等均是临床中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该病主要是由于脑部供应的血流不足,导致血流动力学紊乱或者形成血栓,患者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脑功能障碍,常伴有高血压、糖尿病、慢阻肺等一系列疾病性病变,治疗难度大[3]。临床治疗该病的目的主要是改善血液黏稠度、扩张血管、抑制血小板聚集、减轻脑组织的坏死程度,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继而达到改善预后的目的。
本病属中医“中风”范畴。中医认为,该病主要是由于风邪入中、络脉空虚、血行迟滞、阴虚阳亢、元气亏虚、风阳上扰、肝肾阴虚、痰瘀阻络、痰热腑实所致,故治疗主要是以活血化瘀,祛风通络为主。参芪五虫散中水蛭具有通经活络、破血逐瘀等功效,可防止血液凝固,保护缺血的脑细胞,延缓细胞凋亡速度,促进脑组织功能的恢复;全蝎具有舒筋通络的功效,可通络、祛风。土鳖虫具有破血逐瘀的作用。地龙具有利尿、平喘、镇痉、清热等效果,主治半身不遂、中风、喘息痰热、头痛目赤、惊风抽搐、高热狂躁等病证。蜈蚣具有通络止痛、攻毒散结、息风止痉等作用,现已被临床广泛用于治疗半身不遂、中风口歪、抽搐痉挛、小儿惊风等病。黄芪益气固表、养血补血。党参补中益气,可明显增加抵抗力,对周围血管具有一定的扩张作用,并且可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诸药合用,可起到良好的通络活血、化痰熄风等功效,能降低血脂以及血液的黏稠度,提高血液通畅性,增加脑组织的供氧量,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治疗言语不利、口舌歪斜、偏身麻木、半身不遂等具有良好的效果,并且无明显不良反应[4~5]。
综上所述,参芪五虫散辅治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可有效改善神经功能缺损,减少不良反应,安全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