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医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研究
2018-11-20刘金山
风 英 刘金山
(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内蒙古 通辽 028000)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指除肝损害因素、酒精引发的临床病理综合征,临床主要特征为肝细胞内脂肪沉积过度[1]。随着现代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的改变,NAFLD的发病率正在迅速提高,已成为21世纪全球重要的公共健康问题。目前,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西药治疗,药物毒副作用较大,临床效果不甚理想。蒙医药防治NAFLD有着独特优势,以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理论为原则可以显著提高临床疗效,而且长期服用无明显不良反应,有较广阔的应用前景。近年来笔者观察蒙医药治疗NAFLD的临床疗效,获得满意的结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6年1月~2018年2月来我院治疗的100名,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观察组男性31例、女性19例,年龄28~70岁、平均年龄49.2±8.3岁,病程1~10年、平均病程5.3±7.5年。对照组男性27例、女性23例,年龄30~68岁、平均年龄48.5±9.3岁,病程1~12年、平均病程5.9±8.1)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蒙医诊断标准 参照《蒙医内科学》[2]中按传统分型方法所有病症都分为寒性(巴达干偏盛)和热性(希拉偏盛)2种。①希拉型者:肝区胀痛,皮肤黄染,食欲不振,面色晦暗,双眼发红,脉弦细数紧,舌苔黄腻,尿呈黄色,味腥量少等。②巴达干型:乏力,周身浮肿,皮肤痰痒,畏寒,食后肝区不适,呕吐等症。脉迟沉弱;舌淡红色,舌苔薄白;尿清量多等症状。
1.3 治疗方法 观察组辨证施治,希拉型,早服给旺-13味3g,午服古日古木-13味3g,晚服迪格达-4味3g,分别于饭后用温开水送服。巴达干型,早服扎木散-4味汤3g,午服通拉嘎-5味3g,晚服钦钠德-棍斯勒3g,分别于饭后用温开水送服。聚合型,早服当玛-5味3g,午服古日古木-13味3g,晚服伊赫哈日-12味3g,分别于饭后用温开水送服,汤钦-25味3g晚睡前用温开水送服。如果有其他合并症,应同时给予对症治疗。
对照组服用葡萄酸内酯片(肝泰乐)片, 150mg/次, 3次/d,洛伐他汀20mg, 1次/d。两组均以1个月为 1个疗程,共2个疗程。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均采用SPSS20.0软件。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s)表示,并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并进行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1.5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痊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B超检查恢复正;CT检查正常。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或完全消失;B超检查近场回声稍增强,远场回声衰减不明显;CT检查、血脂明显改善。有效:临床症状明显好转;B超检查前场回声稍增强,远场回声衰减、管状结构模糊等情况有所改善;CT检查、血脂有改善。无效:未达到以上疗效标准或症状加重者。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经过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00%(37/50),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00%(46/5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对肝脏影像学指标的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肝脏B超积分显著较低(P<0.01),肝脾CT比值显著升高(P<0.01),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肝脏影像学指标比较±s)
3 讨论
NAFLD是遗传-环境-代谢应激相关因素所致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为主的临床病理综合征,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高蛋白饮食、肥胖以及糖尿病等都是 NAFLD的危险因素[4]。目前西医治疗临床上缺乏特效药,主要以血脂调节药物作为辅助治疗,疗效尚不肯定,而且部分药物不良反应也较多,从而影响临床疗效。蒙医药治疗NAFLD有其独特的疗效优势,以整体观念,辨证论治治疗为原则,治疗NAFLD 是卓有成效的,且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蒙医典籍中并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名,根据临床症状和其发病部位,属蒙医“通拉嘎未消化症”的范畴。蒙医治疗应以调理体素,平衡“三根”,清热解毒,清除“肝希拉热”,祛“巴达干希拉”,抑制“赫依”增生为原则,针对各种类型辨证施治。结果显示,蒙医药治疗NAFLD可以明显改善肝脏超声及CT指标,同时能明显改善NAFLD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确切的治疗NAFLD的作用,体现了蒙医药治疗能显著改善NAFLD独特的优势,值得进一步推广并深入研究其作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