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农村集体经济的演进与反思

2018-11-19高文东

现代交际 2018年19期
关键词:农村集体经济城乡一体化问题

高文东

摘要:在城乡一体化的背景下,农村集体经济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在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农村集体经济凸显出了其较强的实践性以及可持续发展性,在其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中,对城乡一体化建设起到了促进作用。但是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却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对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造成了阻碍。基于此,笔者在文中对其问题进行了分析,然后再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为相关人员提供有效参考。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 农村集体经济 发展 问题

中图分类号:F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19-0071-02

城乡一体化发展是我国城市化建设以及经济发展的一个新时期,通过将农村、城镇、工业、农业形成一个整体,然后从这个角度对其进行统筹规划,让农村与城市的经济发展形成一个统一的向心力,以此改变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下农村与城市分离的二元化结构,这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是积极且深远的。农村集体经济在城乡一体化建设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对广大农民的生活质量以及农村经济效益有着影响。因此,结合目前的实际情况,对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趋势、现有的问题、发展的策略进行探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农村集体经济形态发展趋势

我国是农业大国,在城市化建设不断推进的今天,农村的经济发展依然对我国整体经济有着重要影响,农村集体经济也是社会主义下的产物,是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以及实际国策而形成的。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小农经济与我国工业化发展、城市化建设的矛盾日益凸显,二者之间呈现两极分化的状态,所以小农经济被农村集体经济取而代之,这些矛盾也得到了顺利的解决。[1]

上世纪70年代,农村集体经济与承包经济模式逐渐被确定下来,并且这种模式也成为农村长期发展的主要模式。“国家部分收取、集体部分收取”,剩下的相关资源留作农村的个体资源,这种模式解决了“大锅饭、平均主义”等问题,成功提高了当时的农村生产力以及劳作积极性。但是,农村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却出现了过度重视个体经济发展的情况,忽略了集体经济利益的发展,农户个体的经济与现代农村发展之间出现了矛盾。这一矛盾在近几年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越来越突出,虽然承包经营在大体上来看符合提升农村生产力的观念,但是农村个体的经营规模普遍不大,土地过于细碎化,这意味着难以统一管理,个体经营还难以抵御各种风险,在这种形势下,发展集体经济就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方式。[2]

农村合作社、农地股份合作等模式在21世纪相继出现,农村集体经济的实践模式也逐渐趋于多元化,农村的土地、生产资源、劳动力逐渐被整合,农村的生产形成了统一化经营、管理,集体的利益在每年按照投入进行分红。农村集体经济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逐渐从形态以及制度上都有了转变,经营以及实际运作方式都逐渐向多元化发展。

二、农村集体经济的问题分析

我国地大物博,各个地区在发展的过程中呈现了不同状况,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受地理环境、经济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从我国吉林地区的调查来看,农村集体经济实力发展不容乐观,农民在集体组织中能够获取的利益比较少,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发展更是无从谈起。究其原因不难发现,吉林地区多受天气环境的影响,导致其产能比较低。此外,农村的集体资源较少,也成为限制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因此,拓宽农村的发展渠道,将农村的产业实现规模化经营,是促进农村集体发展的重要渠道。[3]

相较于吉林地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发展情况,我国北京地区的农村经济发展呈现出较好的状况。可靠数据显示,北京地区的农村集体资产在改革开放以来就呈现逐年上升的状态,在其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北京地区的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有着明显区域资源丰富的特征。土地承包经营权量化、存量资产量化是北京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主要形式。纵观北京的山区、平原地区,不难发现,北京地区的农民分布从郊区到近城区呈阶梯上升状,农业技术部门以及各种经济集体组织,对其经济发展产生了促进作用,城乡之间的关系也得到了协调。

但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还是存在着诸多制约发展的问题,笔者通过调查分析,认为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缺少独立法人,这就导致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职能发挥受到了制约。在市场经济不断改革的环境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会和其他组织产生利益关系,所以需要一个独立法人解决组织中的各项责任。但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中的独立法人与自然法人、企业法人的意义都不相同,所以其職能也处于界定不清的状态。第二,农户的权益在土地流转的过程中没有得到很好的保障,土地依然是我国农民发展的基础,但是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抵押、转让、转动土地的流程中却没有明确的规定以及定位,农户的权益在这一过程中受到了损害。第三,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规模普遍比较小,其抵御风险的能力也比较弱,各个组织之间的相互关联不足,导致集体经济组织出现“形式化建设”的情况。[4]

三、城乡一体化背景下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相关建议

(1)健全相关制度。想要促进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就离不开建立集体经济组织,针对目前集体经济组织缺少独立法人等情况,急需将我国集体经济主体制度进行建立,但是我国目前缺少相关的法律法规,所以相关部门要对其给予重视。将农村集体组织的定位以及组织法人定位予以明确,让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市场环境中能够充分发挥其效能。并且,要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中成员的权利予以明确,建立起一个完整的组织架构,改变目前农村集体经济中“少数派”的情况,进而保障农户的相关权益。[5]

(2)创新经营制度。土地流转是实现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主要渠道,但是目前土地抵押、流转等规定的不健全,导致农户在集体经济组织中的权益得不到保障。土地对于农民来说可谓是其生活根本,所以要对相关制度进行健全,在这一点上可以借鉴国有企业在产权改革中实行的策略,将集体经济组织中的股份细化到每一个农户的身上。在这一点上,乡镇管理部门要对其进行监督,帮助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构建一个完整的土地流转体系。

(3)推进集体改进。农村集体组织的建设和农村经济的增长并没有直接联系,农户和集体组织之间的关系比较弱。所以在农村集体组织发展到一定规模时,就要加强农户与集体组织之间的联系,将双方的利益进行进一步连接。[6]这样才能够让农村集体经济快速增长,并且让农村经济对城乡一体化建设起到促进作用。此外,要推行“一体化”生产的模式,让农村形成生产、加工、经营一体化的生态产业链,进一步促进农村集体经济的增长。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背景下,推动农村集体经济的增长,对我国经济发展有着促进作用。目前,在部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较为成熟的地区,可以对其实行“公司制”,将集体组织中的经营与产业进行分离,进而形成一个合理的组织架构,然后再根据集体财产将集体组织市场化,从而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效能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张晖.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农村集体经济的演进与反思[J].中州学刊,2015(5):54-59.

[2]何利良.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的理论与实践[J].生产力研究,2015(1):42-43,54.

[3]栾艳鹏.强化农村经济管理壮大农村集体经济[J].农家科技(上旬刊),2017(12):8.

[4]李强.佛山农村集体经济现代化道路的探索、成效和经验[J].经济研究导刊,2018(10):34-38+47.

[5]浙江省文史研究馆课题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文化调研与思考[J].观察与思考,2017(3):80-84.

[6]丁其兆.关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认定问题的几点思考[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4):7-13. 责任编辑:赵慧敏

猜你喜欢

农村集体经济城乡一体化问题
关于强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监督若干问题探究
农村集体经济中的三资管理探讨
我国农民工社会政策的演变路径探析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以共享发展理念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建议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