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测量评价实验教学体系改革研究

2018-11-19郭玉凤周鸿雁

现代交际 2018年19期
关键词:实验教学体系体育专业

郭玉凤 周鸿雁

摘要:体育测量与评价是体育教育专业的必修课程,课程实践操作内容多,与实际联系紧密,所以其实验课的教学便尤为重要。现分析传统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构建新的实验教学体系、实验教学模式以及改革实验考核体系,并根据实际情况拓展和延伸实验课程内容进入实践环节,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激发其创新思维,培养实际操作能力、科研能力;设立小组学习模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在实验实践中锻炼学生的社会交流能力,同时也调动教师的教学创新激情,共同推動整个学科的发展。

关键词:体育测量评价 实验教学体系 体育专业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19-0007-02

体育测量评价正是近年来随着体育学科的发展和体育实践的需要,应运而生并快速发展起来的许多新兴体育科学之一,属体育学院专业基础理论课,是对体育范畴内身体综合能力及其有关因素进行测量,并赋予价值判断的一门应用性学科,其研究对象涉及体育的各个领域,教学课程内容繁多,不仅包含体育测量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还包括运用各学科理论对体育现象进行评价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与体育教学、训练、科研、管理、经营等实践活动密切相关,在体育范畴有着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因此,将该学科的理论知识能真正在实践中运用、解决问题,才是该学科的精华所在。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践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具有特殊作用。”然而,传统的体育测量评价教学环节中设置实验课程的比例很小,具有现实意义的实践实验课程较少,故有必要进行大力的改革,提出实验教学改革措施,探讨新的实验教学体系。

一、体育测量评价传统实验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传统实验课程体系

体育测量与评价作为一门体育专业的必修课,课程体系的设定理论部分占比较大,一般只设置了4~5个实验课程,而且基本都是验证性实验,设计性和研究性实验基本上没开设,没有完整的实验课程体系,更没有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服务社会的实践课程。

(二)传统实验课程授课方式

传统实验课程的授课方式则是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复习一下理论课程内容,由老师带领着熟悉仪器使用和评价方法,再千篇一律地在同一个地点(实验室)、同一个时间,使用同样的方法、同样的仪器设备测量自身或同学的数据,填在统一的实验报告纸上,作为一份实验成绩,并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计入期末综合考评。

(三)传统实验课程仪器设备

传统实验课程仪器设备配置大部分都比较普通,而且实用性不强,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了使用方法、评价方法等,走上工作岗位后发现往往没什么用,一些测试方法和仪器往往都已经被淘汰了,高科技的仪器设备不会用,或看不懂测试报告,无法对测试对象的身体素质等给予科学评价。

(四)传统实验课程考核体系

考核体系单一,一般为理论笔试,很少会针对实验课程,或学生必须掌握的动手能力开展实验考核,最多将实验报告的成绩计入平时成绩,而有些学习态度不端正的同学往往就是最后抄袭同学的测试数据了事,所以教师其实无法从实验报告测试出来的数据而掌握学生本身“测试与评价”这个能力的区别。

二、体育测量评价实验教学体系构建

(一)构建新的实验教学体系

构建一个新的实验教学体系,结合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的契机,将传统的体育测量评价实验室改建为体适能测试与评估实验室,结合最新引进的先进科技仪器设备,如健康体适能管理系统(软件)、体成分评估系统、骨密度评估系统、血管机能评估系统、糖尿病风险评估系统、脊柱机能检测仪、国民体质测评系统等,横向组建知识体系,整合新的实验内容,新增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和研究创新性实验,让学生参与实验的设计,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同时仍然选用可行的传统仪器,在实验课中将传统的和应用高科技仪器设备测试的结果进行对比,让学生们做到心中有数。因为有的学生将来就业可能进到体科所、国民体质监测中心、健康管理中心等,遇到高科技仪器设备就能正确操作使用,并对测试结果进行科学评价;而有的同学可能到中小学从事教学等,没有高端仪器的支持时也要知道如何使用传统的仪器或测试方法来达到同样的体育测量与评价的效果。

(二)改变实验教学模式

让学生一开始就组成学习小组,实验课程中有教师预先引导实验的目的、内容、仪器设备等,各小组讨论,拟定自己的实验计划,向实验室提交实验申请,说明实验的名称、目的、过程、预期、所需仪器设备、使用时间以及实验中小组成员的分工情况,申请通过后,该小组进入实验室,实验教师根据申请中说明的分工情况针对该生负责的那部分内容的完成情况记录考核等级。

开放实验室,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延长或选择实验时间,还可以根据实验课的内容组织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再上升到理论。如:提供全校师生体质测定的实践机会,指导学生操作使用先进仪器,利用检测数据进行科学研究,即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立项以及毕业论文设计等,真正让学生在该实验课中得到动手能力、判断能力、思维创新能力、应变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社会沟通能力等全方位的提高,以适应将来这个体育盛行的社会对专业体育人才的需求。

(三)构建新的实验考核体系

新的转型人才培养体系和思路下,实验考核体系也随之变化。以前实验课没有专门的考核,要转变这种模式,以考促练,除了理论知识笔试之外,增加实验室实操考核:平时实验课小组分工操作时记录的考核等级作为平时成绩,占比40%期末时再单列一些实操内容或测试报告结果的解读等,以抽签的形式进行随机考核,占比60%,还可以有一些相关证书如社会体育指导员、健康指导师、私人健身教练、体适能教练、运动处方指导师、康复理疗师等的证书资质考核,在考核体系中作为加分项计入期末综合考核。

(四)拓展实验教学体系——构建数字化校园健康管理公共服务体系

充分利用实验室高科技的仪器设备和体适能测试与评估实验室的平台,建设数字化校园健康管理公共服务体系——“健康校园”。健康校园就是充分運用学校的空间资源、设备资源、知识资源和专家资源,通过现在的信息化管理技术和第三代互连网技术,并发挥院校的科研优势来对教职员工和学生的健康进行管理,使师生们的身体素质得到提升,并同时形成“产、学、研”相结合的健康体适能管理系统。这将是体育测量与评价实验教学体系的拓展,让学生有更多实操、实践机会。

(五)延伸实验教学体系——服务社会

形成“产、学、研”相结合的健康体适能管理系统后,建立完善的对外开放管理体系,实现“健康体适能管理系统”社会共享。充分利用体适能测试与评估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和各种资源,组织学生进行本地中小学校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监测,为地方体育部门运动选材服务;为各类市级、校级运动会、运动代表队或者健身俱乐部等提供生理机能测评、健康监督、体适能测试与评估等;为企事业单位职工、社区居民等提供体质健康测定,增强人们的体质健康意识,同时评估各类人群不同疾病的潜在危险因素,为人们提供健身锻炼计划、减肥方案、运动处方等,充分发挥实验室的潜在功能和社会效益,间接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实现学校与地方的双赢发展。

三、结语

体育测量与评价课程对于体育专业的学生来说是重要的理论课程,实际操作能力才能真正决定是否掌握了这么课程的核心内容,所以改变传统模式中千篇一律的、无需思考的实验课模式,构建新的实验课程体系势在必行。在高科技仪器设备的支持下,也结合传统仪器或评价方式,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设计实验,小组协作完成实验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思维创造性,更好地锻炼他们的各种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在实验实践中锻炼学生的社会交流能力。新的考核体系也能更进一步地督促学生认真对待实验课程的学习环节,并且能更科学地、公正地考核出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也调动教师的教学创新激情,共同推动整个学科的发展;拓展和延伸到学校以及社会层面的实践部分更能让学生有更多实操实践机会,更贴近将来的工作环境,能让学生得到更真实的锻炼,同时还能服务社会。在实验课中真正培养学生,使他们的动手能力、判断能力、思维创新能力、应变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社会沟通能力等获得全方位提高,以适应将来这个体育盛行的社会对专业体育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孙庆祝体育测量与评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张秋霞.体育测量与评价课程教学改革[J].职业技术教育,2007,28(35):40-41.

[3]蒋东升.《体育测量与评价》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研究[J].运动,2014(9):77-78+76.

责任编辑:赵慧敏

猜你喜欢

实验教学体系体育专业
新媒体时代高校新闻学本科专业实验教学体系研究
组织行为学实验教学体系建设研究
财经类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实验教学体系构建的探索
信息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体系的建设与实践
关于体育本科专业理论课隐性逃课现象的分析
如何促进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学习体育理论课
建设省级实验示范中心 培养创新型医疗人才
水处理一体化实验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