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钢铁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新举措

2018-11-19王超峰

中国市场 2018年34期
关键词:成本管控预算管理

文章摘要:本文以钢铁企业为例,在目前停限产、环保新常态下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中如何直面市场,以效益引导品质提升;对拓宽成本管控理念,细化成本管控手段进行总结分析,同时对监督考核方法予以分析讨论。

关键词:预算管理;直面市场;成本管控;监督考核

近两年来,随着国家保卫蓝天环保督查力度加大,严查各地“地条钢”等措施,钢铁企业切实执行停限产方案,有力地支撑了钢材价格下滑的局面,经营效益显著提高。2017年,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统计的重点大中型企业累计实现销售收入3.69万亿元,同比增长34.1%,实现利润1773亿元,同比增长613.6%。本文旨在总结分析钢铁企业在停限产、环保新常态下,产品结构调整,质量提升等过程中等财务预算应用的新举措。

1直面市场,效益引导品质增效

(1)产线独立,直面市场。以集团推进“以产线为独立市场单元的组织结构扁平化变革”为契机,打破原有的主体生产厂的概念,将原有的主体生产厂整合为若干个事业部,将产线均作为“独立法人”管理。这样做可以使二级单位感受到来自市场的压力,从而促使他们把压力变成动力,自觉地承担市场风险。

(2)引入市场价格,正确发挥预算价格导向作用。在关联交易价格上,子分公司与总公司之间,辅助单位与主体之间,各事业部之间交易完全市场化运作。各“独立法人”之间完全按市场价格结算,这样将市场压力层层传递至公司各层次。同时充分发挥预算价格的杠杆作用,以质论价,做好预算的引导工作。

(3)围绕效益为中心建立预算管理体系。首先是各事业部由“成本中心”改为“利润中心”,考核体系中增加“效益”指标,即各事业部利润=全收入—全成本,全收入包括内部和外部收入,全成本包括各工序制造成本和应承担的期间费用。这样可以让各生产单位清楚明白自己产品的每个品种规格的盈利水平。其次建立与各事业部价值创造关联度和服务产线贡献率大小相结合的绩效评价体系,通过让收入与效益挂钩等措施提升干部职工主动“降成本、提售价”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4)注重系统成本整体优化。成立事业部后,打破了厂际间、工序间核算边际,注重系统优化降低成本,比如将炼钢厂和轧钢厂统筹考虑,炼钢厂某项工艺优化可能会造成工序成本升高,但此项应用会使轧钢工序成本大幅降低,这样通过系统统筹优化最终达到降低钢轧工序成本的目的。

(5)细化核算单元,助推产品结构调整升级。目前钢铁企业销售订单呈现批量小、规格多等特点,为适应此特点,财务核算方面推行“小微化”,建立由核算单元转变为经营单元的价值导向,价值定位前移,由原来的事后算账转变为事前规划,成立若干个“小微团队”。充分利用信息化系统开发了产品订单开发进度模型、钢轧品种订单跟踪数据基础台账,并按产品订单核算成本及盈利情况,淘汰低附加值产品,助推公司产品结构调整升级。

(6)提高预算精度,各项成本费用指标标准化。通过作业成本法等方法不断提高各项指标、费用等在各产品品种规格之间分配标准的精度,将费用合理分配到“品种+规格+宽度+锌层厚度”等多维度多视角,为“小微团队”测算产品品种盈利水平提供依据。

目前对钢铁料、合金料消耗,轧钢系统各产线的成材率、烧损、正负差、镀锌线的镀耗、彩涂的涂料消耗等制定了依据按操作规程和工艺要求确定预算消耗指标的程序,辅料备件按类别确定消耗及其回收指标,以及其他多项成本费用指标的确定达到了标准化。

2拓宽成本管理理念

(1)事先做好成本规划。在产品制造过程之前,需要通过事先规划,“筑入”成本理念,通过规划来优化产品研发、产品设计、生产线规划或布局等,最终实现降低成本。而大量事实表明,通过日常经营成本控制,尤其是对于前期设计、规划等决策而在未来“肯定发生”的成本,成本降低幅度、空间并不大。

(2)全成本管理。树立“基于价值链的全成本管理”理念,不仅关注产品制造成本,而且更应关注原料采购、物流运输、产品研发设计、营销服务等一系列作业环节所发生的所有资源消耗,通过钢铁产品全产业链管控成本,从而在“全成本”上判断产品是否盈利。

(3)新项目投产后效益评估。对新投产项目的实际运行效果进行评估分析,将新投产项目设置为利润中心,及时进行投入产出等直接经济效益分析,如收入、成本、利润等。对于不能直接计算经济效益的项目,需要统筹考虑与其相关指标的变化,计算由本项目带动的间接经济效益,如产量提高、相关指标改善等。

3细化并完善成本管控手段

(1)建立并完善能源核算体系。能源成本所占比重逐步提高,改进能源成本的核算模式,突出能源综合创效,建立数学模型,建立各个发电机组成本效益测算模型、峰平谷用(发)电分析测算模型、外购水与循环水成本效益测算模型、氧气生产规模与外销量成本效益测算模型等,另外相应调整考核模式,提高二次能源回收利用率。

(2)建立环保成本统计台账。钢铁行业一直都是对环境影响最大的工业行业之一,尤其是近年来中央、省级环保巡视督查组多轮数次地加强巡视督查力度,环保限产已成为新常态。环保成本的构成主要是计算环保对企业的直接影响,是指全厂或某个工序产生一吨合格产品所产生的环保费用,包括环保设施运行、检修、维护费用,水费,电费,药剂费,材料费,人工费用,检测费用,危废处置费,排污费、环保税等所有列入企业费用化支出的项目。全厂的吨产品环保费用包括企业的所有工序。

间接影响包括减、停产损失,原有环保设施减值损失,原材料采购成本增加,物流成本增加等。

据统计,2017年河钢集团某子公司吨钢环保成本达到258元,比同类型钢铁企业吨钢高160-190元。

(3)内部质量成本。内部质量成本范围不仅要考虑本工序产品产生的质量问题,还要考虑本工序产品出现的质量问题对前、后工序产品质量带来的影响。诸如,冷轧深加工最后一道工序彩涂本工序某个批次产品出现了质量问题,该工序之前的炼钢—热轧—冷轧—镀锌等工序的正品坯料准备将全部损失,需要重新准备该批次坯料,所以彩涂工序产品质量成本不应仅仅只考虑本工序产品质量成本,还应将前道工序产品质量成本涵盖进来。

(4)非生产性费用控制。将非生产性费用支出分为可控制类费用、须压减类费用和严控支出类费用三类。可控制类费用在预算范围内支出,超预算的须公司主管领导批示同意后方可支付;须压减类费用在年初预算的基础上再压减20-30%;严控支出类费用原则上不允许发生,生产经营中必需发生的费用项目,由归口管理部门向公司主管领导请示,公司主管领导批示同意后方可支付。

(5)适当开展套期保值工作。近年来钢材现货价格剧烈波动,市场风险逐步加大。利用河钢国际期货平台,对原料和产成品适当开展套期保值业务,锁定部分利润,规避了原料价格上涨或产品价格降低的风险,达到了保值的目的。2017年河钢集团某子公司通过委托河钢国际的期货交易平台,分三次买入热卷期货(HC1801)3000吨,实现利润32.1万元。基本达到了预期的结果,同时也为后续开展此类业务的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4健全成本监督考核细则

(1)定期組织财务物资联合大检查工作。为了避免二级厂多吃少报、成本不实的现象发生,公司每季度末都要组织由财务部、审计部等部门进行一次财务物资联合大检查,在检查中既要看财务帐又要看实物帐,还要抽查实物进行帐物核对,以确保帐、物、卡三相符。

在财务检查方面,重点是检查各单位是否存在该摊的不摊、该提的不提,或随意挂帐的现象;在物资管理方面,检查是否存在物资已消耗但不办理出库手续,少进成本,从而造成物资亏库的现象。

(2)建立“对标、学标、达标”的对标挖潜机制。从结构、指标、物流、能源、价格、费用等方面全面开展对标工作,从过去的注重工序,向两头市场延伸,既要关注数据,更要关注方法。发现短板,客观分析,督导责任单位借助兄弟单位的新方法制定措施,加以改进。确保每次对标都要有成果。财务将根据差距通过月度预算调整相应指标,固化对标成果。

作者简介:

王超峰(1979—),河钢集团衡水板业有限公司副总会计师,高级会计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财务管理。

猜你喜欢

成本管控预算管理
浅析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控的措施
浅析房地产企业成本管控存在的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