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研究分析

2018-11-19王居晖

智慧健康 2018年31期
关键词:胆源胰腺炎腹腔

王居晖

(吉林省吉林市中心医院,吉林 吉林 132013)

0 引言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是胰腺炎中最常见的类型之一[1],是指因胆汁异常反流进入胰管后,使胰腺消化酶被激活,从而产生胰腺自身消化而出现的急性炎性反应。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发病率在胰腺炎中所占的比例高达70%,具有起病急、病情进展快、易复发等特点[2]。为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现将我院收治的87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抽取的来我院普外科诊治的87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均符合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诊断标准[3],且可排除心肝肾等脏器功能障碍者、有手术禁忌证者、妊娠及哺乳期妇女。其中,男性22例,女性65例;年龄38~72岁,平均年龄45岁;发病到就诊时间0.5~5d,平均病程为2.5d;主要临床症状为不同程度的右上腹或上腹部疼痛、腹胀、恶心、呕吐、上腹肌紧张、压痛明显且伴有局部反跳痛,其中伴有皮肤巩膜轻度黄染者11例,发热23例,实验室检查显示所有患者的白细胞计数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血、尿淀粉酶均呈不同程度的明显升高;合并有冠心病者17例,高血压者29例,糖尿病者11例。

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在入院后均采用禁食、补液、胃肠减压及应用H2受体阻滞剂和生长抑素、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抗感染、维持脏器功能及营养支持等一系列对症支持治疗措施。(1)对照组:43例患者采用常规开腹手术治疗,即:对患者实施全麻后,常规消毒铺巾,在患者的右肋下部做一手术切口,逐层分离皮下组织、肌肉等,使病变部位得以充分暴露后将其切除,对切除部位的周围进行清除处理,常规放置引流管后逐层缝合切口,应用抗生素3~5d,治疗结束后对患者实施影像学检查[4]。(2)观察组:44例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即:对患者实施全麻后,常规消毒铺巾,在患者的右侧锁骨中线与肋缘交点处以及剑突下等位置建立操作孔,在脐下方充入CO2建立人工气腹后通过腹腔镜观察患者的肝脏、胆囊、胆总管位置及周围网膜情况,并确定有无腹水、粘连及钙化灶,明确病变部位后即实施切除,然后探查胆总管,明确有无结石,如果发现胆总管中有结石存在,则立即实施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术后应用0.9%的生理盐水清洗腹腔,常规留置引流管后缝合手术切口,应用抗生素3~5d,治疗结束后对患者实施影像学检查。

3 结果

根据疗效评价标准[5],总有效率=(治愈+有效)/总例数×100%。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3.2%,对照组为74.4%(见表1);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评分、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腹腔引流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见表2、表3)。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对比(n, %)

表2 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对比(±s)

表2 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对比(±s)

组别 手术时间(min) 术中出血量(mL)术后疼痛评分(分)术后排气的时间(h)下床活动的时间(h) 腹腔引流量(mL) 住院时间(d)对照组 115.5±14.5 87.5±12.5 55.5±5.5 14.5±1.5 21.5±4.5 70.5±11.5 15.5±3.5观察组 97.5±14.5 145.5±17.0 26.5±5.5 19.5±1.5 33.5±4.5 105.5±11.5 21.5±3.5

表3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 %)

4 讨论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常见、多发,临床依据实验室检查、超声或CT检查诊断并不困难,治疗主要有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两种方式。其中,保守治疗具有无创伤性、可短期有效控制病情的发展等优势,但是远期疗效并不显著,多数患者极易出现病情反复发作的现象,会给患者及家属的心理造成负担[6],而手术治疗能够彻底消除引发胰腺炎的病因,因此手术是目前治愈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主要方法[7]。

目前,手术治疗可分为常规的开腹手术与微创手术两种方式[8]。常规的开腹手术治疗虽然治疗效果显著,但是创伤性大、术后恢复慢、并发症多,不易被广大患者及家属所接受[9]。

近年来,随着微创手术技术的不断提高及广泛应用,腹腔镜手术在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中显现出的优势得到了广大患者、家属及医生的青睐,腹腔镜手术主要优势表现在:(1)创口小,腹腔镜手术多采用三孔法或四孔法,切口均在1.0cm左右,切口小不仅有助于愈合,还有效降低了切口感染的发生率;(2)创伤小,腹腔镜操作中无需剥离正常皮下组织及肌肉等,不仅减少了对正常组织的创伤,有效减少了术中出血量,还有助于患者在术后能早期下床活动;(3)视野广且清晰,腹腔镜手术前利用CO2制造出的人工气腹,更便于术者对腹腔内的情况进行观察,不仅有助于明确诊断,还有利于发现病变并明确病变的范围及程度[10];(4)操作简便,术中在腹腔镜的引导下,可快速准确地将导管置入,无突出难度和风险,有助于缩短手术时间;(5)术后应用生理盐水对腹腔进行彻底的冲洗,可完全清除胰周的坏死组织及腹腔内的炎性介质,有效地降低了术后腹腔内感染的发生率。

综上所述,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具有效果显著、创伤性小、术后恢复快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胆源胰腺炎腹腔
伤寒杆菌致感染性腹主动脉瘤合并腹腔脓肿1例
普外科手术治疗胆源性急性胰腺炎的时机及效果研究
孕期大补当心胰腺炎
胎儿腹腔囊性占位的产前诊断及产后随访
急性高脂血症性胰腺炎与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特点对照研究
褪黑素通过抑制p38通路减少腹腔巨噬细胞NO和ROS的产生
内镜介入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效果
急性胰腺炎致精神失常1例
五指山小型猪腹腔粘连模型的建立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5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