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新零售是门超级生意
2018-11-19
最近消费零售业出现了很多风口,从便利店热潮到无人售货的突然兴起,以及超市加餐饮这一新零售业态的出现,一时间可谓群雄并起,逐鹿中原。不过,如果从市场总容量和总需求来看,大消费领域还有一个超级大概念有待深度挖掘,这就是社区商业价值重塑。
从成熟市场看,社区商业消费占到了整体商业构成的60%~70%。所有社区住户都跳不出“生活最后一公里”的圈子,商家与顾客拥有无缝对接的近距离优势,会使社区商业更易衍生出符合主流趋势的一站式消费模式。
我们总结了社区商业的五大关键业态:社区生鲜零售、生活方式杂货、家庭娱乐、健康美容、轻餐饮和休闲餐饮。在这五大关键业态中,最核心的是社区生鲜零售和生活方式杂货。生鲜经营一直都是零售业皇冠上的明珠,连锁经营的难度非常大,但基于社区人群高频需求的生鲜专业店或生鲜社区超市,是拥有巨大市场容量的最具复制性的超级生意。而且社区生鲜零售满足社区的核心需求,具有高度垄断的潜力,甚至对便利店都可以形成挤出效应。
有一份很有趣的数据:原本一家生意很好的标准便利店,日营业收入近万元。而当街对面出现了一家200平方米的生鲜小超市后,便利店的日营业收入跌到只有4000元。从我们观察到的商业案例来看,生鲜零售主要分为两个典型流派,一个是以合肥生鲜零售为代表的“生鲜传奇”,另一个是以广州生鲜专门店为代表的“钱大妈”。
生鲜传奇的核心商业逻辑是软折扣模式,这是折扣店模式的一种表现。折扣店模式即限定销售品种,并以有限的经营面积、简单的店铺装修、有限的服务和低廉的经营成本,向消费者提供商品的零售业态。通俗来讲,折扣店的经营商品数为800-4000种,营业面积为500-1500平方米,通过大规模采购、简单装修、简化服务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最终以超低价提供商品。
折扣店有硬折扣、软折扣和均价店3种模式,生鲜传奇的目标是打造中国版本的软折扣模式,可以独立在社区成店,不依赖其他业态组合,而且具有一定的吸引其他业态的复合能力,比如把餐饮和一些服务业态都融合到零售门店中。
钱大妈则属于品类更集中的专门店形式,突出精选肉类,以不卖隔夜肉的品牌定位来获得高流量。这种专门店具有很强的攻击性,便于快速复制。
生活方式杂货零售是最近5年崛起的最大业态之一。其中的代表是很有设计感的高性价比零售10元店,也可以看作是精品小百货,其大量的家居品类符合社区人群的日常需求。一般来说,生活方式业态包含时尚数码、生活家居、时尚美容日化、休闲食品、配饰、儿童玩具等细分品类。商品价格可以和电商相比,自有品牌商具有控制上游的能力。所以,把生活方式零售和生鲜社区组合后,最核心的社区需求就基本满足了。
近年,复合型的社区商业产品正成为发展趋势。
趋势一,商业体量小规模化。小体量社区商业运营便利,风险可控,投资风险相对较小。
趋势二,空间主题鲜明化。为了体现生活理念,整体外部空间呈现出绿色、生态或艺术主题。
趋势三,业态组合趋向于全业态,以便利为核心。社区商业既要满足客群的传统衣、食、住、行需要,又要满足新型消费需求,实现融购物、餐饮、娱乐、服务为一体,趋向于全业态发展。
趋势四,商业趋向互动体验型。比如消费者既可以在餐馆中享受美食,又可以在互动中娱乐、在交流中学习,餐馆成了具有家的特色的公共交流互动空间。
趋势五,业态功能趋向于功能细化。社区居民人数众多、结构复杂,按年龄、性别、收入水平、文化修养、价值观念等特征可以细分为不同的消费群体。各消费群体的消费结构、消费需求、消费动机和消费心理等,决定了社区商业的相应业态组合,因此社区商业应趋向于功能细化。
从投资角度看,社区商业中有诸多可复制的连锁业态,都具备很好的增长前景。从市场容量看,最好的零售基础生意是生鲜社区零售。核心是如何形成供应链能力,做大自有品牌,形成中国版本的新型零售业态。这是超级生意,也是最后一块未现王者的兵家必争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