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公司都可能成为“黑天鹅”
2018-11-19本刊评论员
本刊评论员
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在商业游戏里,这句话永不过时。就如当前的滴滴与美团,即使两者都隶属于“腾讯全家桶”,即使4个多月前,程维和王兴还在“东兴局”饭桌上谈笑风生觥筹交错。
然而,饭局变战局只是一夜之间的事儿。一句“试试”,一句“尔要战,便战”,一来一回,简洁,却火药味十足。
美团抢占先机,3月21日率先在滴滴主力战场上海打响了第一枪,意图“灭饿除滴”;滴滴也不甘示弱,正以优厚条件挖对方骑手,准备4月1日在无锡来次有力的反击。这不是愚人节的玩笑,这两只不同领域的独角兽不安于“偏居”自有地盘,开始互相进攻对方要害。
明明已成为各自赛道的领先者,偏偏惦记起别人的菜。滴滴和美团之战,时至今日,已不能单纯从业务思维或者竞争思维去考虑,互相蚕食背后掩藏的更大野心是对平台、生态的争夺。
要成为超级大平台,流量之争是必然的。要知道,像BAT这样的巨头,虽已建起了自己的护城河,尚不能高枕无忧,每天还在为流量近身肉搏。滴滴与美团这场战争自然也为BAT之后的“次级流量入口”而来。
虽然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出现一个风口,但单一场景在今天已经很难生存,强如摩拜和ofo也要站队才能存活。这也是滴滴和美团跨界“打劫”对方的理由——这是一个“抢风口”转战“抢场景”的年代。
正如王兴初做打车时,今日资本掌门人徐新支持他所分析的那样,“只有你什么都做,才能把用户的时间耗光并养成使用习惯,否则没有被满足的市场就会被别人拿走,甚至侵蚀你其他板块的业务”。这,才是程维王兴“挥拳相向”的真相。
抢占场景,关键在于“唯快不破”。这一届互联网已经习惯了听从流量、资本和用户的召唤,内心的雷区早已解禁。因为,无边界时代来临,打垮你的不再是对手,搅动湖水的黑天鹅可能与你风牛马不相及,“灭你,与你无关”的跨界打劫者比比皆是。正如,压垮康师傅的不是统一而是饿了么,打败尼康的不是佳能而是智能手机。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当下互联网公司与“前辈”的不同,就在于始终如一的不安全感。
这种不安全感必然会搅动春池,于是,场景边界不再泾渭分明,行业边界开始模糊。滴滴外卖隶属的R-Lab部门,是滴滴新成立的一级部门,这个部门负责探索滴滴边界,R意为Rebuild。
话又说回来,互联网的佼佼者们都有一个跨界梦,但跨界并不是打车时送几张外卖优惠券这么简单,打造生态圈也容易在野蛮扩张中迷失自我。
腾讯“儿子们”互搏的结局,我们无法预料。程维和王兴是否还会同时出现在2018年的“东兴局”上也未可得知。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司机师傅和外卖骑手们,现在心里一定美滋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