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与突破:从“专才”到“全才”——浅谈媒体融合大趋势下传统媒体记者的出路
2018-11-19胡普甜
文/胡普甜
媒体融合是大势所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多个场合就媒体融合发表重要论述,为新闻舆论工作指明方向,全国各级媒体正在加快推进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
何谓“媒体融合”?其狭义是指媒介形态的融合;广义是指包括除了媒介形态融合外,还有媒介功能、组织结构、传播手段、所有权等要素的融合。简单来说,就是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
大规模的媒体融合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对传统媒体记者的业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在媒体融合的大趋势下,传统媒体记者的出路在哪里?怎样才能在媒体融合的过程中不被淘汰、站稳阵脚、脱颖而出?对此,笔者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媒体融合大趋势下,新闻记者要树立全能型记者意识,练就全能型记者能力
2018年8月21至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要扎实抓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从国家战略层面提出了县级融媒体建设的发展方向。一时间,县级融媒体中心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这种新型整合作业模式已成为国内传媒业的新潮流。
在媒体融合的大趋势下,以往的采编模式已经逐渐变化。如今,记者在采访现场就能用手机发布快讯,拍下照片、录下视频、简要写一段文字,几分钟后就能形成新闻从各个端口发布出去。传统媒体中只负责写文字稿件的新闻记者变成了多功能的全媒体记者,这要求传统媒体记者在采编新闻时要树立全能型记者的意识,练就全能型记者能力。
新闻记者要掌握各行各业的发展态势,就要学会先进的软件工具、了解大数据发展和行业经营管理能力,不断与时俱进增强自身优势,成为“一专多长”“多才多艺”的复合型人才,无论媒体如何融合发展都能适应发展潮流。
二、媒体融合大趋势下,能在各种媒体间自由切换是对新闻记者最高层次的要求
在传统媒体中,采编岗位分工明确,记者负责采写、编辑负责编发,这种分工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然而,全媒体时代具有信息海量、传播高速、平台多样、题材广泛、需求多元等特性,新闻的时效性更强,受众的阅读心理和习惯在改变,简短精悍、活泼生动的语言更能吸引受众的眼球。
在媒体融合时代要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快的速度、最有现场感的方式报道新闻事件,这就对新闻记者的能力有更高的要求。在媒体融合时代,记者不仅要“一招鲜”,还要“百招全”;要增强“单兵独战”的能力,除了会用较为活泼又不失严谨的语言来写稿,还需要具备摄影、摄像、直播的能力,甚至能够掌握音频、视频的制作、剪辑、网页设计、排版等。因此,能灵活运用各种媒体、在各种媒体间自由切换是对全媒体记者最高层次的要求。
三、媒体融合大趋势下,不但需要全媒体记者,更需要全媒体记者团队
在媒体融合大趋势下,报道方式更讲究丰富多元,对报道品质的要求也更高。特别是新媒体主要以内容为驱动,有趣、好玩是最基本的原则。有了好的内容,还要有好的表现形式,也要有适合现代人口味的图文编排、H5场景、微视频和漫画等表现形式。这些内容个人是很难独自完成的,这就要求记者要学会分工合作、团队作业。因此,不仅需要全媒体记者,更需要全媒体记者团队。
团队力量大于个人,在媒体融合大趋势下,首先要学会分工协作,要有有创意的文案创作团队;其次能使用多种工具和展示手段,在第一时间利用微博展示新闻现场并随时更新;然后发回最新图文、视频信息,在网站和微信公众号上推送;最后形成深度新闻报道,在报纸、电视刊播,做到一次生产、多元发布,形成比较理想的报道链条。
四、结语
在媒体融合的大趋势下,传统媒体记者要想转变为全媒体记者有一定挑战。我们需要在不因为传播环境的变化而减弱自己的专业特长、放弃自己的专业优势的同时,勇敢面对变革,想方设法提升自身的技能,从“专才”变成“全才”,在媒体融合时代的新闻舞台上大显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