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思想论析
2018-11-18韩雪琳
文/韩雪琳
一、陶渊明生平
据载,陶渊明生于公元365年,卒于公元427年,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人,是东晋末期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公元393年陶渊明时年29岁,与妻及子离开南山陶家坪。此后陶渊明一家在浔阳居住了24年。其间,陶渊明因王氏妻亡,继娶浔阳翟氏。公元416年,陶渊明52岁,与妻翟氏带幼子佟回到宜丰故里,修葺南山旧宅而居之,11年后,陶渊明卒于星子栗里,后归葬康乐县义钧乡之七里山即今宜丰澄塘镇的七里山。整体上来说,陶渊明的生平经历可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第一次入仕前的青年阶段(28岁以前),其次是学仕阶段,最后是后期归隐田园的田园生活阶段。
(一)青年阶段(28岁以前)
陶渊明出生名门,用现代的话说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官四代,曾祖父曾任大司马,祖父曾任太守,父亲曾做过县令。虽然说是名门,但陶渊明生活在一个家道中落、身份逐渐低微的氏族发展过程中。
在陶渊明少年时期,其父亲便去世,因此陶渊明虽然生于名门,但早年生活较为穷困。然而物质生活上的困境并没有影响到其精神世界的丰富多彩,陶渊明少年时熟读古典名著,如《老子》《庄子》《六经》等,深受古代先贤的影响,有着“佐君立业”的远大政治抱负,同时陶渊明有着不同于世俗的爱好,喜欢山水等自然风光,正所谓“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二)学仕时期(可考文献为29~41岁)
青年时期的陶渊明有着远大的政治抱负,希望能够步入仕途而“佐君立业”,然而生于东晋,造就了陶渊明五次入仕又五次出仕的经历。
晋代实行门阀制度,即所谓的“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统治阶级内部的争权夺利极为激烈。步入仕途后陶渊明发现自己的政治抱负根本无法实现,从江州祭酒到最后一次担任彭泽令,短短12年内,陶渊明入仕五次,出仕五次,官场的争斗和黑暗造就了其“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情怀。最后一次辞官后,陶渊明再也没有踏入仕途,选择了归隐田园这种隐逸的生活方式。
(三)归田时期(42~63岁)
官场的生活让陶渊明觉得厌倦,最终选择以隐逸田园的方式来面对生活和权贵。陶渊明归田后,在家乡开始了亲自躬耕的隐居生活,这种隐居与唐朝时期“终南别业”的隐居有本质的不同,是真正意义上的出世隐居。
归田时期是陶渊明文学创作的巅峰时期,期间著有《五柳先生传》《归园田居》等以田园、隐士生活为主要内容的文学作品,开创了以田园风光为意象来进行山水诗创作的田园诗派。
归田生活带给陶渊明的不仅仅是文学创作上的灵感,更多的是使其在田园生活中找到了自己的本心,明白了劳动的真正含义,形成了“不受嗟来之食”的高尚情操。
二、陶渊明的思想论析
思想是一个人内在的魅力,往往以行为的方式对外表现出来,因此对陶渊明思想的具体论析一定要从其行为来看,因此本文结合几个与陶渊明有关的事件对其思想进行具体论析。
(一)无弦琴
陶渊明家中有一架无弦琴,但他本人却不懂音律,因此在外人看来陶渊明的无弦琴只不过是一块木头而已。陶渊明每次与朋友聚会时,总会在兴起时假装在“木头”上抚上一曲,甚至有时会激动地痛哭流涕。陶渊明这种行为与阿Q精神有相似之处,但也有着本质的不同,阿Q是一种逃避现实的消极避世,而陶渊明的无弦琴则是积极地享受出世生活的体现。这体现了陶渊明心胸的豁达以及生活上超然于物外的情怀。
(二)不为五斗米折腰
陶渊明生活穷困之时,曾为养家糊口而出任彭泽令,结果督邮是个倚仗权势且傲慢粗鄙的人,而陶渊明又是蔑视功名富贵从不趋炎附势的人,“不为五斗米折腰”,豁然离去。不是陶渊明不想做官,而是官场的权势和争斗让他无法容忍,他无法违背自己的本心而趋炎附势、委曲求全。
(三)我醉欲眠卿可去
这句话是陶渊明接待朋友时常说的一句话。归田后的陶渊明有一个习惯,如果朋友拜访时没有酒那么就不会留客,而一旦饮酒陶渊明又常常先于客人醉倒,每当此时他便会说“我醉欲眠卿可去”,从来不故作姿态,在那昏暗的世俗环境下也只有陶渊明还保留着这份不违本心的率真与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