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35例失眠患者的中医体质调查及Logistic回归分析

2018-11-17石小雨郭锦晨刘兰林李凯琳齐卓操

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年5期
关键词:偏颇阳虚体质

石小雨,郭锦晨,刘兰林,冯 烨,程 悦,李凯琳,周 超,龚 悦,齐卓操,高 婷

(安徽中医药大学,安徽合肥230038)

失眠是一种包括主观感觉睡眠不足,入睡困难、睡后易醒,醒后再难入睡、醒后仍然疲倦,似睡似醒、甚至彻夜不眠等多种情况的一种睡眠障碍,对人类工作学习、日常生活、生命质量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已经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在我国失眠的发病率达10%~20%,在成年人中的发病率高达38%,在部分人群中具有高发性。中医体质学说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对人群中个体差异性进行研究的学说,王琦教授认为体质具有时相性,是顺着时相而展开的,是生理因素与心理因素共同影响的综合体,既有先天禀赋的基本影响,也有后天环境、社会因素的制约[1]。体质分法有“6分法”“7分法”“9分法”“12分法”。本文基于王琦教授体质学说的“9分法”,将体质分为平和质与偏颇质,偏颇质又分为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气郁质、血瘀质、气虚质、特禀质,依照证素辨证方法来研究安徽省金寨县地区部分失眠人群的中医体质特性[2]。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所有研究对象来源于金寨县各乡镇卫生院在案以失眠为主诉的患者,通过走访问卷调查,实地考察收集135名失眠患者资料作为观察组,随机抽样选取53例无失眠史人群作为对照组。

1.2 数据处理

1.2.1 数据筛选处理 对所有走访问卷总计211份进行综合整理筛选,将问卷填写缺失超过5%或者个人信息资料填写缺失者予以剔除,不予录用,选取符合条件者共计188份。数据采集者均进行过专业培训,对于问卷数据采集具有良好的掌控能力,在问卷查访过程中,避免使用模棱两可的词汇。

1.2.2 纳入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符合2001年《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失眠的诊断标准。①睡眠障碍是就诊患者几乎惟一的症状,其他症状均因失眠继发而来,包含难以入睡、睡眠不深、多梦易醒、早醒、醒后再次入睡困难、醒后有不适感、身体上的疲乏感或日间表现出困倦。②以上睡眠障碍每周至少发生的次数要多于3 d,并且同时满足症状持续时间1个月以上。③失眠引发患者显著的苦恼,或使患者的社会功能受到了妨碍,或使患者的精神活动效率有所下降。④除外由任意一种躯体疾患、神经问题或精神障碍症状所致失眠状态。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①患者有寐中易醒或入寐困难,醒后难寐,甚者彻夜不寐的症状;②患者可能兼有头痛、健忘、头昏、心悸、梦多等症状[3]。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QSI)>7分且已确诊为具有睡眠障碍。

对本项研究知情同意,具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帮助完成全部测评量表。同时满足上述条件者予以纳入。

1.2.3 排除标准 无法进行正常沟通或者理解能力有障碍者。有精神疾病史、药物和酒精依赖史者。由于躯体疾病而导致的失眠(如因慢性类风湿性关节炎而关节疼痛难忍,难以入睡者予以排除[4])。

1.2.4 数据录入与量化 将观察组与对照组总计188例数据录入Excel 2010,建立包括研究对象基本信息表、中医体质分类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在内的数据库。

为了之后进行的数据分析,对表内各项数据采取统一规范化数据处理,如个人基本信息表中脑力职业者用数字“1”代替、体力职业者用数字“2”代替,体质统计中平和质以数字“1”代替,其他体质依照顺序用数字“2、3、4……”等代替,对偏颇质总数进行计量时,在Excel 2010中将除平和质外的其他体质替换为“2”,进行下一步数据处理。其他均依此法,以此类推。

1.3 观察指标

1.3.1 个人信息资料表 自拟患者个人信息调查表,通过搜索国内外相关文献,统计筛选出5项,包括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是否失眠等基本人口统计学资料作为表格内容。

1.3.2 中医体质失眠调查表 根据王琦教授主持课题研发的《中医体质的分布与判定》制作出中医体质失眠调查表,依照中医体质失眠调查表对已选取的研究对象进行体质评估,其中正常体质为平和质,其他体质为偏颇质,对8项偏颇质选取统计学中该体质最易出现的3个证素及标志性的2~3个问题对其进行辨证分析,例如阳虚质选用舌淡胖、苔白滑、脉沉迟无力3项作为最易出现的证素,若研究对象出现此类症状,则可以判断为阳虚质,其他皆以此类推。若除阳虚证外又出现例如舌质紫暗、紫斑、紫点或者舌下静脉曲张,脉结代而涩等症状时,则可以判断为兼夹体质,均计入统计,得出结果[5]。

1.3.3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 匹兹堡睡眠质量测定人员为受过专业培训的医疗人员。PSQI用于测量被试者最近1个月的睡眠质量,由19个自评项目与5个他评项目组成,第19个自评项目与5个他评项目不作计分,参与计分的18个项目组成7个维度,分别为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长、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及日间功能障碍。每个维度按照0~3个等级计分,总分为PSQI总分,得分范围为0~21分,分数越高,睡眠质量越差。以PSQI值=7分为界,≥7分时则为低睡眠质量者,<7分则为睡眠质量正常者。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行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行 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分析则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个人基本信息统计与分析

对观察组及对照组进行基本影响因素的频数统计及分析比较,结果显示4项因素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均与失眠有关(P<0.05)。结果见表1。

2.2 平和质与偏颇质的频次统计及数据分析比较

通过对观察组与对照组平和质与偏颇质的频次统计和卡方检验,显示两组平和质与偏颇质所占比例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2。

2.3 两组体质类型分布频率及分析

对观察组及对照组各种体质的频数分布和构成比进行分析,观察组频数统计显示前三位分别是阴虚质、痰湿质、阳虚质,构成比依次为27.41%、24.44%、18.52%。对照组频数统计前三位分别为平和质、阴虚质、阳虚质,构成比分别为33.96%、24.53%、18.87%。结果见表 3。

表1 135例失眠症患者影响因素分析 (例)

表2 两组间平和质与偏颇质例数比较 [例(%)]

表3 两组体质类型分布情况(含兼夹体质) [例(%)]

2.4 观察组平和质与偏颇质睡眠质量各维度得分比较

观察组内的平和质各项维度总分为(6.78±1.13)分,偏颇质各项维度总分为(11.12±2.60)分。对两组的各项维度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除催眠药物一项,其他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4。

表4 观察组内平和质与偏颇质睡眠质量各维度得分比较 (分±s)

表4 观察组内平和质与偏颇质睡眠质量各维度得分比较 (分±s)

中医体质 睡眠质量 入睡时间 睡眠时间 睡眠效率 睡眠障碍 催眠药物 日间功能障碍 总分平和质 1.26±0.54 1.04±0.64 1.35±0.88 0.87±0.76 1.22±0.52 0.00 1.17±0.65 6.78±1.13偏颇质 1.71±0.72 2.26±0.80 1.76±0.83 1.52±0.98 1.72±0.77 0.08±0.38 2.06±0.67 11.12±2.60 t 2.825 6.827 2.139 2.999 2.996 0.981 5.785 7.817 P 0.006 0.000 0.034 0.003 0.003 0.328 0.000 0.000

2.5 观察组平和质、偏颇质与睡眠质量各维度的回归分析

将观察组内平和质与偏颇质各维度得分结果作为因变量,置入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得出体质与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日间功能障碍具有相关性。结果见表5。

3 讨论

基本信息资料表中反映了被调查者的社会关系,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者女性、从事脑力职业者、文化程度为小学或初中、年龄在40岁以上者更易发生失眠。究其原因,在问卷探访过程中,我们发现具有失眠现象的多为围绝经期妇女,生理情况下,此类人群处于卵巢萎缩、体内激素分泌紊乱期,情绪波动较大。金寨县为国家级贫困县,早前20年农村地区的教育观念并未深入人心,致使现今存在一大批文盲或者半文盲人群,在日常生活中,既要承受经济压力,又无精神文化哺养,极少有精神支托。因而,多重因素导致此类人群成为失眠症的高风险人群[6]。

中医体质学对于失眠的研究来源于中医理论的指导,祖国医学对于失眠早有记载,《灵枢·口问》即有“阳气尽,阴气盛,则目暝;阴气尽则阳气盛,则寤矣”。阴平阳秘,则昼寤夜寐,阴阳失调,则寝食难安。对失眠影响因素的研究,历代诸家多有表达,从脏腑,从卫气营血,从经络,百家争鸣且各有疗效[7]。如从脏腑来看,脾胃、肝胆、肾、心均可影响睡眠质量,例如心血虚,无心血以养心神,心神不宁则夜难安睡。从脏腑来看,是从脏腑的生理病理特性来研究与失眠的关系。但是从整体来说,对于体质和失眠并无详细而系统的论述,均建立于一人一证的辨证基础上。现代医家为了探究失眠人群是否具有相类似的某种关系,采用数据化的模式提取中医证素,并提出体质与失眠的关系,创立中医体质学说[8-10]。由王琦教授提出的中医体质学说较为著名,他认为体质学说的精准概念为“体质是个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表现出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心理状态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质。这种特质反映在生命过程中的某些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方面,对自然、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力方面,以及发病过程中对某些致病因素的易催性和病理过程中疾病发展的倾向性方面[11]。体质现象是人类生命现象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它具有个体差异性、群类趋同性(群类性)与相对稳定和动态可变性等特点”[12]。经过大量学者的研究,的确发现了中医体质与失眠之间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本文基于王琦教授中医体质学的“九分法”对失眠进行研究。

根据体质数据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最易患失眠的体质为阴虚质、痰湿质、阳虚质。阴虚质与阳虚质为阴阳偏盛或偏虚,即阴阳失调。本次调查显示失眠体质排名第一为阴虚质。从因果关系来看,阴虚者,阴不足,无以敛阳,入夜阳仍行于外,周身气机依旧活跃,神不得安。而七情所伤,郁而化火;饮食偏嗜,肥甘之品亦易化热伤阴;房劳过度,劳逸失常亦伤阴精。此外血亦属阴,阴不足者,久则必耗精血,精血不足,阴液已伤,无以充养五脏六腑、奇恒之腑,神明无所养亦无所依,故为难以入睡。而长时间的难以入睡,亦耗损肝肾之阴,肝肾阴虚,则虚火上炎,热扰神明,又进一步加重失眠的症状。

诸家多言阳虚者多寐,本研究发现阳虚质在失眠体质中位列第三。张景岳云:“盖阳虚之候,多得之忧愁思虑以伤神,或劳役不节以伤里,或色欲过度而气随精去,或素禀元阳不足而寒凉致伤等,病皆阳气受损之所由也。”景岳之意阳虚者多为两种原因,一则为先天素禀元阳不足,二则饮食七情劳逸所伤。体质为阳虚质之人容易出现畏寒肢冷、舌质淡白、脉沉等症,脾阳虚,水谷不温,难以运化,气血不生,脏腑神明失养,故而不寐,又因脾阳虚衰,运化水液失司,水聚痰生,痰扰神明,则神乱不眠。再有心阳虚者,阳虚而其温煦推动之用下降,血液不得畅行,以致心血不足,心神失养,因而不寐。肾阳虚者,久及肾阴,肾水亏虚而难以制心火,心肾不交,水火失济,则发为不寐。与此同时,现今之人,原为阴精所伤,虚火扰神,性情多浮越暴躁,其食其居,多贪凉喜冷,久而耗损阳气,阳虚之状已然重于阴虚,阴阳失合,故而不寐。

而排名第二的痰湿质人群则常见素体脾胃功能虚弱,脾虚则运化不足,水液停聚,久而聚湿成痰,痰湿碍脾,而脾虚益甚,遂成为一种恶性循环。而脾胃亦为气机升降之枢纽,脾胃虚弱,气机升降失常,也可加重失眠症状。《灵枢·大惑论》曰:“黄帝曰:人之多卧者,何气使然?……其肠胃小,皮肤滑以缓,分肉解利,卫气之留于阳也久。故少暝矣。”而这其中的肠胃小所致的“少暝”,仔细推敲应该指的就是体质因素。

本文基于中医体质学说,对135例失眠患者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得出阴虚质、痰湿质、阳虚质体质人群较易患失眠,并详述其因。对于失眠的其他影响因素,如性别、文化程度、年龄、职业等社会因素以及先天禀赋等因素也有浅述。匹兹堡睡眠质量评估属于西医的体质失眠调查,从另一方面论证了体质学说与失眠的关系[13]。回归分析则证明体质与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日间功能障碍具有相关性。本项研究在问卷调查过程及数据输入过程中难免有所疏忽,统计学方法还可以更加完善,未来将从更多层次及更新的角度来探讨中医体质与失眠之间的关系。

猜你喜欢

偏颇阳虚体质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回答
分析益气强心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阳虚水泛证的效果
28天吃出易瘦体质
“效力”盲区VS尺度偏颇——浅析多元情绪下舆情处置的能力困境
浅析主持人的主持方式与“接地气”类节目的融合
基于热扫描成像系统探讨易筋经“托天桩”对阳虚质督脉红外热成像的影响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早期苏联对华政策的偏颇
中西医结合治疗阳虚血淤型冠心病的有效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