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当代钧瓷的传承与演变
——以神垕镇为例

2018-11-17王亚丽高怡丹

中国陶瓷工业 2018年5期
关键词:钧瓷陶瓷艺术

王亚丽,高怡丹

(景德镇陶瓷大学,江西 景德镇 333403)

1 钧瓷的发展历程概述

钧瓷因宋徽宗时期曾在近禹州市内古钧台附近设置官窑专门烧制御用瓷而得名。唐南卓著《羯鼓录》中有记载,贞观二十四年,唐玄宗和宰相谈论鼓事时说:“不是青州石末,就是鲁山花瓷”,这是钧瓷乐器出现在唐代的有力证据;且1997年在神垕镇下白峪村发现唐钧遗址,标本经冯先铭会长和当时的一些专家共同鉴定,确定是唐代的瓷器。

著名文学家陈寅恪先生认为:“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年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中国传统文化大多是在宋代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钧瓷也毫不例外。明张应文所撰《清秘藏》卷上,论窑器条曰:“均州窑红若胭脂者为最,青若葱翠色,紫若墨色者次之,色纯而底有一、二数目字号者佳,其杂色者无足取……”。

民国许之衡《饮流斋说瓷》中《说窑第二》“元瓷”条:“元瓷之紫聚成物形,宋均之紫弥漫全体。”《竹园陶说》中有语“…唐宋人尚青,明清人尚红,近日西商则重紫,均窑紫器一枚价万金…”。钧瓷的“色”历来为人们所追捧,且钧釉是一种典型的二液相分相釉,釉面具有优雅的奇特蓝色乳光现象,沉静素雅,如冰似玉,是君子贤达人格化的象征。这种凝重深沉的质感,给人以观赏不尽的意蕴美。故有“红为最,紫为贵,天青月白似翡翠”之言。而钧瓷中另一种为人称道的艺术效果是开片之美,钧瓷釉较厚。特别是现代钧瓷,和古代传统钧瓷在某些方面有不同之处,古代主要是靠乳光分相,这种效果是钧瓷的独到之处。现在乳光现象并不能完全代表钧瓷。钧瓷一方面是色彩;另一方面则是开片。故有诗曰:“展卷当受益,赏钧眼更新。夜深人静时,开片亦惊心。”中国书协王连真曾以“玉涯金声”、“波诡云漫”来抒发钧瓷的神奇。

钧瓷经宋元明清等朝代的发展,对釉料的创新和器形的设计不断丰富与改善。但总体而言,钧瓷最主要的艺术特征在于釉的变化,即钧釉在烧造过程中,产生不能人为控制的釉面色彩、色斑、纹路、釉画、肌理等神奇的艺术效果,构成了一幅幅诗情画意般图案,产生了奇妙的意境。正如苏轼论陶诗云:“初看散缓不收,反覆不已,乃识其奇趣。” 通常来说,钧瓷以红、紫交织的窑变为主要特色,但钧窑烧造的品种和范围较宽,天青、月白都是比较典型的作品,甚至早于以红紫为主产生窑变的瓷器。“大跃进”影响下的钧瓷生产改用大窑烧制单色天蓝釉钧瓷,即称“大窑蓝”,俗称“大火蓝”。特定时代下的特殊艺术品,今人戏称“运动瓷”。

当代钧瓷处在由复苏到繁荣的关键阶段,战乱导致钧瓷技艺和生产几近瘫痪,解放后国家恢复包括钧瓷在内的全国手工业生产,神垕镇瓷器产业以粗瓷、日用瓷为起点开始生产。近几年,国家对文化产业和产区大力扶持,神垕钧瓷的发展模式、生产状况和艺术特征在新时代的发展下显现出新的特色,其中包括现代理念的融入、钧瓷产业的当代性转化、政策与市场下的机遇与危机等。

2 神垕镇钧瓷的当代演变

2.1 现代理念的融入

在对神垕镇实地考察的过程中,我们对当地钧瓷商铺、窑厂和老艺人等进行了解和采访。其中苗长强老师是苗家钧窑第20代传人,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钧瓷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1962年出生的他自小受父亲影响学习钧瓷,在几十年的生产创作中,真正做到了坚定、坚持和坚守。在日夜与火、土打交道的过程中,他本人对钧瓷有着更深厚的感情和更深入的了解。苗长强老师认为:“钧瓷最重要的就是诱人的色彩,所以追求丰富,洁白如玉、青至发蓝、红中带紫,紫中透红,有些像胭脂红、夕阳晚翠的效果”。现代很多学院派陶瓷艺术家到神垕进行学习创作,他们以学院派的创作风格和自由化的造型理念,打破了钧瓷的传统造型。针对钧瓷的现代化设计和理念的融入,苗老师表示:“钧瓷应该有更多的创新,但自然窑变、色彩和古朴典雅的艺术效果是钧瓷的灵魂,如果抛弃了这种理念,钧瓷的艺术美就不能得以表现”。正如龙泉瓷的造型,与钧瓷在某些方面有异曲同工之处。但仔细观察后可以发现,龙泉瓷器外形较柔和,钧瓷则体现出“大将军”的挺拔、刚劲之美,对钧瓷的设计和生产需要把这种理念运用到器形上。

现代理念多是指开放性的观念,这种观念具有启发性作用,运用到瓷器上,表现为自由的创作模式、奇特的造型以及千姿百态的线与面的图案。我们正处在追逐西方先进国家经济与科技的浪潮之中,但对于瓷器,我们国家有充足的自信和积淀。如何在这种大浪潮下坚持本民族的文化灵魂是各产区应该思考的问题。神垕钧瓷窑厂延续着古老的家族式传承模式,设计生产为一体,家庭厂房置一处,部分保留师徒制教育方式,且较多作品不以艺术家本人署名,采取突出品牌的运营模式,典型如大宋官窑、苗家钧窑、孔家钧窑等。面对现代化理念的冲击,这种传统的方式相对来说更有利于文化的保存和传承。

2.2 钧瓷产业的当代性转化

钧瓷生产历来有以实用性为主的餐具和以装饰性为主的花瓶、摆件等。当代钧瓷生产也从过去以宫廷服务为主转化为适应大众审美需求,在这个前提下,钧瓷产业出现了新的市场和机遇。

首先是陶瓷饰品的兴起,以陶瓷为装饰品自古有之,但陶饰行业的兴起则正处于起步和发展阶段,这是女性陶艺家逐渐增多和现代陶瓷工艺精进的必然结果。陶瓷饰品的特点是器形小、制作精致、造型多变、搭配多样,把艺术、文化融合到陶瓷材料中,而钧瓷首饰利用其斑斓的色彩和自然之特性受到游客的广泛喜爱。

图1 金堂釉画瓷砖Fig.1 Jintang Enamel-painted tile

对于人们基本生活没有得到保障的时代来说,陶瓷饰品属于装饰性的奢侈品。但就当代而言,尤其对于女性,装饰品已然成为了必需品。钧瓷饰品产业在这种大环境下发展起来,迅速占有一席之地。尽管陶瓷首饰现在没有被作为专门的陶瓷种类进行研究,但有着极好的市场基础。珠宝、金银、钻石等材料本身很珍贵,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但陶瓷作为可塑性比较强的材料,与绘画、雕刻和其它工艺品结合,应该形成自己的艺术语言和定位,这种可塑性使得面向普通群众的陶瓷饰品大量流传。以艺术创作和展览为目的的艺术陶瓷首饰也应该更多的独立策划的设计展,且对工艺、技法和创意有更高质量的追求,摆脱现阶段粗制滥造的陶瓷饰品大量泛滥的现状,引领陶饰行业更加健康、健全的发展。

受到现代室内设计的影响,钧瓷的另一个产业化方向是瓷砖装饰设计。与钧瓷首饰不同,瓷砖装饰注重人与自然、钧瓷与环境的结合,意在把钧瓷光彩夺目的效果进行无限制的放大,视觉的冲击加上细节的微妙变化,产生美不胜收的艺术效果。典型者如神垕镇新金堂艺术陶瓷,专注于釉色绚丽、釉画奇幻、设计独特的生活环境陶瓷品牌建设,运用传统钧瓷的独有特性,匠心独运地为艺术瓷砖带来不一样的奇幻效果。其它如钧瓷与泥塑玩具、灯具、哨子等日用品的结合生产,古钧器型仿制与延续等并存于神垕钧瓷市场,在技术不断提升的过程中,钧瓷可操作的产业化方向也在不断创新。

2.3 政策与市场下的机遇与危机

近年来,国家发布多项政策支持基层文化产业建设,神垕镇在2010年被评为中国第一批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周边遍布钧瓷古窑址和现代窑场。以老街为核心,现有国家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神垕钧窑址各一处。部分窑厂已成规模,开发有作坊体验、窑烧观赏、收藏鉴赏、精品展览等活动[1]。2016年3月禹州市政府审议通过了《神垕老街改造方案》,2017年举办以“钧瓷走向世界,世界向往神垕”为主题的第十届钧瓷文化节,取得热烈反响。

在钧窑艺术千余年的传承中,在钧瓷烧造工艺的流程中,窑炉是重要的组成部分。钧瓷窑炉各时期每一次结构的改进和燃料的更换,必然会给钧瓷生产工艺带来一次大的变革和飞跃[2]。与文化建设同步提倡的还有对环境的改善与保护,这也是针对我国环境实际状况所提出的。大量瓷器的柴烧与煤烧会对环境产生影响,且钧瓷窑变特色对烧制材料要求较高,大致经历了柴烧、煤烧、气烧、电烧等几种方式。对一般陶瓷来说,柴、煤、气、电的转换属于时代的进步,对瓷器的烧成率和成色本身也是趋向更好的方面。但在与有几十年烧窑经验师傅的交谈中,我们了解到天然气与电烧制过程相对简单,煤窑烧制过程属于非常复杂的氧化还原反应,且煤的成分比较复杂。加煤时会有冷空气的微量透入以及烧制过程中偶尔需要泼冷水,炙热的碳与水起反应,产生还原气体,使得煤烧钧瓷窑炉气体波动比较大,次品率增高,但窑变效果更加丰富。如何在保障环境的条件下提高钧瓷颜色的丰富度,比如在烧制过程中加入其它还原性原料,或者通过施釉、色彩的变化而出现类似煤烧的复杂效果,还需要进一步的实验研究。

此外,市场是当代钧瓷发展的重要导向因素。因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人们普遍喜欢以钧瓷为贺礼或以收藏钧瓷为乐趣,但现在大多数群众对钧瓷没有很清晰的认识。看到颜色鲜艳的瓷器便以为好,造成现在各种颜色釉、艺术釉百花齐放,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好现象。但也显示出钧瓷文化传播的范围不广,人们认识程度不深等问题。且市场上仿钧作品大量销售,这是经商之人的操作模式,李嘉诚说:“商者无域”,即商者没有领域的限制。但创新和各种产品的研发都是在熟练掌握技法和烧造流程的基础上开展的,要做好钧瓷,需要更多像神垕镇这里真正具有工匠精神的钧瓷艺术家,才能把钧瓷技艺传承与发展下去。

3 结 语

现代著名学者李山先生为钧瓷提诗曰:“冰晶玉洁夺天工,神垕钧瓷素有名,翠竹芳草鹦哥绿,朝晖夕下胭脂红。”神垕镇是千年文化小镇,也是钧瓷的发源之地,这里培育了一代代钧瓷匠人,延续了钧瓷的血脉,他们坚持:“钧瓷是老祖先留下来的宝贵遗产,作为当代人,现在有这方面的机遇,有必要把它发扬光大。”确实,现在很多古窑址都随着时间的发展逐渐没落或不复存在,但禹州钧瓷仍然繁盛,并且在保留了传统技艺的同时融入现代化的观点,以蓬勃的生命力展示出新面貌。

猜你喜欢

钧瓷陶瓷艺术
王亚珂收藏钧瓷欣赏
王金合 钧瓷精品欣赏
牛艳娇钧瓷作品欣赏
周贯涛 十二生肖钧瓷壶
载歌载舞话陶瓷——瓷之舞
纸的艺术
陶瓷艺术作品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德化陶瓷 闽中精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