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统计革新与对策研究
2018-11-16储晓燕范晓林
储晓燕 范晓林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和数字技术的发展,人类迎来了网络时代,互联网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和应用,并迅速对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也同样对统计工作产生了影响。
关键词:互联网 统计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给统计工作带来了新的变革,统计调查的方式已经产生了深刻的变化,信息网络系统正逐渐成为支撑整个统计工作运行的基础,因此,探析互联网背景下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摸索革新的方向,并提出相应的策略具有积极意义。
一、互联网时代的表征
互联网强大的信息共享性、信息交流的主动性和信息交流的交互性,使得以国际互联网为基础的网络时代呈现出新的特点:虚拟性。在网络中可以“相识不相见”,也正是这种网络的虚拟性增加了网民之间的平等性。互动性。与普通媒介信息传递方式不同,网络媒介中从信息的发布、传输到接受,都是双向的、可逆的、互动的。全球性。互联网络本身是无边无际的,网络资源又是全球共享的资源,网络技术实现了从“天涯海角”到“近在咫尺”的突破,把全球联系起来,为人们在更大范围内获得信息提供了方便,也给社会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二、当前统计模式的显性问题
1.统计机构观念转变缓慢。目前,统计任务的重点仍然是以为政府决策提供数据支撑为主,但在互联网广泛运用的背景下,统计数据获取的手段和种类的不断丰富,统计数据应用的范围更加广泛,那么,统计服务范围也需逐步扩大,统计工作的服务对象并不仅仅是政府,广大社会组织、单位甚至包括个人也是统计服务的重要一环。但政府对统计工作的运用并没有跟上新形势,统计工作受到我国统计体制和任务的双重制约。
2.基层统计人员身兼数职。目前,市级统计机构对统计职能和任务的划分相对较为细化,统计人员工作范围比较专项;到了区(县)级,一个统计工作人员往往负责的是几个专业或几项统计任务;再到乡镇统计站,可能做全部统计工作的就只几个人了。这就导致了统计工作越是在底端的统计层级越是专业性不强,基层统计人员工作量大,人员的业务素养参差不齐,基层数据的质量也就无法保证。
3.数据分析应用时效性不强。由于统计数据的发布时间滞后,尤其是年度的统计数据,由于各种原因并不能第一时间进行处理,只能在数据确定之后再进行分析,这时候往往就已经丧失了时效性;另一方面,统计分析的方向比较单一,仅仅是社会各行业和部门的汇总数据所反映的问题,统计数据分析应用的范围过窄也是目前统计分析不深入的另一个原因。
4.报表单位配合程度不够。统计数据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并不造成直接的影响,对企业来说,上报数据只是增加了企业员工的工作量,因此部分单位在报表上报过程中配合程度不高,一些应当依法上报相关统计报表的单位并不会主动填报數据,而当统计人员查询到这样的单位时,存在脸难看、不配合等情况,这也导致了单位填报数据的口径存在偏差,数据质量得不到应有的保证。
三、深化互联网背景下统计工作改革的对策建议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给统计调查带来了新的变革,统计调查的方式已经产生了深刻的变化,国家统计局为了推进中国统计工作现代化、变革统计数据生产方式,提出了“四大工程”。“四大工程对统计信息化建设有着巨大的变革和推动作用,体现了互联网背景下统计工作革新应对的奋进方向。
1.扩大服务范围,提高服务质量。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得统计数据面向的范围更广、对服务质量的要求更高,统计服务的范围应当由单一的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到为政府和社会提供多方位、多角度的数据咨询和分析转变。在互联网条件下,人们获取数据的渠道和方式已经大大拓宽了,面对人们对统计部门数据的质疑,统计部门一方面要做好数据解读工作,另一方面,也可以从网络上主动获取数据作为参考和比对,以从某个角度衡量数据的准确性,形成统计数据来源的“第二轨”。
除了提供数据外,统计部门还可以通过向数据报送者提供统计数据分析的方式反馈社会,提高服务质量,在数据报送者获得优质统计服务的同时,也会意识到其本身的数据报送是十分关键的,能够逐步形成主动报送数据和积极提供统计服务的良性循环,使统计工作不断发展和进步。
2.顺应时代发展,丰富统计职能。互联网带来的不仅仅是高时效性的数据,也带来了更大量的数据和信息,对数据的审核、筛选和整理有了更高的要求。这种情况下,基层统计力量就显得尤其薄弱,所以在应对措施上:首先,要在人员的配备上,解决基层统计人员身兼数职的问题;其次,尽量解决基层人员的编制问题,避免统计专职人员频繁变动的情况发生;第三,设立专职的基层数据分析人员,虽然乡镇级数据量少,对于整体数据的代表性不强,但其针对性更强,能够更好地反映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具体问题,也能够有效避免数据大量汇总后信息丢失的情况。
3.提升统计人员的知识和能力结构。互联网时代,急需高素质的统计人才,从事统计工作的人员了解统计行业,懂得统计技术,是统计事业发展的一种无形资产。第一,完善统计教育模式。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培训,如在职统计人员教育、网络远程教育等,以促进全市统计工作人员整体素质的进一步提高。第二,普及统计工作者的网络技术和统计分析技能。目前统计人员都能掌握计算机操作和基本的网络技术,但统计分析应用技术还需加强培训。第三,改革统计专业的课程内容。充分利用网络时代带来的便捷,为统计人员建立全方位多维度的知识库,增加适应时代发展的新观点,努力培养高素质的具有统计学理论新观念和坚实基础的统计人才。
4.增强数据时效,挖掘数据价值。互联网的使用大大缩短了数据获得时间,统计数据的时效性得以充分的显现。在发布数据时,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数据发布的载体、时间和频率,从而让统计数据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大众,以提高统计数据的利用率。
在获得基础数据后,更重要的是利用丰富的信息,运用现代化科学方法,在进一步调查研究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提供咨询建议。在信息网络时代,统计人员应会充分运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统计学的方法手段对原始信息进行科学分析,深入开展综合分析和各项专题研究,这就对统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