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锡市志(1986-2005)》与首轮《无锡市志》比较与进步

2018-11-16郁有满

江苏地方志 2018年5期
关键词:志书无锡市无锡

◎郁有满

《无锡市志(1986-2005)》(简称二轮市志)在卷目与内容上与首轮《无锡市志》都有很大的不同,特别是在突出反映发展、改革开放、社会人文和地方特点上,精彩纷呈;在志稿的磨与雕中,使志书更加出彩;同时,也弥补纠正了首轮志书的不足与缺陷,显得更加科学。新版既显示了鲜明的时代特征,又体现了时代所赋予的方志学的进步。2017年,方志出版社副总编辑李江在《无锡市志(1986-2005)》首发式上高度评价道:“这部志书与时代同步,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两相比较却有许多变化、不同,实是一种深入的解读。

一、结构卷目及层次上的相同与不同之处比较

清代无锡的几部续志,一般都沿袭原有志书框架结构,只是在内容上有所增补。现代志书大不相同。特别是1986年以后的20年,经济社会飞速发展,如果按照首轮志书的结构已不能适应客观事物与变化的需要,同时修志者的思想认识也在与时俱进,原地踏步或照抄照搬首轮志书结构,几乎是不可能的。但与首轮志书相比,却又不是一切都需要变化,保留了其延续性或可借鉴的部分。这对修志者来说就需要作分析研究,通过研判作出选择。从已出版志书来看,二轮市志除了新增内容外,在体例结构上表现出更多的不同。大体如下:

(一)断限不同

二轮市志断限为1986-2005年,时间跨度20年,即断代志。首轮市志上限不作限定,从事物开端写起,下限为1985年,即“统合古今志”。方志界为断限曾有争议。最终无锡还是采取断代形式,为弥补因断代之不足,在志前设历史概略,在建置沿革、山水、姓氏望族家谱、杂记及补遗中记述断限前的内容,以作追溯、衔接与补充。

(二)卷目不同

首轮市志59卷(含列入序列的专记),二轮市志作很大调整,设45卷,加上不列入序列的专记、杂记、勘误补遗。增设的卷目,有的为前志所没有,有的是从前志卷中章节分出升格为卷。

增特记,以突出重要事件与事物。增经济体制改革卷和改革开放与开放、开发卷,以突增民营经济卷,以突出发展迅猛的民营经济。增精神文明创建卷。从原文化卷中分出文博、图书著述两卷,扩大文化部类规模。增社会生活卷、社会保障卷和姓氏、望族、家谱卷,以增强社会人文部类。增前志勘误补遗,为续志所必备。增索引,以方便检索。共计增9卷和2个卷外(特记、索引)。在所增加的卷中,可以看出既增加了经济与发展,又增加大量文化、社会的内容。

有的卷名改变,比原先卷含意更深远。原建置区划卷改为政区卷,建置区划只是作为一章,增设边界等节。自然环境卷改为环境卷,增山水章,增强无锡山水名城的特色;将原城建中的环境保护以及科学卷中的气象预测、防震减灾移至此卷,共5章。邮政电信,增加信息化建设,成新的一卷。劳动卷改为人力资源卷,将原人事管理等移此卷。原农业卷改为农村农业农民卷,即“三农”,内容扩展。商业饮食服务业卷改为商业服务业,包含对外经济贸易。原建筑卷改为房地产建筑卷,从原城建卷中分出房地产与原建筑卷合并。类似的有7卷。

压缩、合并的卷有:将胜迹与旅游两卷合并为胜景旅游一卷。将纺织、丝绸、电子、机械、轻工、冶金、煤炭、化学医药、建材、电力等10卷合并为工业1卷。对外经济贸易卷并入商业卷。将计划、统计卷,工商管理卷并入综合经济管理卷。外事侨务卷并入政府卷,风俗卷、方言卷、宗教卷并入社会生活卷。共并掉18卷。因调整或已不再设的删减的卷有:工业经济综述卷、商业经济综述卷、粮食业卷、中国国民党卷及其他党派卷,共减4卷。

(三)相同卷目的微调及因卷目调整带来层次上的变化

保留或基本不动的卷有人口、城乡建设、水利、交通、经济综述、乡镇工业、中共、人大、政府、政协、民主党派(工商联)、社会团体、政法(原公安司法)、军事、科学、教育、卫生、体育、文化、新闻传媒、史志档案(原档案方志)、人物、市(县)区概况等23卷。占原59卷的40%不到,表明大部分有调整与变动。有的即使卷目相同,但仍是特色,而单独设置的,如乡镇工业卷,正是反映实行体制改革前后的情况,有重大意义。如水利,因无锡城市水利发达,而与农业剥离。

由于大量的合并或调整,许多原来为卷的现已下降改为章,依次顺序下排,许多章下降改为节,甚至节都减少、压缩,许多节改为目。因此,原来可以从节即开始竖写的,现在有必要再按类横排立目,甚至子目,从目开始甚至从子目竖写。原来在卷下设概述的,现改为在章下设简述。原来章下设无题小序的,现改为在节下写无题小序,亦可称为(发展)沿革,亦可称为概况。有的在沿革中已全部写清楚,就不需要再加目,有的则还需要横排加目再写。一般来讲,从原卷下降到章,相应原章下降为节的,特别是一个单位、一个行业安排到仅一节位置上的,都需再横排立目。

二、内容上的不同与彰显特色

二轮市志与首轮志书的很大不同,主要体现在内容上,同时也表现在处理的方式上。首轮志书在突出以经济为中心的思想指导下,用大量篇幅记述了经济部类的内容,相对而言,其他部类较为单薄。

无锡市的修志者曾经对首轮《无锡市志》进行了理论总结,又借鉴兄弟城市的经验,并对无锡地情作了多次研讨。地方志是一部全面记载地情的科学资料性汇编,首先要全面完整地记述各方面的情况,各个部类都应重视,而不能畸轻畸重,真正成为一方之全史。然后在这基础上,再确定所要反映的特色与重点。新版市志从一开始就提出要有精品意识、质量意识,要编纂出名志、佳志。很重要的是突出时代特征、突出地方特色。最终,确定了要突出发展、突出改革开放、突出社会人文三方面内容。

(一)突出发展

二轮市志所反映的记载的是社会急剧变化的20年,也是经济社会大发展的20年。有人会说,整个志书所记载的内容都是发展,这话虽不错,但还需要通过设置单独的篇目来反映。无锡最重要的特征是通过争创“两个率先”,至2005年初步实现了基本达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因此,在特记中,设立“无锡市基本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和“无锡市国民经济主要指标在全省、长三角洲、全国位次”两节。信息化建设与现代物流业、现代服务业都是首轮志书中没有的,这次都相应列入。

(二)突出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是时代特点。二轮修志所囊括的时间段,正是一个转型变革期。从广义上说,这部志书就是一部无锡市改革开放志。现专设经济体制改革卷,开发、开放卷,并放在较前位置。又例:我市争创“两个率先”,作为战略决策拟放在市委“重大决策”条目中记述,其实施结果放在经济综述中记述。改革涉及各行各业,因此在有关卷中都会有所记述。如在政府卷中设“行政事业体制改革”章,在社会保障卷中设“社会保障体制改革”章等。在教育、卫生卷中也设置相关章节。

将农业改为农村农业农民,意为突出“三农”。“三农”是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软肋”。二轮市志中如光写农业,不能很好地全面地反映党的“三农”政策,为此专门立“农村·农业·农民”卷。一些同仁反对专设此卷。但无锡的编纂者觉得虽有些内容可能与其他卷重复,如农民生活,但还是须单列此卷,并把重点放在此卷,否则无以反映客观现实情况。

设立经济体制改革与精神文明建设两卷,也曾有某些同仁提出不同意见。在要不要设立这两卷上,曾争议很长时间。这实际上牵涉到是集中还是分散记述的问题。无锡主张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法。而集中又采取既有大集中又有小集中的写法。不集中无以突出时代气息与亮点,所以坚持他们的做法。

现在回头看,在突出改革开放方面所设立的开发·开放卷,三农卷,经济体制改革卷与精神文明建设卷,正是二轮市志中的“文眼”与亮点,也是时代所要求的不可或缺的内容。这是强烈的时代气息所给予无锡修志者的不懈追求所致。

(三)突出社会人文

鉴于以往修志重经济轻人文,二轮市志书不再停留在单纯地经济发展上,而是更加注重突出社会、人文方面的内容记述,更加突出生态与民生,更加突出社会管理与发展方式的转变。这就使原来政治、文化、社会等部类相对薄弱的现象有所改观,在志书中的位置得到加强。二轮市志更加突出环境保护方面的内容,仅其中“环保”一章,就从环境质量、环境监测、太湖综合整治、工业污染防治、生活污染防治等12个方面,详细记述了改革开放20年间,无锡市在注重经济发展的同时,大力加强环境保护的史实。二轮市志人物卷篇幅没有因断限年代短而减少。首轮志书从古代至1985年列人物传282个,这次20年列265人,标准并不降低。前志漏载人物中被列传的有67人,载入补遗中。这些人物有一些过去编志时尚未了解,或当时认识有局限。如古代第一个状元蒋重珍;大善人余治;很少宣传的革命世家华老太及其华氏子女;赴苏留学、中共最早培养的飞行员,后参加苏联空军而牺牲的李乾元;民族资本家华艺三等。在烈士中则有近年涌现的革命烈士钱劲松、高云燕等。这次人物卷还增加人物简介100人,人物表的内容也有增加。总体上人物的数量、篇幅都比首轮志书大大增加。有一些多重性人物,被历史湮没人物也有了增补。有人对二轮市志记载这么多人物持怀疑态度,实时代不同,古代与近现代不可比拟。方言是首轮志书已有的章,这次特邀请由江南大学教授组成专家团队,着重于对无锡的方言变异作了梳理,分声母、韵母、声调三个方面记述;还专设方言通用本字考核表,用国际音标标注。该章内容是一项新的突破。

另外,增设社会生活卷,其中有民俗民情、无锡特产、轶闻掌故,此都为首轮志书所没有或有所增补。

(四)突出无锡地方特点

李江认为,该志首设特记,为全国首创。特记从无锡市树、市花、城市精神、荣誉、小康社会目标、在全国位次6个有关无锡“脸面”的内容进行记述,让读者对这座古今晖映、经济发达、山水相依、精致优美的城市个性有深刻印象。无锡是山水兼备的城市,为此特别列出了山水一章,反映无锡优美的地理环境。无锡是风景旅游城市,首届志书设胜迹卷、旅游卷,这次合并为一卷,补充了新增景点,但仍置于较前的位置,放在人口卷之后,排列第四卷。无锡市是工业发达城市,但事实上传统工业多、国有企业多、中小企业多,因此,二轮市志不再像首轮志书将行业一一立卷,而是在合并卷目后,下降为章,有选择地立了一些重要行业,以避免过于细化。无锡市是吴文化发源地,首轮志书没有记载。二轮市志在文化中专设吴文化研究章。又设立了“太博会”作为专记之一。

三、在资料的挖掘与志稿的“磨与雕”中使志书更加出彩

从《无锡市志》的总纂稿到终审稿,我们经历了一个不断修改、完善的过程。修志行话,叫“一稿抢、二稿磨、三稿雕”。这次二轮市志在最后阶段更加重视磨与雕,也更加认识到提升志书的质量内涵需要有相应的资料来承载。

从开卷的历史概略始,就彰显了志书的长处。。无锡市借鉴而发扬,并起到了与首轮志书相衔接的作用,完整地反映历史与现状。总述以“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激流勇进”“在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创新突破”“在城市特质的传承中奋发前行”三个部分,以点睛之笔记载了20年间的发展变化与个性特色。这两个重要部分都是志办笔杆子自己写的,反响很好。同时,各专业卷起始都设概述,作概括性、分析性的记述,不仅写出了“是什么”,还解答了“为什么”,并告诉读者今后能“借鉴什么”,这种记述方式展示了历史的深度,克服了志书述而不议,难以凸显事物全面性规律性等缺点。

首轮志书原来只有专记,无杂记。而专记与杂记确有不同。杂记是二轮市志的一大亮点。轶闻掌故既具有史料价值,又有可读性。设老行当章。老行当是记载已消失或已少见的行当。分为匠作与杂业两类,或如民间所说的百业。如钉碗、补锅、补缸等。杂记卷内容丰富多彩,编者选取的每一条内容虽然零散,但均如沧海遗珠,是珍贵史料,且可读性强。李江认为,“这一有益尝试,值得全国推广”。

勘误补遗是二轮市志的另一大亮点。增加了“侵华日军在锡罪行”一节,集中反映这些调查收集整理的新史料。过去限于当时认识“忌讳”的一些问题,这次载入了市志。如设立新中国成立后重大历史事件一节,取自于近年出版的《中共无锡地方党史》第二卷的成果,对新中国成立后的历次政治运动有所反映。

在这一过程中,无锡志办继续挖掘、增补资料,特别是典型性的细节微观资料,以让志书更加充实,增强志书存史功能。如在居民生活中,增加了贺星允家庭1978-2005年收支情况对比表和1989-2003年部分账目摘录两张表。还有如湮没街巷,私营企业创业典型等。资料的翔实与否永远是志书的根本。如增补了大量人物及人物照片。同时,增加了一些无单位可提供的,全靠自己收集的资料。如在体育中增补户外运动及城市雕塑篇目。

回看《无锡市志(1986-2005)》,比上一届志书,虽然只写20年,但内容丰富多彩,特色纷呈,优点不一而足,显示出时代与地方志发展的进步。

猜你喜欢

志书无锡市无锡
无锡市开展重大事故隐患“清零行动”
无锡市“三项举措”探索执法可视化新路径
无锡一棉
自治区地方志办公室召开特色志书编纂专题会议
无锡确定11月1日为“无锡企业家日”
试论地方志书质量与市场的关系
轻轻松松聊汉语——去无锡
由2016年无锡中考17题说起
浅谈提高第二轮志书的可读性
“概述”是一本志书的概述还是一地总貌的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