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外固定术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效果的临床分析

2018-11-15孙阿北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8年19期
关键词:腓骨开放性钢板

孙阿北

(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区第一人民医院,内蒙古通辽 028000)

在各种长管状骨故中,胫腓骨骨折是最为常见的。由于胫腓骨特殊的解剖结构,治疗相对困难,特别是开放性骨折的患者,由于腿部胫前皮肤软组相对薄弱,血液供给能力较差,发生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时常常伴随关节面的粉碎性骨折。为患者实施手术治疗之后,经常会出现创口皮肤坏死、股不良、关节功能障碍、切口感染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1]。随着外科手术技术的不断发展,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折的方法也逐渐多样化。该文选择了该院2015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80例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患者进行分组对照试验,进一步了解钢板内固定术和外固定支架固定术在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折中的效果差异,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该院进行治疗的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患者共8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法的区别分为外固定组和内固定组,每组各有40例患者,内固定组男性21例,女性19例;年龄23~65岁,平均年龄(35.49±5.06)岁。外固定组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24~64岁,平均年龄(35.67±5.52)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分布,年龄层次等方面的情况较为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均同意,并通过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可作为对照试验的样本对象。

1.2 治疗方法

全部患者在入院就诊后,快速实施强创术,彻底清除患者创口中的异物以及已经失去活性的肌体组织,使用手术刀具清除患者骨质表面的污浊物,清创固定术应在患者受到伤害后8 h内完成。内固定组患者应用钢板内固定术进行治疗,手术开始前为患者使用止血带,以患者的骨折发生位置作为中心,在患者小腿前的外侧开一弧形切口,保护患者的骨折端,然后进行胫骨外的侧骨膜剥离。根据患者骨折情况,对骨折端进行复位,并通过C臂机观察复位情况,复位满意后,对AO钢板进行塑形,之后治愈患者胫骨前外侧。对患者的大骨块使用拉力螺钉进行固定[2]。外固定组患者使用外固定支架进行治疗,Ⅰ型骨折的患者和Ⅱ骨折的患者尽量采取闭合复位的方法,对于螺旋形骨块、斜型骨块、破碎的大骨块,依据患者的情况,使用小切口进行适宜的有限内固定,必要时可以选用胰酶拉力螺钉在患者垂直骨纵轴上进行固定。通过C臂机进行观察,复位满意后进行外固定支架的安装[3]。外固定支架安装于患者的胫骨前内侧,内侧穿针点要尽量靠近患者骨折端的内侧,外侧的固定针则需要尽量远离患者的骨折端。如果骨折位置靠近患者的踝关节,则可以选择T型支架进行固定。

Ⅲ型严重粉碎性骨折的患者,操作时使患者的各骨折碎块之间保持充分接触,达到功能复位标准后即可,必要时可以选择髂骨植骨。在完成复位后放置支架,收紧固定螺丝,适当调整加压杆,对患者的骨折端进行一定的加压处理[4]。

手术完成后,叮嘱患者抬高患肢,必要情况下,使用抗生素药物为患者进行静脉滴注。早期即可开始关节功能康复锻炼,定期进行X线片复查,发现患者骨折处有连续的骨痂出现,骨折线消失后,可以查出固定物。

1.3 观察指标

分别统计两组患者的下床活动时间以及骨折愈合时间,统计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骨不连、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按照骨折愈合和患者恢复情况,将治疗效果分为以下四个等级。痊愈:治疗后,患者的关节痛、骨痛等临床症状已经消失,同时未出现畸形愈合,肢体长度恢复到正常水平,活动不受限;显效:治疗后,患者的关节痛、骨痛等临床症状已经明显改善,经检查确认骨折已经显著愈合,活动受到一定限制,需要借助拐杖行走;有效:治疗后,患者的关节痛、骨痛等临床症状有所改善,经检查确认骨折愈合良好,活动受到一定限制,肢体缩短在2 cm以下;无效:治疗后,患者的疼痛症状未见任何改善,经检查确认未见骨折明显的愈合,且行走困难,肢体缩短在2 cm以上。

1.4 统计方法

对该次研究的各项数据进行统计汇总,导入计算机后使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的统计工具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用[n(%)]表示,计量资料用(±s)表示,选用t检验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恢复情况

外固定组患者的下床活动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都要明显短于内固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的数据统计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恢复情况统计[(±s),分]

表1 两组患者恢复情况统计[(±s),分]

组别 下床活动时间 骨折愈合时间外固定组(n=40)内固定组(n=40)t值P值6.31±3.21 9.42±5.83 4.304 2 0.001 3 130.41±11.52 162.65±20.92 9.545 7 0.000 0

2.2 并发症

外固定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5.0%,内固定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5.0%,外固定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要明显低于内固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具体的数据统计结果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统计[n(%)]

2.3 治疗效果

外固定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0.0%,内固定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67.5%,外固定组的整体治疗效果要明显好于内固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的数据统计结果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统计[n(%)]

3 讨论

外固定支架固定术具有操作简便、手术时间短、对患者身体组织损伤小的优点,不仅可以有效稳定骨折,同时可以随意进行调节,且不会对受伤部位的血液循环造成影响,从而有效对感染进行控制[5]。外固定支架固定术后,不需要应用石膏进行辅助外固定,因此患者可以在早期进行关节功能锻炼。但外固定支架固定术后,可能出现针道炎性变、骨折移位等不良事件,从而引发骨折畸形愈合,进而影响患者的恢复。

钢板内固定的优势在于可以有效对骨折进行解剖复位,并对肢体长度进行恢复。钢板内固定术所应用的材料具有承受力大以及硬度强的特点,使得骨折固定更加坚实,有利于降低畸形愈合的发生率,通过施加轴向压力,促进骨折端间隙的缩小,从而进一步保障了骨折的稳定性。但进行钢板内固定术的手术时间较长,同时需要广泛地对患者的肌肉以及骨膜进行剥离,对于骨折端的血液循环造成了十分不利的影响,极大地提高了骨折端缺血坏死的发生率,同时可能会造成骨间隙增宽、内侧骨块分离,进而延迟患者骨折的愈合[6]。

钢板内固定术可能会提升感染的发生率,加重骨创伤,同时内固定物属于体内的异物,可能会严重影响骨折周围的内环境,降低患者身体组织抵抗感染的能力。钢板内固定术的手术时间长,骨折端的暴露较为广泛,且金属内固定物也可能造成细菌繁殖,进而形成生物膜,从而造成骨折部位的感染,影响愈合,因此采用外固定支架固定术对开放性骨折患者进行治疗,其出现感染的几率要显著低于应用钢板内固定术。

该次对照试验证实,外固定组患者的下床活动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都要明显短于内固定组;外固定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5.0%,内固定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5.0%,外固定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要明显低于内固定组;外固定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0.0%,内固定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67.5%,外固定组的整体治疗效果要明显好于内固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采用外固定支架固定术对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较为理想的临床效果,可以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出现,加快骨折的愈合,促进患者康复。

猜你喜欢

腓骨开放性钢板
双钢板与锁定钢板在复杂肱骨近端骨折治疗中的疗效比较
例析三类开放性问题的解法
初中英语开放性探究式阅读教学策略
临氢设备用125mm超厚2.25Cr1Mo钢板的开发
腓骨肌腱脱位的诊断与治疗
复合钢板焊接坡口的制定
腓骨皮瓣加外固定器修复胫骨缺损伴小腿软组织缺损
15CrMoR(H)+SUS321不锈复合钢板的焊接
综合护理干预在胫腓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
寻求开放性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