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共管理中的公共政策执行方法探讨

2018-11-15姚俊生郝海龙华北水利水电大学MPA教育中心

长江丛刊 2018年33期
关键词:公共政策素质部门

■姚俊生 郝海龙/华北水利水电大学MPA教育中心

一、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一)机械执行

很多机构和部门都会按照旧有的政策和机制执行,不考虑实际的情况,执行政策的时候过于机械化。比如,在一些小城市的物业管理公司,城市发展水平不高,但也按照居住面积收取物业费,这与居民的实际接受能力是不符的。一些制度的制定都是有一个相对的参考标准的,高档小区和普通住宅的收费情况是应该有所区别的,这也是与能提供的服务直接挂钩的。只有适合的方式才是最好的,有时候过于机械的执行制度也是不科学的。

(二)附加执行

有些部门和机构会过度解读政策的内容,带有一些主观色彩,附加一些公共政策之外的规定。现在私家车的数量越来越多,停车问题一直比较引人关注,不管是出门在外还是停车在家都是有一定成本的。业主购买停车位是合理的,但是有些物业会自己划分空地作为停车位出售,以获取更多利润,这是不合理的。而出门在外,总要为自己的车找一个合适的停车地,有些人正是抓住了这一点,本不该收费的地方也需要进行缴费,按停车时长收取,正是这种现象太多,人们都习以为常,也不清楚到底哪些收费是合理的,哪些是胡乱收取的。

(三)选择执行

很多部门都会执行政策中对自己有利的部分,选择性的忽视一些自己需要付出较大的内容。很多企业和公司对于员工的保险和五险一金政策都是在选择性的执行,一些临时工或者是新入职员工这方面的权益难以得到保障,甚至有些规模小的企业根本不给员工进行投保,这使员工的身体健康难以得到保障,权益受到损害。还有就是一些事业部门,对于自己的责任承担的不够,责任也履行的不到位,真正的服务水平和能力都达不到要求。

二、推进公共政策执行的对策

(一)科学、民主、合法的制定公共政策

政策制定好才能推动下层执行的有序进行,尤其要注重政策的层次化,以及相关的配套措施。公共政策涉及到的区域比较广,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情况,对于政策的执行能力也不同,这就需要在制定政策的过程中参照多个执行标准,尽量争求民众的意见,根据经济、文化等水平,经过特定的程序使政策获得合法的地位,并根据政策执行情况的变化及时进行调整,避免政策僵化。

(二)深化体制改革,建立有效的执行机制

很多地区和部门能够敷衍和选择性的执行公共政策的原因在于体制机制存在权责不清、监管不严等问题,让他们有了可乘之机。针对这种情况,就要深化体制改革,明确各部门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做到权责统一,提高政府部门的执行能力,监督部门发挥好执纪监督作用,该服务的必须服务到位,促进政策的顺利进行。

(三)着力提高执行人员的素质

执行人员的素质不高也是导致公共政策不能有效执行的原因之一。这个问题比较突出的就是城管部门。很多地区的城管都存在暴力执法和乱收费的现象,在群众的眼中一直没有好形象。其实城管作为城市监察执法、维护城市秩序的人,应该是值得敬畏的,但这一群体中存在较多素质低下人,才使这一行业受到百姓的冷眼。任何部门都是一样,提高执行人员的素质,培养一支高效的执行队伍才能让政策落实的更到位。定期的进行培训,加大监察力度,适当提高入职标准,都是可以促进执行人员素质提高的方式。

(四)加大政策执行资源的投入

很多公共政策的执行力度不够也是因为受资源的限制。公共事业不像企业进行的日常活动,可以获得的利润比较少,因此很少有单位或者是企业之间愿意进行合作或者互相支持,有些配套设施的建设出现问题,那么政策的落实情况也就大打折扣,缺乏物质保障也难以建立起良好的制度。同样,技术条件和人力资源也会影响政策的执行。不管有多好的政策,也需要人去执行,所以基层的执行人员素质也很重要,这在前面已经提到过。大数据的时代已经到来,公共政策也会面临一些技术上的问题,因此也需要有关部门加强技术上的支持。

(五)公平合理的利润分配

权利与义务是相匹配的,很多问题的出现都源自于对利益的追求,平衡好各方的利益才能促进政策的执行。一项公共政策都会涉及到很多的部门和机构,如果他们的利益都得到保障,就会减少矛盾和摩擦出现的可能,这样会使公共政策的落实效果更好一些。

(六)加大宣传力度,使政策更加透明化

每一项政策的宣传都要到位,使群众更加充分的了解政策的内容和情况,清楚他们自己的利益,获得一种认同感。有了一定的群众基础,基层的执行人员开展工作也会轻松一些,群众的抵触情绪会比较小,更容易接受和配合工作。

三、结语

要想更好的落实公共政策,既要从制度入手,也要兼顾基层的执行。首先要避免制度的僵化,根据实际的情况可以做出一些调整。其次,要保障执行资源的充足,不至于捉襟见肘。最后,要注重执行队伍的素质,作为执行政策的最后一关,也是政策制定者的代表,高素质的执行队伍有利于推动政策的有效执行。

猜你喜欢

公共政策素质部门
论中国法院执行公共政策的价值逻辑
公共政策社会心理逆效应原理
——基于心理控制逆效应理论视角
公共政策中社会排斥的产生根源及其防范对策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102个中央部门公开预算过“紧日子”成关键词
公关摄影师必备素质
公共政策不能如此势利
我国多部门联合行动打击网上造谣传谣行为
89家预算部门向社会公开
年终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