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共政策社会心理逆效应原理
——基于心理控制逆效应理论视角

2022-09-23

关键词:社会公众公共政策消极

潘 成 云

(扬州大学 商学院,江苏 扬州 225127)

一、公共政策社会心理逆效应命题的提出

(一)公共政策制定、实施和完善的实践视角

实践证明,公共政策制定、实施和完善的实践过程中可能生产和传播两个方面的信息,并且相应地形成不同的公共政策社会心理效应。一方面是有利于建立和强化社会公众对公共政策及其制定、实施和完善主体认同和信任的公共政策信息,我们称之为“积极特征公共政策信息”,形成公共政策社会心理正效应;另一方面是导致社会公众逐渐或突然放弃对公共政策及其制定、实施和完善主体认同和信任或认同和信任意愿的公共政策信息,我们称之为“消极特征公共政策信息”,形成公共政策社会心理逆效应。对后者进一步研究还发现,公共政策制定、实施和完善的实践过程中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极少量和某一个方面的“消极特征公共政策信息”的生产和传播可能导致公共政策社会心理逆效应现象发生,进而影响公共政策可持续性。

就我国而言,一些典型的公共政策制定、实施和完善的实践案例,已经严重影响了社会心理健康状况和公共政策可持续性。由此我们可以推论:极少量和某一个方面的“消极特征公共政策信息”生产和传播导致的公共政策社会心理逆效应不仅影响了社会心理健康状况,而且给公共政策可持续性带来不同程度的损害,有时甚至影响社会稳定。这不仅增加公共政策成本,而且影响了我国公共政策制定、实施和完善主体在社会公众中的地位、形象和合法性,甚至已经是困扰我国公共政策制定、实施和完善的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之一。

因此,尽管“我国公共政策研究面临许多艰巨而复杂任务”(1)陈振明、薛澜:《中国公共管理理论研究的重点领域和主题》,《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3期,第140-152、206页。,但是研究和掌握公共政策社会心理逆效应的形成和发展规律,以便在公共政策制定、实施和完善的实践过程中科学防范或修复公共政策社会心理逆效应,已经成为我国公共政策理论研究的一个现实而迫切的需要。

(二)公共政策理论研究深入发展的视角

公共政策过程是指公共政策问题构建、公共政策方案的制定与通过、公共政策内容的实施以及公共政策效果的评价。(2)陈庆云:《公共政策十大理论问题再思考》,《中国行政管理》1999年第12期,第34-36页。从公共政策过程的角度来看,现有公共政策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公共政策制定研究,包括公共政策优化、影响公共政策制定的因素、公共政策制定过程的程序性和合法性、公共政策的价值取向原则、公共政策决策方式和决策模式选择、公共政策权威性和公正性研究等等。第二,公共政策执行研究,包括公共政策执行的特点探讨、执行理念与原则、执行主体探讨、影响公共政策有效执行的主要因素探讨等等。第三,公共政策评估研究,包括评估本身的诸多问题、公共政策评估应遵守的原则、评估标准和评估主体等等。第四,公共政策和应用心理学结合研究,公共政策的心理学研究是近年西方应用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3)付建光:《“公共政策”若干问题研究(综述)》,《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第125-126页。

基于此,公共政策研究可以再划分为两个层次,即传统公共政策理论研究和纵深公共政策理论研究,前者包括第一、二、三方面,后者指公共政策和心理学结合研究。公共政策研究未来重要发展方向之一是公共政策和应用心理学结合研究,其中,国内外公共政策与应用心理学相结合研究有三个特点:一是侧重于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心理分析方法的应用;二是侧重于特定公共政策个案制定的心理分析;三是这方面研究集中于欧美国家。有学者认为:“尽管心理分析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越来越大,但真正能够切实有效地为政策制定提供建议的有价值研究仍然数量不多,同时,这些方法论和研究成果的应用也仅限于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而更多的国家在这一领域的研究仍然不多,政府在政策制定过程中也极少使用心理分析的方法。”(4)胡象明、陈萌:《简论美国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心理分析》,《中国行政管理》2008年第7期,第57-61页。因此,从现有公共政策研究成果出发,对于“我国公共政策制定、实施和完善实践中出现的公共政策社会心理逆效应现象背后的心理学原因和机制以及发展规律”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深入系统的探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基于我国公共政策制定、实施和完善的实践问题的解决和公共政策理论研究深入发展的共同需要,我们认为在公共政策与心理学相结合方面特别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是:公共政策制定、实施和完善的实践过程中极少量和某一个方面“消极特征公共政策信息”生产和传播导致公共政策社会心理逆效应的心理学原因和规律。

(三)心理控制逆效应理论视角

公共政策社会心理逆效应形成的心理学原因和规律等一系列理论问题的研究依赖于应用心理学的研究发展。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Wegner等人提出被广泛运用于其他相关学科的应用心理学理论——心理控制逆效应理论(也称“逆加工理论”),为我们提供了研究公共政策社会心理逆效应形成的心理学原因和规律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的应用心理学理论基础。

根据Wegner心理控制逆效应理论,人的心理控制是由一个意识和一个非意识过程组成的动态系统,需要通过以下两个过程协同工作,一个是意识过程,即操作过程(intentional operating process),功能是搜寻与期望心理状态一致的心理内容,是一种“积极特征”的搜寻,特点是需要意识努力,在意识的控制下运行,需要消耗大量的心理资源;另一个是非意识过程,即监察过程(ironic monitoring process),功能是搜寻标志着获取期望的心理状态失败的心理内容,是“消极特征”的搜寻,特点是无意识的、自动的、较少的心理资源消耗。两个过程形成一个闭环动态系统,通过相互协作共同完成自我控制。当操作过程需要的心理资源由于某种原因被减弱时,操作过程就会被抑制(即“监察过程”获得支配地位),与此同时,监察过程会产生一种心理状态来配合控制失败。 心理控制逆效应理论讨论的是由一种心理状态转变为另一种心理状态(即“操作过程”获得支配地位转变为“监察过程”获得支配地位,或相反),这也是区别于其他心理现象的关键。心理控制逆效应理论还认为心理负荷作为心理控制逆效应发生的关键性条件之一,它在心理控制逆效应的产生过程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Wegner对引起心理控制逆效应的心理负荷的定义是:“能够使操作过程正常运行所必须的心理资源或注意资源减少的负荷或压力。”(5)D. M. Wegner, “Ironic Processes of Mental Control”, Psychological Review, vol.101, no.1 (1994), pp.34-52. 郑猛、张力为:《竞技运动中自我控制的逆效应》,《心理科学进展》2007年第1期,第174-178页。心理控制逆效应理论原理可以用图1表示。

根据心理控制逆效应理论,就公共政策社会心理逆效应产生、形成和发展规律等有关问题,我们可以初步推论:第一,虽然心理控制逆效应理论反映的是个体心理控制过程规律,但是,个体心理是群体心理的基础,个体心理理论完全可以用来解释社会公众(群体)心理问题,所以,心理控制逆效应理论可以解释公共政策制定、实施和完善的实践中公众社会心理逆效应问题,即“公共政策社会心理逆效应”;第二,从心理控制逆效应理论出发,可以推断公共政策社会心理控制逆效应产生和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公共政策制定、实施和完善过程中生产和传播的消极特征公共政策信息以及由此导致的公共政策社会心理负荷;第三,少量和某一方面的消极特征公共政策信息所形成的公共政策社会心理负荷足以导致公共政策社会心理逆效应的发生。根据这些推论,本文认为Wegner的心理控制逆效应理论不仅为公共政策制定、实施和完善实践中公共政策社会心理逆效应问题的研究提供了科学的应用心理学理论基础,而且证明我们提出的公共政策社会心理逆效应命题是科学可行的。

因此,本文尝试运用“心理控制逆效应”解释我国公共政策制定、实施和完善实践中的公共政策社会心理逆效应产生的心理学原因和规律,为构建公共政策社会心理逆效应理论体系,拓展公共政策理论研究视域和心理控制逆效应的应用研究范围,以及科学研究我国公共政策制定、实施和完善实践中的公共政策社会心理逆效应问题提供理论支撑。

二、公共政策社会心理逆效应构念界定和形成原理

(一)公共政策社会心理逆效应构念界定

公共政策社会心理逆效应是根据公共政策制定、实施和完善的实践提出的一个全新的公共政策命题,并且获得心理控制逆效应理论的支持,所以,公共政策社会心理逆效应研究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公共政策社会心理逆效应构念的科学界定。

根据心理控制逆效应理论和公共政策实践典型案例,公共政策社会心理逆效应是在公共政策制定、实施和完善过程中,因公共政策设计不够科学完善,或制定、实施和完善主体某种不当行为,或兼而有之,生产和传播了可能给社会公众带来现实利益危害或潜在利益危害风险的不同强度的消极特征公共政策信息,导致社会公众公共政策社会心理负荷的形成和积累,进而使得社会公众逐渐或突然放弃对公共政策及其制定、实施和完善者的认同和信任或认同和信任意愿的一种社会心理效应状态。公共政策社会心理逆效应在公共政策实践中表现为社会公众逐渐或突然放弃对公共政策及其制定、实施和完善者的认同和信任或认同和信任意愿、公共政策不可持续性、公共政策目标难以实现,甚至是社会公众的消极对抗或积极反抗,等等。

根据Wegner心理控制逆效应理论,公共政策社会心理逆效应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公共政策社会心理负荷”的形成和积累。由于心理负荷表现为“最大的瞬间心理努力和在一段时间内可进行的心理活动的量”(6)方俐洛:《心理负荷概念之概述》,《心理学动态》1988年第1期,第30-34页。,它们引起的是三种不同公共政策社会心理负荷形成和积累模式,包括突然形成和积累模式、渐进形成和积累模式以及混合形成和积累模式。突然形成和积累模式是指公共政策制定、实施和完善过程中某种(些)主客观原因突然生产和传播的不符合社会公众心理预期和需求并且可能给社会公众带来重大的直接或间接现实利益危害或潜在利益危害风险的消极特征公共政策信息,导致社会公众公共政策社会心理负荷突然大规模迅速产生、形成和发展的一种公共政策社会心理负荷形成和积累方式。渐进形成和积累模式是指公共政策制定、实施和完善过程中某种(些)主客观原因突然或逐渐生产和传播的不符合社会公众心理预期和需求并且可能给社会公众带来较小的直接或间接现实利益危害或潜在利益危害风险的消极特征公共政策信息,导致公众社会心理负荷逐渐产生、形成和发展的一种公共政策社会心理负荷形成和积累方式。混合形成和积累模式是指公共政策制定、实施和完善过程中某种(些)主客观原因突然或逐渐或交替混合生产和传播的不符合社会公众心理预期和需求并且可能给社会公众带来的重大和较小的直接或间接现实利益危害或潜在利益危害风险的消极特征公共政策信息,导致公众社会心理负荷突然大规模迅速或逐渐产生、形成和发展的一种公共政策社会心理负荷形成和积累方式。

这三种社会心理负荷积累模式可能导致的公共政策社会心理逆效应形式是不同的,即突变式公共政策社会心理逆效应和渐变式公共政策社会心理逆效应。其中,心理负荷中“最大的瞬间心理努力”引起的是突变式公共政策社会心理负荷形成和积累模式,由此决定的公共政策心理控制逆效应被称为“突变式公共政策社会心理控制逆效应”,这是指公共政策制定、实施和完善过程中某些突发现实或潜在危害性大的“消极特征公共政策信息”生产和传播,导致公共政策社会心理负荷快速积累引起的公共政策社会心理逆效应。而“在一段时间内可进行的心理活动的量”导致的是渐变式公共政策社会心理负荷形成和积累模式,由此决定的公共政策心理控制逆效应被称为“渐变式公共政策社会心理控制逆效应”,这是指公共政策制定、实施和完善过程中某些逐渐性、微小性现实或潜在危害性小的“消极特征公共政策信息”生产和传播,导致公共政策社会心理负荷逐渐积累引起的公共政策社会心理逆效应。“混合式公共政策社会心理负荷形成和积累模式”导致的也不外乎以上两种公共政策社会心理逆效应。

这样,公共政策社会心理逆效应可以根据公共政策社会心理负荷形成和积累的状况划分为两类:突发式公共政策社会心理逆效应和渐变式公共政策社会心理逆效应。这种分类对于进一步认识公共政策社会心理逆效应,根据不同的公共政策社会心理逆效应采取相应的防范和应对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二)公共政策社会心理逆效应形成原理

根据心理控制逆效应原理,公共政策社会心理逆效应的形成可能有两条路径:其一,由于各种原因,公共政策制定、实施和完善过程中,消极特征公共政策信息的生产和传播始终占主导,导致公共政策社会心理负荷形成和积累,进而直接形成公共政策社会心理逆效应。其二,公共政策制定、实施和完善过程中积极特征公共政策信息的生产和传播占主导,逐渐形成了公共政策社会心理正效应,但是,突然或逐渐生产和传播的消极特征公共政策信息导致公共政策社会心理负荷逐渐或突然形成和积累,进而导致公共政策社会心理正效应逆转成为公共政策社会心理逆效应。结合公共政策社会心理逆效应有关概念和分类,公共政策社会心理逆效应的两种形成路径可以分别用图2和图3表示。

三、公共政策社会心理负荷基本原理

根据心理控制逆效应理论和公共政策社会心理逆效应形成原理,公共政策社会心理负荷是决定公共政策社会心理逆效应的关键变量之一,因此,揭示公共政策社会心理逆效应形成和发展的心理学机制和规律的关键在于公共政策社会心理负荷形成和积累规律的研究。基于这样的认识,以下主要对公共政策社会心理负荷及其衍生变量的构念、公共政策社会心理负荷形成和积累原理进行系统分析,初步证明本文提出的公共政策社会心理逆效应基本原理的科学性,并且为公共政策社会心理负荷的实证研究提供基础。

(一)公共政策社会心理负荷构念界定

公共政策社会心理负荷是根据心理控制逆效应理论并且结合公共政策社会心理逆效应研究需要构建的一个全新构念,主要用来衡量公共政策制定、实施和完善过程中消极特征公共政策信息可能引起的社会公众心理负荷状况。尽管对于它的研究未见系统文献,但是,构成公共政策社会心理负荷构念的基础概念都已经在相关领域有比较科学的认识。心理负荷是一个成熟的心理学名词,而且它与不同学科融合形成的不同心理负荷概念已经在不同学科中得到广泛运用,例如,与社会学结合形成的“社会心理负荷”概念,已经是公共政策等相关研究中关注的社会现象之一。所以,依据心理控制逆效应等应用心理学理论中的“心理负荷”和社会心理学已有的“社会心理负荷”等概念提出公共政策社会心理负荷构念具有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公共政策社会心理负荷构念的界定主要基于心理负荷的定义。尽管关于心理负荷的定义尚未有定论,但所有的研究都注意到心理负荷是与任务、能力、个性、生理变量紧密联系的,亦与环境变量、社会变量密切相关。因此,根据心理负荷有关概念和心理负荷主观测量技术的已有研究成果,结合社会公众评价和执行公共政策心理控制活动过程的实际情况,我们可以推论公共政策社会心理负荷构念的主要内容有:第一,社会公众评价和执行公共政策心理控制活动过程中个体的(消极特征公共政策)信息加工是公共政策社会心理负荷产生和形成的内在根源,此外,由于心理负荷亦与环境变量、社会变量紧密相联,所以,公共政策社会心理负荷还可能来自于自然、社会、政治、经济和法律等环境方面的外部诱因;(7)本文只研究社会公众消极特征公共政策信息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社会公众社会心理负荷,忽略环境等其他外部诱因对公众社会心理负荷的影响,这也是公众社会心理负荷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第二,公共政策社会心理负荷主要包括“社会公众情绪负荷”“社会公众需求挫折负荷”和“社会公众时间心理负荷”;第三,公共政策社会心理负荷形成和积累状况主要取决于消极特征公共政策信息传递的公共政策及其制定、实施和完善主体行为实际可能给社会公众带来的现实利益危害和潜在利益危害风险、以及信息总体数量和传播的媒介、方式、时间(机)和频率等综合信息强度状况,其中公共政策及其制定、实施和完善主体行为实际可能给社会公众带来的现实利益危害和潜在利益危害风险具有决定作用,消极特征公共政策信息总体数量和传播的媒介、方式、时间(机)和频率等综合信息强度状况具有重要作用。

根据以上推论,我们可以初步定义:公共政策社会心理负荷是社会公众评价或执行公共政策心理控制活动过程中,消极特征公共政策信息传递的公共政策本身及其制定、实施和完善者不当行为实际可能给社会公众带来的“现实利益危害或潜在利益危害风险”及其心理加工活动和环境共同作用、影响形成的“社会公众情绪负荷”“ 社会公众需求挫折负荷”和“社会公众时间心理负荷”质和量的总和。

(二)公共政策社会心理负荷分类和计算模型

为了进一步认识公共政策社会心理负荷及其形成和积累或降低过程状况,根据以上定义,公共政策社会心理负荷可以从动态和静态两个方面进行分类:一方面是某一特定时点公共政策社会心理负荷“质和量的总和”状况,称为静态公共政策社会心理负荷,它可以为科学测量公共政策社会心理负荷积累或降低状况和规律提供计量起点和基础。另一方面是在某一时间段内社会公众的公共政策社会心理负荷“质和量的总和”变化状况,称为动态公共政策社会心理负荷,它可以为科学测量单位时间范围内公共政策社会心理负荷积累或降低状况和规律提供计量依据。

公共政策社会心理负荷可以通过设计公共政策社会心理负荷指数模型计算特定时点公共政策社会心理负荷指数值。为此,我们设计了公共政策社会心理负荷指数模型和变化速率模型分别计算和判断特定时点的公共政策社会心理负荷及其积累或降低状况。

第一,公共政策社会心理负荷指数模型。根据公共政策社会心理负荷的内容,决定公共政策社会心理负荷的变量有“社会公众情绪负荷”“ 社会公众需求挫折负荷”和“社会公众时间心理负荷”,我们以“三维立体测度理论与方法”(8)张勇刚、汤方梅:《一种新的企业信息化水平测度方法——三维立体企业信息化测度理论与方法研究》,《重庆工学院学报》2005年第12期,第42-45页。为依据和基础,根据公共政策社会心理负荷指数测量需要,进行公共政策社会心理负荷指数测度设计,获得公共政策社会心理负荷指数模型:B=∑bi*∑bij*f(Aij),i=1,2,3。其中,B为公共政策社会心理负荷综合指数,反映特定时间公共政策社会心理负荷现状和水平,b1、b2、b3分别为外因潜变量“社会公众情绪负荷”“ 社会公众需求挫折负荷”和“社会公众时间心理负荷”的权重,bij分别为外因潜变量“社会公众情绪负荷”“社会公众需求挫折负荷”和“社会公众时间心理负荷”的各自观测指标的权重,f(Aij)为公共政策社会心理负荷指数的具体测量指标。

第二,公共政策社会心理负荷变化速率模型。为了测量公共政策社会心理负荷的积累或降低状况,分别用公共政策社会心理负荷积累速率和公共政策社会心理负荷降低速率进行描述,它们的计算模型如下:

公共政策社会心理负荷积累速率=(特定时点公共政策社会心理负荷-初始公共政策社会心理负荷)÷t(初始公共政策社会心理负荷增加到特定时点公共政策社会心理负荷的单位时间)

公共政策社会心理负荷降低速率=(初始公共政策社会心理负荷-特定时点公共政策社会心理负荷)÷t(初始公共政策社会心理负荷降低到特定时点公共政策社会心理负荷的单位时间)

这两个模型的测量结果可以为准确判断公共政策制定、实施和完善过程中公共政策社会心理负荷的积累和降低状况提供直观依据。

1. 公共政策社会心理负荷破坏度构念界定

根据图3所示的公共政策社会心理逆效应形成路径,公共政策社会心理负荷通过破坏公共政策社会心理正效应而形成,所以,为了准确测量公共政策社会心理负荷对公共政策社会心理正效应的破坏状况,我们在公共政策社会心理负荷基础上提出了公共政策社会心理负荷破坏度构念。公共政策社会心理负荷破坏度是指公共政策社会心理负荷对公共政策可持续性、社会公众对公共政策的认同和信任或认同和信任意愿、社会公众对公共政策主体的认同和信任或认同和信任意愿破坏程度的总和。

2. 公共政策社会心理负荷形成和积累原理

公共政策社会心理负荷形成和积累原理是公共政策社会心理负荷研究的重要和基础内容之一。根据心理负荷形成和公共政策社会心理负荷构念界定等上述有关内容,公共政策社会心理负荷形成和积累基本原理如图4所示。

四、公共政策社会心理逆效应结构模型和测量模型的建立

根据结构方程分析方法,首先必须建立公共政策社会心理负荷结构模型,重点是内因潜在变量和外因潜在变量的确定;然后是建立公共政策社会心理负荷测量模型,重点是内因潜在变量和每个外因潜在变量测量指标的确定;最后是根据内因潜在变量和每个外因潜在变量测量指标设计测量量表。

(一)内因潜在变量和外因潜在变量的确定

公共政策社会心理负荷定义表明,公共政策社会心理负荷是消极特征公共政策信息引起的一种社会心理效应,它的主要表现形式有“社会公众情绪负荷”“社会公众需求挫折负荷”和“社会公众时间心理负荷”。据此,我们定义公共政策社会心理负荷是内因潜在变量,外因潜在变量是“社会公众情绪负荷”“ 社会公众需求挫折负荷”和“社会公众时间心理负荷”。

(二)内因潜在变量公共政策社会心理负荷测量指标的确定

根据“极少量和某一个方面的消极特征公共政策信息的生产和传播可能导致社会公众逐渐或突然放弃对公共政策及其制定、实施和完善主体的认同和信任或认同和信任意愿,甚至反对公共政策及其制定、实施和完善主体,进而影响公共政策可持续性”这一基本推论,消极特征公共政策信息导致公共政策社会心理负荷形成和积累,进而破坏公共政策可持续性,这在公共政策实践中具体表现为社会公众对公共政策及其制定、实施和完善主体认同和信任的放弃或认同和信任意愿的逐渐或突然放弃。这样,内因潜在变量公共政策社会心理负荷测量指标可以初步设定为社会公众“对公共政策认同和信任的逐渐或突然放弃”“对公共政策认同和信任意愿的逐渐或突然放弃”“对公共政策制定、实施和完善主体认同和信任的逐渐或突然放弃”“对公共政策制定、实施和完善主体认同和信任意愿的逐渐或突然放弃”。

(三)外因潜在变量测量指标的确定

1.社会公众情绪负荷测量指标的确定

社会公众公共政策信息(包括消极特征公共政策信息和积极特征公共政策信息)认知过程必然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情绪心理过程,社会公众公共政策评价和执行心理控制活动过程必然包含情绪心理过程,并且影响社会公众对公共政策及其制定、实施和完善主体的评价。情绪心理学研究证明,情绪分为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特定情绪编码系统理论指出,积极情绪包括兴趣、喜爱、幽默、认可和兴奋,消极情绪包括愤怒、好斗、颐指气使、轻蔑、反感、紧张、悲伤、哀怨、戒备。这些研究成果已经在社会公众消费行为研究中得到应用,并为研究社会公众情绪负荷测量问题提供了重要指导和基本依据。

根据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的表现形式和其他相关研究成果,我们认为,公共政策制定、执行和完善实践过程中生产和传播的可能给社会公众带来现实利益危害或潜在利益危害风险或兼而有之的消极特征公共政策信息是导致社会公众消极情绪产生的最重要原因。社会公众的各种消极情绪是社会公众情绪负荷的表现形式,消极特征公共政策信息决定的社会公众情绪负荷可以用“愤怒、好斗、颐指气使、轻蔑、反感、紧张、悲伤、哀怨、戒备”等消极情绪表现形式进行描述。因此,根据上述消极情绪表现形式测量社会公众情绪负荷并且据此获得有关测量指标是科学可行的。

根据消极情绪问题的有关论述,参考《情绪自我评定索引量表》《哥伦比亚M-D量表》《自我防御-生活风格索引量表》有关测项陈述句,并且结合社会公众公共政策评价和执行心理控制活动过程实际情况,外因潜在变量“社会公众情绪负荷”的测量指标初步设定为消极特征公共政策信息的生产和传播使得社会公众对公共政策及(或)其制定、实施和完善主体有种愤怒的情绪、对抗的情绪、轻蔑和冷漠的情绪、反感的情绪、怨恨的情绪、戒备的情绪,以及感到生活在紧张状态和感到悲伤或失望。社会公众可以感觉到这些情绪,而且可以用“自我报告法”(9)自我报告法是情绪测量的重要方法,参见姜媛、林崇德:《情绪测量的自我报告法述评》,《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第135-139页。进行测量。

2. 社会公众需求挫折负荷测量指标的确定

社会公众需求是一个十分宽泛而复杂的概念,也有不同的理论,其中最著名的是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公共政策及其制定、实施和完善者的行为应该满足社会公众五个方面的需求: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尊重需求、情感和归属需求以及自我实现需求。社会公众需求挫折负荷就是指可能给社会公众带来的现实利益危害或潜在利益危害风险或兼而有之的一定强度的消极特征公共政策信息,导致社会公众“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尊重需求、情感和归属需求以及自我实现需求”的挫折,进而形成和积累的一种公共政策社会心理负荷。因此,我们认为,运用观测指标“生理需求挫折”“安全需求挫折”“尊重需求挫折”“情感和归属需求挫折”“自我实现需求挫折”状况测量外因潜在变量社会公众需求挫折负荷是科学可行的。由此,外因潜在变量社会公众需求挫折负荷测量指标初步设定为消极特征公共政策信息的生产和传播使得社会公众感到有质量的物质生活得不到保障、安全需要得不到保障、尊重得不到保障,缺乏社会归属感,感到公民尊严、权利和自我价值难以实现。

3. 社会公众时间心理负荷测量指标的确定

时间心理学认为,人有过去时间观、现在时间观和未来时间观(包括超未来时间观),这三种时间观对人的行为产生不同的影响。据此,可能给社会公众带来的现实利益危害或潜在利益危害风险或兼而有之的消极特征公共政策信息的生产和传播对于社会公众不同时间心理状况而言,可能带来不同的时间心理压力或负荷,即社会公众时间心理负荷。

时间心理学家还设计了“津巴多时间观念表”(ZTPI),这也为设计外因潜在变量社会公众时间心理负荷的测量指标提供了基本依据。这样,社会公众时间心理负荷测量指标可以参考“津巴多时间观念表”并且结合社会公众公共政策评价和执行心理控制活动过程实际情况获得,所以,外因潜在变量社会公众时间心理负荷测量指标初步设定为消极特征公共政策信息的生产和传播导致社会公众时常想起过去的类似伤害、担心随时会发生不测伤害、非常担心未来发生不测伤害。

(四)公共政策社会心理负荷结构模型和测量模型建构

根据上述公共政策社会心理负荷内因潜在变量和外因潜在变量及其测量指标设定,可以建构公共政策社会心理负荷结构模型和测量模型(图5):

五、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综上所述,本文完成了公共政策社会心理逆效应基本框架的研究。然而,关于公共政策社会心理逆效应的研究还需要进一步深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公共政策社会心理逆效应测量量表的进一步优化和实证研究;第二,公共政策社会心理负荷测量量表的开发设计和实证研究;第三,公共政策社会心理资源测量量表的开发和实证研究;第四,公共政策社会心理正效应测量量表的开发和实证研究;第五,公共政策社会心理效应理论体系的构建和进一步研究。期望本文能够为这些问题的深入研究提供一些基础和启示。

猜你喜欢

社会公众公共政策消极
论中国法院执行公共政策的价值逻辑
消极的后果
公共政策中社会排斥的产生根源及其防范对策
公共政策视域下精准施策问题探究
公共政策在公共管理中的价值实现及作用
数字化媒体时代影响性诉讼生成机制研究
社会公众二孩生育影响因素研究综述:2003—2015
试论社会公众承担低碳社会责任的领域和方式
社会公众追究政府生态责任的角色定位
让自己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