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生活化思维下的初中政治教学模式探究

2018-11-14王雨哲

考试周刊 2018年96期
关键词:生活化思维政治教学初中政治

摘 要:政治教育对初中生的思想,三观及后期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初中政治教学实现生活化思维的意义及教学方法进行浅析,希望在日后的教育中能不断创新,提升。

关键词:初中政治;政治教学;生活化思维

初中是小学向高中过渡的关键时期,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心理上也处于新的阶段,政治课程知识都是以初中生活和现实社会为基础的内容,以正确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认识,理论与生活实际有效结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也是我们一直强调的新课改理念的重要教学方法。

一、 初中政治教学实现生活化思维教学的意义

在时代发展的今天,教育必须与时俱进,拒绝传统的死读书,读死书的观念,信息繁杂多变的当今如何吸引学生的兴趣,提升教育质量对政治教育要求更为严格,意义深远。

(一) 现今社会初中生每天接收信息的途径极其便利,如今,很多的初中生接触电视、手机、互联网,由于网络发达信息复杂导致很多初中生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引导,对生活及学习产生不可预估的后果,加之初中生正处于青春叛逆期,心智不成熟,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所以政治教育起着关键作用,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正确树立更离不开成功的政治教育。

(二) 初中阶段是价值观的形成时期,政治教学必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所以初中政治教师必须要凭借政治相关知识为学生引导和解决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思路,避免学生叛逆期面对社会不良诱惑而影响身心健康。政治教学有利于学业发展和个人思想及心智的发展,提升适应社会的能力的同时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结合生活实际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二、 生活化思维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运用方法

(一) 实时互动式教学

利用生活化思维去进行初中阶段的教学工作,教师必须与时俱进,拒绝“填鸭式”死教书的灌输式教学,在信息化的现代社会,各种社会现象日益繁杂,面对复杂的争议的社会事件,可以在政治教学中设计课题研究讨论,让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巧妙结合社会事件,客观、理性、全面、合理地去分析现象,探讨更深层次的知识的理念,树立明确的是非观。这样的实时互动学习,不仅增强了知识的趣味性更重要的是为学生后期政治学习及价值观实现奠定基础。

(二) 生活化课程引入,提高学生兴趣

成功的课程引入对教学起着决定性作用,建议用符合初中生兴趣及关注的话题结合生活化的问题引入正题,相比“念书”式的教学,可以将课程内容变得形象、有趣,可以有效引起学生兴趣,提升专注力,教师可以完全掌握教学的主导作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

比如进行“物质与意识关系”的课程导入时,教师可以通过视频播放知名的“吸引力法则”及“水知道答案”的相关研究视频和图片,让学生在看到某些规律的时候,除了震惊就是反思。同时将视频结果进行讨论对比,让学生互动,然后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思考自己生活中物质与意识的关系,这样不仅增强了对知识的理解程度,还加强了正能量的传播,提升了课堂趣味性。

(三) 学习探究生活化引导学生探索

新课改明确要求,初中政治学习中强调通过合作、共同、协商的探索性学习进行研究,所以在日常的教学中要善于利用生活中的思维让学生多多学习留意关注社会问题,并学会思考关注,在不断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路上不断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解决问题的同时增强社会适应性,为走入社会做好准备。

例如:探索性学习能帮助学生从书本中走出来,增强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提高综合素质。比如在讲授“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入科技博物馆、自然博物馆等地方,让学生了解不同阶段下,自然历史发展的状态下,不同的生产方式及科技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让他们依据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总结结论,在这样的实际教学下,学生们走出课堂,表现出的积极性会极高,让学生在熟练掌握知识的同时也掌握了处理问题的方法,做到学以致用。从而实现了政治教育的目的和意义。总之,政治作为来源于生活的学科,教师一定要运用生活化思维进行政治课程的教学。

(四) 加强问题引入教学

通过问题抛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问题,自己结合实际解决探讨问题,一方面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加强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增加课堂互动性和趣味性,有助于学生表达沟通能力的锻炼。

(五) 亲切乡土化,提升认同感

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而来,一般都是就近入学,他们对当地的人文、地址、政治、建筑、自然等有着无以言语的亲切和归属感,所以在政治教育中可以结合当地风俗习惯、风土人情。以“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教学为例,我结合农安当地文化特色,向学生介绍农安塔的历史由来,引导学生感受乡土传统文化,深化自身感悟,以便使学生逐渐融入了解自己所在区域的文化历史的悠久,从而在不断深入、生动、切合实际的生活中展现政治亲切乡土化教学,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了解更多政治内涵,提高综合水平及社会适应性。

三、 结束语

教师必须更新观念,创建良好的教学环境,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实时互动式教学,采用生活化课程引入提高学生兴趣,学习探究生活化引导学生探索等方式创新优化教学方法,使书本枯燥乏味的知识变成切合实际的、有趣的、趣味性的知识。在初中关键时期为学生起到引导作用,使得初中生在处于青春叛逆期,心智不成熟,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的非常时期,有一把正确而准确衡量自身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标尺。在分析社会事件和热点问题时,能客观、理性、全面、合理地去分析现象,探究本质,探讨更深层次的理论问题,树立明确的是非观。

参考文献:

[1]汪官玲.浅谈对基于生活化思维的初中政治教学模式的探讨[J].科研:00060.

[2]谷峰.基于生活化思维的初中政治教学模式分析[J].才智,2014(36):214.

[3]曹玉华.浅谈生活化思維下的教学模式——以初中政治教学为例[J].新课程导学,2017(10).

[4]侯孟道.新视野下的初中政治教学探究[J].学周刊,2015(17):136.

作者简介:

王雨哲,一级教师,吉林省长春市,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高家店镇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生活化思维政治教学初中政治
对基于生活化思维的初中政治教学模式的探讨
浅析初中政治教学的改革思路
浅谈初中政治教学的生活化思维
浅析“以人为本”理念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
初中政治课的“激趣”研究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初中政治教学中的导学策略研究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
基于生活化思维的初中政治教学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