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音乐情感教育的渗透小议

2018-11-14杨丹

考试周刊 2018年97期
关键词:高中音乐情感教育作用

摘 要:情感教育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渗透,对于夯实学生音乐知识,提高文化修养;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认知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音乐教师应当通过多样化的方式,落实情感教育目标,提高学生的音乐学习效果。

关键词:高中音乐;情感教育;作用;对策

艺术的魅力在于其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在高中阶段,音乐课程是陶冶情操、舒缓学生紧张的学习情绪、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作为高中音乐教师,应当结合音乐课程的审美教育功能,培养学生感知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实现国家素质教育的目标。在传统的音乐教育模式下,由于受到高考压力、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高中音乐的教学存在不少问题:如课堂教学形式化严重,缺乏美的体验和感受,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不高等。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音乐教师应当通过情感教育的渗透,实现“以情动人,以美育人”的教育目标,让音乐课程成为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的重要课程。本文以情感教育为目标,探索新课改下高中音乐情感教育的渗透对策。

一、 情感教育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作用

新课程改革明确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目标,力求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健康的人生态度,正确的价值观,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情感教育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符合新课改的教育目标,对丰富学生的情感,塑造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 有利于夯实学生音乐知识,提高文化修养

音乐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元素,品位音乐,需要感受音乐本身蕴含的情感,方能取得好的学习效果。在高中音乐的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对于夯实学生的音乐知识,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具有重要的作用。首先,歌唱本身是一门艺术,教师指导学生唱一首歌,不仅仅要指导学生歌唱的技巧,更重要的是歌唱的情感。带着情感去歌唱,体味音乐本身蕴含的情感,方能让歌曲具有感染力。例如,在唱《小白杨》这首歌时,学生只有充分感受到小白杨的寓意,体会到边疆战士保家卫国之艰辛,方能取得好的歌唱效果;其次,懂得从情感的角度诠释音乐,是学生文化修养提升的直接体现,同时也是学生音乐学习的一个较高的境界。因此,情感教育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渗透,是夯实学生音乐知识,提高学生文化修养的有效途径。

(二) 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认知

高中阶段的學生,已经有了较强的自我认知能力,有自己主观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但并没有成型。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当积极引导学生,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情感教育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渗透,对学生而言是一种美的体验和感受,对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创造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教师对音乐情感的诠释,有利于让学生对音乐实现情感上的共鸣,进一步塑造学生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学习态度。例如,在歌曲《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歌词虽然朴实、直白,但却蕴含着丰富的情感,教师在引导学生歌唱的过程中,应当结合歌曲优美的旋律,感受朴实的语言背后歌颂的人民教师的伟大和无私奉献,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塑造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二、 高中音乐教学中情感教育渗透的途径

在现代教育背景下,教师在高中音乐教学中,应当立足现代化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手段,积极落实情感教育,构建高效的高中音乐教学课堂。

(一) 创设教学情境,落实情感教育

高中音乐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以教学情境的创设为最佳手段。高中音乐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创设各种适宜的、有趣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下感知音乐情感,无疑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笔者在执教高中音乐教学中,会通过各种有趣的方式创设教学情境,如通过故事讲述音乐创作背景、载歌载舞、即兴表演等,通过这些有趣的形式,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让学生对音乐蕴含的情感产生共鸣,体会音乐之美,实现良好的情感教育效果。例如,在歌曲《天亮了》,笔者首先给学生讲述了歌曲创作的背景,让学生了解歌曲背后的感人故事,感受父母无私之爱。了解了背景,方能感受歌词蕴含的意义。笔者发现:了解歌曲背后的感人故事之后,学生在歌唱的过程中,无不热泪盈眶。这就是情感教育渗透的效果,能够让学生对歌曲产生共鸣,最终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二) 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情感教育效果

在信息技术背景之下,多媒体辅助教学,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目标的有效途径。作为高中音乐教师,应当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优势,将图片、视频或者是一些唯美的MV用于课堂导入、课堂教学环节,营造和谐、轻松的情感教育氛围,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情感。例如,在琵琶协奏曲《草原放牧》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的优势,将草原放牧的一些唯美图片整合到课堂教学中,营造良好的情感教育氛围;在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关于《梁祝》的戏曲片段、舞蹈视频片段等融入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情感,取得好的音乐情感教育效果。

(三) 通过音乐欣赏,熏陶情感

音乐欣赏是学生体会音乐情感,感受作品的魅力的有效途径。我们知道,好的音乐作品,必然有强烈的情绪感染力,能够引发欣赏着的情感共鸣。因此,教师在高中音乐教学指导中,应当积极指导学生欣赏音乐作品,在欣赏的过程中熏陶学生情感。例如,在歌曲《长江之歌》教学时,笔者首先通过多媒体视频的形式,让学生直观地感受长江黄河波涛汹涌的场景,然后通过教师的深情范唱,让学生体会歌词本身蕴含的诗意、情感,最后,指导学生跟着音乐哼唱,体会音乐本身的情感美,提高学生的音乐学习效果。

综上所述,在高中音乐的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对于激发学生情感,升华音乐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高中音乐教师应当结合教学的内容,以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为依托,积极渗透情感教育,引发学生对教学的情感共鸣,全面提升学生的音乐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徐芳.刍议高中音乐情感教育策略[J].读写算,2013(24).

[2]黄佳梅.论高中音乐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科教导刊,2012(1).

作者简介:杨丹,贵州省遵义市,遵义市南白中学。

猜你喜欢

高中音乐情感教育作用
多元音乐文化背景下的高中音乐教育
新课改下如何打造优质高效的高中音乐鉴赏课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研究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