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应用

2018-11-14王金权

考试周刊 2018年96期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模式道德与法治教学应用

摘 要:“教无定法”,需改善初中学生消极情绪,不断提升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质量。而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应用在很大程度提升了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效果。伴随着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创新,进一步革新了传统的“填鸭式”教学,转变了教师以往角色,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由教师指引学生主动思考的形式,从而更好的提升了课堂教学效果,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究能力。基于此,本文主要对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应用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希望可以为相关学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教学;生活化教学模式;应用

一、 引言

道德与法治教学需重视以学生生活经验为依托,增强学生生活实践能力的同时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积极走入社会,用自身方法去感受、观察,探究审核当中的事物,从而更好的理解道德准则,并以此为依托,增强法律意识,创新学生思维模式与生活实践能力。因此需加强道德与法治教学生活化模式探究。

二、 转换教学观念,为生活教学模式创造良好环境

行动取决于观念,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当中,教师教学理念直接制约了生活化模式应用效果。伴随着新课堂教育改革的延伸,作为当前新时代教育人员需积极转变以往传统教学模式,创新教学理念,从而更好注重教学过程,而不是一味的重视学习成绩。在当前教育理念下,以往“一问一答”师生模式已然不能适应发展的教学需求,教师已经由以往的灌输者转变为学习引领者,要更加重视学生探究能力以及实践能力,帮助学生正确思考,从而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更好的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例如:对“迈上新台阶”讲解时,基于新观念,教师可通过将生活当中的尝试引入到课堂当中,让学生谈论自己进入初中校园学习的自身感受,从而更好的让学生投入到课堂学习当中。

三、 加强生活化互动教学,让课堂教学回归生活

生活化互动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当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中需与生活密切结合,从而实现生活与课堂教学完美结合。举例来说:对“尊重自由平等”进行讲解时,教师可提前准备一首崇尚自由的歌曲,并通过歌曲的方式创设生活化情境,科学的引导学生去思考与探究。在快乐的节奏当中,体现出学生的蓬勃向上,并在歌曲表现成长过程的烦恼,并明确此课程学习目标。歌曲播放完毕后,可通过提问的形式引起学生自我思考。如生活当中如何体现出自由平等?通过生活化问题,引发学生的热情讨论,并积极的给予解答,在学生回答后教师需给予总结,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认知。通过歌曲导入,选择与学习日常生活相关歌词,让生活当中的问题融入到课堂当中并给予有效的解决,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更能够提升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创设生活化情境,增强学生生活实践能力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教师需与课堂大纲内容相互结合,通过生活化方法创设教学情境,将理论知识与生活相互融合,从而更好的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并有效的掌握。例如:在对“维护公平正义道德”课堂教学当中,可将生活当中“碰瓷”现象亦或“让座问题”等普遍状况引入到课堂当中,引导学生去讨论并从道德层面思考认识,讨论如何面对“碰瓷”以及理所当然性“让座”的无理要求,又该如何去解决此类问题。通过生活事件的讨论,更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当中,更好的解决生活问题。

五、 加强与其他学科的融合,更好保证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应用

第一,伴随着新课程教育改革的延伸,生活教学获得了更为广泛的关注。在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需加强沟通、与生活紧密结合,并与其他学科相互协调配合。在此过程中部分教师在活动教学中忽视了主体,将大部分的時间用于唱歌、跳舞等形式上,一堂课程下来,课堂虽呈现热闹的场景,但并未获得由价值的感悟与体会。因此,需正确的认识课堂活动,将道德与法治课堂模式与生活化相互结合,从而在生活当中提升学生思想感悟与道德体会。例如:《道德与法治》的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维护国家利益中,其中涵盖了多个专业性概念,对于初中生的理解能力来说较为吃力。教师可以通过生活事物将相似的概念进行集中,生动的案例让学生对于概念的记忆更加深刻,学习更加轻松和高效。

六、 结束语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主要注重从学生认知角度入手,加强学生体验、感受和探究等,坚持学生为主题的教学活动,从而更好的提升学生对社会的认识与理解。预测同时,德育课程教师需加强培养学生生活化的兴趣,增强学生实践能力。若一味的增强学生知识掌握、简单情境模拟,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而言还是远远不够的。道德与法治教学需科学的指引学生将触角伸向广阔社会大课堂,拓展生活,更好的培训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

参考文献:

[1]苏逵.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有效教学的建构、实施与创新[D].云南师范大学,2017.

[2]齐笑蕾.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D].天水师范学院,2017.

[3]莫素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研究[J].教育观察(下半月),2017,6(4):134-135.

作者简介:

王金权,江苏省常州市,江苏省常州市滨江中学。

猜你喜欢

生活化教学模式道德与法治教学应用
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必要性和有效策略
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
浅谈道德与法治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作用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的生活化
初中英语阅读生活化教学模式探析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