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通过小组合作有效促进同伴互助

2018-11-14杨昌福

考试周刊 2018年96期
关键词:同伴互助小组合作初中英语

摘 要:小组合作是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重要教学模式,旨在打破传统的教师主宰、“一言堂”的教学格局,体现“以人为本”的核心教育理念。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不仅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彰显,促进生生互助,提高学习效率,而且也淋漓尽致地释放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实现师生合作学习,教学相长的理想教育局面。在初中英语的教学实践中,我一直在探索,如何通过小组合作模式促进同伴互助,实现“优帮差”,优生提高,差生转化的目的。

关键词:初中英语;小组合作;同伴互助

在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的这些年中,教育行业一直在“大换血”一样地更新着教学模式。沐浴改革春风,顺应潮流趋势,虽教学硕果累累,但问题层出不穷。想要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不能光是口号喊得响,更要工作做得好。这就要求我们一线教师,不仅要对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教学教材有更高层次的认识,更需要我们不断地摸索、探究,合理运用教学方法和策略。

一、 合作同伴,是互相学习的资源

合作学习并不仅仅是一种课堂上的学习方式,也是一种生活、工作的方式,更是一种价值观的认识。尤其是在当今这个时代,基本上家家都是一个宝,“捧着怕摔了,含着怕化了”,在溺爱中成长起来的这些孩子,他们自私、暴躁,什么事情都只容得自己,容不下别人。甚至还会有些成绩优异的学生不愿意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害怕被别人超越,或者害怕帮助别人会耽误自己,这些都是价值观认识的错误。而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学生们彼此之间除了玩耍,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他原来有这么多新奇的想法;她原来每天都这样努力学习;他原来这么精通体育知识;她原来课外阅读这么广泛……当彼此了解了他人的过人之处,彼此欣赏,起初就会产生相互交换的想法,实现初期的互助。随着合作学习的深入,同伴之间就成为了各自的学习资源。

二、 合理分组,是促进互助的前提

(一) 分层小组

课堂上的分层小组是首先尝试的模式。平常我们的班级座位普遍都是按照高低排序,再加上后期的磨合、调换,同桌之间可能并不是互补的,而恰恰是“相同”的。他们彼此之间的学习环境与合作学习就是完全相悖的。这时,我会将学生进行重新排序分组。根据平常的教学表现和生活观察,每7人一组,刚好各司其职即可。组长,小组内的总负责人,协调本组的合作学习,组长人选不一定必须是学习最好的,而是最有组织能力、号召力的学生,这样能够提升团队的参与度。记录员,负责记录小组内的主要活动,挑选识记能力强,书写迅速的学生。报告员,负责陈述小组的研究成果,挑选表达能力强,口齿清晰的学生。其他的研究员中,两两结对,通常为一个优生“捆绑”一个差生。

(二) 位置小组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性的学科,单纯依靠课堂上的四十分钟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学生在课下进行语言积累和锻炼。那么,离开了教师在课堂上的“教育”与“监督”,如何让学生在课下进行有效的“学习”呢?家庭成员没有辅导教学的能力和没有辅导时间是目前家庭教育“空白”的主要表现,这就要求我们建立“位置小组”,要求两到三位家庭距离相近的学生结组学习,既互相监督,又互相帮助。

三、 恰当任务,是促进互助的关键

(一) 设置恰当的语言情境开展合作学习

英语是一门语言,语言与生活密不可分,只不过汉语是我们的母语,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习惯用汉语交流,只把英语放在课堂上。是语言,它的发生就需要语境,而这语境,就是生活,恰当的语境,就是与学生息息相关,喜闻乐见的生活。我在课堂教学中会经常设置小组情境模拟活动,将一些英语对话放在小组中,学生选择自己能够胜任且喜欢的角色来扮演,要确保人人都有参与。例如,扮演记者和演员,安排每组的一个学生当the journalist对其他同学进行采访,参考问题是:Where did you go last weekend? Whom did you go with? What did you do or see there?在这过程中,记录员记录,汇报员在最后进行全面的复述。这里的分工,就可以是英语基础比较差的学生来当记者,句式固定,内容少,更容易上手;被采访者就可以是基础好一点的学生,最后的汇报员,则应该是基础最好的。当然,也要给基础稍微弱一点的“记者”机会,进行最后的复述工作。

(二) 选择适合的知识点开展合作学习

如上文提到的,并不是所有的知识点都适合小组合作模式,有些问题就必须要用传统的说教式才能取得效果。一般情况下,我会选择具有规律性的或者容易混淆的知识点开展合作学习,这样,学生合作探究、学习的过程中,自己总结规律,自己发现区别,比“灌输”来的更有意义,更有作用。我认为,如果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多安排一些合作学习,就能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思维,发挥集体的作用,从而达到学习优势互补,有效合理地解决问题,这对激发后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有明显的作用。

四、 合理评价,是促进互助的延续

合理的评价机制要能将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效果评价相结合,小组集体评价与小组成员评价相结合,从而使全体学生认识到合作学习的意义和价值,从而更加自觉地参与每一次合作学习活动。为了让学生能够在平时学习过程中有效地互帮互助,我制作了课堂组内成员个人评价表,包括同伴参与度、明确个人责任、向他人提供帮助、提出不理解的问题四项内容,学生可以在表中为自己的表现评分,作登记,也可以互相评分,作评价。当然,我们更多的采用激励这一教育评价手段鼓励学生合作互助,以合作小组完成任务、集体学习效果和成员进步情况等指标来对各组的学习行为和效果进行评价,让他们认识到小组是一个学习的共同体,一荣俱荣。

总之,只要我们认真分析,精心策划,合理分组,并认真坚持实施一段时间,一旦小组互助合作学习活动出现“同学互励、教学相长”的良好局面,便能激发出学生更大的学习兴趣和學习积极性,从而使学生参与教学的有效性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卢婉璐.初中英语优质课小组合作活动观察研究[J].科教文汇,2014.

[2]吴双.小组合作学习中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有效性探究[J].英语广场,2011.

作者简介:

杨昌福,贵州省安顺市,贵州省安顺市紫云自治县第二中学。

猜你喜欢

同伴互助小组合作初中英语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如何让初中英语教学更有效
作文评改“五步曲”
论构建英语高效互动课堂的策略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
同伴互助学习在英语诵读中的应用研究
“同伴互助”学习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探索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初中英语单项选择练与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