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结合专业开展社区志愿服务相关问题研究

2018-11-14/

长江丛刊 2018年14期
关键词:社区服务自闭症志愿

■ /

大学生开展社区志愿服务活动是在新形势下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培养一系列重要论述,培养青年大学生树立历史使命感和时代责任感,以最大限度发挥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对外交流等功能为目标,进一步培育大学生职业价值观、职业道德、职业情感、职业态度、职业信念的同时,提升学生组织协调能力,增强人文关怀意识。

一、探索社区志愿服务形式

以护理学专业学生为例,在充分了解社区实际情况后,对社区制定有针对性的志愿服务方案。根据社区具体情况开展重点人群护理服务、急救知识进社区、空巢老人、失独老人、独居老人星期服务活动、自闭症儿童护理干预、留守儿童健康教育等服务项目,搭建志愿者与群众沟通的桥梁,形成帮扶体系,构筑情感共同体,志愿服务活动在社区反响热烈,并得到了相关媒体报道,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已取得初步成效。目前开展的创新型社区医疗服务有以下两项。

(一)入户式护理服务

以“一对一”的方式对空巢老人、失独老人、独居老人开展入户式护理服务,即一户家庭由一个团队(二到三人)定期提供志愿帮扶,避免频繁接触过程中不同志愿者给居民带来不适感和陌生感,同时,实现持续开展、定期记录、准确掌握居民健康状况,使服务具有针对性、实效性。

(二)常用中医护理技术培训

为自闭症儿童家长开设中医护理技术培训,研究探索中医护理技术对自闭症儿童的护理,受到家长们的高度认可。此项活动以理论教学、实践操作和阶段考核相结合的方式,使社区居民在夯实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锻炼操作能力,掌握中医护理技术,更好的对自闭症儿童进行护理研究。

二、社区志愿服务存在问题

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开展的同时,相应问题也随之显现。从学生角度来看,参与活动人员知识领域有待扩展,技术操作培训内容有待补充,需要社会、学校大力支持社区志愿服务活动。从社区角度来看,社区活动前期宣传动力不足,社区设施需要进一步完善,社区居民对护理服务认知不充分,定位不准确。大学生在活动开展过程中要不断总结经验,以服务广大社区群众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运用所学专业知识服务社区群众,保证社区活动开展更加专业化、规范化、常态化。活动开展过程中遵循以人文本,自愿参与,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突出重点的准则,确保服务更加实效。活动结束后注重问题总结,归纳活动经验,不断提高青年学生思想认识,道德品质,进一步规范职业道德。

三、建立社区志愿服务新机制

发展社区志愿服务事业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以及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积极探索推进各项社区活动,重点深化入户式护理服务及中医护理技术培训,并筹备开设青少年儿童健康知识讲座,残疾人康复护理,急救知识宣讲,传染病疫情预防及控制知识普及等模块,不断创新载体、改进方式、完善内容、健全机制,进一步扩大知识培训领域,增强志愿者对志愿服务活动文化的理解,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加强沟通交流,提高志愿服务组织影响力,做到强化服务意识、深化服务内涵、提高服务水平。

大学生已然成为志愿服务活动的主力军,医疗志愿服务更加成为满足社区居民社会服务需求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强化大学生志愿服务意识,深化大学生对志愿服务活动的理解,提升社区居民对志愿服务的认识,是开展大学生志愿服务社区长效运营的重点。基于以上现状,从医护类大学生实践角度出发,健全完善社区服务机制、扩大社区服务队伍、深化社区服务内涵、拓展社区服务领域,加强实效宣传,提高组织影响力度。

社区志愿服务要以“发挥自身专业优势特色,满足广大社区群众需要”为宗旨,增强青年学生志愿服务意识、提高青年学生社会实践能力、提升青年学生职业道德水平,切实做到专业化、规范化、特色化,助力群众健康和青年发展,打造社区志愿服务品牌特色活动,努力创建社区志愿服务新体系。

猜你喜欢

社区服务自闭症志愿
我国城市社区服务研究30年:热点与趋势
——基于Citespace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
以志愿,致青春
关爱自闭症群体应从消除误解开始
关爱自闭症群体要从消除误解开始
围绕社区服务需求就业创业大有可为
拥有《鹿鸣》书与卡,填报志愿成行家
小小志愿 大大爱心
厦门推“爱心胸牌”关爱自闭症人士
自闭症是个什么鬼?
我国社区服务的性质和服务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