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三百首》中的通感隐喻的映射分析
2018-11-14■/
■ /
通感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认知现象。从修辞的视角来看,通感也可叫做“移就”,即五种感官感觉的相通。也就是说,通感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它是指我们在思考或交流时用属于一种感官范畴的事物现象去表达属于另一种感官范畴的事物现象,以期达到新奇、生动的表达效果。近年来,通感现象受到了语言学界越来越多的关注。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兴起和发展,学者们更愿意从认知角度来审视通感,即通感是一种特殊的隐喻形式,因此我们还可称其为“通感隐喻”。通感隐喻大量存在于文学作品和日常语言中,尤其是广告语篇。由于涉及到人体的五种感官和内心感受,最初的通感主要是应用于文学创作中的,主要是为了给文学作品营造出一种较高的审美价值,通感隐喻使文学语言表达更具有形象性,意象性、趣味性,诗意化,增加其表达的深刻性,尤其是在诗文创作中,作者正是用语言来再现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的,来表达丰富多彩、千姿百态的社会与人生,增强了表达的形象性。《唐诗三百首》是一部流传最广的唐诗选集,选诗范围相当广泛,收录了77家诗,共311首,在数量以杜甫诗数多,有38首、王维诗29首、李白诗27首、李商隐诗22首,其中涉及到大量的通感隐喻,为唐诗的脍炙人口,流传千古做出了巨大贡献。
一、触觉和温度觉作为始源域
根据《牛津英语词典》的解释,触觉被定义为通过与部分身体接触物体所被感知的一种感觉。百度百科指出触觉是指分布于全身皮肤上的神经细胞接受来自外界的温度、湿度、疼痛、压力、振动等方面的感觉。与人类其他感觉相比,触觉是最直接快速的感觉,在人们碰触物体时发生即刻反应。触觉刺激直接在主体和客体之间转移,不需借助中介。众所周知,触觉的管官是包裹着身体的皮肤,是生物最敏感的组织尤其是人类皮肤。因此,人们对周身世界的温度,湿度,震动,压力等很敏感。触觉给人们带来外部世界的直接反映并告诉人们所感觉到的物体是硬的还是软的,是湿的还是干的,是热的还是冷的。当人类通过身体感觉体验情感时,个人情感和触觉紧密联系在一起。当人们碰触或抓握一些物体时,就像抓住一些概念或想法。抓握是使物体连接在一起的最重要的方式。
诗人白居易在《琵琶行》并序把触觉域转嫁到听觉域,写下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流泉水下滩。他形容琵琶的声音如同鸟的鸣叫,优美顺畅清亮平滑仿佛能被手触摸到。此声音带给我们柔软,流畅和平滑之映像。这首诗是一首描绘当时社会的黑暗和浮躁的长篇悲剧诗歌。白居易听到街头女子弹奏这首琵琶曲的时候正是他被贬的时候。她技艺高超,赋予这首曲子一种如同丝绸般顺滑的触觉感。这支琵琶曲展示了女艺人极高的音乐天赋。在这首诗中,诗人把自己当作琵琶女对她的悲惨人生感同身受。同时,诗人也像琵琶女一样富有才华却无人欣赏。他的感情随着这首曼妙舒畅的琵琶曲喷涌而出。正是通感隐喻赋予琵琶曲的声音触觉特征,使得读者能感受到曲子的顺畅和轻缓。
很明显,温度是触摸其中的一种特性。然而“冷”和“暖”都属于触觉范畴其意义却互相对立。根据《牛津英语词典》的解释,“暖”指一种相对高的温度,表示热情,令人愉快的,意味着温暖或新鲜;“冷”恰恰相反,指低下的温度,不是热的,没有热情,表示寒冷,不接近正确答案,无意识的或死亡的。
下面例举几个利用温度象征听觉的诗句。在《燕歌行》中,诗人高适用“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赋予声音寒冷的温度为了突出战士的艰苦作战环境,给读者带来一种难受和悲伤的体验。高适首次详细地描述整个战争过程,告诉世人战争的现象和本质。高适利用通感隐喻,深化了诗的主题既强调他对战争深恶痛绝。又如,《琵琶行》并序中“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渐歇”白居易向读者献上一曲美妙的琵琶曲清新的如同春寒陡峭的早春。《弹琴》中,“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诗人刘长卿孤芳自赏,“松风寒”以风入松林暗示琴声的清凄,而琴曲中又有《风入松》的调名,一语双关,看似描绘七弦琴清凉的曲调,实际上通过把音乐和议论结合起来进一步深化诗的主旋律,运用通感隐喻使得此诗独具一格,富有创新。以上的例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首先,诗人刘长卿擅于运用转喻把温度域移嫁到听觉域。通过使用特殊的通感隐喻,刘长卿引起读者共鸣,仿佛身临其境。尽管声音本身无知觉,但读者能感受它的寒凉当他们聆听时,这就是通感隐喻工作的基础;其次,前文所提,“寒冷”和“温暖”都属于温度域范畴,但转移往往发生在寒冷与声音之间,诗人多喜把声音和寒冷联系在一起,说明诗人倾向于在诗中抒发他们的悲惨遭遇和悲伤情绪。
颜色和温度之间的通感隐喻普遍存在文学作品中,尤其在诗歌中。日光和月光差异甚大,日光是太阳直接发出的红色暖光,而月光是月亮反射太阳光形成的,是苍白的,因此,日光常与温暖,月光与寒冷联系在一起,冷月通常象征着寒色。这种经验可以应用到月光的通感隐喻当中,如《月色》一诗,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月亮通常代表对恋人的思恋之情,诗圣杜甫借月抒情,表达对妻子的思恋之情,这处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的通感隐喻的运用加深了诗人的思恋之情。更明显的在李商隐《无题》“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诗句中,月下的色调是冷色调,月光寒冷,心情也随之更趋暗淡,于是有“应觉月光寒”借生理上的冷反映心理上的凄凉之感,体现了女子对于情人的思恋之切。此外,杜牧《秋夕》中“夜色凉如水”暗示夜已深沉,寒意袭人,该进屋睡觉,但宫女依旧坐在石阶上,仰看天上牵牛星和织女星。“凉如水”的比喻不仅有色感而且还有温度感形象地描写出失意宫女的孤寂幽怨,又暗讽君情如冰。基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温度觉作为始源域能够更容易广泛运用到其他感觉形态域。
二、视觉作为始源域
眼睛是人类的心灵之窗,因此,视力不仅仅是一种生理器官的功能,更具有受人类心理状态影响的多维功能,与我们的个性密切相关。另外,通过视觉,人感知外界物体的大小、明暗、颜色、动静,获得对机体生存具有重要意义的各种信息,至少有80%以上的外界信息经视觉获得,视觉是人最重要也最复杂的感觉。研究数据表明,视觉和听觉是唐诗中感知意象的主要的感觉。因为,视觉和听觉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特别最重要的感觉形态,对绝大数的人们来说,眼睛和耳朵是认识世界的主要器官。在某种程度上,整个宇宙是由视觉和听觉主体构成的,所以,视觉到听觉的通感隐喻显得尤为重要和普遍。
李白在《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一句中灵活运用视觉到听觉的通感隐喻。关于此诗的创作背景,有一种说法是此诗作于李白隐居终南山时,描述的是李白从月夜到长安南面的钟南山去造访一位隐士。他们把酒言欢,放声长歌,希望一直沉醉在美酒好乐当中。在他们看来歌声似乎有自己的长度能够持续一段时间。杜荀鹤《春宫怨》“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中,始源域“鸟声”映射到目标域“轻盈”和“细长”。此诗把鸟声描绘成一段轻盈纯净的音乐,同时,鸟声如同人们眼睛所能看到的某些轻薄细长物。“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诗人孟浩然通过对竹露滴在地面清脆的声响来隐喻他的生活的舒适和纯净透明。
三、味觉作为始源域
味觉是我们味觉系统和审美体系中必不可少的元素。味觉作为传统的五种基本感官方式之一,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味觉方面,如“甜脸”、“苦笑”、“酸相”等,所有这些表达都属于通感隐喻。现在吃饭不仅仅是把你的胃喂饱饱的方法式,也是一种让你感到满足或厌恶的本能体验。“酸”通常代表舒适、痛苦和不愉快,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也代表了权力的缺失。而“甜蜜”经常被用来表达快乐和享受的感觉。不过“苦”与“甜”的感觉正好相反,它表明了一种不快乐的感觉和一些悲伤或痛苦的使你感到沮丧或压抑的生活经历。“辣”可以形容一个人的精神状态和人们通常采取的方式。有些人甚至通过吃辛辣的食物来发泄自己的感情。相反,“咸”虽然是我们五种基本口味的基本要素之一,但人们很少用它来表达人的感情。调查发现,《唐诗三百首》中只有2种味觉域转移到其他觉域的通感隐喻,一是味觉到听觉,如王昌龄的诗句“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对友人的思恋之情,美景没有友人相伴,心中苦涩压抑。又如韩愈借“君歌声酸辞正苦,不能听终泪如雨”来表达对人生的感慨,以一种无可奈何的心情,用“人生由命”的宿命官蔚籍友人,并自我解嘲,因此歌声是酸涩的;二是味觉到视觉,如李白的“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战士们望着边地的景象,思恋家乡,脸上多现出愁苦的颜色。味道“苦”到视觉“望”的通感隐喻充分表达了战士对战争的厌倦和思乡归乡的急迫心情。
四、嗅觉作为始源域
嗅觉是指生物判断气味的能力,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能唤起情感感知的感官。当人们嗅闻到某种好闻的气味时,很容易把这气味与某种令人愉快或棒极了的事物联系在一起。人们嗅觉特殊功能就是能够感知食物是否可口。嗅觉转移到其它感官的通感隐喻通常用来暗示人们的智商或者一个人的洞察能力。比如,“我能闻到麻烦的味道。”从收集的数据来看,《唐诗三百首》只出现了一个嗅觉到视觉的通感隐喻,那就是《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中的“绛唇珠袖两寂寞,晚有弟子传芬芳”。此句中诗人杜甫用嗅觉“芬芳”二字隐喻舞者的绝妙经纶的舞技,鲜花的香气是最美好的事物,来说明舞者的表演登峰造极。
五、听觉作为始源域
声音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媒介。它可以通过其他媒介,如空气、收音机、留声机、翻译机等来进行传播。这些中间媒体或多或少地影响声音的使用。我们人类只能在耳朵能听到的频率内感知声音。在听觉领域,人们经常使用一些基本的元素来描述听觉,如大声、安静、嘶哑等。根据作者的统计,可以发现以听觉为始源域的通感隐喻大大少于其他的感官通感隐喻,尤其是温度域和味觉域。以下是可以从数据中找到的唯一示例:王维的诗句“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水声在山间乱石中喧嚣,水色在深密的松林里幽静深沉。诗人王维运用听觉的安静来形容小溪在视觉上的幽静深沉之美感。
六、结语
诗人站在世界之上,敞开自己全部的感官,吐纳宇宙万象,时空各种信息汇聚于心灵,造成生命与天地共感,内宇宙与外宇宙重合,这就为诗人创作提供了无限的可能和自由。人的感官主要有眼、耳、鼻、舌、身,眼管看,耳司闻,鼻通嗅,舌品味,身析冷暖。在一般状态中,它们各司其职,但在特殊条件下,它们可以相互配合,彼此转换,互相联系,这种心理现象被称为通感,也成就了通感隐喻。
:
[1]Lakoff G.,Johnson M.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2]Turner M,Fauconnier G.Conceptual Integration and Formal Expression[J].Metaphor and Symbolic Activity,1995(3):183~204.
[3]Williams J.Synaesthetic Adjectives:A Possible Law of Semantic Change[J].Language,1976(2):62~68.
[4]李顺春.略论通感在中英诗歌中的作用[J].重庆大学学报,2000(6):90~91.
[5]王晓军.英汉诗歌中意象的通感[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1999(4):50~53.
[6]王志红.通感隐喻的认知阐释[J].修辞学习,2005(3):5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