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楼梦》中林黛玉人物形象研究

2018-11-14■/

长江丛刊 2018年14期
关键词:才情林黛玉黛玉

■/

一、林黛玉外在形象分析

《红楼梦》中的女眷各个都是美人,各美其美,争奇斗艳。林黛玉在小说中也是一个美人胚子,她的美与众不同,她是一种病态美。小说中林黛玉是绛珠仙草,草木是柔弱的,也是很难禁得起风雨的,所以林黛玉的外在美是一种柔弱的美。绛珠仙草是西方灵河河岸的植物,这就让林黛玉的美多了几分灵性,与世俗之美不同,她美得超凡脱俗。这种与众不同之美,与其与众不同的思想和叛逆的性格是相吻合的。虽然林黛玉是药罐子,但是她没有被病痛夺取生命,正如她与命运的抗争。这就让林黛玉这个柔弱而有坚强的形象更惹人怜爱。林黛玉身上展现出来的精神雅美,性格挚美,爱情凄美,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熏陶出的特殊艺术品。不仅仅代表《红楼梦》中的第一女主人,更加代表中国文学史跨界的先锋,她追求的生活和爱情具有无穷的魅力,尽管她最后肉体消失,但精神却从未屈服,让人们感受到追求独特人生的体验。悲剧给人的美感是崇高的,人们对正黛玉的苦难遭遇和不幸深刻的表示同情,对她那坚贞的品质高度认可,这种审美是具有民族传承性的。

二、林黛玉性格特征分析

(一)性格表现

在《红楼梦》中,林黛玉的性格特征可以用以下几个词来形容,娇生惯养、尖酸刻薄、叛逆、执着、悲观和敏感以及文学才华。娇生惯养是因为其母亲是大家族贾家的大家闺秀,从小受到母亲的影响而具有大小姐脾气;林黛玉所处的时代是封建社会的没落时期,虽然家族没落,但是贾母待她非常好,黛玉的生活条件依然比较好,所以养成了她娇生惯养的性格。尖酸刻薄和叛逆反应出她细腻而独立的思想,她不囿于封建礼教,用自己的思想和眼睛审视事情,用语言来表达对社会的不满。执着性格反应在她对待宝黛爱情上面,对待爱情她从不怀疑,也从不畏惧。敏感的性格在她与贾府上上下下的人打交道中就体现出来,她寄人篱下,除了贾母和宝玉她没有完全信任和依赖的人,所以谨言慎行,对别人的行为和言语也会多想。悲观的性格和其文学才华在其诗词中有所体现,她的诗词诠释了她的才情,她的诗词也道出了她悲观的性格。总之,林黛玉的性格是非常复杂而多面的,正是这些多面的性格,才使得《红楼梦》女主人公的形象非常丰满且具有争议。

(二)形成原因

黛玉的性格形成原因比较复杂,既有先天的秉性,也有家庭环境的影响,更有命运的捉弄。娇生惯养的成因是其大家闺秀生活环境的影响。尖酸刻薄和叛逆是其家庭环境和命运捉弄的共同结果。黛玉从小母亲过世,没有了母亲的关怀和庇护,她需要自己应对各种问题,青少年对世界的认知是肤浅的,对社会现实的接纳和处理方式是青色的,这就必然导致她的尖酸刻薄和叛逆。此外,家庭结构的不完整对这个弱女子的影响是深远的。如果有母亲的指点和疏导,她就能够按照当时的生活时代的道德观来审视各种事情,也就少了对世事的不满和讽刺。对爱情执着,既是黛玉的天性,也是命运的安排。亲情、友情和爱情共同组成了人的情感需求,黛玉敏感多疑和尖酸刻薄的性格影响了其友情,亲情上少了父母的爱,只有贾母的宠爱是不够的,宝玉的爱情成了她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同比其他大家闺秀,林黛玉不需要打理与父母等长辈的人际关系,也不需要打理与世交的关系,也不需要维系各种目的下交往的闺蜜的友谊。所以,她大部分的精力都花在了与贾宝玉的爱情上。对于爱情来说,这是纯粹地全全的付出,可歌可泣,感人至深;但是对于一个自然人来说,这种情感是畸形的和失衡的,是可悲的,也是可怜的。她的敏感是命运的捉弄,缺少父亲庇护,没有母亲依靠,爱情随时会被薛宝钗抢走,贾母日渐衰老,寄人篱下,家族败落,在封建社会,女子除外谋生,除了为妓为奴,别无他选。这对一个娇生惯养的大家闺秀来说是何等的残酷!黛玉在这种生存环境下怎能不敏感多疑。她悲观的性格是先天性格和后天环境的影响,她的文学才情是天赋和书香门第耳濡目染的共同结果。

(三)特征意义

林黛玉的美貌和才情是封建时代大家闺秀人人都有的,在小说里对其美貌的描述和才情的呈现让这个人设更加可爱,也反衬了悲惨命运对美丽红颜的摧残,更加引起读者对封建社会丑陋的憎恶和反思。林黛玉在《红楼梦》这部作品中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她是封建社会没落时期大家族的一个与命运抗争又谨小慎微求生存弱女子。以林黛玉为中心,可以看到封建时期女性的生存状况和习惯被封建理念束缚的样子,可以看到作为那个境况下女性的自我觉醒意识,可以看到家族环境对人生存的极大影响,可以看到家庭不完整对人性格形成的影响,可以看到爱情在生命中的作用和意义。

三、结语

品读《红楼梦》中林黛玉的人物形象可以从多重视角出发,从不同的角度可以折射出人物和社会的现实,从而带给读者各种反思。《红楼梦》是文学经典,分析其人物形象,可以了解历史和社会,也可以分析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对人成长的影响。读书的目的是为了反思,从而丰富自己的情感,引发对生活的思考。林黛玉人物形象出于古书,但是当今社会与其境遇相似的人也不在少数,希望本文能够引起大家对人生起落、情感缺失与自我平衡、青少年自我成长等方面的思考。

[1]刘杨乐.林黛玉人物形象分析[J].中外企业家,2014(30).

[2]刘梦爽.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浅析林黛玉语言的艺术性[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05).

猜你喜欢

才情林黛玉黛玉
班婕妤,世间最具才情却孤独的女子
品潇湘妃子
《红楼梦》“述古翻新”管窥——黛玉不喜义山诗、正邪两赋及意淫新论
林黛玉该不该吃五香大头菜
林徽因与梁思成:感情与才情相得益彰
黛玉为什么爱哭?
柳枝词
才情为君绽,笙箫水云间
从林黛玉之死看刘心武的荒谬语言
两个人的爱情和一个家族的“内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