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学生突发事件网络舆论的形成与引导策略研究

2018-11-14/

长江丛刊 2018年24期
关键词:突发事件网民高校学生

■ /

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

最近几年,一些高校经常出现突发性的事件,这些事件经过网络媒体的扩散以及传播,对于学校健康发展造成十分负面的影响,本文主要为了强化学校管理,研究如何采取良好高校突发性事件网络舆论引导策略,帮助学校树立良好形象促进高校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突发事件网络舆论的概念以及特征

(一)突发事件网络舆论的概念

舆论是指广大民众对社会中发生的各类事件、现象、问题所表现出来的政治信念、情绪、态度、意见等反应总和。网络舆论是指在网络中发生发展的舆论以及围绕舆论所发生、发展、变化的总和,是网络用户对国家、政府管理、社会事件中各种事件的态度。突发事件网络舆论是针对那些发生突然的事件,在网络上引起网民对事件的一系列意见、情绪、态度。突发事件的发生常常有时间、地点、规模、发生趋势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复杂而变化快。在传播过程中又常被阻断、被扭曲,被各种不确实消息和虚假消息影响。

(二)特征

第一,互动性。网络舆论的载体与传统媒体的最大不同在于,网络传播是一种双向互动的信息传播模式,而传统媒体是单向信息的传播。网络的最大价值就是拥有实时的互动功效而不是其海量信息和传播速度。网络舆论的互动性主要是指网络用户与政府、网民与网民之间的互动。第二,即时性。舆论之所以有价值,就在于其时效性,网络舆论与传统舆论的区别是网络舆论的传播时速快、反馈表达也非常快。大型网络门户可以实时跟踪突发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并及时的发送相关的新闻与报道,发布原创言论与想法,反映事件发展的过程和大众对事件的态度与情绪,通过网络媒介的报道与介入,网民可以第一时间获得最新的消息并及时反馈之间的想法和意见。第三,情绪化。网络舆论的发言者通常可以选择匿名发表言论,社会心理学家发现,这种匿名方式会使人暂时摆脱社会角色的束缚和作为公民责任,发表言论时放松对情绪和情绪的控制,导致网络舆论往往偏向极端化。第四,群体极性化。由于传媒技术与互联网的发展,网络舆论的发生变化速度极快,而网民在网络中交流看法时常常能找到相同看法的网民,进而形成一个团体。

二、高校学生的突发事件网络上舆论的形成与演化研究

(一)网络舆论的形成过程

突发事件在互联网上的传播,一般是源于网民主动发帖。经过主流媒体的报道,突发事件传播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形成对突发事件的信息聚合,广大网民针对突发事件发表自己的意见和了解的情况,并相互之间进行沟通交流,形成了网络舆论。

(二)网络舆论的高涨

突发事件在网络上一旦形成舆论,加上网民对事件的讨论热度和广大网民对突发事件的情绪与建议,就会使得突发事件的影响范围进一步扩大,更多的网民参与其中。这种网络舆论的发展呈现一个增长的趋势,根据突发事件关注的不同,持续时间和强度也有所不同。

(三)网络舆论的波动

网络舆论的发展趋势,并不是直线式的一直上升或下降,有时会呈现波浪式的发展。这说明舆论热点的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会有萎缩的现象,但是受一些因素的影响,可能又会达到高潮,进而出现这种高潮到萎缩到发展的周期性模式。

(四)网络舆论的淡化

网络舆论并不是一直都处于高潮阶段。随着突发事件的处理进展和新兴事件的发生发展,原来的舆论会淡化出民众的视线,进而慢慢冷却下来。大多数网民对突发事件的关注不会持续很久,目光会被新鲜的事物所吸引。但是也不排除有些意义深远、影响重大的突发事件会持续地吸引网民的目光,并再次引起网络舆论。

三、对高校学生突发事件的网络舆论引导策略

按照社会政治态度性质不同,网络舆论可以分为正面网络舆论、负面网络舆论。其中,负面网络舆论会引发群体性事件,造成社会认同危机,甚至影响社会稳定。所以,要想缓解网络舆论造成的巨大冲击,高校需要做出正面的应对,正确引导网络舆论的发展。一方面需要建立制度,加强预防。另一方面,如果发生了突发性的事件,也需要挽救声誉减少网络舆论危机对形象损害破坏。就网上的焦点问题,及时披露消息,组织有深度的文章在网上刊发,解释疑惑,维护网上正确舆论向导。

(一)关注高校学生突发事件网络舆论的有关热点,注重预防

重点舆论的出现,常常伴随着一些可见的征兆,这就对高校把控舆论的能力有所要求。要重视规避可预见的突发事件的舆论,处理突发事件时主动掌握事件发展的方向。传播心理学显示,绝大多数民众在接受某一信息时都有先入为主的心理观念,特别是应对某些突发事件。公众由于担心自身的生命、财产安全,对相关信息的关注度就比较高,如果有关部门反应缓慢或信息不对等,公众就容易受到虚假消息的误导。

(二)建立公开透明权威的制度体系

突发事件发生发展的速度非常快,一般在二到三小时就开始传播,六小时后达到一定传播范围,二十四小时后网络舆论会达到高潮。因此,要完善网络舆论的反应机制,有关人员做好应对方案,建立公开透明权威的信息系统,力争第一时间发布相关信息,阻止谣言传播,以增强政府舆论的公信力。

(三)正确的引导网络舆论

网络舆论是各种思想碰撞的结果,稍有不慎,就会引发群体急性化,对社会的安全与秩序造成威胁。所以,要坚持正确的引导网络舆论的发展,营造积极向上健康的主流舆论,用正面的宣传来打破各种虚假信息,错误反动信息。面对突发事件,要足够的重视和谨慎,报道时力求客观,真实,全面,公正,注意信息的对称和及时辟谣,避免误导广大网民。第一,任何声音当第一时间进入人的脑海后,再想用其他声音去覆盖就变得非常困难了。处理网络舆论危机需要第一时间介入争取主动抢占话语权,争取得到网民和媒体支持。不回避矛盾和问题。舆论危机发生时要统一口径不说假话做到实事求是。第二,态度诚恳以及沉着冷静,网络舆论危机处理当中,需要处置工作的相关人员,始终保持良好的态度,有礼有节以及沉着冷静,理性面对,要做到有人情味、亲和力以及影响力。第三,领导应当以身作则。网络舆论危机处理中当中,领导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旦网络舆论危机发生后,作为领导需要尽快第一时间到达现场,适时向媒体作出解释、承诺,回答社会公众以及媒体问题,挽救声誉减少网络舆论危机对形象损害破坏。

综上所述,高校学生的突发事件网络上舆论的形成与演化包括了四个阶段,分别是网络舆论的形成过程、网络舆论的高涨、网络舆论的波动、网络舆论的淡化。对高校学生突发事件的网络舆论引导策略包括关注高校学生突发事件网络舆论的有关热点注重预防、建立公开透明权威的制度体系,以及正确的引导网络舆论,促进学习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突发事件网民高校学生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网民低龄化 “小网虫”的明天谁来守护
有关公路,网民有话说
小议高校学生违纪处分制度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清朝三起突发事件的处置
关于高校学生工作的思考
突发事件
有感“网民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