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高职思政课程智慧教学过程管理探析
——以蓝墨云班课平台为例
2018-11-14■/
■/
安徽邮电职业技术学院
“互联网+”时代是信息与知识如同雷雨般倾盆而降的时代,碎片式、多元化的学习内容与个性化、泛在化的学习方式交织在一起,给高职的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困难和挑战。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核心载体。高职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水平高不高、效果好不好、阵地牢不牢。而目前的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却呈现出配方陈旧、工艺粗糙、包装不时尚等问题,因而,我们必须不断进行改革来适应现实需求,及时转变教学理念,将互联网思维运用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改革和课堂教学中,让互联网与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课程形态,以有效把控思想政治理论课过程,增强教学水平与效果。
于2014年11月20日上线的蓝墨云班课,是当前最早诞生的互联网移动端课堂互动APP软件,是中国目前唯一能够提供完整过程性管理和课堂教学大数据实证的云教学平台。借助这个平台,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可以根据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及时把握学生思想动态,有效开展互动教学,让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学生心中真听、真信、真理解。最主要的是,可以借助该平台,对学生学习行为进行数据分析,进而开展实证研究,实现课程全过程管理。下面,本文就思想政治理论课在蓝墨云班课平台的应用进行教学过程管理设计梳理。
一、基于蓝墨云班课平台的智慧课堂教学设计
(一)课程教学
首先,教师依托蓝墨云班课APP生成思政课程班课和班课邀请码,添加学习要求、学习进度、考试安排等相关内容,等待学生利用班课邀请码,进入班课。
其次,在授课前,教师可根据教学主题,将相关学习资源(例如:PPT、视频、素材、图片、相关案例的网页链接、课程包等)在正式授课前上传到蓝墨云班课平台(其中老师也可制作MOOC课作为学习资源上传),并发布课前学习任务。学生接收任务后,在蓝墨云班课平台进行自学,并完成课前测试。
在课堂上,由于学生已经经过课前的学习,对书本知识有了一定程度的掌握。老师可在课堂上主要采用互动教学和问题式教学方法进行授课,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把握。教师可利用头脑风暴创建一到两个主题,学生在手机上作答并发表自己的看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彼此之间看不到对方的答案)。教师也可以利用已经设置好的讨论答疑功能,可以是分组形式也可以是全体同学一起进行,教师抛出问题,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之间能看到彼此的发表的内容)。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发起投票功能,针对某一问题查看学生的思想心理状态,引发学生思考并讨论。当然,学生的课堂表现也可以通过蓝墨云班课平台进行反映,教师提出问题,可通过发起举手、抢答、随机选人等形式对学生进行课堂表现打分。也可以划分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价打分。除此之外,在课堂上,教师也可利用蓝墨云班课APP进行在线签到,签到的方式多种多样,可用灵活多变的手势签到,也可回答问题进行签到,以此来记录学生的到课情况,保证出勤率。
课后,教师利用蓝墨云班课发布社会实践拓展任务,学生经过课前学习、课中讨论后,利用平台上传作业。课后师生也可用蓝墨云班课平台交流互动,让课堂上学生的不同意见可以继续各抒己见,老师继续深入引导分析;还可以发散性的就该主题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延伸探讨,通过班课活动实现脑力激荡,学生与学生之间甚至是学生与老师间的讨论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帮助学生拓宽学习面,有效的强化知行合一。
(二)课程管理
在整个教学管理过程中,老师对学生知识点的把握、学习进度的掌握以及课堂表现都非常清晰明了。在课前环节,老师发布的学习资源可根据时长、难易程度、是否重点掌握而设置不同的经验值,学生只有查看任务完成情况,才能获取相应的经验值(经验值的多少可以直接反映学生对于课程的参与度),而哪些学生没有参与课前预习环节,在蓝墨云班课平台中也会逐一显现。教师也可以利用测试对学生单元知识的掌握进行检查,查看学生测试成绩,从中发现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从而在课堂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知识梳理理解。除此之外,在课程管理方面,若有突发情况需要通知,也可以在系统中进行班课通知推送和学生进行私信交流等,教学过程管理既方便又高效。
在对学生管理中,教师可以轻松查询每位学生的相关信息,例如姓名、学号、照片、他的经验值以及经验值明细,是否为本班成员等。若该学生平时表现积极,也可以设为助教,协助老师进行教学工作。学生成员可按学号顺序显示,也可按经验值的多少进行顺序排序,哪位同学平时表现优异或一般,在系统中会显示地一清二楚。当然,根据课程需求,教师也可以给班课成员设置成员小组方案,在进行作业布置或小组任务、课堂表现时可以直接应用,方便教师管理。除此之外,教师可以在自己的手机端或电脑端,轻松组织全体学生进行签到,可以采用一键签到、手势签到或手工登记这三种不同方式进行签到,随时随地查看学生是否出勤,是否认真听课以及是否互相代到、互签等情况,保证了学生上课的出勤率。
(三)课程评价
在课程评价方面,依托蓝墨云班课平台的“思政”课程采用的双向评价。首先,教师可根据学生经验值的高低来评判学生对于课程的参与程度及学习效果,而经验值的获取可通过课前学习资源的学习、单元知识的测试,课中的答疑讨论、头脑风暴、问卷投票、课堂表现,课后作业提交或小组任务等活动方式。其中学生频繁使用词句、关注话题还可以利用智能标签进行标注,从而可以多方面、立体环绕式地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具备公正客观。其次,学生也可以对教师的教学过程进行评价。方式有多种:可以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让学生对老师的教学过程进行有效评估,也可以通过私信交流的方式直接指出教学过程中的优劣不足,方便老师及时掌握反馈修订。
(四)课程跟踪
借助蓝墨云班课平台,学生在课堂内外积累的“思政”课程学习行为数据和结果,可通过蓝墨云班课后台生成数据模型,教师可以依据这些模型对大学生学习行为特点和学习规律进行整理、分析、归纳和总结,并将之形成的结论运用到对大学生下一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工作中。
二、思政课程智慧教学过程管理要求
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智慧教学过程管理中,除了应对课程教学进行设计把控之外,还应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养这两个维度来考量要求。
(一)优化“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所谓“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指以互联网空间为载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影响其过程及结果的一切互联网环境因子。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笔者认为如何有效地筛选网络信息资源是影响其教学效果比较重要的环境因素。
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智慧教学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需要利用移动互联网络去查阅、分享、引用相关学习资源。而网络信息资源庞大且鱼龙混杂,如何有效地锁定有效信息进行“拿来用”是每位学生的必修课。首先,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微小说、微视频、微课等的不断涌现,使得网络信息资源呈碎片化:切合主题,你可以在网络上找到一篇精练的小文章,一段小视频或微课,阅读碎片化,对所需掌握的知识点一知半解,没有拓宽深度及广度,整合力度欠缺,导致理解不深、领悟不够。其次,由于碎片化的阅读方式,导致思维发散,往往看到有兴趣或有意思的链接就会点进去,导致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上思想不集中、耐心不足,学习能力下降,加大了教学难度。
基于此,既然回避不了学习资源碎片化给学生学习方式所带来的影响,那么教师在进行课程设计时就需注重课程整体性与碎片化的学习相统一。例如针对特定的主题,设计相应的微课来满足大学生学习需求;在微课的设计中,还要设计具有启发及整合式的问题思考及不同方式的教学活动以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深入认知和内化,从而为学生架构一个由不同微课共同构建的完整的教学过程。
(二)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养
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立场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而言,是底线、是操守。良好的理论素养、高尚的道德修养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而言,是基石、是支撑。除此之外,在移动互联时代,笔者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还应有过硬的信息素养。
所谓信息素养是指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以及在教育中运用信息能力的综合素质。依托蓝墨云班课平台进行授课,需要老师在课前做大量的学习资源储备,从海量的网络资源中筛选、整理有益的信息资源为我所用,并以大学生喜爱的表达方式传递信息,实现教学内容视听结合、图文并茂、声情融会,多方位刺激大学生视觉、听觉等感官同步运行,吸引大学生的兴趣和关注,从而引导大学生将各种信息进行有效融合连接,进而学会分析、判断和思考。
其次,教师还应熟练运用网络技术,浏览、搜索、下载所需信息;运用各种社交工具、移动终端设备与大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及时掌握大学生思想心理动态;利用信息技术制作课件、视频、建设网络教育平台,搭建线上线下教育教学统一,以保证为每个学习者进行一对一辅导以及把握整个教学管理进度和过程,提升教学效果。
再次,当前大学生大多是95后,有些还是00后,面对这些互联网时代的原住民,21世纪的新新人类,他们往往用互联网思维去思考问题、处理问题。而互联网思维往往是教师的短板环节,就是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辩证客观地看待这一现象,转变思维,把学生当作客户对待,把课程当产品设计,把教育当营销体验,把手段当平台打造,开放式地、交互式地、平等式地,点对点、面对面地调动大学生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动性和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