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游戏活动打造园本建构课程体系
2020-12-28鲍培艳
鲍培艳
摘 要:游戏活动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之一,教师要结合幼儿特点、幼儿园的实际环境,通过游戏活动的优化,打造园本建构课程体系。在打造园本建构课程体系的过程中,要做到循序投放,讲究情节性;围绕主题,捕捉生成感;有效支持,凸显精彩点;推进合作,共享经验值。
关键词:游戏活动;园本建构课程体系;情节性;生成感;精彩点;经验值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0)35-0104-02
建构类游戏的开展,不仅应该关注游戏内容的设计、游戏材料的投放、游戏能力的提高,还应该树立儿童意识,这才能构建更具针对性、高效性的园本建构课程体系,促进幼儿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本文对结合游戏活动打造园本课程体系进行探讨。
一、循序投放,讲究情节性
游戏材料的投放能对后期课程体系的创设、活动效果的提升带来极为深远的影响。这是因为,游戏活动的开展需要加强幼儿与材料的互动,让幼儿的能动性、创造性提升找到入手点与关键点。为了投放合理且可靠的材料,教师需要对建构类游戏活动的开展进行深入的分析,注重材料与环境的高效协调。
例如,中班幼儿已经形成了初步的搭建能力,能够更为自由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在建构类游戏中有着突出的表现。教师在充分观察以后,可以给出情节式的游戏背景——洪水来了,冲毁了动物村庄内唯一一座小桥,这可急坏了小动物们。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来帮帮他们吧!这时,教师可为幼儿提供木质的积木,这些积木的形状各异,属于低结构材料。孩子们可结合生活经验,积极进行思考,搭建出不同的桥梁。孩子们的创造性、建构能力有所不同,有的孩子搭建的桥梁较为“宏伟”,但是缺乏稳定性;有的孩子搭建的桥梁较为矮小,不能满足小动物们的“使用需求”。教师可以在观察的基础上不断投放更多的材料,让幼儿对原有的“桥梁”进行改造。
二、围绕主题,捕捉生成感
建构类游戏活动的开展是为了促进幼儿综合能力的提升。从主体性发展的角度来看,建构类游戏能够培养幼儿的主动性、独立性、计划性、创造性、胜任感、自信心与自主性;从健康的角度来看,建构类游戏能够实现幼儿眼手的协调,促进手的精细动作和大肌肉活动的协调;从数学的角度来看,建构类游戏能够加强幼儿对形状、空间关系、数量概念和数量关系等数学知识的初步认知;从科学的角度来看,建构类游戏能够帮助幼儿把握物体的特性,对力的相互作用等形成一定的概念。同时,建构类游戏还有助于幼儿在语言、艺术等方面的发展。教师应该认识到建构类游戏的价值,根据幼儿的成长发展需求,合理设计不同的主题,在愉快游戏的过程中实现幼儿综合能力的提升。
主题的选择需要捕捉幼儿的兴趣,结合他们的体验感知、生活常识。例如,幼儿经常会在节假日期间和父母一起去公园游玩,对公园的建筑有着一定的认知。因此,教师可以开展“美丽的公园”这一主题建构活动,让幼儿运用胶粒、各种不同类型的积木、建构类的材料搭建自己心目中的公园。在此之前,教师可以先展示相关的照片、视频,让幼儿找到搭建的入手点与亮点,让幼儿学会如何进行合理的布局。在幼儿搭建公园过程中,教师要对幼儿的行为进行观察与引导,启发幼儿进行创造,能动地搭建原照片、视频中没有的建筑物,让公园变得更加漂亮。
三、有效支持,凸显精彩点
游戏中的孩子是跃动的精灵,他们在思维、行为上保持着独立与自主,在精神和态度上保持着专注与投入。因此,游戏的高效开展能让课堂真正成为幼儿展示自我、发展自我的平台。幼儿的自控能力、操作能力、合作能力、思维能力等有限,教师不能完全放手让幼儿自己去完成游戏任务。尤其是在建构类游戏的过程中,需要调动各个方面的知识,且幼儿也需要教师的关注、引导与肯定。为此,教师应该注重过程性的指导,给予幼儿更多的帮助,从而突出游戏的精彩点。在建构类游戏开展之前,教师可以辅导幼儿构建蓝图,结合美术知识,让幼儿画出自己的建构图;在游戏开展中,教师应提供合理材料,观察幼儿的建构行为,在适当处给予指导;在游戏之后,教师应该进行针对性、鼓励性的评价。
有的教师在指导幼儿游戏时会陷入一定的困境,无法理解幼儿的搭建行为,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要这样做。例如,有的孩子会更换掉原有“建筑”的部分材料,更换一些并不合适的;有的孩子会增加一些多余的部分,缺乏合理性。为此,教师在游戏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可以与孩子们进行及时的互动与沟通,了解他们的建构想法,让每个孩子都能够大胆地抒发自己的情感,表达自己的想法。为了让幼儿对自己构建的建筑有更深刻的认知,教师还可以调动幼儿相互评价,相互借鉴,进一步提高幼儿构建能力,让幼儿体会游戏的快乐。
四、推进合作,共享经验值
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有限的,游戏为他们提供了良好的合作与互助机会,让幼儿的思维、行为、能力得到有效的配合,从而在建构类游戏中有着更为突出的表现。同时,幼儿所拥有的经验(包括生活经验、构建经验等)也是不同的,游戏能够帮助幼儿共享自身的经验值,实现长远的发展。在建构类游戏中,教师应该鼓励幼儿围绕建构目标,大胆地进行合作。同时,教师也应该认识到合作能力的生成、行为的触发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为此,教师应该注重推进引导,教会幼儿如何进行沟通,如何进行思维与行为的协调,让幼儿从一个单一的个体发展为一个主动的“合作人”。
例如,在建构类游戏开展的过程中,某班的沈某原来不愿意与其他幼儿进行互动交流,游戏的参与度较低。根据教师的描述,沈某经常会在建构类及其他活动中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通过一段时间的引导,沈某在行为习惯上有了改变。在一次建构类游戏中,沈某和陈某一起搭建建筑物,同班的董某提出问题,询问沈某搭建的是不是滑梯,沈某说自己搭建的是飞机,并且与董某等人相互配合,运用积木搭建了机尾与侧身,让飞机更加好看。在此过程中,沈某还主动和陈某商量,探讨是否要使用其他材料。从这一游戏的开展过程中可以看出,每个幼儿的合作能力、合作行为都是可以触发的。因此,教师应该在关注幼儿独特想法的同时,鼓励幼儿去沟通交流,让他们共同思考、共同探讨,这样才能让建构类游戏活动开展得更加精彩。
总之,游戏活动是幼儿最为喜欢的活动之一,能为幼儿的成长提供更好的平台。教师要结合幼儿特点、幼儿园的实际环境,确定具有针对性、发展性的游戏主题,积极开展各类游戏活动,提升幼儿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黄润芳.立足教研,助推园本课程的建构与实施[J].学前教育,2020(06).
[2]朱丽英.园本课程開发中学习型组织建构的个案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20.
[3]于宏.幼儿园“体验式教育”的实践研究[J].辽宁教育,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