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埃及拾偶

2018-11-14王杉茂

长江丛刊 2018年36期
关键词:波斯亚历山大鸽子

■王杉茂

题记

《一千零一夜》里说:“从未见过开罗的人,就等于没有见过世界的人。”

我要去看世界,去开罗。

埃及永远是那样的神秘和美丽,那里有未解的金字塔之谜,有世人皆知的木乃伊,有气势恢弘的庙宇,有满目金黄的撒哈拉沙漠,有世界上最长的尼罗河……埃及,时时撩拨着我的心。在2018年春光明媚的季节,经过十多小时的长途飞行,终于踏上这个地处非洲、全境96%是沙漠的国家。

痕迹

厚重的古埃及文明给开罗抹上了浓浓的色彩,无论是大街小巷,还是屋外室内,时时刻刻都感受它的气息,惊叹它的伟大,让人一往情深,沉溺之中难以自拔。也许正是这个原因,开罗哪怕是到了今天,还在梦乡没有醒来,城市的规划和建设发展与当今时代完全不合节拍,给人的感觉是慢了至少一个乐章。

未到埃及,我总以为开罗是世界上超一流的国际旅游城市,肯定是个富丽堂皇、美丽开放的现代化大都市。当人走出机场坐上中巴,朝市区的立交路上开去,我急切地打量着车窗外转瞬即逝的景像,不由得生出一丝丝疑窦来,兴奋的心情顿然失落。

进入开罗市区,远远望去,目力所及是清一色灰色建筑物,象火柴盒式的堆积在一起,用于接收卫星电视的“锅盖”密密麻麻地把楼顶屋面挤得满满的;一幢幢尚未完工的砖混结构居民住宅,留着继续施工的钢筋头叉丫伸在天空,外墙面没有油漆或粉饰,即使粉饰也只是临街一面,住宅内又分明住了人,还能看见有的房间里摆放着沙发电视等家具,有人坐在沙发上看电视。这时,导游连忙在车上向我们释疑解惑:埃及国土虽然很辽阔,但95%以上被沙漠覆盖,仅在尼罗河两岸有少量的农耕地和城市建设用地。政府为了保护耕地和城市用地,对私人建房控制很严,而且课以重税。但在税收程序上规定建房者纳税时间是在房屋竣工以后,建房人抓住政策上的疏漏,故意留下房顶和立面等一些部位不完工,也就逃避了重税。这有点象咱中国人说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市中心难得会看见几栋有窗户的楼房,外墙都涂满土黄的颜色,也许是想跟开罗的沙漠性气候“交相辉映”。

大街上,沿途看不到交警只有极少的红绿灯。由于缺少指挥,交通显得很乱,大车与小车、中巴车与货车、人力车与行人竞相争走,司机开车都是横冲直撞,车与车都是擦肩而过。导游风趣地说:“埃及的司机驾驶技术都很高,相隔指缝大小的空间也能前进。埃及的司机到了欧洲都是驾车高手,而且非常受人欢迎。”街上公交车数量不多,有一种小面包公交汽车,比较破旧,不关车门,乘客招手即上,随喊即下,看上去很危险。我们的到来,正好遇到埃及总统大选投票。不同候选人的支持者们开着装有高音喇叭车队,挥舞着旗帜,把路堵得水泄不通。

透过窗外,街边的水果摊上,都是绑好的一大袋一大袋的香蕉、橙子,那个场面甚是壮观。听说埃及的橙子都是出口中国的。在街边,也会看到当地人悠闲的坐在那里抽着水烟,享受着他们的生活。

车穿梭在城区的街道上,我最为欣赏的是卖大饼的景象。除了固定的面包房,每条街巷都能找到几个临时支建起来的饼摊。只要扛一扇门板,底下随手填上一只纸箱或是几块青砖,把烤好的大饼往上一摊,就可以叫卖了。再简陋些的,就在街边随地铺上块塑料布或是几张报纸,铺上小山似的饼子,像一堆堆散落的银元,招引着老老少少前来。导游告诉我们,自法老时期起,古埃及人便掌握了将小麦变幻成美味大饼的技艺。几千年传承下来的饮食文化与习惯,让饼类制品成为埃及人最重要的主食。这饼叫皮塔饼,在中国称为口袋饼。顾名思义,皮塔饼如同一个口袋,内里空心,可包入其他食物一同享用。小麦经过充分发酵制成饼皮,食用前务必在明火上烘烤片刻。趁热撕开,松软的饼皮单吃就能感受到麦子的天然香气。不过当地人通常都会配上一份酸香开胃的芝麻酱汁、回味香醇的沙拉,或者直接将主食填进口袋里,大口咀嚼。

城市里的建设给人鲜明的感觉是缺少规划与管理,或者说没有严格的管理与执行。所有的建筑物都是一栋紧挨着一栋,没有绿化活动的空间,更没留足出行的通道,高高的楼房间只有七八米宽,形成一个个小巷或胡同,悠长悠长的,有点儿像国内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情况。小伙伴们在胡同里追逐,看到后仿佛叫人回到了过去时光。他们伸出手臂手指在墙上划过,数着店铺,好奇看着过往的陌生人,在那诱人的美食前一边欣赏大人的技艺,一边从嘴里边流下口水。

天色渐暗,车缓缓行走。街道两边的不少商户搬出了自家的电视机,拿着小板凳排排坐着看电视。荧屏上大都显示的是足球比赛。据说埃及人对足球也是非常地热爱。不时地看到一些猫在桌椅下走来走去。听导游说,埃及人宠猫,敬猫如神,视猫为神圣的精灵。在埃及人的心目中,猫是女神在人间的象征,是幸运的吉祥物,是受人崇敬的国兽。但埃及人不喜欢中国的大熊猫,他们说熊猫的样子像猪,所以不喜欢。

最热闹最繁华的地方当属汗·哈利里市场了。汗·哈利里市场位于开罗市中心地带(老城区),由分布在几十条小街巷里的几千家个体小店组成,许多店铺可追溯到公元14世纪,主要出售金银首饰、铜盘、石雕、皮货及其他埃及传统手工艺品,素以店面古朴、货物齐全著称。

据说这块地方原是法特梅三朝后裔的墓地,公元14世纪,当时埃及的统治者汗·哈利里以法特梅是叛教者无权建墓地为由下令拆毁墓地,并出资在此建起一个市场,即汗·哈利里市场。现在,它已成为开罗古老文化和东方伊斯兰色彩的一个象征,吸引世界各地的游客,自然也成为我们到开罗的必来之地。

市场边上有一排咖啡店,最有名的当数入口处的“费沙维咖啡馆”,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著名的埃及大文豪纳吉布·马福兹以前就经常光顾这里,不过我们也没有感受到什么灵感。于是就坐在那里边喝着不怎么样的红茶,边看着市场上的芸芸众生。此刻夕阳将旁边有名的爱资哈尔清真寺和侯赛因清真寺清真寺的塔尖侵染成金色,有种浓浓的伊斯兰情调,与周边喧哗而乱糟糟的场面相映成趣。漫步市场,店铺商品堆积满地,小贩不停叫喊,见有中国人,还掺杂几句普通话。如果你愿意,大可与小贩们讨价还价一番。

这次到埃及,使我感觉到埃及的女子比较神秘,举目所及的女士十有七八都是头包大围巾、身着阿拉伯长袍,更有少数一身黑衣黑手套黑头纱仅露一双眼睛。当我们问到导游,为什么埃及的女子不把漂亮的面颊露出来时,他解释说,按伊斯兰教义,妇女们的“迷人之处”是不能让丈夫以外的人窥见的,即使同性之间,也不应相互观看对方的私处。因此,短、薄、透、露的服装是禁止的,哪怕是婴儿的身体也不应无掩无盖。当人,埃及的女孩也有打扮自己的办法,戴头巾穿阿拉伯长袍,也要讲颜色相配,甚至足下的鞋子、肩上挎包的颜色也与之相协调。随风飘逸的各式纱巾,是用精致的别针扣住的,还有些女孩在纱巾适当的地方缀上一些小珍珠,挂上一些小饰物。我们也好奇地问导游,在烈日炎炎的天气里,她们头上戴着头巾能受得了吗?导游微笑着说:“已经习惯了,用中国话说就是习惯成自然了。”我默默地在想,藏在头巾和长袍里的,恰是埃及女人自己的世界,藏着埃及女子的真、善、美。

在埃及,我们还感觉到埃及男人或女人之间,也许是由于宗教信仰的关系,是比较传统的。走在大街上,很少看到并肩行走的青年男女、窃窃私语的伉俪,在商店橱窗里也没有色情广告。但导游给我们讲,埃及宪法和政府规定允许一夫多妻制。一个男人最多可以娶四个老婆。第一夫人的地位是最重要的,男子要娶第二、三、四位夫人时,必须得到第一夫人的允诺。宪法和教义规定,四个夫人之间生活待遇相互平等,丈夫要一视同仁。尽管埃及政府的婚姻政策比较宽松,但许多人仍选择了一夫一妻。导游还给我们介绍,埃及人的婚姻基本上属于父母包办,青年男女不能自己谈恋爱,如果一旦父母发现自己的女儿同某一男孩私会、谈恋爱,父母即认为孩子不懂规矩、不懂礼貌,会采取坚决手段干预,甚至要把女儿处死。

一天活动下来,给一行人的感觉非常鲜明:寻找旧时的记忆你就来开罗来!太多的痕迹,让你仿佛又回到了过去。

站在五星级的酒店房间,眺望静静静流着淌的尼罗河夜色,期盼已久的风光虽然没有如意,但来到这里,心仿佛一下子就静了,看过往埃及人最真实的生活,又何尝不比风光更值得品味;或许长年的束缚让他们没有较大的变化和改善,但人们依旧乐观地生活着,贫穷并没有改变人们对生活的自信。

也许是时间背弃了法老的诺言,历史用这些执着的砖石冷声质问苍穹。即使那金色的庙宇也难抚岁月留下的创伤,而那苍老的对话则荡响在广漠的上空。走在古埃及土地上,不必客意的去看什么,你会觉得随处都是你想要看到的风景:平静、简单。

其实,也无需感慨和喟叹,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一切都在改变,落后的自然会退出历史舞台,先进的必然会迎头赶上。光阴就这样以不可逆转之势一去不复返,时代的车轮就这样滚滚向前碾压出一条光明大道。

希望

虞姬虞姬奈如何?这是英雄楚霸王项羽即将谢世前的仰天长啸,令人肝胆肠断。这一幕,虽苍凉悲壮,让人唏嘘不已,但我并不动情、不甚喜欢。坦诚讲我佩服的是那位破釜沉舟的英雄,多么果断多么英勇,一举成为千古赞叹。

历史总有惊人相同之处。伫立在地中海古老的卡特巴城堡炮台平台上,听导游讲述它的前身后事:卡特巴城堡前身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亚历山大灯塔。1480年用其石块在灯塔原址修筑城堡,以国王卡特巴的名字命名。海风拂面,波涛相逐。我被其中一个故事深深吸引打动:亚历山大出生于公元前356年,二十岁就继承了马其顿王国的最高统治地位。他继位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率军出征波斯,完成父亲未酬的遗愿。出征前,亚历山大把他所有的地产收入、奴隶和畜群分别赠予将士,有人问他,留给自己什么,他豪迈地回答:“希望!”。

希望,一句充满必胜信心的铿锵之语,一个前景光辉灿烂的目标。一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就应该制造希望。

也许是希望的种子早已播下,它给予了亚历山大无穷的动力,让他不惧任何强敌与困难。首次出征,双方厮杀长达一年,终于大败波斯军队,连大流士三世的母亲、妻子和两个女儿都成了亚历山大的俘虏。

有了希望,前进的脚步不会停歇。亚历山大抓住战机乘胜前进,直扑波斯重镇特罗斯城。具有战略眼光的亚历山大知道,要想击败波斯帝国就必须消灭波斯舰队,要消灭波斯舰队,就势必先攻克特罗斯城,一旦拿下特罗斯城,舰队后路已绝,便成瓮中之鳖,无力交战,消灭波斯也指日可待。波斯帝国也深知特罗斯城的重要性,所以当亚历山大的大军展开攻势时,遇到了波斯军队的顽强抵抗。亚历山大见陆上进攻不奏效,又改为海上进攻,最后又分别从陆地和海上一齐猛攻。这种双管齐下的战斗持续了七个月之久,特罗斯城仍岿然不动。亚历山大以他敏锐的军事才能,终于悟出了破敌的要领。他命令将士在海上修筑起长长的突堤,直逼特罗斯城下,然后在突堤上安装木梯等攻城器具。特罗斯城终于在强大的攻势中失陷了。

有了希望,前进的方向不会迷失。攻克特罗斯城期间,波斯国王大流士三世曾派使节以割地、赔款、联姻为条件提议媾和,却被亚历山大轻蔑地拒绝了。他在给大流士的复信中傲慢地称自己为“全亚洲的统治者”,自信能够取得波斯帝国全部领土。不久,亚历山大登上埃及的领土,由于埃及祭司的支持,未动干戈便得到埃及。这也应证了“自助之,天助之。”亚历山大利用在埃及过冬的时间,建造了举世闻名的亚历山大城和亚历山大灯塔。这座城市直到今天仍繁荣不衰,成为地中海第一大商港。

追求希望的路上充满了坎坷与艰辛、挫折。公元前331年春,亚历山大从埃及回师东进,穿过叙利亚向美索不达米亚进军,在商加米拉平原同卷土重来的波斯军队主力进行了决定性的会战。在这次会战中,具有军事天赋的亚历山大又为世界古代军事教科书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亚历山大对“马其顿方阵”进行了改革和创新,即在方阵两翼配备骑兵,用方阵吸引敌人,骑兵两翼进攻,步兵和骑兵配合,杀伤力极强。因此,当大流士三世的战车滚滚而来时,方阵立即散开,退到两翼,为战车让开了一条通道,然后用配备了石弩、矾雷石器的步兵“炮击”战车,粉碎了战车的进攻。随之亚历山大亲率右翼精锐骑兵,猛攻波斯军左翼,全军士气高昂,锐不可挡,波斯军全线崩溃。这次战役使波斯残余势力遭到了致命的重创,再也没有反扑的力量了。亚历山大长驱直入,深入波斯腹地。他进行了惊人的掳掠,洗劫了巴比伦、苏萨和波斯波利斯王宫,夺得了无数金银财宝;后又追踪大流士到中亚,大流士被杀。

希望一旦建立,你的人生发展道路就有了宏伟规划,使人朝着既定方向一往稳步前行,势不可挡。波斯帝国灭亡后,亚历山大开始了他更艰难更辉煌的道路,庞大的铁骑经过亚利安拉、多兰齐加拉,越过峻秀高耸的库什山脉,进入伊朗北部,直达锡尔河。大军在锡尔河休整过程中,与当地人一起修建了“最尽头的亚历山大港”。

“强者之所以为强,是因为能够凝聚希望——因强而凝聚希望,因凝聚希望而强。”智者如是说。亚历山大经过大规模的军事远征,在辽阔的土地上建立起一个前所未有的庞大帝国。它的版图西起希腊、马其顿,东到印度河流域,南临尼罗河第一瀑布,北至药杀水,首都设在巴比伦。踌躇满志的亚历山大仍继续想扩大帝国的版图。他下令修筑运河网,同时乘船绕阿拉伯半岛航行进行考察。正在他向自己的宏大目标迈进时,却突然于公元前323年,患恶性疟疾而猝然死亡。英雄一世,死时年仅三十三岁。

纵览亚历山大短暂一生的丰功盛烈,赫然照烁于今古,其功烈之成立,完全是希望为之涌泉。

潮起潮落,如缀缀絮语,令人心潮澎拜,思绪翻飞。

破釜沉舟,是一种临时的决定,带有许多的不确定性。不成功便成仁,虽能激发人们的斗志,但不能持久保持。万一碰上难啃的骨头,就会一败涂地。霸王之所以没能成就千秋霸业,并非命运不眷顾,而是他喜怒哀乐反复无常,把自身的勇猛和理想希望没有好好掌握。只要心灵有希望闪光,在这个世界上,就没有真正的绝境。世上最最悲催的事就是绝望。“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心死了,一切也就没有了。那怕还有本钱,还有机会,一切的一切都没有用。再次破釜沉舟,历史也不会重新上演,只好自刎乌江边。

跨越古今中外,希望,其实每一个人的心里都潜藏着,只是有些人心中的希望远大,有些人心中的希望渺小。但希望如同种子,只要遇见阳光,春风和甘露,它便会开出世上美丽的花朵。希望又如同一线曙光,它能捧起天边的朝阳。人是精神上的动物,必须有精神支柱,必须有希望之光。人只要用心体会了解,付诸行动,就算面对最棘手的问题,也不会轻言放弃;即使面临死亡的边缘,也依然能够屹立不摇。有句话说:“人类因为梦想而伟大”,但我却要说:“人类因为希望而伟大”,想想,一个人如果没有了希望,那生活就没有了目标和动力,自然也就只能庸庸碌碌的虚度一生。我们理应珍惜今天的生活,享受今天的快乐,但心中仍然要且必须要持有的观念是——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霞光万道,将卡特巴城堡镀上一层耀眼的金辉,令人再次投出观望的目光,久久不愿离去。

历史就是这样,成功将英雄矗立,让后人永远瞻仰。

烤鸽子

喜欢三毛书的人,想必心中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撒哈拉的故事”。“每天想你一遍,天上掉下一粒沙,于是地上有了撒哈拉”,三毛让苍凉悲壮的沙漠多了一丝柔情和浪漫。在撒哈拉沙漠腹地露营,体验烈日下行走的炎热,以及一眼望不到边际的绝望,不禁令人遐想,那会是怎样一种体验。

迎着朝霞,中巴车行驶在从开罗去亚历山大市的高速公路上。埃及首都开罗到老首都亚历山大市其间大约有两百多公里路程,而且一直是在撒哈拉沙漠中穿行。我的目光和思绪沿着这条绵长的道路上飘移,窗外的景象完全出乎人意料之外。一眼望去,绿油油的田野,一块块果园,在椰枣树的点缀下,漂亮得宛若一幅幅田园风景画。导游告诉我们:为了保护这条高速路,埃及政府下了大功夫,在原本寸草不生的沙漠上,硬是引水、拉土造田,先是一小片一小片的呈方格状的把沙漠围起来,种上草种,待小草长大再翻下去再浇水,再种草,直到三茬草翻入土壤以后,才开始种植低矮的农作物,大约5年耕作以后,土壤进入成熟期了,才开始改种水果或者其它经济作物。就是用这种滚雪球的办法,40多年过去了,在高速公路的两侧,平均造出向沙漠纵深处1-2公里或1-4公里远的绿色长廊。

车飞驰着,公路两边不时有高度大约是五六米,呈圆锥状,有的是一个单独独立,有的是两三个或者更多并排在一起的建筑物进入眼帘。我好奇地问导游。“鸽子塔!”导游连忙解释道,埃及人自古以来就喜欢养鸽子。他们将养鸽子称为“吉亚”。“吉亚”在阿拉伯语中是“嗜好”的意思。埃及人养鸽子的嗜好远,早在公元前数千年就开始了。埃及法老时期的墓穴壁画上,就有反映泰皇后(依赫纳图国王的母亲)在宫殿里饲养鸽子的情景。埃及的养鸽之风到本世纪30年代达到了顶峰,不仅农村养,城里也养,几乎是家家养鸽子,盖新房子时从不会忘记要建一座养鸽楼,不建新房就在自家屋顶上增建一个小的养鸽楼。养鸽子既可作为一项趣味,更是一种食物来源。在埃及美食许许多多,其中烤鸽子非常有名,特别受欢迎,游客不吃等于枉来埃及。

作为一位美食客,瞬间感到有涎水流出。烤鸽子,一定要尝尝。这种愿望从早上一直纠缠到晚上越来越强烈,以致观看兴致不再浓厚。夜色来临,导游终于把我们带到了尼罗河畔一家颇有名气的烤鸽店。店内来客众多,幸亏早就预定了位置,人才勉强挤进入座。片刻之后,服务员端上了一碗绿菜汤,用勺搅动送入口中味道鲜美。导游笑着说,这是一种叫做“锦葵”的绿色蔬菜叶做原料,通常以鸡肉或兔肉炖的开胃汤,在整个中东地区都很受欢迎。品尝中,我忽然发现埃及人做事很有意思,总是用右手端盘递物。事后才弄清楚,埃及人认为“右比左好”,右是吉祥的。做事要从右手和右脚开始。握手、用餐、递送东西必须用右手,穿衣先穿右袖,穿鞋先穿右脚,进入家门和清真寺先迈右脚,其原因是由于穆斯林“方便”和做脏活时都用左手,因此左手被认为是不干净的。用左手与他人握手或递东西是极不礼貌的,甚至被视为污辱性的。

等待是一种焦虑,但也有难得的收获。导游始终精神状态如一,张着笑脸跟你细细叨唠你所不知道的事儿。埃及烤鸽,同中国美食一样,特别讲究选,配、焖、烤,每一个环节都需把握到位,容不得半点马虎。“选”是基础。鸽子一般是从手续齐全、卫生达标的大型养殖场购进的一级鸽。此鸽在40-50天以内,精神饱满,羽毛有光泽,毛体重在1斤半左右。至于“配”,鸽子好吃,精髓在于配料上。它不同于国内,肚子里面通常填满了绿麦和米饭。之后是“焖”,鸽在去毛去内脏后,清洗干净然后配料,再用泥巴裹纸炭火焖制。焖制时间短,鸽肉不能很好入味,焖制时间过长,乳鸽肉质会变焦变柴变糊,无水分,这也是关键的技术要点。鸽焖至时间过半时,味道逼出,却不同于猪肉的腥、羊肉的膻、鸡肉的腻。一股清香袭来,闻者口水溢流、垂涎不止。最后是“烤”,乳鸽焖制出炉后,去除烧制时包裹用的泥巴和纸,刷料,串签子上炉烧烤。烤制过程也需要掌握一定的时间和火候,炭火将表皮烤至焦黄,方能达到顾客在餐桌上期待的美味口感。

十多分钟后,服务员托着大盘上来了,盘内一只去头爪肚子鼓鼓的焦黄滴油的鸽子,配着当地独有的“陶黑那”(一种类似芝麻酱的佐餐酱)和黄瓜、洋葱、胡萝卜、莴笋叶做的沙拉,还有一副薄膜手套。服务员上完后,站在旁边叽哩呱唧说了一番话。导游翻译道,吃鸽子有着特别的吃法,必须要按顺序来吃,先吃肚子,把米饭吃完后再吃其它,这样才能吃到烤鸽子味道。大快朵颐的同时,请小心鸽身上的细骨头。没等导游话说完,人就迫不急待地撕开鸽的腹部,只见内层部分汁多肉嫩,不老不柴,一股鸽子原香扑鼻而来。填馅口感极佳,不硬不腻。鸽肉外酥里嫩,肥瘦适度,咸淡适宜,撕成条块,柔韧爽滑,回味悠长,令人胃口大开,顾不上斯文,用不上餐具,张口就来,吃得津津乐道,别有一番风味。绝对是餐桌佳品,下酒好菜,吃过就戒不掉的美味!尽管专业伺养的肉鸽“体量”无法和烤鸡、烤鸭相比,餐后总觉得意犹未尽,真还想再来一只。

揩着嘴边手上油腻,站在尼罗河畔,河风轻盈湿润,放眼远远望去,一座高架桥横跨大河两岸,河心岛绿荫中掩映着豪华的别墅和旅馆,高高耸立着的开罗塔,彩色聚光灯射向塔身,发出眩目的光辉,倒映在尼罗河中,与两岸灯火遥相辉映,景色壮观、迷人。一想今日的行程,有了真不想离去的心思。

猜你喜欢

波斯亚历山大鸽子
威廉·亚历山大:通过画笔让西方了解中国
雷沃阿波斯农业装备
亚历山大的消暑之物
谁是大鸽子,谁是小鸽子?
孩子与海豚
小鸽子,飞起来
小鸽子
慷慨的恶作剧
飞翔的鸽子
三个最奇怪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