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围棋在中小学室内体育与健康课中的应用
2018-11-13张启成
张启成
摘 要:由于苏州阴雨雾霾天气较多,在小学体育课程中,每学期都会有较多的室内体育课,而现在的室内体育教材严重不足,而围棋这一体育项目恰好可以引入室内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讲授围棋的起源与发展史,围棋的基本规则下法与技战术,围棋名人轶事与名局赏析等。学生通过对围棋的学习,充实室内体育课堂内容,提升自身文化素质与艺术修养。
关键词:围棋;室内;体育与健康课
苏州属于亚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均降水量1100毫米,在每年的6到7月份梅雨季节,更是整月难见晴好天。近年来,随着大气污染的持续,苏州的雾霾天数也呈上升趋势,这样,每学期都会有非常多的体育课不得不在室内进行。而学校室内体育场馆有限,不可能满足全校所有班级的上课需求,加之我们现在室内体育教材严重不足。于是我结合自身爱好与特长,将围棋这项运动引入到我的室内体育教学中。
一、作为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介绍围棋运动项目
新中国成立后,围棋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1956年我国把围棋列为国家体育项目。1962年中国围棋协会成立,陈毅元帅首任“围棋协会”名誉主席,中国走上了一条健康发展的道路。中日两国围棋手的交流始于1960年,近20年间,中日双方的围棋交流共达30次,其中中国出访17次,日本来访13次。在这一时期,我国培养出一批年轻的棋手,如陈祖德、聂卫平、刘小光、马小春、孔祥明、茵乃伟、杨晖等。聂卫平于1974年首次战胜日本9段棋手,至1980年,他先后共与日本9段对弈30局,胜17局,和2局,负11局,成绩卓著,使中国围棋的发展处于巅峰时期。国内国外的围棋比赛如火如荼地开展,推动了围棋运动的发展。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华人遍及世界各地,也将中国的围棋推广到了世界各地。经过近30年的发展,目前围棋正走向“国际化”的发展道路。
二、作为室内体育游戏,开展围棋活动
围棋是一种智力体育运动项目,更是一种体育游戏,老师在室内体育课上讲授完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后,安排一个室内游戏让学生放松愉悦身心非常有必要。相比起较为枯燥单调的理论知识学习,学生更喜欢直观性的、实际操作性的、游戏化的学习,而两人纹枰对坐下盘围棋,恰恰是一种非常合适的室内体育游戏。这一游戏,规则简单,几乎可以说是规则最为简单的体育运动项目,学生很容易学会。当然,围棋易学难精,想要达到较高水平就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了。
三、问题的解决与实施途径
1.吃子数为依据判定胜负
围棋初学者学完基本规则与下法后,最先学习的应该就是吃子了,四颗棋子把一颗棋子的“气”全部堵上就可以“提子”(吃子)了。这对于围棋初学者来说,无疑是最具有成就感的事情。其实,围棋最初发明的时候就是吃子,以吃子多少定胜负,甚至也许开始的时候就看谁先吃掉对方,一次性定胜负。现在的围棋以围空为目的。但是没有死活,也就不可能有围空,空也要建立在吃子的基础上,围空是死活之后的产物。思维的发展是有层次的,围空之类不是一开始就能想到的。“以子围而相杀,故谓之围棋。”(唐·孔颖达)
2.小棋盘围空
目前,无论职业比赛还是业余比赛,一般都采用19乘19路标准棋盘进行,这样围棋的变化复杂,更有挑战性和乐趣,这也是一盘棋用时较长的主要原因。但随着围棋在全民健身活动中的普及开展,围棋比赛也在深化改革,小棋盘比赛也逐渐盛行起来,在手机APP“弈客围棋”,网络对弈平臺“弈城围棋”和“腾讯围棋”上都有9乘9、13乘13路的小棋盘围棋游戏和比赛,这是对传统的19乘19路大棋盘比赛的一个有益补充,也算是一种创新吧!棋盘缩小以后,围棋的变化少了很多,但同时又产生了许多新的变化,也不失为一种乐趣。笔者也曾参加过一些小棋盘的围棋比赛,还真是别有一番风味。在用时上,小棋盘对局一般5~10分钟可以解决了。这对于一节40分钟的室内体育课来说已不是问题。
3.采用计时器具
几乎一切体育比赛都会用到计时器材,比如:田径竞赛项目中径赛需要秒表或是电动计时设备来计量成绩;田赛中每次试做动作之间也有时间间隔的规定,也需要秒表计时;足球比赛上下半场各45分钟时间同样要用到计时器来计时,其他体育比赛也是如此。规格较高的围棋比赛中也都会用到计时钟来限制对局双方的用时。在网络和手机对弈平台上也都会有双方对于时间限制的约定。笔者经常在网络对弈平台上进行5分钟加10秒或20秒一步的快棋对局,这种对局对于训练棋手的棋感(对棋型的敏锐、熟练程度)、快速反应能力、心理素质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这样的快棋对局一般可以在20分钟内完成,如此的话,在室内体育课上也是可以开展的,只是需要较多数量的计时钟而已,只要相关学校领导足够认可和重视,这也是可以解决的。
参考文献:
[1]陈祖源.围棋规则演变史[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7:2-7.
[2]何云波.中国围棋文化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5:6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