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前教育钢琴课的教学诊断与改进
2018-11-13郝光
郝光
摘 要:当前中职学校教育在职校教育体系中存在部分教育问题,这部分问题导致中职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未符合社会岗位的预期。为了提高中职学校教学水平,以及不断促进中职学校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相关部门对中职学校的教学提出了相应的诊改要求,针对这些诊改要求,中职学校应该积极地在这些政策的指导下,开展相应的诊改工作。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以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中钢琴课教育为研究课题,针对该课题分析及总结了相应的学前教育钢琴课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和相关政策标准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以期这些研究结论能为中职学校学前教育诊改工作提供一定的指导性建议。
关键词:中职;学前教育;钢琴课;诊断;改进
一、中职学前教育钢琴课教学诊断问题分析
(一)学生的创新性培养不足。中职学前专业的主要培养目标是为社会各幼儿园学校培养专业教师,在这样的教学目标下,中职学校学前教育的钢琴课教学的内容更多地考虑的是专业课程的实用性,即培养学前专业的学生熟练地掌握基本的钢琴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知识。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当前社会对幼儿园学生的素质要求更多的体现的是创造力、想象力,而非掌握基本的钢琴理论知识和实操知识。中职学前专业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的设置,缺乏即兴伴奏或即兴表演模块,这使得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对学生的教育缺乏对创新力的培养,进而使得学生难以达到新时代社会对幼儿园学校教师的标准和要求。
(二)学生练习钢琴的时间不足。钢琴是一门技术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要学好钢琴基础课程并达到一定的专业水平,既需要学生掌握基本的专业技巧,更需要学生能够不断地加强实践练习。但是当前中职学校的钢琴课教学模式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学生练琴的时间主要集中在课堂教学的45分钟之内,这种钢琴课教学模式,难以满足学生的练琴需求,使得学生难以在课堂45分钟之内将课堂知识进行消化和吸收。久而久之,导致学生作业完成率低,教学内容吸收较差,进而严重影响了教学成效。
(三)教师的教学理念陈旧落后
中职学校的钢琴教师主要为高等师范院校艺术类专业毕业的学生,当前我国教师的就业状况主要为高等教育学校毕业之后,直接进高校就业模式,这种模式使得中职学校教师缺乏实际的社会就业经验,对社会岗位对该专业毕业的学生缺乏足够的了解,而长期以来教师在传授学生教学方法时,主要延用自己教师曾经常用的教学方法,而新时代新时期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适应现代化教学现状,从而使得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难以被有效地激发。
二、中职学前教育钢琴课存在的问题的管理改进建议
(一)立足学校实际,开展特色教育
中职学校教育相比高中及高等教育而言具有一定的劣势性,中职学校教育的实际特征和我国教育体制,使得中职学校的招生生源限定在初中学习成绩偏差的学生群体中。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中职学校要完成相关部门的教育目标,以及为国家培养专业化、职业化高素质人才,需要立足自身实际情况,结合自身的教育优势,对学生开展特色化教育。在明确教学目标、教学任务、教学进度和教学措施的情况下,提高教育的计划性和可操作性,突出自身教学优势,结合社会实践岗位,重点培养学前教育钢琴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让中职学校该专业毕业的学生成为社会相关岗位炙手可热的专业性人才。
(二)加强教师培训力度,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决定了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钢琴课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因此,学校应加强对学前教育专业钢琴课教师的培训力度,根据《关于全面推进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建设的通知》要求,积极鼓励及组织职业院校教师参加全国诊改专家委员会组织的全国培训,并根据相关部门的战略部署,积极组织学校教师参加相关省级培训,充分发挥省级诊改专家委员会的指导作用,组织学校教职员工开展校级培训。
(三)监督诊改结果,促进诊改效应
学校在积极诊改当前中职学前教育钢琴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情况下,应完成诊改的相关监督及反馈体制机制。根据《关于全面推进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建设的通知》的指导意见,学校应积极通过指定的专门网站公开本省(区、市)政策、文件、方案、标准、程序,以及诊改工作的开展进程,不同阶段所取得的诊改结果,对诊改结果进行科学、客观、合理的评价后,再进行相应的调整,以确保诊改结果与诊改建议和诊改要求保持一致,以达到相应的诊改目的。从而促进中职学校学前教育钢琴课不断地发展与改进。
综上所述,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钢琴课教学中当前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主要为学生钢琴专业基础较差、学生练习钢琴的时间不足、教师的教学理念陈旧落后等,面对这些问题。
参考文献:
[1]肖玖一.中职学前教育钢琴教学现状及对策[J].职业,2014(8):111-112.
[2]邱瑞瑜.中职学前教育钢琴多元化教学有效性探究[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7(1):107-108.
[3]周鴻飞.基于中职生现状的学前教育钢琴集体课教学策略[J].内蒙古教育,2012(9):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