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迪朗读心智 读出文字精彩
2018-11-13李婉莲
李婉莲
朗读是语文学习的基本功,是阅读教学中最重要的教学手段。朗读训练是否有效,是阅读教学成功与否的标志之一。朱作仁教授指出:“讲解是死的,如同解剖;朗读是活的,如同给作品以生命。”语文教师要注重启迪学生朗读心智,注重朗读指导与训练,培养他们良好的朗读习惯,让他们通过朗读充分感受语言文字的精彩。
一、夯实基础,养成朗读的习惯
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既要“口到”,字字响亮、流利顺畅,又要“眼到”,不添字漏字、准确无误地读出文字的“音味”,彰显语言独特的魅力。
一位教师在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的《慈母情深》时,让学生有感情朗读描写母亲在缝纫机前工作的语段:“我穿过一排排缝纫机,走到那个角落,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和缝纫机挨得很近。……”一位学生有感悟地朗读起来,却把“一排排”读成“一排”,教师让他再读一遍,他依然掉字。教师提醒了他,但或许是连续两遍朗读的“定式”,第三次朗读,他还是没有纠正过来。此时,教师利用课件播放《朗读者》,让学生边听著名作家梁晓声朗读《慈母情深》,边看课件在文字下自动画线的演示。这位学生再次朗读,不但一字不落,而且声情并茂。教师让他说说“一排”和“一排排”的区别,他从“一排排”中体会到了:狭小的车间里缝纫机很多,可以看出母亲工作环境的恶劣和平时工作的劳累。读准文字,可以让学生走进文字,触摸到文字蕴含的情愫,欣赏到文字背后应有的靓丽风景。
二、范读引领,感受朗读的奥妙
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不难,难的是有感情地朗读,因为他们阅历浅,知识面窄,感悟能力还不高。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最有效、最简单、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范读。范读者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学生。范读时,要全身心地投入,把自己融入作品之中,运用声调、音量、速度、停顿等变化,使語调高低起伏、抑扬顿挫、铿锵有力,尽显文章神韵,让聆听者怦然心动,陶醉其中,备受感染。
一位教师在教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的《雪地里的小画家》时,绘声绘色地范读课文,并要求学生边聆听,边想象画面。朗读完课文后,教师让学生说说自己看到的画面。在学生畅所欲言之后,教师利用课件,让小鸡、小鸭、小狗、小马蹦跳而出,并让学生和这些小动物打招呼。鲜活的画面,让学生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接着,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各位“雪地里的小画家”的作品,并再次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教师用欢快喜悦的语气读“下雪啦,下雪啦!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学生的欣喜欢悦之情油然而生;教师用庄重敬佩、富有节奏的语气读“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学生感受到了小动物的聪明伶俐;教师用轻缓、亲昵的语气读“青蛙为什么没参加?他在洞里睡着啦”,学生体会到了小动物的可爱乖巧,喜爱之情自然而然地流露。最后,教师让学生模仿朗读,品味文本的意蕴。精彩的范读,以读促悟,以声传情,张扬文采,学生不仅深刻地理解了课文的内容,而且快速地体味到文章的情感,品味到文本语言的丰富内涵。
三、适时渗透,掌握朗读的技法
朗读是有方法和技巧的。学生一旦拥有了朗读方法和技巧,就能通过朗读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容,感悟作者表达的情感,体会作者所运用的表达方法。要想让学生掌握朗读的方法和技巧,靠教师简单的“告知”不够,还应在具体的朗读训练中,相机进行灵活的渗透、指导,并让学生在不断的朗读中,感悟内化。
一位教师在教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陶罐和铁罐》的第1~3自然段时,先让学生自读课文,找出铁罐和陶罐的对话,并让学生自读体会。接着,教师让三位学生读铁罐的话。第一位学生把“碰”字读重音,把“陶罐子”读轻声。教师让他说说为什么这样读,这位学生说,把“碰”字读重音,可以更好地表现铁罐的傲慢;把“陶罐子”读轻声,可以更好地表现铁罐对陶罐的蔑视。教师顺势引导:我们要根据具体的语境和课文表达的感情,通过语气和语调合理配置,来抒发作者的心声。第二位学生读铁罐的话时,不但有语气的变化,还有脸部表情的变化。教师又相机渗透:要把铁罐的“傲慢”读出来,不但要有读音的变化,还要有表情的变化。第三位学生读陶罐的话,不但有轻重、缓急的语气变化,还加上了拱手的动作。学生说,用“拱手”这个动作配合陶罐“不敢”的语言,陶罐“谦虚”“大度”的特点就更突出了。最后,教师让学生运用技法朗读语段。这样,学生掌握了朗读的一些技法,朗读能力快速提高。
四、读悟碰撞,品赏文字的光彩
学生朗读课文时,如果只满足于读正确、读流利是不够的,那样难以触摸到课文的内蕴,也难以感受到文字的精彩。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读”中“悟”,在“悟”中“读”,“读”“悟”牵手,在思维碰撞中点燃智慧的火花,让学生走进作者的心灵深处,触摸到文本流淌的情感,窥视到文本所描绘的意境,感受作者高超的语言智慧。
一位教师在教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的《触摸春天》的第3、4自然段时,先让学生自读感悟:从这两个自然段,体会到了什么?学生朗读之后各抒己见。有的说,从“穿梭”“流畅”“没有一点儿磕磕绊绊”的词句中,体会到了安静走得又快又稳;有的说,从“极其准确”“悄然合拢”“拢住了蝴蝶”等词语中,体会到了安静不但很有灵性,而且具有敏锐的感觉和触觉;有的说,从蝴蝶的“扑腾”一词,体会到了蝴蝶对生命的珍惜和强烈的求生欲望;有的说,从“奇迹”“惊讶”,体会到了安静对拢住蝴蝶感到特别意外,还可以体会到安静的欣喜,“拢住蝴蝶”是正常人难以做到的事,她却做到了……接着,教师让学生用一个词说说读了语段后的感受,有的说“激动”,有的说“敬佩”,有的说“惊讶”……再接着,教师让学生一边带着自己的感受读语段,一边想象画面。然后教师又让学生说说脑海中出现的画面,学生有的说,看到了花儿盛开、蝴蝶飞舞的花园;有的说,看到了安静捕捉蝴蝶的画面;有的说,看到了安静捕到蝴蝶时的惊喜画面……最后,教师让学生读语段,学生那语气、那神情分明被精彩的文字感染了。阅读教学时,引导学生逐步品味文字,悟出语言的情趣来,学生就能读得有滋有味。
(作者单位:福建省德化县浔中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辛铭 黄晓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