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学记》的教育学思想
2018-11-13李茂功
李茂功
【摘 要】《学记》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篇系统论述教育的经典文献,具有极重要的地位。它指出了教育的目的是“化民成俗”,教育对社会的重要意义;较为系统、极富洞见地提出了教育和学习的方法论,包括主“敬”和严师的学习态度、博喻的教学方法等;并详细分析了教育兴盛和衰微的原因。这些思想在中国古代的教育史上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不唯如此,即使在今天也富有源源不断的生命力。
【关键词】《学记》 教育思想 教育方法 学师敬
《学记》是我国古代儒家经典著作《礼记》中的一篇,是最早的较为系统地、全面且深刻地论述儒家教育思想的文献。不仅仅是在中国,它更是在全世界范围内一篇系统论述教育,全文言简意赅、生动形象、思想精深博大,从某种程度上说,《学记》道尽了教育和学习的三昧,它是“教育学的雏形”,但绝对不仅仅是雏形。《学记》系统地论述了学习和教育的目的、教学的重要性、教育和学习的方法论等。因此,《学记》极具研究意义和价值,是我国前圣先贤留给我们的思想遗产,对我们当代的教育也有非常宝贵的借鉴意义。
一、教育的目的——“化民成俗”
古希腊三哲之一的亚里士多德曾这样说:“每种技艺与研究,同样的,人的每种实践和选择,都以某种善为目的。”我们的学习与教育,作为社会生活中一项十分重要的活动,有没有一个目标或目的呢?《学记》告诉我们,当然是有的。这个目标就是“化民成俗”。化民成俗,顾名思义就是教化百姓,使之形成良好的风俗。开篇明义,《学记》在第一段就这样写道:
“发虑宪,求善良,足以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这里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三个层次的实践行动:第一是“发虑宪,求善良”;第二是“就贤体远”;第三的终极活动便是“化民成俗”。对第一层次诠释本文的观点与主流旧说不尽相同。注经家郑玄和孔颖达主要从社会的角度理解这句话,而本文认为“发虑宪,求善良”是从自己身上讲。“宪”指美好,全句说的就是发动思虑以求达到善的好的境界注。主流旧说通篇从政治功用理解“学”,未免有失偏颇。“学”始于人,“学”的功用也起于个人而上升至社会。不如此理解,便不能把握《学记》由己及人的整体观,不能全面解释“学”的作用。这样做只能得到微小的声誉,只是自己变得更好,而不能“达人”,即感化发动他人变得更好。第二层次开始由己达人,亲近贤能的人,体恤跟自己关系疏远的外人。这样做可以感动群众,但是却不能达到“化育”百姓的地步,不能让百姓形成美好的风俗。而唯有“学”,可以做到。我们看一个社会的好坏极重要的标准,就是看其文化、看百姓风俗。文化者,人文化成也,无非是化育百姓。“学”的重要意义于此可见一斑。需要注意一点的是,此“学”并不仅仅指现在所谓的“学习”。我们现在说的“学”是与“教”对举而言,而《学记》之“学”却时常兼含二者,这点是尤其需要明确的,否则将造成对《学记》教育思想的偏差理解。我们将“学”分而言之,一端为学者之学习,另一端则为教者之教。大体上,我们可以将“学”理解为广义的教育。分而言之只是为了方便,两者实则学与教不可须臾分离。所谓教学相长,即是这个道理。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学记》之“学”紧密与“道”相关。此“道”,就是孔子所谓“朝闻道夕死可矣”之“道”。这个“道”也是几千年来的我华夏文化的命脉所在,是中国知识分子超越自身生命有限性,融入华夏文化之“天命”的依据。当然,“道”的确切意涵尤为复杂,不是一篇小文能说得清的,超过了小文的处理范围。简单说来,这个“道”就是让人能够达到人生至善,圆满幸福状态的东西,而“学”则是必由之路。“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因此,“学”不仅仅有能够“化民成俗”的社会和政治效用,“学”也对于个人的生活本身有着极其关键的作用。正因为“学”如此重要,故《学记》用了大量笔墨论述教育的方法、学习的方法,为教育事业的兴盛提供保障。
二、教育的方法论
接下来我们将讨论《学记》所代表的儒家式的我国传统教育对学生如何学习和老师如何施教的洞见。《学记》系统地分别讨论了好的和坏的学习、好的和坏的方法。这部分思想也是本文最精华和最精彩的部分。现代教育工作者尤其应该重视和借鉴之。我们可以透过《学记》所批判的以及其所肯定的,两者对观并随时反观当今的教育,便能于古典的宝贵思想财富中获得启迪。
第一,“学”之最吃紧处是主“敬”。《学记》云:“大学始教,皮弁祭菜,示敬道也。《宵雅》肄三,官其始也。入学鼓箧,孙其业也。夏楚二物,收其威也。”“皮弁祭菜”是古礼,说的就是天子诸侯派官员身着白色的皮弁礼服,用水芹水藻祭奠先圣先师,以表示尊师重道。接下来又列举了一系列措施,以正敬道。演习《小雅》中《鹿鸣》《四牡》《皇皇者华》三首反映君臣宴乐相互劳问的乐章,这是从开始就勉励学生准备做官奉上。通过击鼓召集学生进入教室,打开书籍,这样做是让学生恭顺地对待学业。用来鞭策违纪学生的两种惩罚工具——木条、荆条,目的是要收到威严整肃的效果,防止怠惰。这看似繁文缛节式的程序,实则十分关键。它正是好的学习的开始。
第二,也是与之相对应的,就是“严师”的思想。“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老师是教育中的一极,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对于“严师”的理解,说法不一。有人将其解释为对学生很严格的老师,这本身也言之成理,但是我们认为,这种说法并非那么有力。“严师”在《学记》的语境中,首先是一种尊师重道的思想,而非指严厉的老师云云。参照前文“大学始教,皮弁祭菜,示敬道也”,主“敬”才是关键之所在。《荀子·劝学》也说道“学莫便乎近其人”,真正的好老师对于学生的学习至关重要。但即便拥有了一位好的老师,如果学生不敬重他,轻视诋毁他的学问、道德,那么又有什么用呢?
第三,《学记》提出藏息相辅的学习方法,反对单纯地、机械地、不停地“满堂灌”的教育方式。“今之教者,呻其占毕,多其讯言”,如果教学的人只知道诵读书本,不停地、大量地给予学生解说,这样的学只能算“记问之学”而“不足以为人师”。为什么呢?学习如果得其法,本來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第一卷开篇就指出:人天生就有求知的本能,就算什么物质利益也没有,我们也愿意去求知,不会愿意被蒙蔽。由于运用错误的教学方法,造成了“隐其学而疾其师,苦其难而不知其益也“的后果。将学生本应快乐地学习的过程变得消极和痛苦,从而使其痛恨学习,甚至于厌恶老师,厌恶教育。这样即使加以种种强制完成了学业,也深入不到学生的血脉,终究是强制性的、消极的知识,“虽终其业,其去之必速”,用不了多久就会全部“还给老师”。最终,导致教育目的的失败。“教之不刑,其此之由乎!”那么,针对上述错误的教育,与之相对应的正确做法是怎样的呢?这就是藏修和息游相结合的原则。《学记》指出:“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也就是说,学习应当循序渐进、悠游有余,而非上面所说的急于速进而不顾其安。对于学习,应当注重时时积累,与此同时,时时温习涵泳,劳作休息之时,也要体味。这是一种全面的、健康的学习观。《学记》并不反对要积累知识,相反这是很有必要的,只是不能仅急于积累而不把知识内化。少了体味涵泳的过程,知识终究是外在强加,无法流入骨髓,形成人格或者学以致用。不管是自然科学知识,还是人文社会科学知识都是如此。孔子说“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亦是此意。颜回为什么能“闻一知十”,除了他自身优秀的禀赋,另外很重要的一点靠的就是他对孔子所教的道理、学问时常体味涵泳,“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要注意另外一个极端,即反智主义的倾向。这种倾向时常发出浪漫得不着边际的号召,比如不用学习客观知识,跟随内心即可;又比如学习是一种对自我的摧残。《学记》绝不反智,相反,《学记》是健康整合的理智主义的教育观。
第四,《学记》提出教学之所以兴盛的豫时孙摩的原则,以及六种反面的方式。“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预;当其可之谓时;不凌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这之中包含四个小原则。“豫”即是提前预防,在恶念未生之际就截断之,如果恶念或恶行已经发生,然后再去禁止,那么教育就格格不入,不仅事倍功半而且也难以战胜邪恶。这也与我国礼法制度的思想相一致,《礼记·经解篇》云:“礼,禁乱之所由生,犹坊止水之所自来也……以旧礼为无用而去之者,必有乱患……礼之教化也微,其止邪也于未形,使人日徙善远罪而不自知也,是以先王隆之也。”《经解篇》说的是“礼”可以止乱禁邪,使人徙善远罪,这种功用甚大但其过程却微妙不显。其实,把“礼”换成“學”也完全可以。理想的“学”也是如此,它也防患于未然,润物细无声。它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向着真善美的境地前进,而不会扰乱学生的内心。“时”即是当其可,在学生适合接受教育的时候及时加以引导。“时”兼含两义,一为适时,一为及时。前者说的是,学生学习有其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规律,所以就应当在适当的时候学习,比如:小孩子的特性是记忆力比较好,而逻辑思维能力相对较弱,教育者就应该在这个阶段多安排一些基础性的、记忆性的学习内容,而不能安排逻辑思辨过强的内容;中青年记忆力多不如小时候,但是有了较强的逻辑,就不应安排过多的记忆性内容。而一旦年纪太大,各方面身体机能、思维能力都全方位下降,这时候即使想学习,也是事倍功半,“勤苦而难成”了。“孙”即循序渐进,也就是前文“学不躐等”的思想。“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教学如果没有章法,随性所致,就会让学生的学习陷入混乱的状态,而见不到应该有的成效。“摩”即学生之间、师友之间的互相交流、互相学习,“相观而善”,取长补短。否则,“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这里强调了学习一定要有师友,“以文会友,以友辅仁”,而不能仅仅凭借一己之力或智慧妄图达到很高境界。但是朋友的选择至关重要,一定不能是“燕朋”,亦即不正派不向学的朋友。近墨者黑,久而久之那样便会影响到自己的学习,乃至忤逆老师。师不严,道不尊。学习也就达不到本来的目的了。除了“燕朋”,“燕辟”同样会造成学习过程的失败。“燕辟”即各种不好的癖好。有了燕辟燕朋,就很容易将学生引向学习的反面。
第五,“学者有四失”。《学记》系统分析了学习者中容易犯的四种过错,即多寡易止。教育者的功用就在于“长善救失”,所以教育者必须对这“四失”有非常清楚的认识。学生根据不同的自身特质,会有四种不同的弊病。有的人心大,贪多嚼不烂;有的人学得太少,知识面狭窄,视野不开阔;有的人学的东西过分浅易,不能使自己有效地提高;有的人畏难,半途而废。教师只有准确了解这四种不同特质的人的心理,才能正确地教育他们。
最后,“博喻”教学法。《学记》曰:“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
简单说来,就是好的教育方式应该是启发式的。教育者应该引导、勉励和启发学生思考。而不应该牵强、强制和直接就把一切都表达出来。“和易以思”,也就是温和、平易而又引人深思,才是一个好的老师应该有的特质。这种教育方法,应当说发端于孔夫子。《论语》记载孔子教育学生:“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颜回盛赞孔子是“循循然善诱人”。《学记》可以说是对孔子这种教育方法的发扬光大。
三、结语
这部伟大的著作不仅在中国教育史,而且在世界教育史都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礼记·学记》创作至今已经有两千多年的时间了,在这两千多年的漫漫历史长河中,无数先贤的作品被时间无情地像砂砾般被淘尽,只有其中最耀眼的明珠才能时至今日依然魅力不减。它作为世界上第一部较为系统地、多层次地、立体地论述教育的著作,也是作为儒家最有代表性的教育思想的论述,给华夏子孙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其中关于“化民成俗”的学之目的,晓谕的启发式教育、教之所由兴所由废、学者之四失等思想,对无数的学人之学、师者之教所贯彻和运用产生了极大的裨益。其中重师、严师的思想,为中国文化尊师重道的美德奠定了理论基础。公允地讲,虽然《学记》在中国历史上地位曾经如此显赫,兼之思想又如此博大精深,但自五四以来,由于种种原因《学记》所代表的传统教育理论被很多时代的“弄潮儿”弃如敝履,直到今日还未得到足够的重视。我们的教育还在很大程度上缺失《学记》所揭示的很多东西,但我们相信,如果教育界严肃认真地领会这些思想,并贯彻,学之兴其庶几乎?
(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 责任编辑:朱蕴茝)
参考文献:
[1]毛礼锐. 中国教育史简编.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5.
[2](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廖申白译. 尼各马可伦理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3](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吴寿彭译. 形而上学. 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
[4]王文锦. 大学中庸译注. 北京:中华书局,2013.
[5]李勇,方波译注. 荀子. 北京:中华书局,2011.
[6](宋)朱熹集注. 四书章句集注. 北京:中华书局,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