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挫折与成长的心理辅导

2018-11-13程灵

新教师 2018年8期
关键词:转机心理辅导应对

程灵

【摘 要】挫折来源于外部的客观刺激,而挫折体验的性质和程度是由个体的主观因素决定的。挫折既可能造成摧垮后果,也有促进成熟的成长价值。挫折心理辅导可定位于“以挫折为友,在挫折中成长”,设计“人人都会有挫折”“挫折处处有转机”“应对挫折办法多”等系列主题活动,精选承载大信息的小游戏、提供大能量的小故事、体现大格局的小表演等贴近实际的内容。通过体验为主、循序渐进的辅导过程,将自我认知、动情晓理、策略导行等要素动态整合,促进学生从“挫折辅导”走向“自我成长”。

【关键词】挫折 成长 心理辅导 转机 应对

遭受挫折,是漫漫人生路中不可避免的必然现象。“抗挫折能力”已被列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作为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之一。科学设计的心理辅导活动,有助于创设较小的“挫折投入”,产生良好的“成长效益”。

一、设计依据:挫折与成长的心理关系

1. 挫折产生的客观因素与主观因素。

“挫折”一词,《现代汉语词典》将其解释为:“①压制,阻碍,使削弱或停顿;②失败;失利。”而心理学所指的挫折,不仅关注情境,更主要用于指一种主观感受,即“个体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过程中遇到障碍或干扰,致使个体动机不能实现、需要不能满足时的心理状态”。

挫折的产生来源于外部的客观刺激,如家庭条件的差异、同学相处的矛盾、教师关注度的不同、学习成绩的高低等,都可能导致阻碍或失利。然而,面临相似的情境,不同的人感受到的挫折和对挫折的反应是不同的。挫折体验的性质和程度,往往不取决于情境障碍的大小,而是由个体对挫折情境的认知和判断等主观因素决定,与心理准备状态、对挫折的知觉判断、思维品质,以及动机、抱负、气质、性格、意志等许多心理特征直接相关。

2. 挫折的积极与消极影响。

正如树木成长中经历的酷暑严寒和狂风暴雨一样,挫折既可能造成摧垮后果,也有其促进从不成熟走向成熟的成長价值。就消极影响而言,挫折可能带给人痛苦沮丧,使人退避畏缩,或导致当事人方寸大乱、怨天尤人,并由此加重挫折或带来新的挫折,甚至因一时悲愤而走上暴力攻击或轻生的道路;从积极方面看,若能端正对挫折的态度,认真分析挫折产生的主客观原因,疏导受挫情绪,采取积极的反应方式,不仅可以克服和消除挫折带来的挫败感,而且还可以磨炼人的意志、增长人的才干。

3. 学生心理成长的共性与差异性。

人的心理发展有共同的年龄阶段特征,同龄人的心理发展又存在个体差异,挫折心理也不例外。挫折心理辅导要针对不同阶段的心理发展水平和特点而设计,要了解正常学生在这一阶段的发展任务、期望目标有哪些,还要分析学生在发展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阻力、可能有的行为反应是怎样的,在此基础上,考虑如何利用挫折的积极因素,克服其消极影响,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如中小学阶段,学生的自我意识一般都还未成熟,难以准确地评价自己,这是共性;但有的学生可能是因自我评价过高、无法实现预期的目标而感到挫折,有的又可能是因自我评价过低、为失去争取更高目标的机会而产生挫折感,这里有差异性。在选择和安排活动时,既要依据某一年龄的共性阶段特征,又要考虑同龄学生间的个体差异。

二、辅导目标:以挫折为友,在挫折中成长

传统教育中,挫折辅导关心的往往只是挫折发生之后如何应对,显得较为滞后、被动。真正的挫折心理辅导要从对挫折的预防和准备开始,关注应对挫折的事前、事中、事后的一系列动态心理过程,将知、情、意、行作为相互作用的整体来把握。

基于对挫折与成长关系的理解,建议将挫折心理辅导的总目标设定为“以挫折为友,在挫折中成长”,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

认知方面,树立面对挫折的理性认知。让学生了解挫折的相关知识,重点不在于挫折的定义、特点、具体表现形式等描述性的知识,而要着重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人人都会有挫折的现实,体会挫折具有益于成长的积极意义,帮助学生形成合理的挫折观,不以成败论英雄。

情绪方面,产生悦纳挫折的积极情绪。在活动中,让学生感受遇挫时自然反应出的种种复杂情绪,感悟挫折处处有转机,学会从愤怒或消极抵抗转变为坦然、积极应对,体验将消极情绪转化为积极情绪的过程,产生愉快接纳挫折和面对挫折、解决困难的信心。

行为方面,掌握驾驭挫折的有效方法。通过比较挫折的不同应对方式,探讨哪些反应可取、哪些行为不宜效仿,引导学生根据实际情况选用有效的应对策略,学会积极面对、灵活应对,增加心理韧性、提升挫折承受力。

意志方面,形成应对挫折的顽强毅力。通过将辅导活动迁移到日常学习生活,引导学生面对挫折时不轻言放弃,形成克服困难、在逆境中奋起的意志品质,使积极心态成为学生习惯化的心理状态,内化为稳定的心理品质。

上述目标的达成需要一定的心理周期,为此,拟安排3次活动,设计“人人都会有挫折”“挫折处处有转机”“应对挫折办法多”3个主题,每次1~2课时,形成活动系列。从晓之以理或动之以情入手,情理交融地改善行动,再潜移默化地提升认知、锻炼意志,渐次展开和实现挫折与成长的主题活动目标。

三、辅导内容:精选案例,贴近实际

内容既要服务于目标,又要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这就需要细心观察和全面调查,设计体现不同地域和年龄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反映学生关注焦点、贴近学生生活的活动内容。以下几方面的典型事例,在心理辅导中可以灵活选用或改造运用。

1. 承载大信息的“小游戏”。

例1:“飞行棋”游戏。在由四种颜色组成的、画有飞机的图形中,四个人各选一种颜色,掷骰子决定棋子的走与停。根据设置的连投奖励、叠子跳跃、撞子停留、陷阱返回起点等游戏规则行棋,以先到终点为胜。(关注点:图形中的陷阱和机遇、己方和敌方棋子的“叠”与“撞”、暂时的领先落后和最后的成功——棋如人生,有坦途也有陷阱,留意挫折中的转机,感受坚持的重要性。)

例2:“进化与退化”游戏。用彩带将场地分成四个区域,分别为彩蛋活动区(蹲着活动)、小鸭活动区(弯腰行动)、大鸭活动区(站立行走)、天鹅活动区(飞回座位)。进化的顺序依次是彩蛋、小鸭、大鸭、天鹅,退化反之。全体成员的初始状态是彩蛋,都蹲在彩蛋活动区中。在同类角色间通过锤子、剪刀、布进行猜拳,胜者进败者退,依次进行,直到彩蛋、小鸭、大鸭活动区各只剩一人。(关注点:通过不同时间段、处于不同活动区的不同体验,感受进化的喜悦、退化的挫败,分析胜败的原因并进行策略的改进等。)

2. 提供大能量的“小故事”。

中小学生难以很好地理解逻辑,却能很好,理解故事。生活中不缺乏在挫折中成长的鲜活故事,如:“在大海中航行,没有不带伤的船”,明星史泰龙被人拒绝1855次的故事,肯德基老人的故事等。(关注点:励志故事的寻找过程,故事分享中的“连线自我”——从榜样人物到身边同龄人,再联系到自己,挖掘其传递的大道理、提供的正能量。)

3. 体现大格局的“小表演”。

例1:续演心理剧。从学生真实的挫折中找出代表性事件,如“班干部落选”“失去亲人”“好友吵架”“考试失利”“老师批评”等,以多媒体手段播放《面对挫折》情景剧的开头(生动再现挫折情境)。然后分小组讨论各种可能的发展,从中选择一种进行排练,竞演后续情节。(关注点:同一个事件,可以有不同的认知、不同的反应,由此也会有不同的结果。)

例2:“叠军棋”表演。选几位同学为代表,每人用军棋叠一条高柱,力求3分钟内叠至30粒以上。(关注点:时间的压力、从易到难的变化、自己疏忽导致的失误、别人干扰带来的失败、成功在即却遭前功尽弃的困境等,让学生在不同的表现中欣赏冷静应对的风度。)

四、辅导过程:体验为主,循序渐进

心理辅导活动提倡非结构、开放型的设计与实施,遵循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活动为主线的设计思路,活动过程没有固定的模式、严格的步骤,从自我认知、动情晓理、策略导行的任何一个点均可切入和衔接,体现以下四点的整体呼应为佳。

1. 营造氛围。

营造安全、开放的气氛,让学生进入一种放松、温暖的情绪状态是心理辅导有效性的前提,活动全程每一个环节都需要考虑氛围的优化问题。方法之一,可以设计暖身活动以放松身心,导入活动。如,“进化与退化”的游戏有助于在轻松的氛围中引出挫折与成长的主题。方法之二,可以通过优化物理环境改造氛围(包括明亮宽敞的场地、温馨和谐的布置、合理编排的座位、适宜的背景音乐等)。如,在游戏过程播放《真心英雄》《少年壮志不言愁》等昂扬的歌曲,活动结束前播放或齐唱欢乐的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衬托不同的气氛。

2. 促进体验。

体验式教学有助于内部心理外显和外部信息内化,综合运用角色扮演、游戏竞赛、头脑风暴等多种方法和手段,才能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学生经历、体验、探索的过程。

就游戏竞赛而言,教学中不能“为游戏而游戏”,要善于捕捉游戏所暗含着的隐喻信息。如按“进化与退化”的游戏规则,最后每区域一定会有一个人不能进化成功,他可能感觉沮丧,教师可借机引导生活中也总会有挫折与失败,并带领大家为努力而鼓掌;而游戏中一次失败都没有、一口气成为天鹅的“成功者”,他们可能体会到一帆风顺而少了很多过程中的激动和乐趣,对这些不同的体验教师要因势利导。当然,这个游戏中的成与败靠努力和技术的成分偏少,因此主要用于营造氛围、引入主题,需要更深入探讨应对挫折的策略时,“叠军旗”等活动更为合适。

从挫折情境的设置来看,“转机”是挫折心理辅导的关键词。竞赛、表演等活动的意义不在于活动本身,而在于将学生置于实际的、可感受的、有转机的挫折情境中。当学生遭遇挫折,往往会产生消极情绪,此时教师应留意其心理变化,引导其适当宣泄,并促进其自由探索、尝试不同的可能,这样才能让学生在挫折情境中亲历转机,学习从挑战、困境中寻找机遇与希望。

3. 催化互动。

心理辅导的精妙之处在于扩充经验与领悟,师生共享知识、共享经验、共享智慧、共享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为此,需要建设真诚、理解、接纳和鼓励的人际环境,发挥团体动力作用。

一是组织“行李问询”活动。课前给每位学生发一张“心形行李卡”用于填写遇过的挫折(意喻整理“人生旅途的行李箱”),然后将填好的“行李卡”放在讲台(“行李寄存处”)。“行李问询”活动是请每人随机取走一张行李卡,思考是否愿意留下该卡(意味着接受卡中所列挫折),如愿意,回座位;如不愿意,可在教室走动、询问、交换,直至找到愿意留下的行李卡(此过程中,如发现自己的行李卡,不论对方是否同意,本人有优先权换回)。在活动基础上,可引导分享:有没有人的行李卡中没有挫折?你拿回的是自己的还是别人的行李卡,为什么?活动中你有何感悟?引导学生认识到人人都会遇到挫折,甚至别人遇到的挫折比自己的更大、更多。

二是协助“心理透视”。围绕心理剧续演所展示的挫折应对情形,结合学生的分享,教师给予提炼概括,梳理“小贴士”,区分出自我逃避、逆反對抗、情绪冲动、行为偏激等消极应对方式,和合理宣泄、总结教训、调整目标、改进办法、求助他人等积极应对方式,帮助学生领悟每一个挫折都有不止一个的解决办法,办法总比困难多。引导学生掌握应对挫折的方法,学会战胜挫折、增强挫折承受力。

4. 拓展延伸。

学生在心理辅导活动中获取的新想法与感受,只是开启改变与成长的契机,还需将新经验与原有经验进一步整合,才能使之迁移到日常生活中并内化为心理品质的一部分。为此,应鼓励学生课后演练成果和采取行动,促进知、情、意、行多个维度在现实生活中的统整,以强化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效果。如:与其他教师或学生家长配合,在学习生活中有意识地设置适度的挫折情境;指导学生遇到挫折时自创格言激励自己在挫折中成长;布置记录心理日记的作业,让学生记下自己遇到的挫折和应对策略;在班级建立“精灵宝盒”,让学生坦承挫折并相互支招;等等。

此外,教师还要特别关注在团体辅导中表现出较多挫折感困扰的学生,在课后给予更多的帮助,如个别谈话排解压力、挖掘闪光点增强信心、提供必要的帮助等。

“以挫折为友”积极心态的养成与“在挫折中成长”应对策略的习得绝非一朝一夕之功,但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学生能从“挫折辅导”走向“自我成长”,在自信、乐观中走向充满希望的未来。

(责任编辑:林彦 黄晓夏)

参考文献:

[1]王玉龙.“挫折”释义:深层心理学的视角[J]. 武陵学刊,2013(5):132-135.

[2]向守俊,张大均.关于挫折教育的思考[J].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1(5):6-8.

[3]张艳.小学生挫折心理成因及耐挫力培养[J]. 教育艺术,2013(5):78.

[4]吴锡改,李姝.论青少年挫折应对与心理健康[J]. 教育现代化,2015(7):22-26.

[5]胡羽航.初中学生挫折心理探析及其教育引导策略[J].林区教学,2017(10):104-106.

[6]顾琴.重视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挫折教育[J]. 学周刊,2018(5):96-97.

猜你喜欢

转机心理辅导应对
转机
浅析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中的运用
浅谈教师如何应对校园霸凌
心理辅导在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的运用
当代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及辅导方法
大型立式容器翻转机旋转支架的有限元分析
全球气候变化议题现转机
变革中的转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