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核心素养观照物理课堂教学
2018-11-13舒长顺
【摘 要】物理教学中,教师要针对学情,对所教内容进行合理取舍,对课前课中的学习任务进行科学分配,力求让教师的教服务于学生的学;注重学生对物理实验方法的习得与应用,最高程度上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采取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在互助中形成团队意识,增强学生的合作精神。在创新实验活动中,生成知识,提升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问题意识。
【关键词】物理教学;核心素养;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8)11-0055-03
【作者简介】舒长顺,江苏省兴化市昭阳湖初级中学(江苏兴化,225700)教师,高级教师。
所谓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与知识的传授不同,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并非是一朝一夕就能达成的。这需要教师坚持:在教学设计中,关注学生的自主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合作参与;在探究活动中,注重实验的创新,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本文以一节示范课——苏科版九年级物理教材第十二章中“动能 势能 机械能”为例,谈谈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
一、优化教学设计,促进自主发展
1.立足学情,合理取舍。
本节内容中涵盖能量和机械能,影响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大小的因素及动能与势能的相互转化等知识点。本节重点是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动能与势能的相互转化,探究影响动能大小的实验设计是本节的一个难点。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将动能与势能的相互转化设为第二课时的学习内容。
本节教材对“能量”的表述是:一个物体能够对另一个物体做功,就表明这个物体具有能量。“做功”是第十一章的内容,而听课的学生是刚升入九年级的学生,要想在本节课内运用做功的相关知识,存在较大困难,同时也会使本节课的重点不突出,所以在教学设计时,直接将关于能量的表述删去。同时为便于学生知识的形成,在學生回顾了动能、弹性势能和重力势能的定义后,直接给出机械能的定义。在探究得出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后,为便于方法的迁移,先通过实验得出影响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最后观察实验现象,知晓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弹性形变有关。
在实际教学中,对同一学习内容,针对不同的学生,教师要进行合理取舍,科学安排教学课时和各课时学习任务,并从学生的学习出发,调整知识呈现的顺序,最高程度上服务于学生的学习。
2.强化预习,以教助学。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教材的第五章和第八章已给出了动能、弹性势能和重力势能的定义,且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就能够判断物体具有的机械能的形式。因此在课前,首先让学生通过阅读回顾不同形式机械能,并尝试判断课件中给出的物体所具有的机械能的形式,检测学生的预习质量。
物理课堂的预习不应局限在书面的阅读,更要注重学生的动手实践。为突破影响动能大小的实验设计这一难点,让学生提前思考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可能有哪些,并在家中尝试用生活中的物品验证猜想是否正确。学生在动手实验的过程中,知道了比较不同物体动能大小的方法。
学生在预习实验中常会出现各种问题,如探究动能与质量关系时,不能控制不同质量物体的速度相等,这些都是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课堂上教师帮助学生解决自主学习中所出现的问题,在学生生成知识的同时,帮助他们反思自主学习过程中的不足,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突出重点,强调迁移。
通过探究实验得出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是本节课的重点,而影响重力势能大小和弹性势能大小的因素也是通过实验得出的。为突出重点,在预习活动中仅布置学生思考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并进行实验验证。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展示学生探究实验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帮助学生得出结论。
学生通过设计实验,领会了本实验中控制变量的具体操作方法和转化法的呈现方式。为促进学生实验方法的迁移,在学生思考影响重力势能的因素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讨论得出探究影响因素的实验方法,最后由学生展示整个实验过程,分析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还可以类似得出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相关联的结论。
在教学设计中,不仅让学生学到应有的文化知识,还要注重科学方法的领悟,与所学方法的及时应用,加强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增强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二、进行科学分组,促进合作参与
1.异质分组,促进全员参与。
在组织学习的过程中,针对同一问题,不同学生感知到的难易程度是不同的。为了降低由此带来的学习不便,采取异质分组,将班级学生划分成每4人一个小组。在课前,根据学生的物理成绩,每一小组由一名成绩优异者为组长,一名成绩较好者为副组长,两名组员中一名成绩一般,另一名成绩较差。在同一小组内,成员间存在成绩上的差异,为学习过程中的互助提供便利,促进每个学生能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2.同质同号,便于分层设问。
学习小组的建立,学优生能够一定程度上带动学困生的学习,但也容易形成学困生的“避风港”,使他们在学习活动中仅仅停留在形式层面。为避免此类现象的发生,在异质分组的基础上采用同质同号,即不同小组中,学习成绩相同的学生在小组中的编号一致,组长为1号,副组长为3号,成绩一般的组员为2号,成绩较差的组员为4号。在组织学习的过程中,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选择相应的小组成员来完成,使得在任何一个学习环节中,每一个学生都有相应的学习任务,确保小组合作学习中全员的真正参与。
通过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一方面充分利用了学生资源,实现生生互助,及时有效地解决了中等生和学困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在提高课堂效率同时,增强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和互助精神。
三、创新探究实验,激发创新意识
1.创新实验器材,在探究中解决疑难。
本节教材在“探究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实验中采用了“用斜面来控制小车刚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对此,学生一般是被动接受,即使完成了本节的学习,“为什么一定要用斜面呢”这一疑问还会在不少学生头脑中呈现。
为解决这一疑难,引导学生采用多种生活中的物品(如矿泉水瓶、易拉罐、木块、玩具小车等)作为研究对象,以纸盒、木块、茶叶盒等作为撞击对象。学生在利用这些实验器材来完成“探究物体动能与质量大小的关系”时,会发现:难以控制不同质量的物体实现速度相同。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学生仔细阅读教材并分析讨论可知,质量不等的小车从斜坡的同一高度释放,运动到水平面时,它们的速度相等。这样就化解了学生“为什么一定要用斜面呢”的疑惑。采用日常物品开展探究活动,让学生体会到初中物理实验探究并非遥不可及,促进学生大胆尝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教材实验设计的理解。
2.创新展示方式,在评价中获取知识。
传统课堂上通常是对学生现场展示的实验过程进行评价,而学生在实验中的典型错误有时不能被教师发现,造成这一资源难以运用到教学中。如果让学生在课前开展自主实验,并借助于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将实验过程全程记录,再上传到班级QQ群或直接上传给教师,学生的实验过程便可成为学习素材,服务于课堂教学。
例如本节课上播放的操作视频是:某同学分别用空易拉罐和实易拉罐来撞击同一茶叶盒,可以观察到实易拉罐撞击时茶叶盒移动的距离大于空易拉罐撞击时茶叶盒移动的距离,由此该生得出实验结论——动能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动能越大。播完后,组织学生对该实验进行评价,让学生在评价中认识到探究动能大小与物体质量关系时必须控制物体的速度相等。
学生将自主实验探究的过程以视频形式参与展示与交流,实现了学生实验向课后的延伸,学生实验的开展不再受到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在此过程中学生增强了动手实验能力,还在表述实验操作与陈述实验现象中培养了口头表达能力,促进了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