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时事热点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有效使用

2018-11-13星仲尧

新西部·中旬刊 2018年8期
关键词:时事热点高中历史教学意义

【摘 要】 高中歷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活用时事热点,既能有效地拓展学生的思维深度,又符合实施新课标理念的需要。教师可从三个方面进行时事热点的应用:创设深入历史的情境,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情绪;培养学生从时事中寻找、发现、思考历史的能力;以时事热点作为中外历史融会贯通的工具,加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横向拓展和纵向迁移能力。

【关键词】 时事热点;高中历史教学;应用:意义;有效性

历史学科具有过去性,教学中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恰当地把时事热点引入历史教学,将会很好地引发学生兴趣,提升课堂效率,帮助学生更全面发展。历史无法像自然科学那样,可以用经典的实验将其本质摆在学生面前。从这个角度看,历史课程似乎有一种先天的缺陷,但如果教师善于发现、处理得当,就可能像“距离产生美”那样,使其变为“引力”,闪烁“迷”一般的魅力。[1]历史与现实是不能割裂的。因此,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注意时事热点的引用,如果引用得当就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下面就笔者在利用时事热点进行课堂教学时的一点体会写出来与大家共享。

一、时事热点在历史教学中的意义

中学历史课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以史为鉴,从历史中寻求社会发展规律,加强人文素养,渗入人文关怀。历史课程联系时事将会“激活”这些历史密码,透析出历史教学的价值和意义,同时将具有如下现实意义。

1、有效拓展学生的思维深度

在传统教育中,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态度是消极的、被动的,学习欲望是朦胧的、学习情绪是压抑的、学习方法是僵化的。处于这种状态的学生,就形成了被动接受知识、死记硬背、应付考试、不会独立思考、缺乏探索欲望、没有个性化的学习习惯。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往往具有知晓度高、覆盖面广、容易引起学生兴奋的特点。如果教师善于利用此类热点新闻,从不同角度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抽象思维进行加工,构建有说服力的论证体系,学生则在思辨学习过程中,正确地运用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等形式,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以获得对历史过程的初步认识,掌握历史概念,评价历史人物和事件,对历史事实和性质进行判断和推理,从而达到深刻理解和认识历史的目的。

综上所述,活用时事热点,提升历史教学的现实意义,不失为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一种方法。

2、符合新课标的要求

新课程标准注重学生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的培养,把历史教育的社会教育功能与人的发展教育功能结合起来。强调增强历史意识,汲取历史智慧,提高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这实际上给课堂教学中时事热点的运用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舞台。

“新课标首先要改变的并不是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而是我们对中学历史课程设置的理解。要准确地理解新课标,离不开对当前世界发展现状的认识和判断;要清楚地认识和判断当前世界的发展大势。”[2]黄牧航教授的这一番话指出了新课标的要求,教师必须有对全局形势进行全面分析、观察的能力,在此基础上才可以指导学生更多地关注社会、关注现实,体现时代性;鼓励学生在学习、认知、阐释历史的基础上,对时事热点进行分析、理解和判断,做出合乎事实的评价,在历史学习中懂得各种传承性、可能性和应承担的责任。

3、适应高考命题特点

近几年高考主观题能力要求的新变化是:注重历史与时事热点的联系,考查历史的渗透能力。通过对比近几年各地的高考试题,综合学生的答题情况,发现有很大一部分学生由于平时缺乏对时事的关注,缺少时事与历史参照对比的思维训练,答题往往偏离题意,抓不住主旨,甚至答非所问。

因此,从高考命题需要的指标出发,教师如何在教学中适当穿插最新的时事热点,引导学生关注时事;指导学生挖掘、分析时事热点的方法,掌握过去与现在联系起来的规律,不仅博古更要通今;揭秘历史事件与时事惊人相似的深层原因,培养学生理性思考能力,并开拓学生的宏观视野,使历史不再只是故纸堆的文献,真正“活”起来,就显得尤为重要。即:通过活用时事热点,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最终形成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正确的评价判断能力和科学认识事物发展规律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历史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使用时事热点

历史课堂的有效性是指通过历史知识中的人文知识、人文精神和科学理性来养成学生的人文素养,使其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协调发展,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未来生活做准备。[3]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在于学生是否主动学、会不会学。

时事热点是新近发生和新近发现的事实,对它的灵活运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智力潜能,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方面有较大的作用。关于如何活用时事热点创设情境、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笔者觉得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1、利用时事热点构建历史情境,调动学生主动学习

建构主义者认为教学一般由如下几个环节组成:“创设情境—确定问题—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效果议价。”[4]欲在学生脑海中建构有效的“历史”,就不能只让他们背诵和记住别人的思想和结论,必须让他们经历“历史”的建构,知晓今人是怎样认识和解释古人的过程及其理性与局限性。在重点内容上,教师通过现实中的新闻,展开真实、生动、典型的历史情境,使学生在历史的时空中感悟真谛。

如中日关系是中国近现代史里面的重要内容,敏感但学生知之不多又非常希望了解。笔者是这样引导学生深入“中日关系”的:

展示两组图片:一组是2014年5月6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访问德国时表示,日本不会仿效德国就历史问题道歉。另外一组是2014年5月6日,德国总统高克在捷克泰雷津小镇向捷克二战受害者纪念碑敬献花圈,并向捷克二战受害者纪念碑鞠躬。先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想法,并设计其中包含日本的发展和抗日战争的问题。并设计了两个发散学生思维问题:“影响中日关系正常发展的因素有哪些?”“你觉得应如何发展中日关系?”如此情形使学生产生强烈的认知冲动和情绪波澜,带着悬念深入日本,探讨问题。

接着教师開始介绍日本民族的思维特征和审美意识,指出日本的民族性格存在“武士道所教导的——以忍耐和正确的良心来抗御一切灾祸、困难,并且要忍受住它”的悲剧精神,[5]审美情趣上存在“气局褊小”特点。日本民族形成、发展的历史条件和自身的地理环境决定了日本人勤劳、有危机意识和富有侵略性,性格呈现复杂性的两极化特征,一方面自尊排外,另一方面又特别崇拜强者。所以就有了近代的日本“明治维新”,“甲午中日战争”、中国的“抗日战争”、二战后日本经济腾飞等。这样既讲解了大纲所要求的必讲内容——中日关系的前因后果,而且还从二战的角度概述了日本的历史,做到知识的延伸和迁移,并激发了学生的爱国情怀。

2、利用时事热点培养学生反思历史的能力

当今许多时事热点问题的发生,皆根源于复杂的历史原因。某些历史现象或在今天继续存在着,或仍对今天产生直接影响,所以借助和依托时事热点,探本求源,梳理发展脉络,强化彼此间的因果关系,不失为培养学生历史洞察力和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

人教版《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一课里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一目,重点要掌握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所犯的错误以及留给我们的经验教训,从内容上看学生感觉简单,但若不认真阅读思考就会忽视一些重要内容,这是培养学生历史学科能力的关键点。要解决这些问题,在于学生能够主动去阅读思考。

如,2011年6月,旱情、旱灾严重的长江中下游地区普降大雨,由此引发旱涝急转局面。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灾难?学生若能联系我们的历史,也许就能找出更合理的答案。江河湖泊、山塘水库容易干枯、断流首先要思考和反省的问题是,生态的破坏,植被的减少,其次是泥沙淤积,容积的降低。从历史上溯源,即可追溯到“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大炼钢铁,砍伐树木,造成生态的严重破坏。再加之当代中国的现代化、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对乡村、耕地、草原的不断入侵、破坏,牺牲生态资源换取经济价值,遭受大自然的惩罚。正如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里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由此让学生去思考“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带给我们的经验教训,反思现代化、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的“大跃进”。由此推断,造成灾害的原因不是天灾,而是人祸。

通过这样与时事紧密结合,培养了学生关注时事,思考时事的能力,符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解决现实问题的时代要求。

3、利用时事热点搭建桥梁,加强学生对不同历史的整体把握

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表现形式之一就是学生具有丰富的历史想象力,能积极思考,能在已学习的知识和没有学习的知识之间发生迁移,即用已学过的知识、已形成的能力去解决新的问题,形成新的认识。

没有可供迁移运用的知识,能力就不存在了。因此,学习时应尽可能将中外历史知识相结合,相互呼应联系,做到学习中国历史时,把历史现象、事件置于整个世界背景之下。学习世界历史时,把教科书中的中外历史知识有机地整合,这样就能触类旁通。

如人教版《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一课,如果教学时单纯列举中国重大科技成就,沉闷乏味,引导学生横向拓展为什么中国要不断发展高科技产业,加强国防力量,自然会激发他们的兴趣。如果引用近期的一段时事热点来佐证将更有助于加强学生对历史的感悟。

如这一段新闻:举世瞩目的中国2015年9 3大阅兵胜利完成,在这一刻,中国成为了全世界最吸睛的话题,阅兵式上共动用40多种型号装备500多件、20多种型号飞机近200架,大多数都可以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84%的受阅武器都是第一次露面,包括中国最先进的洲际弹道导弹——DF-5B,世界唯一两款反舰弹道导弹——DF-21、DF26等新型装备一经亮相,世界为之震撼。当然,阅兵式上其他的武器装备,比如DF-31固体推进剂洲际导弹、空警——2000大型预警机都堪称大国利器,而这些所有的中国先进武器装备,不仅是保卫我国国家安全的重要力量,更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

以上时事可发现:战争的最高境界是“不战而屈人之兵”,保持强大的国防力量不是为了争霸,而是为了保证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受别国侵犯。只有国家真正强大了才不惧任何外敌的入侵。无论是18世纪中期英国的崛起,1875年德意志的统一,近代鸦片战争中国的衰败无不证明国防力量的重要性。

通过这样的时闻,可使学生在某一特定的历史领域内,把握整体的关联性和连续性、整体与个体的时序性、个体与个体的差异性、某一特定历史领域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从而更为深刻地认识这一专门领域的历史线索和基本规律,加强了对历史知识的横向拓展和纵向迁移能力。

三、结语

时事的来源,关键在于平时的留心与积累。实践表明,它的活用,既需要教师的专业功底和智慧,又源于教师对学生认知实况和情感的关注与理解,更出自教师自身的职业道德和觉悟。“历史教育的基本原则是要让受教育的对象产生兴趣,赋予历史令人怦然心动的特点,使历史‘永远兴趣盎然。”[6]只要经过教师精心设计,巧妙安排,就一定能在教学中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使他们的学习化繁为简,变被动为主动,从而在充满兴趣的教学中,增强了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达到学史明志、知史做人的目的。

【注 释】

[1] 郎宇飞.追求务实、理性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也谈新课程背景下中学历史教学的有效性[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8.10.

[2] 黄牧航.史学观念的转变与高考历史试题的命制[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8.3.

[3] 姚焕成.从学生的参与看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2008.4.

[4] 朱慕菊.普通高新课程方案导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5] (日)新渡户稻造.武士道[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

[6] (法)费尔南·布罗代尔.文明史纲[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

星仲尧,教育硕士,中学一级教师,现任广东珠海斗门和风中学历史教研组长.

猜你喜欢

时事热点高中历史教学意义
有意义的一天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留学的意义
浅谈时事热点在政治教学中的渗透
活用思维导图,突破历史教学重难点
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实验探索
高中历史教学中对历史图片的开发及实际应用
教材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探究时事热点有效融入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