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法国式“歧视”:经久不衰、不分贫富

2018-11-13琴岛

看天下 2018年30期
关键词:殖民者科克阿拉伯人

琴岛

“阿拉伯人好比是狡猾、懒惰的小偷;非洲人头脑简单。而亚洲人总是很谨慎、没什么反抗倾向。”法国历史学家科克简要总结了法国自殖民时期形成并流传下来的常见刻板印象。

尽管法国现在已成为“多元文化国家”,但歧视并未就此消失,集体记忆甚至似乎仍停滞于殖民地时期形成的刻板印象。2016年12月,法國一篇租房帖不慎将心照不宣的歧视观念公之于众,引起轩然大波——知名企业拉福雷(Laforet)房地产集团的一份出租资料上赫然写着:“必须是法国籍,不要黑人。”

在法国,有关移民的偏见与殖民史密不可分,并带有鲜明的法国特色。殖民史专家科克认为,为强调殖民扩张的正当性,欧洲各国殖民者别有用心地塑造了关于殖民地居民的刻板形象。例如,19世纪30年代,当阿尔及利亚民族英雄阿卜杜勒·卡德尔率众抵抗法国殖民者时,穆斯林被殖民者们刻画得非常残暴。

一些外国学者同样强调,在与穆斯林的关系中,法国比其他欧洲国家更易受殖民时期思维影响。鲍文认为:“在法国,穆斯林总被视为外国人。人们延续着殖民者思维,将北非裔法国人分为‘好阿拉伯人和‘坏阿拉伯人。”

2016年1月,法国国家统计及经济研究所(Insee)和国立人口研究所(Ined)对2.2万移民后裔展开的一项调查显示,尽管多数移民及其后代都认可“法国就是自己的家”,但“长得是否像法国人”却与他们受到的歧视程度相关。撒哈拉以南非裔以及阿尔及利亚裔受访者表示,他们遭遇歧视的概率比父辈们更高,而来自欧洲的二代移民称遭受歧视的概率比父辈却要低。

少数族裔在租房、求职方面同样面临着困境,而身处富庶阶层、接受了良好教育的北非移民同样逃不开“被歧视”。在欧洲恐袭频发的背景下,人气飞涨的法国极右派国民阵线更是聚拢了最具偏见的选民群体。近半数国民阵线支持者认为“肮脏的阿拉伯人”的说法并无不妥,全体法国人中该比例为17%; 73%国阵支持者认为信仰伊斯兰教的法国人“和其他法国人就是不一样”,全法比例为25%。

如果说不为自利、纯属恶意地歧视他人者属于相对少数派,那么如何克服那些更常见的自利“歧视”行为?除了兢兢业业遵从以商业利益为导向的社会规则、提高自身社会经济地位之外,被歧视者是否有别的办法?

研究者们给出了一个需要“耐心等待”的答案:让孩子们充分了解各族裔的文化和历史,使他们从小就开始认同法国的“多元文化”属性。Remembeur协会的盖苏说:“如果我们明确地告诉孩子们他们来自何方,他们的父母、祖父母有哪些共同历史,那么事情也许会更简单。”换句话说,为新融合的族群,构筑一份更微妙、更完整的集体记忆是必不可少的。

猜你喜欢

殖民者科克阿拉伯人
不是每个问题都值得回答
爱尔兰国立科克大学开放日活动在京成功举办
从名言名句中看古代阿拉伯人的求知思想
从《黑暗之心》看十九世纪后期欧洲的殖民主义
乌干达传统土地产权体系研究
新殖民视角下《六号染色体》的后殖民解读
论施叔青《香港三部曲》中的殖民者形象
阿拉伯数字是阿拉伯人发明的吗
阿拉伯人商业活动与斯瓦希里语的传播
阿拉伯人的头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