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史记》对汉语词汇的继承与发展
——以语素“伐”之词汇为例

2018-11-13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21期
关键词:世家语素诸侯

朱 成 华

(渭南师范学院 人文学院,陕西 渭南 714099)

汉语词汇发展史的建立要依赖断代汉语词汇的研究,而专书汉语词汇的研究又是断代汉语词汇研究的基础。周祖谟先生曾指出:“词汇是构成语言的材料,要研究词汇的发展,避免纷乱,宜从断代开始,而又要以研究专书作为出发点。”[1]1由此可见,专书汉语词汇研究是建立汉语词汇发展史不可或缺而又重要的一环。史学巨著《史记》不仅是一部蜚声中外的伟大史学名著,也是一部杰出的优秀文学名著,鲁迅先生曾誉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2]412,实乃当之无愧。同时,《史记》亦是代表西汉时期汉语面貌最重要的语料之一,赵振铎先生指出:“《史记》的语料丰富,词汇量大,在汉语史上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研究它的语言对于认识西汉汉语的面貌有无比重要的作用。”[3]1由此足见《史记》在语言研究上的价值。

汪维辉先生曾经说过:“常用词是词汇系统的核心部分,它起着保证语言的连续性和为创造新词提供基础的重要作用。”[4]11又指出:“汉语词汇史是研究汉语词汇历时变化的一门科学,理应对在词汇系统中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常用词的演变进行研究。”[4]12其中,“伐”字一词就位列于汪先生所定常用词条目之一,但其专著暂没有对“伐”一词进行演变探究。今以专书《史记》为考察语料,以语素“伐”所构词汇为研究切入点,结合《史记》之前后古籍文献语言材料,初步探索《史记》对语素“伐”所构词汇的继承与发展状况,期以管窥《史记》对汉语词汇推动发展之一斑。

一、《史记》对语素“伐”所构词汇的继承

语素“伐”在《史记》中用得非常频繁,是一个当之无愧的常用语素,其构成的单音词“伐”是《史记》时代一个标准的常用词;同时语素“伐”亦很能产,可以由语素“伐”和其他语素构成很多复音合成词,这从《史记索引》中“伐”字共使用1248次[5]196就足已了然。

(一)《史记》对语素“伐”所构单音词的继承

词是由语素构成的,是可以独立运用的最小的语言单位。单独一个语素“伐”在古代就可构成一个单音词“伐”。《史记》中由一个语素“伐”所构成的单音词“伐”之使用就达1118次。那么,《史记》中的单音词“伐”是继承先代的还是发展先代的?抑或是重新创造的新单音词呢?首先,让我们来看看“伐”字与“伐”词的关系,并结合文献资料考察。

单音词“伐”由本义“用戈砍人头”相似引申为“砍伐”义,即砍伐树木之类的,这一词义的“伐”早在《诗经》时代就已经出现,如《诗经·召南·甘棠》云:“蔽芾甘棠,勿翦勿伐。”又如《管子·霸形》曰:“于是伐锺磬之悬,并歌舞之乐,宫中虚无人。”其中之“伐”,尹知章注为:“伐,谓斫断也。”再如韵书《广韵》之《月韵》曰:“伐,斩木也”。这些说明单音词“伐”已有引申义“砍伐”之义。《史记》中也有8例“伐”表“砍伐”义,如《秦本纪》:“二十七年,伐南山大梓,丰大特。”又《秦始皇本纪》:“于是始皇大怒,使刑徒三千人皆伐湘山树,赭其山。”又《孝景本纪》:“后九月,伐驰道树,殖兰池。”又《平准书》:“故吏皆适令伐棘上林,作昆明池。”又《燕召公世家》:“召公卒,而民人思召公之政,怀棠树不敢伐,哥咏之,作《甘棠》之诗。”又《越王句践世家》:“‘伐柯者其则不远’,君忘会稽之戹乎?”又《魏世家》:“垂都焚,林木伐,麋鹿尽,而国继以围。”又《苏秦列传》:“绵绵不绝,蔓蔓奈何?豪氂不伐,将用斧柯。”这正是《史记》继承先代“伐”之“砍伐”义的用例。

“伐”亦可由本义“用戈砍人头”引申为“击刺”义,《说文》释“伐”为“击”义,当为“伐”之引申义,而非本义,然二者之间引申关系也较明确,即由本义“砍头”引申“击刺”,引申由具体到抽象,如《诗经·大雅·皇矣》曰:“是伐是肆,是绝是忽。”郑玄笺:“伐,谓击刺之。”

“伐”之“击刺”义又可用于战法操练上,如《尚书·牧誓》:“夫子勖哉,不愆于四伐五伐,六伐七伐,乃止齐焉。”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曰:“伐,击也。”孔传曰:“伐,谓击刺。少则四五,多则六七,以为例。”意即在战法操练上,士兵击刺时每阵不得超过击刺四次或五次,但最多击刺六次或七次就应该暂停,整顿一下,以便众进齐心,全力杀敌。《史记》则直接转引此事,如《周本纪》曰:“不过于四伐五伐六伐七伐,乃止齐焉,勉哉夫子!”裴骃《史记集解》引孔安国曰:“伐谓击刺也。”可见,《史记》直接传承引用战法操练上的“击刺”义之“伐”。

“伐”之“击刺”义还可用于武舞上,如《礼记·乐记》曰:“天子夹振之而驷伐,盛威于中国也。”郑玄注:“夹振之者,王与大将夹舞者,振铎以为节也。驷当为四,声之误也。”孔颖达疏:“是两边相夹,天子与大将相对……皇侃云:‘武王伐纣之时,王与大将亲自执铎以夹军众。今作武乐之时,令二人振铎夹舞者,像武王与大将伐纣之时矣。’”即指周代祭天时的一种武舞,谓天子与大将夹舞,振铎以为节奏,武乐共六奏,舞者手执干戚,每一击一刺叫一伐,合四伐为一奏,乃武舞时的击刺方式,盖似于后代军演中士兵持兵器行走兵操模样。《史记》之《乐书》正好转述《礼记·乐记》之上文:“夹振之而四伐,盛威于中国也。”裴骃《集解》引王肃曰:“四伐者,伐四方与纣同恶者。一击一刺为一伐也。”

“伐”的“击刺”义又可引申为战争方面的攻击,即为“征伐”。此“伐”,中性动词,多用于诸侯或平级之间的利益冲突而公开宣战,一般师出有名,进军时要有钟鼓,《左传·庄公二十九年》曰:“凡师,有钟鼓曰伐,无曰侵,轻曰袭。”杜预注:“伐,声其罪;侵,钟鼓无声;袭,掩其不备。”《诗经》中有此用例,如《诗经·尚颂·殷武》曰:“奋伐荆楚。”郑玄笺云:“有钟鼓曰伐。”又如《孟子·梁惠王下》:“汤放桀,武王伐纣。”该“征伐”义之“伐”词使用非常广泛,仅《史记》中就大致使用有1000多次,如《五帝本纪》:“而蚩尤最为暴,莫能伐。”《殷本纪》:“葛伯不祀,汤始伐之。”《秦本纪》:“周武王之伐纣,并杀恶来。”《项羽本纪》:“春,汉王部五诸侯兵,凡五十六万人,东伐楚。”《六国年表》:“故禹兴于西羌,汤起于亳,周之王也以丰镐伐殷,秦之帝用雍州兴,汉之兴自蜀汉。”《封禅书》:“后三世,帝纣淫乱,武王伐之。”《吴太伯世家》:“秋,吴伐楚,楚败我师。”《鲁周公世家》:“武王九年,东伐至盟津,周公辅行。”《黥布列传》:“项王伐齐,身负板筑,以为士卒先,大王宜悉淮南之众,身自将之,为楚军前锋,今乃发四千人以助楚。”《匈奴列传》:“是岁,汉使贰师将军广利西伐大宛,而令因杅将军敖筑受降城。”

“伐”之动词义“征伐”自然可以引申为征伐的成果,即古代战争中的战功,因此“伐”引申有名词义之“功业”,如《左传·庄公二十八年》:“若使太子主曲沃,而二公子主蒲与屈,乃可以威民而惧戎,且旌君伐。”杜预注:“伐,功也。”又如《国语·周语》:“且夫战也微谋,吾有三伐。”韦昭注:“伐,功也。”《史记》一书继承有此义的用法,如《魏公子列传》:“公子诚一开口请如姬,如姬必许诺,则得虎符夺晋鄙军,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

“伐”之名词义“功业”又可引申为“夸耀”的动词义,如《易·系辞上》:“劳而不伐,有功而不德,厚之至也。”孔颖达疏:“劳而不伐者,虽谦退疲劳而不自伐其善也。”又《荀子·子道》:“奋于言者华,奋于行者伐,夫色智而有能者,小人也。”杨倞注:“伐,矜也。”《论语·公冶长》:“愿无伐善,无施劳。”朱熹集注:“伐,夸也。”《史记》承此“伐”之“夸耀”义,凡4例,如《仲尼弟子列传》:“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乎?”裴骃《集解》引马融曰:“伐,自伐其功。”又《屈原贾生列传》:“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以为‘非我莫能为’也。”再如《淮阴侯列传》曰:“假令韩信学道谦让,不伐己功,不矜其能,则庶几哉,于汉家勋可以比周、召、太公之徒,后世血食矣。”又如《游侠列传》:“不爱其躯,赴士之阸困,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盖亦有足多者焉。”

以上“伐”字一词各义,反映了本义与引申义之间的关系,说明单音词“伐”是一个多义词。

另外,语素“伐”还可构成一个名词,与上一词没有语义关联,表星宿名,即“伐星”,如汉董仲舒《春秋繁露·奉本》曰:“大火二十六星,伐十三星,北斗七星。”又如《集韵·废韵》曰:“伐,星名。”再如《公羊传·昭公十七年》云:“大辰者何?大火也。大火为大辰,伐为大辰,北辰亦为大辰。”何休注:“伐谓参伐也。”徐彦疏:“伐在参傍,与参连体而六星。”《史记》中也承有此名词义之“伐”词,如《秦始皇本纪》:“盖得圣人之威,河神授图,据狼、狐,蹈参、伐,佐政驱除,距之称始皇。”

(二)《史记》对语素“伐”所构复音词的继承

语素“伐”既可独自构成单音词“伐”,也可和其他语素构成复音合成词,而语素“伐”既可在复音词后一语素的位置,也可处于前一语素的位置,前者依据其构成方式暂记为“+伐”式复音词,后者则记为“伐+”式复音词。此两种语素“伐”所构复音词,在《史记》中都有使用。

1.“+伐”式复音词

经调查研究,《史记》中出现有“+伐”式复音词共19个,其中有11个来自《史记》之前的古籍文献,而《史记》继承了这些复音词,今考以胪列。

【来伐】

《史记》之前的先秦文献就已出现由语素“来”和“伐”而构成的“来伐”一词,动词,义为“前来攻打”,如《国语·鲁语》:“齐孝公来伐鲁,臧文仲欲以辞告,病焉,问于展禽。”又《战国策·秦策》:“于是白起又将兵来伐。”《史记》继承使用该词该义有17次,如《秦本纪》:“十三年,义渠来伐,至渭南。”又如《六国年表》:“九晋知伯瑶来伐我。”又如《吴太伯世家》:“十二年,楚复来伐,次于干溪,楚师败走。”又如《齐太公世家》:“莱侯来伐,与之争营丘。”又如《管蔡世家》:“来伐我,我求救于蔡,蔡必来,楚因击之,可以有功。”又如《陈杞世家》:“十三年,吴复来伐陈,陈告急楚,楚昭王来救,军于城父,吴师去。”又如《郑世家》:“八年,楚庄王以郑与晋盟,来伐,围郑三月,郑以城降楚。”又如《魏世家》:“秦来伐我皮氏,未拔而解。”又如《田敬仲完世家》:“齐威王元年,三晋因齐丧来伐我灵丘。”又如《淮阴侯列传》:“则诸侯谓吾怯,而轻来伐我。”

另外,类似于“来伐”结构的词,古籍中也较多(以下类似性结构的复音词略而不赘),如“来归”,义即“前来馈送”,例如《左传·隐公元年》:“秋七月,天王使宰咺来归惠公仲子之赗。”又如“来朝”,义即“前来朝觐”,例如《左传·僖公十四年》:“夏,遇于防,而使来朝。”再如“来访”,义即“前来拜访、访问”,例如唐韩愈《送僧澄观》诗:“有僧来访呼使前,伏犀插脑高颊权。”

【谋伐】

语素“谋”和语素“伐”复合成“谋伐”一词,动词,义为“谋划攻打”,如《左传·隐公九年》:“冬,公会齐侯于防,谋伐宋也。”《庄子·杂篇》:“汤遂与伊尹谋伐桀,克之。”《吕氏春秋·审应览》:“公朝而与管仲谋伐卫,退朝而入,卫姬望见君,下堂再拜,请卫君之罪。”《史记》则使用义为“谋划攻打”的“谋伐”一词共13次,如《周本纪》:“三年,叔带与戎、翟谋伐襄王,襄王欲诛叔带,叔带奔齐。”又如《秦本纪》:“三十七年,秦用由余谋伐戎王,益国十二,开地千里,遂霸西戎。”又如《十二诸侯年表》:“十六公会曹,谋伐郑。”又如《齐太公世家》:“三十八年,周襄王弟带与戎、翟合谋伐周,齐使管仲平戎于周。”又如《鲁周公世家》:“宣公欲去三桓,与晋谋伐三桓。”又如《晋世家》:“四年,先縠以首计而败晋军河上,恐诛,乃奔翟,与翟谋伐晋。”又如《天官书》:“归而秦倍盟,与翟谋伐晋。”又如《韩世家》:“且楚韩非兄弟之国也,又非素约而谋伐秦也。”又如《田敬仲完世家》:“公何不谋伐魏,田忌必将。”又如《苏秦列传》:“乃召苏代,复善待之,与谋伐齐。”又如《张仪列传》:“惠王以为客卿,与谋伐诸侯。”

【征伐】

“征伐”一词,动词,早在《诗经》时代就已经产生,义为“讨伐”,如《诗经·小雅·采芑》:“显允方叔,征伐猃狁,蛮荆来威。”后代对此词有传承,如《国语·齐语》:“遂南征伐楚,济汝,逾方城,望汶山,使贡丝于周而反。”《左传·庄公二十三年》:“故会以训上下之则,制财用之节,贡赋多少;朝以正班爵之义,帅长幼之序;征伐以讨其不然。”而《史记》一书则继承使用该词有11次之多,如《殷本纪》:“纣乃许之,赐弓矢斧钺,使得征伐,为西伯。”又如《周本纪》:“乃赦西伯,赐之弓矢斧钺,使西伯得征伐。”又如《三代世表》:“五政明则修礼义,因天时举兵征伐而利者王,有福千世。”又如《六国年表》:“是后陪臣执政,大夫世禄,六卿擅晋权,征伐会盟,威重于诸侯。”又如《建元以来侯者年表》:“况乃以中国一统,明天子在上,兼文武,席卷四海,内辑亿万之众,岂以晏然不为边境征伐哉!”又如《天官书》:“见则王者征伐四方。”又如《齐太公世家》:“齐由此得征伐,为大国。”又如《郑世家》:“高辛氏有二子,长曰阏伯,季曰实沈,居旷林,不相能也,日操干戈以相征伐。”又如《司马穰苴列传》:“太史公曰:余读司马兵法,闳廓深远,虽三代征伐,未能竟其义,如其文也,亦少褒矣。”又如《太史公自序》:“秦既暴虐,楚人发难,项氏遂乱,汉乃扶义征伐。”

【侵伐】

“侵伐”一词,动词,有“兴兵越境讨罪;进攻他国”之义,如《左传·桓公十年》:“郑人怒,请师于齐,齐人以卫师助之,故不称侵伐。”而《春秋·桓公十年》“齐侯、卫侯、郑伯来战于郎”晋杜预注:“改‘侵伐’而书‘来战’。”孔颖达疏:“然则侵伐者,师旅讨罪之名也。”《史记》继承使用“侵伐”一词共8次,如《五帝本纪》:“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又如《十二诸侯年表》:“晋、鲁侵伐我。”又如《宋微子世家》:“二年,郑伐宋,以报东门之役。其后诸侯数来侵伐。”又如《韩世家》:“晋定公十五年,宣子与赵简子侵伐范、中行氏。”“八年,申不害相韩,修术行道,国内以治,诸侯不来侵伐。”又如《留侯世家》:“今秦失德弃义,侵伐诸侯社稷,灭六国之后,使无立锥之地。”又如《匈奴列传》:“其俗,宽则随畜,因射猎禽兽为生业,急则人习战攻以侵伐,其天性也。”又如《太史公自序》:“三晋侵伐,郑纳于韩。”

【攻伐】

“攻伐”一词,先秦具有“攻打讨伐”之义,动词,如《国语·周语上》:“于是乎有刑罚之辟,有攻伐之兵。”《史记》承继使用“攻打讨伐”之义的“攻伐”一词,凡6次,如《周本纪》:“于是有刑罚之辟,有攻伐之兵,有征讨之备,有威让之命,有文告之辞。”又如《郑世家》:“冬,翟攻伐襄王,襄王出奔郑,郑文公居王于泛。”又如《张仪列传》:“效万室之都以为汤沐之邑,长为昆弟之国,终身无相攻伐。”又“且今时赵之于秦犹郡县也,不敢妄举师以攻伐。”《孟子荀卿列传》:“天下方务于合从连衡,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春申君列传》:“春申君相二十二年,诸侯患秦攻伐无已时,乃相与合从,西伐秦,而楚王为从长,春申君用事。”

【诛伐】

“诛伐”一词,动词,上古词义为“讨伐”,如《吕氏春秋·荡兵》:“天下无诛伐,则诸侯之相暴也立见。”《史记》承袭使用3次,如《秦始皇本纪》:“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又如《律书》:“故教笞不可废于家,刑罚不可捐于国,诛伐不可偃于天下,用之有巧拙,行之有逆顺耳。”又如《司马相如列传》:“将博恩广施,远抚长驾,使疏逖不闭,阻深闇昧得耀乎光明,以偃甲兵于此,而息诛伐于彼。”

【讨伐】

“讨伐”一词,动词,上古有“征讨”之义,如汉司马相如《难蜀父老》:“以偃甲兵于此,而息讨伐于彼。”《史记》传承“讨伐”一词2次,如《十二诸侯年表》:“然挟王室之义,以讨伐为会盟主,政由五伯,诸侯恣行,淫侈不轨,贼臣篡子滋起矣。”又如《秦楚之际月表》:“然王迹之兴,起于闾巷,合从讨伐,轶于三代,乡秦之禁,适足以资贤者为驱除难耳。”

【大伐】

“大伐”一词,动词,有“大举攻伐”之义,如《谷梁传·僖公四年》:“其以伐楚致,大伐楚也。”《谷梁传·僖公六年》:“其不以救许致,何也?大伐郑也。”《史记》承用2次,如《吴太伯世家》:“二子对曰:‘楚将子常贪,而唐、蔡皆怨之。王必欲大伐,必得唐、蔡乃可。’”又如《伍子胥列传》:“二子对曰:‘楚将囊瓦贪,而唐、蔡皆怨之。王必欲大伐之,必先得唐、蔡乃可。’”

【相伐】

“相伐”一词,动词,先秦具有“互相讨伐、攻打”之义,如《战国策·秦策》:“今齐、楚相伐,或谓救之便,或谓救之不便,子独不可以忠为子主计,以其余为寡人乎?”《史记》使用该义之“相伐”共2次,如《楚世家》:“当周夷王之时,王室微,诸侯或不朝,相伐。”又如《伍子胥列传》:“久之,楚平王以其边邑锺离与吴边邑卑梁氏俱蚕,两女子争桑相攻,乃大怒,至于两国举兵相伐。”

【残伐】

“残伐”一词,动词,先秦词义为“残杀攻伐”,如《国语·吴语》:“今君王不察,盛怒厉兵,将残伐越国。”《战国策·赵策一》:“秦之贪,韩魏危,卫楚正,中山之地薄,宋罪重,齐怒深,残伐乱宋,定身封,德强齐,此百代之一时也。”《史记》承前使用“残伐”一词1次,如《秦始皇本纪》:“古之帝者,地不过千里,诸侯各守其封域,或朝或否,相侵暴乱,残伐不止,犹刻金石,以自为纪。”

【功伐】

“功伐”一词,为名词,先秦具有“功劳;功勋”之义,如《管子·明法解》:“如此,则群臣相推以美名,相假以功伐,务多其佼,而不为主用。”《史记》继承使用该名词“功伐”共2次,如《项羽本纪》:“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又如《高祖本纪》:“怀王者,吾家项梁所立耳,非有功伐,何以得主约!”

2.“伐+”式复音词

《史记》除了继承使用前代“+伐”式复音词11个外,也承前使用“伐+”式复音词2个,即“伐取”和“伐功”。

【伐取】

“伐取”一词,动词,上古有二义:一义为“攻取”,如《国语·鲁语下》:“齐人闲晋之祸,伐取朝歌。”另一义为“砍伐取得”,如汉马融《长笛赋》:“乃使鲁般宋翟,构云梯,抗浮柱……逮乎其上,匍匐伐取。”《史记》继用义为“攻取”之“伐取”一词较多,共14次之多,如《秦本纪》:“使张仪伐取陕,出其人与魏。”又如《十二诸侯年表》:“吴卑梁人争桑,伐取我锺离。”又如《六国年表》:“齐伐取襄陵。”又如《鲁周公世家》:“成公二年春,齐伐取我隆。”又如《楚世家》:“五年,吴伐取楚之六、潜。”又如《魏世家》:“三十五年,齐伐取我襄陵。”又“六年,伐取宋仪台。”又“五年,秦使樗里子伐取我曲沃,走犀首岸门。”又如《张仪列传》:“秦王怒,伐取魏之曲沃、平周,复阴厚张仪益甚。”又如《乐毅列传》:“乐羊为魏文侯将,伐取中山,魏文侯封乐羊以灵寿。”

【伐功】

“伐功”一词,动词,先秦具有“夸耀功劳”之义,如《墨子·修身》:“多力而伐功,虽劳必不图。慧者心辨而不繁说,多力而不伐功,此以名誉扬天下。”《晏子春秋·晏子使鲁鲁君问何事曲之君晏子对以庇族第十二》:“使齐外无诸侯之忧,内无国家之患,不伐功焉。”《史记》继承使用该义之“伐功”共3次,如《滑稽列传》:“对如是,是自誉自伐功,不可也。”又如《太史公自序》:“嘉参不伐功矜能。”“奉法循理之吏,不伐功矜能,百姓无称,亦无过行。”

二、《史记》对语素“伐”所构词汇的发展

汉语词汇既具有对前代文献语言的继承,同时又具有渐变性。语言词汇的发展模式总体表现为在继承中发展,如《史记》中语素“伐”所构成的单音词或复音词,不但表现为对前代词汇的传承,而且也有对前代词汇的发展,甚至还创造新词。

(一)《史记》对语素“伐”所构单音词的发展

据研究发现,《史记》中语素“伐”所构单音词,除大部分继承前代文献“伐”词之义的使用之外,在《史记》中也发现发展了单音词“伐”的一些新词义,推动了汉语词汇词义的演变。

在《史记》中,单音词“伐”之用于战争方面的攻击义“征伐”还可以引申为“攻打”义,这将表示诸侯之间或诸侯与外族之间的有“义”或无“义”的“征讨,征伐”之义更加抽象泛化为适用于任何一场战争中的“攻打”义,这可以说是《史记》作者司马迁对汉语词汇词义推动发展的一个创举,如《燕召公世家》:“对曰:‘赵四战之国,其民习兵,不可伐。’王曰:‘吾以五而伐一。’”又如《赵世家》:“王曰:‘吾以众伐寡,二而伐一,可乎?’对曰:‘不可。’王曰:‘吾即以五而伐一,可乎?’对曰:‘不可。’”

“伐”之“砍伐”义在《史记》中又首次引申发展有“收割”义,如《律书》:“北至于罚。罚者,言万物气夺可伐也。北至于参。参言万物可参也,故曰参。”文中之“伐”,《史记辞典》曰:“伐,诛,指收割。”[7]180

“伐”之名词义“功劳,功业”在《史记》中还引申产生一个新词义,《汉语大词典》(以下简称《大词典》)(第一卷)将之释义为“古代臣子评功的品级之一”[8]1188,如《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序》:“古者人臣功有五品,以德立宗庙定社稷曰勋,以言曰劳,用力曰功,明其等曰伐,积日曰阅。”

(二)《史记》对语素“伐”所构复音词的发展

经调研,《史记》推动发展了语素“伐”所构单音词,使其产生了新词义;同时也发展了语素“伐”所构复音词,既对已有的复音词产生新义,又创造性地将语素“伐”与其他语素复合构成新的复音词。

1.产生新义

《史记》对语素“伐”所构的前代复音词进行创新发展,产生新义,其复音词主要表现为“+伐”式,即“杀伐”与“斩伐”。

【杀伐】

“杀伐”一词在先秦具有“征战,讨伐”之义,如《孟子·滕文公下》:“杀伐用张,于汤有光。”而《史记》中亦使用该词形,词义却有所发展,引申为“攻杀,杀戮”之义,当为新生之义,使用该词新义的“杀伐”共4次,如《白起王翦列传》:“必其所杀伐多矣,其后受其不祥。”又《匈奴列传》:“儿单于年少,好杀伐,国人多不安。”又《司马相如列传》:“朕以览听余闲,无事弃日,顺天道以杀伐,时休息于此,恐后世靡丽,遂往而不反,非所以为继嗣创业垂统也。”再《酷吏列传》:“其好杀伐行威不爱人如此。”且“杀伐”新义在后代文献中得以传承,如郭沫若《革命春秋·请看今日之蒋介石》:“我们以为他到了芜湖必定又有一场杀伐。”

【斩伐】

“斩伐”一词在先秦产生,义为“征伐”,如《诗经·小雅·雨无正》:“降丧饥馑,斩伐四国。”后有传承,如宋苏辙《秦论》:“秦人居诸侯之地而有万乘之志,侵夺六国,斩伐天下,不数十年之间而得志于海内。”然而《史记》却未传承此义的“斩伐”,而是将“斩伐”词义进行创新,产生新义“诛杀”,如《酷吏列传》:“事张汤,张汤数称以为廉武,使督盗贼,所斩伐不避贵戚。”其后该新义之“斩伐”也得以传承使用,如《汉书·尹齐传》:“武帝使督盗贼,斩伐不避贵势。”

2.创造新词

《史记》不但让复音词产生新义,而且还将语素“伐”与其他语素重组复合构成新的复音词,其词形既有“+伐”式,也有“伐+”式。

(1)“+伐”式复音新词

【将伐】

在《史记》中,“将”与“伐”组合使用,凡13次。其中8次是构成状中结构在句中使用,意为“将要讨伐”,如《周本纪》:“而楚以周为秦故,将伐之。”“梁非戍周也,将伐周也。”又如《吴太伯世家》:“赵鞅怒,将伐吴,乃长晋定公。”《齐太公世家》:“武王将伐纣,卜龟兆,不吉,风雨暴至。”《晋世家》:“初,献公将伐骊戎,卜曰‘齿牙为祸’。”《楚世家》:“怀王大怒,兴师将伐秦。”《越王句践世家》:“居二年,吴王将伐齐。”《樗里子甘茂列传》:“昭王元年,樗里子将伐蒲。”以上句中的“将伐”是两个词,副词“将”修饰动词“伐”作状语使用。

而《史记》中却另有5次之“将”与“伐”复合构成状中式的合成词的使用,即“将”“伐”二语素构成复音新词,词义为“率军攻打”,如《秦本纪》:“缪公任好元年,自将伐茅津,胜之。”“秋,缪公自将伐晋,战于河曲。”“王龁将伐赵皮牢,拔之。”又如《太史公自序》:“使者言单于自将伐国有功,甚苦兵事。”“在秦者名错,与张仪争论,于是惠王使错将伐蜀,遂拔,因而守之。”

【往伐】

语素“伐”“往”在《史记》中首次构成并列式复合新词“往伐”,词义即“前往讨伐”。该词于《史记》有4次使用,如《齐太公世家》:“桓公闻而怒,兴师往伐。”又《晋世家》:“赵衰举郄縠将中军,郄臻佐之;使狐偃将上军,狐毛佐之,命赵衰为卿;栾枝将下军,先轸佐之;荀林父御戎,魏犫为右:往伐。”又《越王句践世家》:“三年,句践闻吴王夫差日夜勒兵,且以报越,越欲先吴未发往伐之。”又《大宛列传》:“天子已尝使浞野侯攻楼兰,以七百骑先至,虏其王,以定汉等言为然,而欲侯宠姬李氏,拜李广利为贰师将军,发属国六千骑,及郡国恶少年数万人,以往伐宛。”后代文献对此亦有传承,如《三国志·常林传》:“文帝从之,遣将往伐,应时克灭。”

【并伐】

《史记》中语素“并”与“伐”构成偏正式复合新词“并伐”,义为“一同讨伐”,于其中使用2例,如《楚世家》:“王率诸侯并伐,破秦必矣。”又如《田敬仲完世家》:“威王初即位以来,不治,委政卿大夫,九年之闲,诸侯并伐,国人不治。”

【战伐】

语素“战”与“伐”于《史记》构成并列复合新词“战伐”,义即“征战,战争”,有1用例,如《龟策列传》:“然皆可以战伐攻击,推兵求胜,各信其神,以知来事。”后《汉书》传承此词,如《汉书·傅常郑甘陈段传》:“且其人剽悍,好战伐,数取胜,久畜之,必为西域患。”

【事伐】

“事”有“征战,讨伐”动词义,《大词典》(第一卷)认为可“特指对外族进行战争”[9]544,如汉桓宽《盐铁论·西域》:“当此之时,将卒方赤面而事四夷,师旅相望,郡国并发。” 《史记》将语素“事”与“伐”合成并列同义复合新词“事伐”,义为“征战,讨伐”,使用1次,如《佞幸列传》:“上即位,欲事伐匈奴,而嫣先习胡兵,以故益尊贵,官至上大夫,赏赐拟于邓通。”

【怨伐】

《史记》将语素“怨”与“伐”构成偏正复合新词“怨伐”,义为“因怨讨伐”,仅用1次,如《越王句践世家》:“允常之时,与吴王阖庐战而相怨伐。”

(2)“伐+”式复音新词

【伐败】

语素“伐”与“败”在《史记》中复合构成述补式复音新词“伐败”,义即“打败”。该词于《史记》共使用13次,如《秦本纪》:“伐败赵将泥。”又如《十二诸侯年表》:“八晋伐败我。”“十三晋伐败我,兵次洧上,楚来救。”“十吴伐败我。”又如《吴太伯世家》:“越王句践率兵复伐败吴师于笠泽。”又《燕召公世家》:“厘公三十年,伐败齐于林营。”又《晋世家》:“晋因齐乱,伐败齐于高唐去,报太行之役也。”又《楚世家》:“吴伐败子常,子常亡奔郑。”又“十二年,齐愍王伐败赵、魏军,秦亦伐败韩,与齐争长。”又《魏世家》:“九年,伐败韩于浍。”又《韩世家》:“十四,秦伐败我鄢。”又《孟尝君列传》:“明年,楚伐败齐师于徐州,而使人逐田婴。”

【伐灭】

《史记》将“伐”与“灭”构成述补式复合新词“伐灭”,有“攻灭”义,共使用6次,如《齐太公世家》:“二年,伐灭郯,郯子奔莒。”又《鲁周公世家》:“二十四年,楚考烈王伐灭鲁。”《晋世家》:“公将上军,太子申生将下军,赵夙御戎,毕万为右,伐灭霍,灭魏,灭耿。”《楚世家》:“简王元年,北伐灭莒。”《魏世家》:“魏侈之孙曰魏桓子,与韩康子、赵襄子共伐灭知伯,分其地。”《春申君列传》:“春申君相楚八年,为楚北伐灭鲁,以荀卿为兰陵令。”之后《汉书》对“伐灭”一词有传承,如《汉书·地理志》:“后用范蠡、大夫种计,遂伐灭吴,兼并其地。”

【伐破】

《史记》中“伐”“破”复合成述补式新词“伐破”,词义即“攻破”,于其中使用3次,如《孟尝君列传》:“魏昭王以为相,西合于秦、赵,与燕共伐破齐。”又《田单列传》:“及燕使乐毅伐破齐,齐愍王出奔,已而保莒城。”再如《卫将军骠骑列传》:“骠骑死后,博德以卫尉为伏波将军,伐破南越,益封。”

【伐诛】

语素“伐”“诛”在《史记》中被合成并列式新词“伐诛”,义为“讨伐诛灭”,共使用2次,如《周本纪》:“周公奉成王命,伐诛武庚、管叔,放蔡叔。”又《管蔡世家》:“周公旦承成王命伐诛武庚,杀管叔,而放蔡叔,迁之,与车十乘,徒七十人从。”《汉书》继承此词,如《汉书·高帝纪》:“其有不义背天子擅起兵者,与天下共伐诛之。”

【伐杀】

《史记》复合语素“伐”“杀”构成并列复音新词“伐杀”,有“讨伐杀死”之义,在《史记》中使用1次,如《周本纪》:“四年,郑与虢君伐杀王颓,复入惠王。”其后,《汉书》传承此词,即《汉书·吴王濞传》曰:“迫劫万民,伐杀无罪,烧残民家。”

【伐割】

“伐”与“割”于《史记》构成并列复合新词“伐割”,词义为“征伐分割”,使用1次,如《穰侯列传》:“宋、中山数伐割地,而国随以亡。”

【伐逐】

“伐”“逐”在《史记》中复合成并列式复合新词“伐逐”,有“征伐驱逐”之义,有1次用例,如《匈奴列传》:“晋文公初立,欲修霸业,乃兴师伐逐戎翟,诛子带,迎内周襄王,居于雒邑。”

三、结语

词汇是语言三大要素之一,也是语言中变化最为活跃的要素。从汉语史角度而言,“词汇的发展是以传承作为前提和基础的,尤其是基本词汇的古今传承保持着语言的连续性”[9]124。上文所述语素“伐”所构词汇在《史记》中使用状况,即可证明如是。

首先,就语素“伐”所构单音词“伐”而言,《史记》就大量继承前代文献单音词“伐”之“砍伐”“击刺”“征伐”“夸耀”等动词义及“功业”名词义的用法,如此众多词义实为单音词“伐”的直接、间接引申义,同时还传承使用了同音词“伐”(伐星)这一专有名词,足见《史记》对保持语言连续性所做出的贡献。其中“伐”之“征伐”义于《史记》中使用达1000多次,正是对上古社会生活的一种真实反映。而《史记》对单音词“伐”的词义的创新发展,正是“以传承作为前提和基础的”,如产生“攻打”“收割”等动词新义以及“古代臣子评功的品级之一”等名词新义,这说明《史记》对汉语词义的发展做出了可贵的贡献。

其次,从语素“伐”所构复音词而言,《史记》继承使用了汉语词汇的“来伐”“谋伐”“征伐”“侵伐”“攻伐”“诛伐”“讨伐”“大伐”“相伐”“残伐”“功伐”等11个“+伐”式复音合成词和“伐取”“伐功”等2个“伐+”式复音合成词;同时,《史记》还对旧词“杀伐”“斩伐”二词发展了新义;更有甚者,《史记》还创造性地将语素“伐”与其他语素复合构成“将伐”“往伐”“并伐”“战伐”“事伐”“怨伐”等6个“+伐”式复音新词和“伐败”“伐灭”“伐破”“伐诛”“伐杀”“伐割”“伐逐”等7个“伐+”式的复音新词,其中既有并列式的复合新词,也有偏正式、述补式的复音词,且其复音新词中语素“伐”义大都以单音词“伐”之语素作基础而取义的。这些在《史记》中新产生的复音词,虽然有的被后世文献所传承使用,也有后世文献再也未见的,但这足以说明《史记》在汉语词汇的发展演变方面所做的贡献是功不可没的。

猜你喜欢

世家语素诸侯
SAGA世家表:跨界演绎,链“饰”潮流
王锡良陶瓷世家谱系
《最低入门等级音节、汉字、词汇表》语素和语素义分析
多义语素识别及教学探讨
——针对对外汉语语素教学构想
春秋——诸侯争霸的擂台赛
因果复合词
西周金文所见周天子对诸侯臣属的聘问之礼
烽火戏诸侯
烽火戏诸侯
萧相国世家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