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春秋战国以庶代嫡诸侯王形象分析
——以《史记》为视角

2018-03-07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21期
关键词:诸侯王春秋战国齐桓公

李 帅

(广西民族大学 文学院,南宁 530006)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嫡长子继承制不再被人们严格遵守,出现了庶子取代嫡子成为诸侯王的现象。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从以庶代嫡的角度研究春秋战国诸侯王人物形象的著述成果出现。一部《史记》记录了几千个人物,这些历史人物来自各个社会阶层,这些形象各异的人物,往往代表了社会上的某一类人,反映了一种社会现象。[1]因此笔者以司马迁《史记》为文本依据,通过对春秋战国以庶代嫡现象产生的原因、以庶代嫡的主要方式、以庶代嫡的诸侯王人物形象及其中蕴含的司马迁思想进行分析,使人们关注到春秋战国时期以庶代嫡这一历史现象,进一步了解具有代表性的以庶代嫡诸侯王形象和司马迁的思想。

一、春秋战国以庶代嫡现象产生原因

西周实行的是宗法制。宗法制社会的特点是按身份划分的等级制;身份等级的固定化和外在化;身份等级的世袭制。这些特点决定了人的身份等级先天注定,世代相传,不可更改。[2]43

嫡长子继承制是宗法制产生的前提和基础。在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的西周时代,立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维护周王室的统治和整个社会的稳定。所谓“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焉,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3]464。庶子的出身决定了他们的一生只能屈居人臣。但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齐桓公、秦昭襄王、赵襄子、赵惠文王、楚武王等庶子却能够取代本该属于嫡系的位置,成为诸侯王。他们身处不同的国家,取代嫡系的方式也有所不同,以庶代嫡看似只是特殊条件下发生的偶然现象,实际上却是当时社会环境发展的必然结果。

(一)血缘宗法制瓦解,小宗实力增强代嫡

春秋战国时期,铁器和牛耕的使用使社会生产力得到了很大发展,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在政治上,各国诸侯以及卿大夫在其封疆内,所有的行政机关大致上都与周天子相同,只不过在规模方面有所区别。生产力的提高以及政治上的相对独立,使得小宗别子们经济和军事实力不断增强。与此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宗和小宗之间的血缘关系则逐步削弱,宗族的情谊越来越疏淡,周代的宗法制度在春秋战国逐渐瓦解。其中实力较强的旁系别宗为获得更多的土地和权力,不愿再受到宗法制的束缚,取嫡系而代之,如晋国的曲沃武公。自晋昭侯元年,晋文侯的弟弟桓叔被封于曲沃后,就开始“欲入晋”,但是屡次被晋人打败,只好退回曲沃。经过曲沃桓叔、曲沃庄伯、曲沃武公三代人的努力,最终曲沃武公以旁系的身份成为晋君,“尽并晋地而有之”[4]2957。

(二)礼制崩坏,国君随个人喜好废嫡立庶

春秋时期,贵族多“僭礼”,日久习以为常。《春秋公羊传》中记载昭公因为季氏“僭于公室久”,想要杀了季氏,而子家驹的一句回答“诸侯僭于天子,大夫僭于诸侯久矣”[5]123道出了当时社会旧的礼俗流失的普遍性。到了战国时期,礼乐制度几乎失去了对全社会的道德约束作用。春秋前废嫡立庶的第一例是周幽王“废申后及太子,以褒如为后,伯服为太子”[4]280。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有的诸侯王便抛弃了旧的礼制观念,背弃了嫡长子继承制的宗法原则,依据个人情感倾向来选择继承人,废掉甚至杀害嫡长子,让原本没有合法继承权的庶子继位为君。如晏孺子、楚昭王、赵王迁等。

(三)社会价值观转变,使有才能的庶子上位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荡,诸侯争霸,阶级的壁垒逐渐被打破,诸子百家也都在为打破宗法等级观念而大造舆论。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荀况提出:“虽王公士大夫之子孙也,不能属于礼义,则归之庶人;虽庶人之子孙也,积文学,正身行,能属于礼义,则归之卿相士大夫。”[6]114墨家主张“任人唯贤”的用人之道,贵贱与否不再以先天的血缘为标准,而取决于个人“有能与否”。

可见,春秋战国时期的价值观发生了改变,对于一个人的评价不再只看重血缘出身,而是综合品德智慧等方面。这就直指“血缘宗法”之伦理政治的弊端,在原本宗法制下,只要是嫡子,不论品质好坏、才能大小,必然可以继位。《春秋公羊传》中说:“立子以贵不以长,立嫡以长不以贤。”[5]1如果嫡子是一个骄横无能的人,继位后将不利于家族和国家的发展。在这样的社会思潮影响下,有的诸侯王希望通过选择有才能的庶子作为接班人使国家得到进一步发展,心怀抱负的庶子小宗们也希望通过取代嫡系的位置,发挥自己的才能,建功立业,大展宏图。赵襄子的母亲是翟族出身的婢女,身份卑贱,所以他非常不受重视。但一个善于相面的人来见赵简子,看到赵襄子后说:“此真将军矣!”[4]3382赵简子经过观察和考验,发现赵襄子确实才能出众,于是废了原太子伯鲁,立赵襄子为继承人。继位后,赵襄子和智伯斗争,最终打败了智伯,三家分晋的局面就此形成。

二、诸侯王以庶代嫡的主要方式

春秋战国时期最终以庶子身份取代嫡系坐上君位的诸侯王不在少数,但是他们的代嫡方式各有不同。这和庶子们面临的国家政治局势、庶子个人性格不同等因素有关,所谓“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以庶代嫡的情形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一)嫡死庶代

如果嫡系的君主去世,继位的理应是其嫡子。但是在实际情况中,一旦嫡系君主去世,决定最终由谁继位的往往是夺权各方的政治实力,庶子们利用国内大臣和他国势力的支持走向王位。

齐桓公是齐襄公的弟弟,因为看到兄长无德,为求自保逃到了莒国。襄公和公孙无知被杀后国中无主,齐桓公和另一位逃亡在鲁国的公子纠都从外赶回国都。经过一番较量,齐桓公和其人马抢先一步回到齐国继位。

晋文公重耳的母亲是“翟之狐氏女”[4]2962,晋惠公夷吾的母亲是重耳母亲的妹妹。晋献公早已将齐桓公之女齐姜所生的儿子申生立为太子,但发生了“骊姬之乱”,太子申生被逼自杀。晋献公死后,骊姬的儿子奚齐和骊姬妹妹的儿子悼子相继继位,但两人都被大臣里克所杀。此时,本来没有机会继位的夷吾用土地贿赂秦国,在秦国的保护下回国继位。晋惠公死后太子圉继位为晋怀公,不久之后,秦缪公派兵护送晋文公重耳回国夺位。

秦惠文王死后,王位已经由嫡子秦武王继承,但秦武王意外去世。武王无子,武王的母亲惠文后想要拥立武王的同胞弟公子壮继位,而宣太后和其异父弟魏冉主张拥立秦昭襄王为君。秦昭襄王在外有燕赵势力的支持,在内魏冉拥有一定的兵权,所以秦昭襄王获得了这场王位争夺战的胜利。

此外,有的庶子本身并没有表现出太大能力,嫡死后能够继位完全是依靠国内的重臣扶持。比如齐国的崔杼杀齐庄公,立庄公的异母弟齐景公。田常杀齐简公,立齐简公的弟弟齐平公。襄仲杀死鲁文公嫡子立鲁宣公。鲁昭公不是嫡子,也不够贤能,但季武子还是坚持立他为君。赵穿弑晋灵公,赵盾派他迎襄公弟成公回国继位。

(二)恃宠夺嫡

古代国君拥有国家的最高权力,因此虽有嫡长子继承制的存在,但也无法阻止有的君王凭个人的情感废嫡立庶。这一类庶子多是“子凭母贵”,由于母亲受到君王的宠爱,出于“爱屋及乌”的情感,君王便产生了立宠妃的儿子为继承人的想法。

赵国的赵惠文王和赵王迁是恃宠夺嫡的典型例子。赵惠文王的母亲吴娃受到父亲赵武灵王的宠爱,因此赵武灵王废太子赵章,甚至直接退居二线,将君位传给年幼的赵惠文王。赵王迁母亲是个歌女,受到赵悼襄王喜爱,所以赵悼襄王废掉长子赵嘉立赵迁为太子。陈国、卫国、楚国等也不乏这样的例子。陈宣公杀太子御寇,立宠妃的儿子为君,即陈穆公。卫宣公杀太子朔,立齐女的儿子子朔为继承人,即卫惠公。楚平王宠爱漂亮的秦女,废太子建,立秦女的儿子珍为继承人,即楚昭王。

(三)弑君夺权

嫡长子继承制设立的初衷是为了维护家族和政治局面的稳定,但这并不能阻止野心勃勃的庶子对王位的觊觎。权力的诱惑使庶子们抛弃了血缘亲情,选择了弑君这一方式夺位。

楚国有三位君王都是通过弑君夺位。楚武王熊通是蚡冒的弟弟,蚡冒死后,他杀了蚡冒的儿子取而代之。楚灵王趁哥哥楚康王生病时,借探病的机会杀死了楚康王及其儿子继位。但是楚灵王暴政,弟弟公子弃疾发动政变夺取了政权,继位为楚平王。卫悼公是出公的叔父,出公去世后,悼公攻击出公的儿子继位。卫怀公杀卫昭公代而为君。卫慎公父亲是卫敬公的庶子,慎公杀怀公而代之。齐国的公孙无知是齐襄公的堂兄弟,杀襄公自立为君。齐懿公是齐昭公的弟弟,昭公去世后杀其儿子舍,自立为君。

王权是权力的中心,不管是嫡死庶代或是明目张胆地弑君夺权,非正统方式的王位更替总会伴随着流血,其中只有权力之争,不再有兄弟、叔侄、君臣之情。对于来之不易的王位,有的诸侯王用功绩来努力证明自身的继位虽然不合宗法,但是具有合理性,而有的诸侯王毫无抱负,只注重眼前享乐,既不合法也不合理,很快就被人从王位上拉下来。

国君废嫡立庶具有很大的主观性,因为他看中的大多是女子的美貌而不是其能力,继位的庶子能否胜任国君似乎只能看这个国家的运气了。另一方面,国君废嫡立庶的做法可能引发嫡子或是其他庶子对王位的争夺,导致国家政局动荡,如被废太子赵章发动的沙丘之乱。也正是春秋战国开了先例,在之后的封建社会中国君因个人情感立庶的例子也不在少数。如后世的汉武帝因为宠爱钩弋夫人,在第一任太子刘据倒台后,立了钩弋夫人年仅八岁的儿子刘弗陵为储君;汉光武帝刘秀因为钟爱阴丽华,废太子刘疆,立和阴丽华生的儿子刘庄为储君。

三、以庶代嫡诸侯王形象分析

虽然继位方式有所不同,但是庶子们终究还是掌握了国家命运的方向盘。对于不合宗法继位的诸侯王,百姓是否会支持他们呢?

(一)得民心的以庶代嫡诸侯王形象

所谓“时势造英雄”,在春秋战国那个巨变的时代,有才能的庶子得以突破宗法制的藩篱,取代正统嫡系的地位成为诸侯王,在位期间通过自身的努力,获得了人民的支持,成就了一番事业,名垂千古。“英雄不问出处”,司马迁在《史记》中生动刻画了这些明君的形象,高度赞扬了这些君王身上所具备的优秀品质。

齐桓公是春秋霸主中的首霸。一个诸侯王不仅能管理好自己的国家,还能让各诸侯国都信服依附,实属不易。当时周王室衰微,齐桓公团结诸侯,使中原地区的人民不至于被戎狄欺辱,维护了中原地区的安稳,这其中离不开齐桓公的宽容仁义。对内,齐桓公原谅了曾经刺杀自己的管仲并且重用他。《淮南子》对此事发出了感慨:“今人君之论其臣也,不计其大功,总其略行,而求其小善,则失贤之数也。故人有厚德,无问其小节;而有大誉,无疵其小故。”[7]240管仲的改革使齐国的政治经济走向了繁荣,可见齐桓公的大度是具有战略高度的。对外,齐桓公同样“宰相肚里能撑船”。鲁国在对齐战争中战败,双方签订盟约时,鲁国人曹沫突然拿出匕首劫持齐桓公,要挟他退还鲁国土地,齐桓公只好答应。当曹沫解除了对齐桓公的威胁时,齐桓公仍旧将土地退还鲁国。陈厉公子完来投奔齐国,齐桓公给了他最好的待遇。齐桓公出兵救被山戎讨伐的燕国,回国时燕庄公给齐桓公送行,没想到无意中已经送到了齐国的国境内五十里,齐桓公便把这部分齐国土地送给了燕庄公。齐桓公说:“非天子,诸侯相送不出境,吾不可以无礼于燕。”[4]2529齐桓公的宽容仁义获得了各诸侯国的尊重,各诸侯国纷纷依附。正所谓“仁者无敌”,齐桓公的仁义不仅提升了齐国在各诸侯国中的形象,也给齐桓公留下了千古美名。

赵惠文王在位时虽没能像齐桓公那样使国家强盛,但他在位三十二年,强秦一直未能从赵国获得太大好处。赵惠文王继位时还比较年幼,又经历了一场差点丢了性命的政变,这使得赵惠文王做事小心谨慎,愿意听从大臣的意见。所谓“忠言逆耳”,身处高位,还能从谏如流实属不易,《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记叙了秦赵两国的两次矛盾冲突。第一次是秦王要以十五座城换赵国的和氏璧。赵惠文王与众大臣商量对策,听从缪贤建议任用蔺相如。第二次矛盾冲突是秦王邀请赵惠文王赴渑池之会,这是一次“鸿门宴”,赵惠文王惧怕秦王,不敢赴约。廉颇、蔺相如劝谏赵惠文王为了赵国的国威去赴约,赵惠文王采纳了建议。此次出行对于赵惠文王来说充满了凶险,廉颇甚至提出了如果赵惠文王不能按时回来,那么请求立太子为王,“王许之,遂与秦王会渑池”[4]5269。这样一句轻描淡写,隐藏的是赵惠文王经过复杂的心理斗争后,决定听从大臣意见,为了国家的利益牺牲个人利益的大无畏精神。也许这样的集体精神传承于赵国的创始人赵襄子,出身低微的庶子赵襄子晚年为了维护赵氏家族的内部团结,尊重宗法制度,坚持不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把位置传给被废太子伯鲁的后代。

秦国的秦穆公和秦昭襄王能够赢得民心,使秦国一步步走向强盛最终统一六国,靠的是国君知人善任。秦穆公靠着五张羊皮换回了贤才百里奚,百里奚又推荐了好友蹇叔。不久,蹇叔的儿子西乞术、白乙丙,百里奚的儿子孟明视也投奔到秦国来,秦穆公用五张羊皮换回了五位人才的故事一直为人所称道。秦穆公又因任用由余得以称霸西戎。《左传·文公三年》赞赏:“君子是以知秦穆公之为君也,举人之周也,与人之一也。”[8]594受秦穆公任贤的影响,秦昭襄王为了求得谋士范雎的指点,在和范雎的初次谈话中,秦昭襄王全程使用的都是“跽”这一极为恭敬的姿势,并且不惜贬低自己,将姿态放得极低,“夫秦国僻远,寡人愚不肖,先生乃幸辱至于此,是天以寡人慁而存先王之宗庙也”[4]5161。范雎无法再为秦王效力后又推荐了蔡泽。难怪司马迁感叹说:“然士亦偶合,贤者多如此二子,不得尽意,岂可胜道哉!”[4]5221所谓“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范雎、蔡泽能遇到慧眼识英的秦昭襄王可以说是他们的幸运,而秦昭襄王作为一个“伯乐”,也因为善用人才,在对外的军事行动中连连告捷。翦伯赞说,昭王末年,“秦对六国的斗争已取得决定性胜利”[9]89。

(二)失民心的以庶代嫡诸侯王形象

人一旦处在高位,获得了极高的权利后,就容易被欲望蒙蔽双眼,跌入迷失自我的深渊。本来没有机会登上君位的庶子终于梦想成真登上王位后,有的诸侯王就陷入了享乐之中,肆意挥霍手中的权力,凡事只为自己着想,完全不顾百姓和国家的利益,导致失去了民心。

楚灵王的昏庸残暴使他成了一个臭名昭著的君王。他只顾着享受王位带来的权力,造章华台给自己享受,使百姓苦于劳役,对各诸侯王骄横无理,灭庆封全族,趁着蔡侯喝醉时杀了他。楚灵王的残暴终于使他尝到了恶果,弟弟弃疾、子比等人趁他在外,发动了政变,杀了楚灵王的太子禄。楚灵王众叛亲离,一个人流落在荒郊野外,一代国君落得如此下场,真是可悲可叹。楚灵王在听到儿子被杀时才幡然醒悟,“余杀人之子多矣,能无及此乎?”[4]3143可惜为时已晚。楚灵王其实也不是一个“坏人就坏到底”的形象,《左传·鲁昭公四年》记载,楚灵王率领诸侯灭掉赖国后,“赖子面缚衔璧,士袒,舆榇从之,造于中军”[8]1630。面对敌军的投降,楚灵王没有把他们赶尽杀绝,而是难得的听了椒举的建议,学习许僖公的做法“亲释其缚,受其璧,焚其榇”[8]1630。楚灵王当令尹的时候,举着楚王用的旌旗去打猎,芋尹无宇斩断了旌旗的流苏。有一次,芋尹无宇到章华宫抓捕犯人,楚灵王竟然没有发怒杀芋尹无宇,不仅赦免了他,还让他把犯人带走了。但是这些事在《楚世家》中并没有记录,楚灵王在司马迁的《史记》中是一个被全面否定的暴君形象,其中蕴含了司马迁对于暴政者的批判以及他的反暴政思想。

齐懿公和公孙无知也是同样靠弑君继位,却因不得人心而被人所杀。齐懿公为公子时,曾经与丙戎之父有矛盾,即位以后,掘墓而断丙戎父尸体之足,又让丙戎为自己赶车。庸职有妻貌美,懿公便把他的妻子纳入宫中,而让庸职做其骖乘。两个都受过齐懿公侮辱的人,有一天便趁着陪同齐懿公出游时杀了齐懿公。公孙无知因虐于雍廪被雍廪人所杀。

晋惠公倒是善终了,但是他在位时的所作所为也同样导致了“国人不附”。晋惠公自私自利、言而无信,经常过河拆桥。晋惠公回国继位后违背和秦国的约定,拒绝把土地给秦国。对迎自己回国的大臣里克,晋惠公不仅没有按照约定给里克升官,还逼死了他。晋国饥荒时向秦国求助,秦国将粮食给了晋国。当秦国发生饥荒向晋国求助时,晋惠公却趁秦国饥荒发兵攻打秦国,结果偷鸡不成蚀把米,晋惠公反而被秦缪公俘虏。

由此可见,君王的德行是其能否争取民心的关键。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君王如果能宽容待人、从谏如流、知人善任,自然能获得人民支持。而如果暴虐无道,使臣子和百姓怨声载道,王位自然坐不长久。

四、从司马迁对以庶代嫡记录看他的进步思想

(一)司马迁的批判精神

司马迁生活在汉武帝时期,当时的社会主流思想是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认为君权乃天所授,“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10]29,臣民应绝对服从君主。儒家创始人孔子提倡的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秩序,反对弑君作乱。汉初汉高祖刘邦因宠爱戚夫人,屡次想把太子刘盈废了,立戚夫人儿子如意做太子,大臣固争之。

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司马迁仍然能用客观的态度记录春秋战国这些违反传统的宗法观念和“天道”的以庶代嫡诸侯王们。司马迁笔下以庶代嫡的诸侯王不论是明君还是昏君,司马迁都如实记载了其功过得失,体现了其实录精神和“离经叛道”的批判精神。

司马迁史官的工作让他得以博览群书,早年的漫游旅行让他了解了许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可以说是真正做到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样的经历使司马迁的心境和格局比当时一般的读书人都要开阔,并生发出一种豪侠之气。特别是经历了李陵之祸后,司马迁对于现实和人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他发愤著书,处于一种“受害者”身份的他,毫不掩饰他对贤君的渴求,对昏庸统治者的批判。司马迁的批判精神使得司马迁在看待以庶代嫡的诸侯王时没有因为宗法思想而对他们的庶子出身产生偏见。从《史记》记载的史实人们可以看到,受命于天的嫡系君主若是昏庸无道,就会有人取而代之,庶子出身的国君若是能勤政爱民,同样可以得到人民的支持,可见成事在人不在天。司马迁写史的目的之一是成“一家之言”,“言”即言论、主张,司马迁对春秋战国以庶代嫡的现象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二)司马迁的民本思想

《尚书》较早提出了“民惟邦本”的思想。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孔子将“仁政”作为治国的良药。孟子进一步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11]289他希望君王能以德治国,“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弟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11]8到了汉代,陆贾提出:“夫欲建国强盛,辟地服远者,必得之于民。”[12]11贾谊也说“闻之于政也,民无不为本也。国以为本,君以为本,吏以为本。”[12]94司马迁受儒家的民本思想影响很深,前面说到,司马迁并不看重春秋战国这些以庶代嫡诸侯王的出身,因此司马迁在评判这些人物时将是否有利于国家和人民,推动历史发展作为衡量一个君王的标准。

“太史公曰”是司马迁在书中对历史人物和事件发表个人评价的一种形式。从司马迁的“太史公曰”中可见其民本思想。对于齐桓公,孔子称赞说:“齐桓公正而不谲。”[13]154荀子给予了齐桓公更高的评价:“齐桓公有天下之大节焉,夫孰能亡之!”[6]82司马迁也对齐桓公表示了认可:“桓公之盛,修善政,以为诸侯会盟,称伯,不亦宜乎?”[4]2599司马迁倡导仁政,有仁者居国,有德者居国。而仁政的反面就是暴政,司马迁对于昏庸残暴的君王进行了不留情的批判。他在《楚世家》结尾写道:“楚灵王方会诸侯于申,诛齐庆封,作章华台,求周九鼎之时,志小天下。及饿死于申亥之家,为天下笑。操行之不得,悲夫!”[4]3320楚灵王的悲惨下场就是由于“操行之不得”,这给后代君王敲响了警钟。

有时司马迁并不直接进行评价,他的民本思想贯穿于所描述的历史事实中,读史的人能在司马迁平实的描述中自然而然体会到“以民为本”的重要性。比如《晋世家》中写了晋惠公一次次出尔反尔,以怨报德,国人和其他诸侯国都不满晋惠公。反观哥哥晋文公的做法,他在继位后对帮助过自己的人和诸侯国知恩图报,“令军毋入釐负羁宗家以报德”。“文公欲救则攻楚,为楚尝有德,不欲伐也;欲释宋,宋又尝有德于晋:患之。”[4]3021流亡过程中帮助过晋文公的人,哪怕只是一顿饭,晋文公也铭记在心。两个君主行为的对比之下,读者已经能从中知道为何最后成为春秋霸主的是晋文公而不是晋惠公。

汉武帝能够继位其实也是以庶代嫡。汉武帝是孝景帝的中子,母亲王氏在入宫前还嫁过人。由于王氏许诺让刘彻迎娶馆陶公主刘嫖之女陈氏,因此在储位之争中得到刘嫖支持,导致景帝的长子太子刘荣被废,汉武帝被立为太子。

历史是变化发展的,司马迁撰史的目的之一是要“通古今之变”,“原始察终,见盛观衰”[4]7749。司马迁希望从历史事件的变化发展和朝代的盛衰更替中,总结出治国之道。在撰史过程中,司马迁从春秋战国这些以庶代嫡的诸侯王的兴亡中深刻体会到了要想实现“王道”就必须以德服人。得民心的诸侯王使用德治,获得了人民支持,国家强盛。失民心的诸侯王滥杀无辜,采用严刑峻法,最终失去了民心。

汉武帝时期任用酷吏,采用严刑峻法。司马迁自己就深受酷吏之害,他非常反对酷治。“法令者治之具,而非制治清浊之源也。昔天下之网尝密矣,然奸伪萌起,其极也,上下相遁,至于不振。当是之时,吏治若救火扬沸,非武健严酷,恶能胜其任而愉快乎!……”[4]7183恃德者昌,恃力者亡。司马迁将“以民为本”的治国之道寓于历史事件的描述中。前车之覆,后车之鉴。司马迁希望当代和后世的帝王可以从春秋战国这些以庶代嫡诸侯王的盛衰中吸取治国的经验教训。

五、结语

春秋战国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风云变幻的时期,以庶代嫡行为本身就表现了那一时代勇于突破传统观念的进步一面,为封建社会以庶代嫡的帝王提供了先例,如唐代的唐太宗、明代的明太祖等君王。司马迁记录的这些以庶代嫡诸侯王,不仅丰富了文学创作的画廊,也为后人研究春秋战国以庶代嫡这一历史现象提供了史料基础。从司马迁对以庶代嫡诸侯王的记录可以看到司马迁可贵的批判精神和民本思想,这对于当今时代减少对他人出身的偏见以及治国方略的制定仍有着借鉴意义。

猜你喜欢

诸侯王春秋战国齐桓公
汉代诸侯王的地下世界
春秋战国时期西戎墓葬葬俗初探
最早的名片
萌芽期|春秋战国
你想象不到语言有多么简陋
历史喵第二部
齐桓公遇委蛇
齐桓公大败山戎
齐桓公:交际中的人格魅力
关于2015年全国新课标文综卷Ⅰ第25题的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