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对促进胃癌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和减少并发症的作用探讨
2018-11-13徐艾莉
徐艾莉
(沭阳县中心医院,江苏 宿迁 223600)
胃癌是一种发生在人体消化系统之中的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在我国民众基础性生活条件不断转变和基础性工作生活节奏不断尽快的历史背景之下,我国胃癌疾病患者的临床报告发病率呈现了程度显著的逐渐提升变化趋势,严重影响了相关患者群体的综合性生存质量[1-2]。手术治疗方法是临床中针对胃癌患者展开治疗处置的有效方法,而做好患者围术期过程中的护理干预工作,对于确保患者顺利获取到最佳结果具备重要意义[3]。本文以我院收治的部分胃癌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针对患者实施了围术期优质护理干预,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5年2月-2017年6月作为研究背景,将74例胃癌手术患者随机等分为两组,每组各37例。参照组男性20例,女性17例,年龄介于33-80岁,平均(59.88±4.37)岁。研究组男性21例,女性16例。年龄介于34-79岁,平均(59.12±4.60)岁。研究组与参照组在年龄,以及性别等方面不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
1.2 护理处置方法
为参照组行围术期常规护理干预,要针对患者的各项基础性生命体征项目展动态监测和关注,指导患者长期开展健康饮食,并且开展系统完整的健康教育,告知患者在接受临床治疗处置过程中的各项基本注意事项。
针对研究组实施围术期优质护理干预,其具体内容如下:(1)肠内营养支持护理干预;(2)饮食指导护理干预;(3)运动护理干预;(4)穴位按摩护理干预。
1.3 临床评价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指标,术后排气恢复时间指标,术后排便恢复时间指标,术后饮食行为恢复时间指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择取统计学软件包—SPSS19.0,针对计数资料(n,%)行卡方检验。针对计量资料(±s)行t检验。在P<0.05条件下,证实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别。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指标,术后排气恢复时间指标,术后排便恢复时间指标以及术后饮食行为恢复时间指标比较
研究组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指标,术后排气恢复时间指标,术后排便恢复时间指标,以及术后饮食行为恢复时间指标均短于参照组,统计学有差异(P<0.05)。详情参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指标,术后排气恢复时间指标,术后排便恢复时间指标以及术后饮食行为恢复时间指标比较(x±s)
2.2 两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指标比较
研究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指标低于参照组,统计学有差异(P<0.05)。详情参见表2:
表2 两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指标比较(n,%)
3 讨 论
手术治疗方法是临床中针对胃癌患者展开治疗干预过程中应用的基础方法,而切实做好患者在围术期过程中的护理干预工作,对于支持和确保患者获取到最佳临床治疗效果具备重要意义[4-5]。
本文以分组对比的研究方法,针对优质护理干预模式在胃癌手术患者群体中的应用价值进行了系统且全面的分析探讨,该种护理方法在临床医学实践过程中的引入运用,具备极其充分的实际价值,值得引起广泛关注。
4 结 语
针对临床中收治的手术胃癌患者实施围术期优质护理干预,能够促进患者的胃肠道生理功能充分改善优化,降低患者术后发生各类临床并发症的可能性,为手术胃癌患者顺的围术期生存质量不断改善优化创造支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