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安全隐患层次分析与预警方法研究
2018-11-13方利
方利
(新疆龟兹矿业有限公司,新疆阿克苏 842000)
1 煤矿安全隐患层次分析
1.1 煤矿安全隐患层次化管理内涵
总的来说,煤矿安全隐患层次化管理强调在利用智能化安全管理工具的基础上全面排查和辨识各种安全隐患,借助无线通信系统将采集到的数据传递到地面数据中心,同时进行归类分析、风险定量计算和分级预警,其中的硬件设备由井上数据中心、井上网络和井下无线网络等构成,可以实现对工作人员的实时定位。此外,煤矿生产中的安全管理还通过风险信息卡、便携式检查仪、井下无线网络等实现,它能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到地面数据处理中心,经存储、统计、分析、预测后用以煤矿安全管理决策。
1.2 煤矿安全隐患层次化管理特点
(1)标准化与人性化结合,应明确安全生产目标、安全管理活动、安全管理制度等,同时维持好安全绩效考核、岗位操作设计与风险标准化评估间的动态平衡;(2)定性与定量结合,它注重对煤矿生产的整体面貌进行全面分析,通过采用多元化的方式分析相关风险并予以有效防范应对;(3)静态化和动态化兼备,在煤矿的生产过程中,机械、人员、作业环境等处于不断变化状态,对煤矿进行安全管理可以对其目标、内容、体系等进行有效调整;(4)全面化和系统化兼备,煤矿宏细微观安全管理体系涉及到全矿井所有工作,不仅包括井上和井下两部分,还可细分为开采、挖掘、运输等子系统。
2 煤矿风险层次化动态预警方法研究
2.1 煤矿风险层次化动态预警必要性
(1)风险层次化动态预警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安全是煤矿生产的第一要义,采用这种方式能使生产事故发生概率降低,在对煤矿生产背景予以层次化动态预警的同时消除危险源,实现经济效益、煤矿社会的和谐发展;(2)煤矿安全发展的内在要求,当煤矿行业未实现风险超前预控会导致风险事件进一步扩大,而通过对煤矿安全隐患进行动态监测会使得风险预警更加准确;(3)煤矿生产的过程繁琐复杂、专业性强,存在诸多风险,实施以信息化为基础的风险层次化动态预警能使煤矿生产过程更安全,其中的大数据处理技术和无线传感技术具有高度的科学精准性,更能规避安全隐患。
2.2 煤矿风险层次化动态预警系统构成
(1)指标监测体系,它主要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传感器技术等来对煤矿生产中的各类风险信息进行有效采集;(2)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往往各安全指标相互关联,它不仅有利于对系统安全程度进行有效反映,还能对系统某方面的安全状态或其他指标产生影响;(3)风险预警模式,它主要涵盖全方位预警体系和多层次预警体系,从而能在第一时间内发现安全隐患;(4)风险预警准则,它是指单一指标和综合指标各预警区间,并对其进行合理调整和完善;(5)风险预警对策库,它是以法律规程为基准点,通过向领导层反映相关意见来对基层员工进行指导,进而减轻相关事故。
3 煤矿安全事故的成因分析
(1)直接原因,事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环境具有一定的缺陷性和人员的不安全行为,煤矿企业的内部环境,尤其是自然环境,例如通风不畅、煤岩性质、生产作业过于集中与地质条件特殊等都会导致事故的频繁发生;(2)间接原因,诱发煤矿安全事故的间接原因通常有组织不健全、机制不完善、管理缺陷、投入不足和未达到预期标准化等因素;(3)本质原因,其主要是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因此要想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就必须要从本质原因抓起,从而降低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率,维护好广大矿工的权益。
4 当前我国煤矿安全隐患的表现形式
4.1 煤矿工人的素质参差不齐
许多煤矿工人在平时的下矿作业中不太注重安全方面的问题,缺乏科学系统的理论学习,工作时大多是凭自己的感觉和既有的一些经验,更甚至许多旷工没有做到持证上岗,工人素质的参差不齐使得煤矿行业的发展缺乏规范性和科学性,而且煤矿开采作业的劳动强度大,对于受教育程度低、文化素质不高的农民工来说,这都更加剧了煤矿作业的危险性。
4.2 煤矿开采的技术设备不先进
虽然当前国家对煤矿行业投入了资金来致力于解决煤矿行业的安全问题,但是真正落到实处的却是少之又少,许多企业为了节约成本获得短期利益而不考虑长远的发展,仍旧沿袭传统意义上的开采方式,新型设备的普及程度较低,更甚至煤矿设备的专业开发人才如凤毛麟角,设备的滞后性不仅导致开采效率低下且增加了资金成本的损耗,还加剧了煤矿作业的危险系数。
4.3 煤矿自身的安全隐患
煤矿行业的特殊性就在于它是在地下进行的,往往在开采挖掘中非常容易受到煤尘、瓦斯等自然因素的影响,由于煤矿行业的牟利高,导致许多黑煤窑即使不符合国家的政策也依然违法开采,他们缺少先进科学的生产设备和技术,进而导致煤矿安全事故频发且安全隐患增多,而且煤矿负责人没有秉持好“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原则理念改善预警模式。
5 提升煤矿安全隐患预警水平的有效对策
5.1 构建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
深化加强对员工安全理念的培育,一切煤矿生产活动要以煤矿工人的安全力量为出发点与落脚点,注重安全管理体制的完善和建立,煤矿企业在进行开采操作时不能只关注经济利益而忽视制度的建设,还要建立安全测评制度,定期对一些机器设备和矿井进行检查和监督。此外,还要注重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落实煤矿生产的责任,坚决避免某些企业家在具体的开采过程中为了谋取更多的利益而压榨煤矿工人,更不能违背安全实施条例去钻法律的空子,还要加强对煤矿行业的监督,定期对煤矿进行检查,推动煤矿企业的操作更加规范化,从而走上法制化运转的良性轨道。
5.2 及时对安全隐患发出警告
(1)逐步实现对煤矿风险系统的分析、评价、预测和警告,预警系统依据收集到的风险信息和系统的安全状态评判系统当前的运行态势,相关人员可以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措施实现风险的超前预防和超前预知;(2)还要对已经发生过的险情进行免疫,可以通过数据挖掘出等技术和专家系统来逐步实现事故预防的自动化和程序化,对相应的警情作出具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再者,对安全问题要进行实时矫正,要依据风险因素建立一套与之相适应的预警指标体系,并给出相应指标及其临界值。
5.3 强化对施工人员的管理与培训
为了尽可能避免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必须要从源头上强化对工人的管理和培训,使他们能够全面掌握新时代的煤矿开采技术,帮助他们树立主人翁意识,充分认识到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并且煤矿工人是从事煤矿开采的主力军,他们奋斗在煤矿挖掘生产的第一线,必须要全面确保他们在矿井底下作业的人身安全,施工人员自身也要注重不断提升煤矿安全方面的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经验储备量,树立主人翁意识,在平时的工作中始终要保持高度的警惕性。
6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对煤矿安全隐患的层次与预警方法进行探究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性意义,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迅猛发展与科学技术水平的显著提升,以及城市化与工业化进程的快速向前推进,在新的能源发掘并且大范围投入使用之前,各行各业的能源消耗仍然是以煤炭为主,而煤矿安全管理是发展煤矿业的重要保障,更是保证其生产和发展的依据,煤炭产业是我国的能源支柱性企业之一,随着当前煤炭产能的逐步提升与挖掘深度的增加,这使得安全隐患频出,例如在生产过程中潜在着比一般行业更大的危险性和不安全因素,更威胁到了施工者的生命安全,因此迫切需要深化加强煤矿安全隐患层次分析与预警方法研究。